打开APP

联发科会成为下一个AMD吗

相比于AMD和Intel的恩怨情仇,高通与联发科更多了几分对抗命运的意味。

或许联发科不会想到,2022年的*份神助攻会来自三星。

据SamMobile报道,三星今年发布的Galaxy S22将会推出高通骁龙和联发科天玑两个版本供消费者选择,这意味至少在现阶段,自家的Exynos芯片已经基本宣告失败。

这是一则足以让三星用户喜大普奔的消息。两年前,三星的粉丝们在Change.org上发起请愿书——“请停止向我们售卖搭载Exynos芯片的手机”。猎户座如今的窘境,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可对于联发科而言,这的确是一份突如其来的惊喜。需要说明的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三星移动部门并不待见联发科。在Helio时代,无论联发科怎样力推自家的高端芯片,三星都坚定不移地将二者的合作范围锁定在低端机市场。

而这次三星能够主动抛出橄榄枝,个中原因离不开联发科在高端芯片阵地的突破。自天玑9000发布后,包括荣耀、小米、vivo、OPPO在内的一众头部厂商开始在旗舰机型上引入这款SoC。当然,鉴于联发科相对薄弱的品牌号召力,这些厂商还是选择与三星相同的双版本旗舰机策略。

但无论如何,安卓阵营的集体转向还是反映出了当下芯片市场的一次剧变:联发科已经具备与高通在高端芯片市场同台竞争的实力。

这一幕,似乎在哪里见过。

2017年,受Intel“钟摆战术”长期压制的AMD推出锐龙处理器,一举扫除此前长达十余年的阴霾,“AMD,YES!”开始在数码爱好者中间口口相传。在此之前,AMD与曾经的联发科一样,*的生存手段就是靠降价守住中低端市场。

而如今,AMD已经在PC领域与Intel平分天下,那么发展路径相似的联发科会复刻AMD的成功吗?

01、“最强备胎”

尽管联发科曾长期受制于“山寨机之父”的标签,但进入5G时代后,联发科已是芯片领域中不折不扣的隐形冠军。

从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联发科超越高通成为全球*手机芯片出货厂商,并将这一宝座保持至今。

from clipboard


全球智能手机SoC出货量对比,图片来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当然,让联发科真正摆脱低端标签的不是市场份额,而是后续天玑系列在高端市场中的突破。

去年12月,联发科发布了天玑9000移动处理器平台,这枚被联发科寄予厚望的芯片在发布之前就得到了业界极高的关注。因为在此之前,安卓旗舰阵营内只有高通一个选择,而最近两代骁龙芯片在功耗上的不佳表现,也让终端厂商思考起备选方案的问题。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三星,尽管他是目前为数不多坚持自主造芯的厂商,但Exynos系列产品的羸弱表现,让消费者中间不断传出替换Exynos芯片的呼声。

就连前三星移动总裁高东真也曾在公开场合中表示,“我们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芯片。”

可即使Exynos系列再不堪,三星也不愿看到自家半导体业务的竞争对手一家独大,此时刚刚突破高端市场束缚的联发科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回过头看,选用天玑芯片的三星只是行业内的一个缩影,当下的智能手机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备胎。

首先,在疫情的影响下,缺芯是手机行业近两年无法绕开的话题,尤其是去年上半年,在全球范围内的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终端市场快速反弹,各厂商出现恐慌性备货,联发科年底发布一枚旗舰芯片算是抓住了天时。

更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不同于高通在三星上半导体上的押宝,位于中国台湾的联发科能够获得台积电*进的工艺加持,这也直接决定了这一代天玑9000在功耗和能耗表现上对骁龙8Gen 1的全方位超越,此谓地利。

一位业内分析师认为,“高通此举可能是效仿苹果,摆脱单一供应商的束缚,但三星半导体不足35%的良率表现也确实拖了高通的后腿。”

还有一点可能被人忽略的是,在华为断供事件后,国内手机厂商心照不宣地意识到留有一个“备选方案”的重要性,而刚刚打入高端阵地的联发科,显然就是那个*的选择,此谓人和。

在集齐天时地利人和后,联发科在高端阵营的攻城略地自然是事半功倍。

02、站稳脚跟,言之尚早

天玑9000系列的巨大成功让联发科赚得盆满钵满。

根据台媒《经济日报》的报道,联发科3月营收首度跨越人民币500亿大关,达到591.79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30.60亿人民币),月增幅达到47.8%,创下了单月营收和增幅的记录。

