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半导体芯片的进击之路何在?

其实更多小公司的成长可以推动大公司的创新和发展,但是成本增高使得普通创业者难以参与进来,于是就有大公司垄断的趋势。

        近半个月以来,半导体行业引发了国内的广泛关注与热议。目前国内的半导体芯片在高端硬件设计和制造方面仍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中国在芯片领域有哪些短板亟待突破?人工智能芯片的快速发展是否会让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研发和创业资金的投入是否为中国芯片的成长带来了机遇?5月8日,搜狐创投SoPlus系列沙龙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陈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晓维和南京大学教授王中风,就中国半导体芯片的现状和未来、瓶颈和机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如何认识半导体芯片?

  半导体是一种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芯片就是半导体产品的统称,是集成电路的载体。南京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王中风指出芯片应用的范围很广,已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汽车、路由器、手机、电视机等产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晓维提到一个流行指标说明芯片应用的广泛,“一个人如果每天接触到的处理芯片少于20个,那这个人就没有进入现代化”。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陈岚研究员

  各种各样的芯片已经遍布我们的生活,那芯片之间的性能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陈岚提到像SoC这种集成电路芯片,是由S(system)和C(chip)共同确定的。比如,高通的通讯芯片占据大量市场份额,除了拥有的专利技术外,它在system即应用领域的算法和架构方面的多年积累也是它性能优越的重要因素。Chip涉及到加工制造的技术带,工艺节点的数值越小,芯片的集成度就越高,这也会影响到芯片的性能。李晓维介绍芯片的结构也会对性能产生影响,从结构设计角度也可使芯片性能进一步提升。王中风还补充道,设计架构师的经验对芯片性能也有很大影响。架构师不仅要对硬件本身理解,也要理解芯片的实际应用,个人经验的积累、悟性、受教育的程度等都会影响他的理解。

  目前,国内外低功耗芯片的研发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陈岚分析主要有几点原因,首先是目前功耗过高带来的一些局限,比如硬件过烫而影响工作。第二是由于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监控是无人值守的,需要保证一颗电池用到一定的时长,对功耗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还有一个原因是泄漏电流的存在,即芯片即使不工作也在耗电,这就造成了功耗的增加。要提升芯片的低功耗性能,王中风认为不是一招一式能做到的,需要有“内力”,这包括几个层面:一是工艺,集成电路的工艺越先进,功耗的降低就会越明显;二是芯片设计本身,通过简化算法和运用硬件设计技巧也可以降低能耗。不过李晓维指出在芯片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性能、功耗和可靠性之间的折中和平衡,并不是一味强调低耗能,而是要根据目标进行调节,如果目标是追求性能的话,那功耗便可能会相应变高。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李晓维研究员

  中国半导体芯片行业发展的瓶颈

  谈及当今芯片产业的世界格局及中国的处境,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陈岚指出,集成电路芯片发源于美国硅谷,再发展到日本、韩国,其实中国集成电路和世界起步基本是同步的,但是在原始技术创新上,美国目前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卡脖子”式的优势。在芯片的原材料和装备上,日本占了部分所需的化学试剂60%以上的市场。而韩国的特长主要是代工和加工。中国也已经把集成电路当成重要产业进行支持,中芯国际已经实现芯片的量产,已经在为高通提供产品服务。

  但国内芯片行业也还存在这一些制约因素,王中风指出中兴被美国禁售引起的反响比较大,并不是中兴不能生产芯片,只是高端芯片还是一个瓶颈。李晓维认为制约因素要从设计、生产、封装和测试各个环节进行思考,比如国内目前的一些生产工艺相比国际发达水平大概落后了三代。陈岚指出目前我国芯片发展的制约因素不只是设备和装备的问题,还要从系统层面进行考虑,在芯片的研发过程中,随着芯片复杂性提升,对技术的要求也在提高。复杂芯片所需的计算平台资源不亚于一个超级计算机,目前尚在申请超级计算机应用到芯片研发中。在芯片的制作材料上,目前主要使用的是硅,还未找到替代品,这也可能会制约芯片的持续性发展。

