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雷军提出了飞猪理论,“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上天”。由此将“风口”一词带向了创投圈。
风了,疯了……虽然风口一词才兴起两年,创投的风口之变早已上演。吹得掉的落叶,刮不掉的泡沫,互联网“风口”的15年也是在不断刮泡沫的过程。门户、搜索、电商、团购……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至今的15年,风口轮序变换,风口来临时,众人赶而追之,所过之处,草根勃然兴起,老兵慢慢凋零,每一个风口都成就了一个时代。
《投资界》年度策划之“变”系列历时几月,调研众多公司,为读者还原中国互联网十五年的发展史,但因时间跨度大、涉及海量公司,如有疏漏,欢迎拍砖。
如想阅读前文,请点击:
中国TMT史上十大风口大盘点: 飓风、台风、龙卷风!都不如中国互联网“疯”,一刮15年!(上)
中国TMT史上十大风口大盘点: 飓风、台风、龙卷风!都不如中国互联网“疯”,一刮15年!(中)风口八:智能硬件
智能硬件的风刮得诡异,我们还没见证行业里的标杆企业腾空而起,却已见证了一批创业公司悄然倒下。
风来:
智能硬件始于智能手机,之后烧到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玩具乃至智能机器人。2013年、2014年智能硬件的概念被炒得火热,一切硬件都跃跃欲试,装上传感器、下个APP,试图跟智能挂上钩,一批创业公司正是在这个阶段出世。
当然,在这两年内成立并在2014年获得融资的公司更加之多,互联网巨头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布局也处处可见,不仅在于抢占智能硬件的利润,关键在于通过智能硬件这一移动互联网下的入口得以实现称霸移动互联网的大计划。
在智能硬件这个领域,不得不提小米。雷军去年曾放话说,“小米未来5年将投资100家智能硬件公司,打造一个智能硬件的生态链,小米模式是完全可以复制的。”事实上,小米也这样做了,子米科技的移动电源、华米科技的手环、小米空气净化器都是其生态链上的一环,100家的生态链也许并不遥远。
然而智能硬件的热风还没刮多久,在今年下半年,唱衰之音迅速席卷,死亡名单火速出炉。细数原因:
两三年的发展周期却没能孵化出标杆性公司,唯一耳熟能详的企业大疆却不属于这一波热潮催生的创业公司;
智能硬件行业烧钱规模大,公司或死于想法、或死于demo、或死于生产、或死于推广,每一步都是一个生死劫,且又碰上了资本寒冬,早期项目遭遇资金链断裂夭折是家常便饭;
行业整体还处于初期阶段,产业链并未形成,用户还未被教育完成,一切都还处于摸索阶段……
风将至
紧随资本寒冬,智能硬件似乎也入了冬,但太火鸟创始人雷海波表示这不过是一场小雪而已。细数那些倒闭的智能硬件创业公司,大多属于智能手环、智能开关等这类入口级的产品,这些产品是小米等巨头的天下,创业公司毫无优势可言,但有其它的领域可供创业者深耕。
确然智能硬件行业的发展还处于早期,说行业衰落是杞人忧天,如华米科技这类能够抢抓爆点并和巨头合作的智能硬件公司依旧有未来可寻,如VR等新兴领域依旧会成为未来的爆发点。
风口九:B2B
在创业者们还停留在对O2O的美好幻想时,投资人早已经去好好疼爱B2B了,并在今年下半年大规模安利他们的最新投资理念,由此又把B2B送上了神坛。
风来:
今年7月,熊晓鸽的“下一代的BAT不再是清一色的2C公司,2B创业者有更多机会”掀起一波小高潮,而后众多投资界大佬纷纷为B2B背书。
而在融资方面,B2B也火得很明显。经纬中国左凌烨也不禁道,今年企业服务类企业的融资在逐渐增多。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约于2012年到2013年融过种子天使轮的企业已经发展到B轮、C轮,融资金额更大,另一方面则是投资人愈加看好B2B而纷纷布局,创业者嗅到金钱的味道纷纷闯入这个领域,而后者则是主要原因。盘点2012-2014年B2B领域的1亿人民币以上的融资事件,可以明显看出其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2015年此等级融资事件更如井喷一般。
原因:
B2B不是新鲜词汇,阿里巴巴、慧聪网被称为B2B的1.0时代,而这一次成为投资人新宠的B2B不似以往仅是以黄页形式做信息平台,还会直接切入交易,因此无论在市场规模还是利润上都表现得更为优异。而其受到资本普照的原因也颇多:
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互联网长期缺少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公司。BAT切割的是创业者通往2C的道路,市场机会有限,而2B的大池子却是BAT没拦住也拦不住的,因为它们不会愿意在某个细分领域投入过多人力、物力,因此创业者的机会也就随之而来。
