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同源康医药正式港股上市,发行市值约45亿港元,如今已达到109亿港元。
与此同时,华昊中天、映恩生物等先后递表港交所,鞍石生物也已办理上市辅导备案登记……梳理下来,这些公司有着一个共同点——专注抗肿瘤创新药物的研发。
手握创新管线的企业排起长长的IPO队伍,令人倍感意外。
最近,肿瘤药IPO一波爆发
最新登台的,是来自浙江的同源康医药。
公司掌舵者吴豫生,自郑州大学有机化学学士毕业后赴美读博,深耕生物医药领域20余年,曾在先灵葆雅从事新药研发工作,后担任泰基鸿诺医药董事长兼总裁。
2017年,国内生物医药起步,吴豫生成立同源康生物,一头扎进肿瘤创新药研发赛道。迄今为止,公司已经构建起包含十一项候选药物在内的研发管线,由核心产品TY-9591领衔,辅以六款处于临床阶段及四款临床前阶段的创新药物。
一路走来,同源康医药的融资之路颇为顺畅。招股书显示,IPO前,公司共获得6轮融资,基本保持一年一轮的速度,融资总额近10亿元,聚集毅达资本、融汇资本、三花弘道、泰基鸿诺、国海创新资本、浙商创投、湘医投基金、厚纪基本、扬子江基金、中金资本、长兴金控一众投资方。
上个月,同源康正式登陆港交所,当日收盘价14.48港元,较发行价上涨13.22%,市值达50.8亿港元。截至目前,其股价已经来到30港元左右,成为2024年港股18A中的一匹黑马。
还有开启辅导的鞍石生物。创始人石和鹏,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专业博士,典型的医药老兵。2018年,他看准国产创新药研发时机,联合几个北理工校友集结团队,成立鞍石生物。
彼时国内靶向药同质化泛滥,石和鹏却带领团队开展伯瑞替尼应用于脑胶质瘤适应症的研发工作——后者是全球最难治疗的适应症,且没有靶向药物上市。2021年,伯瑞替尼获得由中国药监局颁发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公司由此为圈内熟知。
2021年底,鞍石生物宣布完成超2亿美元的A轮融资,由维梧资本领投,贝恩资本和春华资本等参与。去年,鞍石生物一举拿下10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国投招商和IDG资本联合领投,燕创集团、凯辉基金跟投,现有股东贝恩资本继续追加投资,颇为轰动。
最近一个月,还有以合成生物学技术驱动肿瘤创新药研发的华昊中天,曾获得经纬创投、倚锋资本、达晨财智等支持,已经第三次递表港交所;国内最成功的ADC Biotech之一映恩生物,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礼来亚洲基金、元禾控股、华盖资本、药明生物等均为股东。
上市潮
纵观时间线,肿瘤创新药物企业们IPO热情正盛。
去年登陆科创板的四川成都百利天恒,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冲刺“A+H”。创始人朱义曾在华西医科大学从事科研工作,1996年下海创业,成立百利天恒的前身百利药业,从仿制药入手,通过首款仿制药利巴韦林颗粒在业内站稳脚跟,又在2010年闯入抗肿瘤药物领域,带领公司正式转型创新药研发,走出一条“以仿制药养创新药”的道路。
十几年来,公司瞄准被誉为肿瘤治疗的“神奇子弹”的ADC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犹记得去年末,百利天恒将ADC药物BL-B01D1项目授予百时美施贵宝(BMS),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84亿美元,其中仅一笔8亿美元预付款就填补了公司近三年的亏损。消息传出后,百利天恒股价一度暴涨。
6月下旬的同一天,科望医药、药捷安康两家生物医药公司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前者诞生于2017年,由前礼来亚洲基金风险合伙人纪晓辉和知名免疫学专家卢宏韬联合成立,致力于通过将“冷”肿瘤变为“热”肿瘤,开发新一代疗法创新肿瘤治疗,曾以一年一分子的研发速度为人称道,四款候选药物已经处于临床开发阶段。成立以来,科望医药融资4轮近18亿元,得到礼来亚洲基金、高瓴资本、腾讯、鼎晖基金、共同家园投资、元禾控股等一众明星资方青睐。
再来看药捷安康,2014年出自南大化学系校友吴永谦之手,专注于发现并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眼下,公司拥有6款临床阶段候选产品,以及1种临床前候选产品的管线,可用于治疗胆管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胆道癌等复发或难治、耐药实体瘤,仍在扩大现有管线。迄今为止,药捷安康融资已有9轮,曾获CPE源峰、国调基金、基石资本、招商局资本等知名机构投资。
不止于此。前不久敲钟港交所的盛禾生物,专注于肿瘤免疫疗法,研发管线中包含9种创新产品,其中3款核心管线IAH0968、IAP0971、IAE0972皆为国内治疗癌症患者临床进展最快的抗体细胞因子。
热闹如此,令人意外。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肿瘤药Biotech扎堆上市,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吗?