  南京大学 王中风教授

  王中风还指出了业界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十几年前还会有小公司不断成长,但现阶段小公司往往面临没有资金的问题而难以发展。其实更多小公司的成长可以推动大公司的创新和发展,但是成本增高使得普通创业者难以参与进来,于是就有大公司垄断的趋势。陈岚也补充道,通过观察国际的产业布局,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已经是个成熟的产业,现在的利润空间是透明的,不像新兴产业一般有巨大的利润空间,并且这是一个高投入、高技术、高回报的产业,行业实力前20%的企业拿走了80%的利润。

  中国芯片的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现在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已经获得快速发展,这是否会让我们实现弯道超车?王中风认为目前人工智能芯片更多的是起到优化现有应用的作用,主要应用在两个层面,一是基于微处理器,应用于优化神经网络计算;二是在人工智能专用领域,如智能监控中的动态识别,可用于危险手势识别或者跟踪。在人工智能芯片方面,我国的发展已经位于*梯队,但市场总体比重仍然较小。李晓维认为单纯一点的突破不是整体的创新,国内芯片的发展不能仅靠人工智能芯片,并且人工智能也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人工智能在结构上的效率不高,未来可以发展基于神经单元的结构。陈岚则指出,目前芯片产业已经发展成为网络,要想实现弯道超车,就需要有颠覆性的技术,而材料技术的革新是首要的前提。 

  国家已经为半导体芯片行业的核心技术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扶持资金,商业资本的关注热度也逐渐升温,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陈岚认为,更多的人关注这一行业会使人才汇聚进来,利于产出新的成果。李晓维也认为国家的投入是件利好之事,即便目前国内产业有部分并不是先进工艺,甚至被视为落后产业的转移,但也解决了一部分自主生产的问题。不过,王中风也指出有一些问题需要深思,现在已经意识到存在落后工艺,国家层面应该有所统筹,比如该怎样优化资金分配,将生产、设计等环节中的哪个方面作为发展重点,怎样将其中一个做强并带动其他方面发展?总体来说,不改变持续投入,后续的工作是要解决资金分配的问题。 

  半导体芯片领域的发展也有必要形成科研和产业的合作发展模式。陈岚指出,在集成电路的设计上,实际是产业界走在了学术界前面,这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美国的一些大公司会将前期研发中有技术开发风险的工作交给学界去做。国内的大专院校也有责任根据国家科研项目的布置,利用优秀的人力资源为产业解决问题。李晓维也认为纯粹的探索型研究不投入应用的话,会找不到落脚点,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产业的需求做一些能够投入应用的研究工作,应用效果也是检验科研成果的一种方式。王中风也认为学界和产业合作发展是一种双赢,学界帮助产业解决尖端问题,产业为学界提供科研经费,而如果产业和学界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的话,也会合作不佳,*的状态是两者齐步发展、共生共赢。 

  电子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端人才的培养,各位嘉宾在最后也表达了对青年学子的期望。陈岚表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会促使你去探索,如果喜欢这项事业就一定可以从中找到乐趣。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浮躁,要脚踏实地去做,要深耕下去就是要学会啃硬骨头。成功不是存折有多少钱,还是创造的价值,并且这个行业被称为“金子堆出来的行业”,进入这行也一定不是“穷人”。李晓维和王中风都强调了青年学子要立鸿鹄志,李晓维经常鼓励学生“if you can dream it ,you can do it”,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王中风感慨,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其实心智还不成熟,听到周围人说什么行业“来钱快”“上手快”就热衷于哪个行业,但是没有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到底是什么。如果目标只是找到工作,那每个人都能轻松达到,但如果把目标再定高一点,立志成为行业的专家,那他的想法和视野也会改变,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和思考也会更加深入。成为行业专家自然有与之匹配的财富回报,同时也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上手快”的工作也意味着很容易被更年轻的一代所替代,年轻人要尽快明白这一点,毕竟一个国家的*价值还是人的价值。 

  SoPlus是搜狐集全网资源打造的创投平台,旨在促进创业者、投资人、从业者、媒体的交流与合作,每月2次线下活动,关注搜狐科技微博、微信,获取最新动态。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芯片半导体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