尽管联发科并未透漏收入暴增的原因,但结合国内厂商近期密集的机型发布来看,不难猜出天玑9000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截至目前,安卓阵营内的头部厂商均发布了搭载天玑9000 SoC的旗舰机型,但从产品定价策略来看,联发科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还是品牌号召力的缺失。

以OPPO Find X5 Pro为例,在同一款机型上,搭载天玑9000的机型起售价为5799元,而搭载骁龙8Gen1的机型起售价则达到了6299元。

尽管两款机型在其他配置上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天玑版缺少马里亚纳X芯片,可OPPO有意为之的“高低搭配”也直接反映了当下联发科较为尴尬的市场定位:虽然高端芯片的表现已不输高通竞品,在个别指标上甚至要*后者,但仍无法保证消费者为其买单。

一位产业链知情人士向虎嗅透漏,“根据采购量的不同,天玑9000的单价要比骁龙8Gen 1便宜25%-30%左右,这是联发科很大的优势。”

但随着台积电代工费用的上涨,这一优势或许将被抹平。

今年3月,台积电表示,迫于成本压力和供应紧张,台积电的8英寸晶圆代工服务价格将提高10%到20%,12英寸先进制程还在评估中,预计将在今年3月份生效。

毫无疑问的是,上游晶圆代工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影响到天玑系列芯片的未来定价,相比之下,依靠三星代工的高通在价格上涨的幅度上可能相对较小,这也意味着未来联发科将很难再通过价格优势去进一步打开市场。

03、下一场考验:困则思变

前不久,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预测,中国主要安卓厂商品牌大幅削减新机订单,砍单累计1.7亿部新机出货量,相比原计划削减20%。其中联发科受到影响*,占到砍单幅度70%。

这绝非是耸人听闻,根据数据调研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的国内手机销量数据,今年2月,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仅为2348万台,同比下滑20.5%。

这是什么概念?我们不妨对照一下过去两年的同期数据(Q1):2021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9240万台,年增幅达27%;2020年*季度,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为6660万部,同比下滑20.3%。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2020年*季度,由于新冠疫情的在全国范围内造成的持续影响,物流运输受到了严格的管控,同时线下渠道也基本处于停业状态。而在物流业限制放宽、线下渠道回稳,且2月份处于春节档的大背景下,今年需求端的减少甚至比两年前还要严重。

如此严重的衰落其实早有征兆。如果回顾过去两年手机厂商的发布会,就会发现各厂商几乎都在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家的影像系统,诚然,这与当下的“大影像时代”密不可分,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如今的智能手机行业实在无法提供变革式的创新。

在很多时候,被各家手机厂商吹上天的技术,甚至还没有一个3.5mm耳机孔实用,而那些过度宣传又反过来一次次透支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或许是提前察觉了手机行业的风向变化,在高通去年的投资者大会上,CEO安蒙着重介绍了高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

2021年,高通与通用汽车宣布就骁龙汽车驾驶平台达成协议,前者将为数字驾驶和下一代远程信息处理系统提供支持。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SA8195P芯片的推出让高通在近两年来独孤求败,而这枚改变行业规则的车载芯片的仅仅是基于骁龙855平台打造的产品。

不仅是在自动驾驶领域,从物联网到元宇宙硬件,高通近年来大有发展芯片业务多元化的趋势,以摆脱单一收入来源的束缚。

同样,联发科也没有选择作壁上观。截至2021年底,联发科已经在中国大陆直接投资了24家企业,这些公司多集中在IC设计、射频前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领域。

这其中不乏有些“硬核公司”,如专注于蓝牙无线音频系统解决方案的达发科技,已经成长为行业中的标准制定者,使联发科得以在TWS领域构建生态链条。

04、写在最后 

面对智能手机行业风向的变化,高通选择跨行业拓展价值边界,联发科则更倾向于发挥产业链优势,在垂直产业中培育新的增长催化剂。

很难说这两个路径孰优孰劣,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如今的智能手机行业内,头部芯片厂商们都已经为可能到来的衰落提前做出准备,过去产业链内明确的分工边界未来可能会逐渐模糊。

在这个大背景下,两者预设的战场也早已脱离芯片行业,相比于AMD和Intel的恩怨情仇,高通与联发科更多了几分对抗命运的意味。

而联发科是否能成为下一个AMD,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虎嗅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芯片半导体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