以今年5月上市的盛禾生物为例,在估值达到15亿港元、“撞线”港交所18A上市财务指标后,公司便火速递交招股书。上市当日,盛禾生物收盘市值为22.75亿港元,被称作18A“最迷你IPO”。而现在,盛禾生物最新市值仅为9亿港元左右,上市不到半年,股价已跌超50%。
这并非个例。去年9月,两家肿瘤药Biotech——宜明昂科和友芝友生物先后登陆港交所。前者开盘涨超17%,首日市值近73亿港元,如今股价跌至5港元左右,市值约19亿,接近膝斩;后者曾获得超额认购,上市当日总市值超过30亿港元,现在也仅剩12亿港元左右。
梳理下来,部分肿瘤药Biotech尚无商业化产品、未产生实际收入等上市前就受到质疑的问题,至今仍未得到解决,并成为其股价疲软的病因。
“一般来说,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发周期在10年左右。眼下,不少抗肿瘤新药公司都进入密集收获期。”问起背后的原因,一位关注创新药赛道的北京VC告诉投资界,随着鼓励医药创新等政策推进,肿瘤新药企业不断创新转型,管线日益充盈、新产品数量井喷,阶段性成果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IPO进程。
事实如此。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的《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3年)》,抗肿瘤创新药持续火热。其中在1类创新药临床试验中40.6%是抗肿瘤药物,在Ⅰ期和Ⅲ期临床试验则分别占比50.9%和12.9%;与此同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去年批准的82款新药中,仅抗肿瘤药物就有24款,占比达到33%。
再看融资端。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肿瘤领域共诞生融资事件157起,远超其它疾病领域;与此同时,其融资总额约146亿元,亦是融资额最大的治疗领域。先通医药融资11亿元、亘喜生物融资10.6亿元、鞍石生物融资10亿元、炎明生物融资7亿元……大额融资事件接连涌现。
回想2021年,国内肿瘤治疗药物领域融资曾到达734亿元的高峰,却在次年经历最为惨烈的腰斩,融资额仅达到286亿元,并一路下跌至2023年的145亿元。与此同时,肿瘤药物的临床研发、BD交易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曾几何时,默沙东在K药上的成功、全球多起ADC产品大额交易,使肿瘤领域炙手可热,成为创新药研发的兵家必争之地。随着靶点扎堆、临床资源紧缺、“实验猴身价暴涨”等情况愈加严重,以2021年CDE一纸《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为标志,抗肿瘤创新药提高创新门槛、终结低质量内卷的时代到来。
“不是拿不到融资了,而是同质化出清开始了。”
说到底,创新药研发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仍依赖资本市场为其输血。一位医疗投资人表示,这两年他们选择标的愈发谨慎,他见过手握“Best in class”“First in class”的抗肿瘤创新药企一年融资两轮、成功IPO登陆资本市场;也见过一部分初创药企失去现金流,不得已而降薪裁员、砍管线,淘汰。
“用三个字形容双方的区别——差异化。“他总结道。
一个更为理性的市场正在到来:在抗肿瘤创新药市场,有资金、研发实力的本土药企开始进行差异化布局,一批优秀的国产抗肿瘤新药成功实现“授权出海”;另一边,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差异化发展方向,布局神经系统、罕见病系统、代谢与疼痛管理等领域。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提及,眼下国内医药行业原始创新能力较弱,靶点集中、资源浪费明显,应引导医药企业开展差异化创新,减少内卷、同质化竞争。之后,创新药首次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
还有,北京《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上海《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各地政策接连发布,通过加速创新药上市、鼓励并购重组、拓宽融资渠道等措施,我们看到,创新药正打开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大家拭目以待。
19031起
融资事件
7515.62亿元
融资总金额
9526家
企业
3006家
涉及机构
776起
上市事件
6.92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