而随着技术的成熟,B2B企业的技术门槛已经逐渐降低;近两年来的创业潮催生了一批中小企业,企业服务需求也日益旺盛;以及B2B2.0时代的企业不止于做信息集散地而是直接切入交易的商业模式本质,B2B也就如你我看到的一路火热。
可惜B2B虽然还在风口上,却被资本寒冬抢去了不少风头,似乎比其它风口来得更弱一些,但其正乘风而起的大势在5到10年内已不可逆转。
明星公司及背后投资方:
虽然B2B才兴起不久,但很多创业者早已嗅到商机,众多投资机构也已完成布局,一批明星公司正冉冉升起。
纷享销客:IDG资本、北极光创投、DCM中国等机构投资,如今估值已超5亿美金;
找钢网:IDG资本、经纬创投、红杉资本等机构投资,如今估值已超10亿美金;
车易拍:红杉资本、经纬创投等机构投资,如今估值已超10亿美元。
风口十:大文化
说它火,这么多年来却只有视频行业孵化出来了爱奇艺之类的独角兽;说它不火,这么多年来自始至终又都是创业的一大方向。而在近两年甚至未来几年,大文化已经有风口之势。
风来前:
2007年之前的大文化发展基本上就是在线视频和网络文学的天下,而由于网络文学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融资事件也就基本被在线视频包场,一批视频行业的创业公司正是在这一时间段得以发展。
风来:
“如果说中国上一个十年的投资专注于解决的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刚性需求,那么下一个十年是对文化产业的投资”,熊晓鸽在今年年初曾这样评价中国大文化产业的发展。看好大文化产业的投资人不只他一个。君联资本的文体基金、娱乐工场、荣正投资……两年来,一批关注大文化产业的专项基金甚至投资机构接连成立,与此同时,大文化产业里的投资手笔也着实惊人。
2014年大文化领域上亿人民币的投资有几十起,而2013年不过数起而已,且许多A轮的项目也位列其中,而这只是判断其风口来临的维度之一。
近两年不仅是一批初创公司开始向大文化领域走,互联网巨头也纷纷盯上这块肥肉。从上表可以看出,阿里巴巴投资动作不断:优酷土豆、华数传媒、恒大足球、二十一世纪传媒都已成为其入股对象,今年也依旧活跃在这一战场;腾讯本月刚投资了知乎,传言也将投资B站,在大文化领域的图谋显而易见。
风头正劲:
大文化领域的此次勃兴相对以往的创业来得更加时尚,有句话说得好,“泛娱乐时代IP颜值高,引资本市场尽折腰”。这个IP指代的内涵也极为丰富,一本小说、一首歌、一台话剧、或者就是身边的一个人。
众筹的《大圣归来》20天便揽下了7.3亿元票房,89位投资人获利超2200万,《夏洛特烦恼》从话剧舞台被搬到电影院,开心麻花也紧跟着要上新三板走上人生巅峰了,《琅琊榜》抢走少女们的初恋,背后的儒意影业随即被天神娱乐投资,两周身价激增了13亿……今年影视里的IP效应已经让文娱公司赚翻。
而影视产业也只是大文化创业里的一角,消费新生力量的90后、00后喜欢的二次元文化正褪去亚文化外衣;社群经济、红人经济正在发挥粉丝效应,引领新生消费;早已远离食不果腹年代的消费者开始将体育旅游作为生活重要组成……似乎已经看到钱向着大文化喷涌。
小结:风口四律
每一轮风口都吸引了无数创业者投资人争相涌入,但是否真正能够创造财富,风口是否有律可循?我们至少看到了四点。
1.风口来临的迹象更明显,风口转换的节奏加快。
创业成为时尚之后,一旦风口有明显的迹象,创业者就会一窝蜂地涌进来,或有逻辑清晰手段得当者,但更多的还是慌不择路。短短几月创业者就可以经历开门大吉和关门倒闭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于是行业死亡论铺天盖地,后来的创业者唯恐避之不及,再去寻找新的风口,历史再度重演。
2.风口是泡沫的集中池。
受舆论、资本市场各方面的鼓动,风口所在领域的企业往往在一个阶段奉上神坛,估值高出其应有价值,悖理市场规律,而在风口离开后,估值又会迅速跌落,回归到其本应归属的位置,市场和投资人也会趋于理性。
3.已过风口将成为巨头游戏,草根再难进入。
每一个风口的离开都伴随着几个行业巨头的崛起,门户时代的搜狐、新浪、网易,搜索时代的百度,再到互联网出行的滴滴快的,互联网行业著名的“七二一”定律一次次得到印证,草根创业者已无法再进入。
4.风口只是一个创业机会,创业最重要的是紧抓用户痛点。
能在风口赚得盆满钵满的往往不是在浪潮正高处入场的,正如股市,在风口处进入就如同在高点买入,一旦回归理性,必然血本无归。创业者需要做的是在风口来临之前早已看到市场的痛点,将产品做到极致,等风来……
21077起
融资事件
4358.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590家
企业
3213家
涉及机构
509起
上市事件
6.3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