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专注工业激光器研发,「光至科技」获近亿元B轮融资

「光至科技」现有团队近400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近100人。CEO黄志华是清华大学工学博士,有15年光纤激光技术研究背景。CTO李超是中物院硕士,拥有十多年超快激光技术项目经验。CMO朱星,有十年以上工业激光行业销售经验。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19日消息,近日武汉光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至科技」)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达晨财智和亿宸资本,启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产线扩充以及新产品的研发。

「光至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先进工业激光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公司基于自有技术体系推出了三大技术路线产品,分别是纯光纤激光器(MOPA、QCW/CW)、纯固体激光器(纳秒紫外和绿光)以及光纤固体混合(光纤绿光、皮秒、飞秒)。产品广泛应用于3C、锂电、光伏以及硬脆材料加工等领域。

相比于传统的材料加工方式,激光加工具备无耗材、加工速度快、加工精度高、智能化等优势,特别适合工业生产中的金属、非金属及特殊复合材料的加工。随着制造业的快速迭代和对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高功率脉冲激光器在精密制造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标记、清洗、微焊接、切割、划线、打孔等工艺领域。

「光至科技」创始人黄志华表示,工业激光技术有“三超一极”的发展趋势:超高功率、超快脉冲、超低噪声和极深紫外。在黄志华看来,围绕新兴制造业中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基于当前已经初具规模的国产工业激光器产业链,深挖“三超一极”技术潜力,是国产激光器追赶与进口激光器技术差距的必经之路。

在高功率光纤技术方面,「光至科技」将高平均功率连续激光器产品的研制经验移植到脉冲光纤激光器中,是国内较早量产500W、1000W等级的光纤激光器的企业。「光至科技」是国内较早量产30~40W功率的固体紫外激光器的企业。在光纤固体混合激光器系列产品中,「光至科技」利用完整掌握的光纤锁模种子源技术和固体放大器技术,不断扩充皮秒和飞秒激光器产品系列。

除了工业应用的激光器之外,「光至科技」也积极配合我国高科技卡脖子的大科学工程的光源配套项目的研究。“我们研发团队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为中物院'精卫'系统研制了266nm深紫外皮秒锁频光源,其探测精度超过了美国的同类系统”,黄志华介绍。2023年,「光至科技」实现了2个亿的营收目标,预计2024年可以达到3~4亿。

「光至科技」现有团队近400人,其中技术研发人员近100人。CEO黄志华是清华大学工学博士,有15年光纤激光技术研究背景。CTO李超是中物院硕士,拥有十多年超快激光技术项目经验。CMO朱星,有十年以上工业激光行业销售经验。

达晨财智业务合伙人、湖北分公司总经理吴攀表示,达晨是光至的早期投资者,并进行了两轮投资。近三年光至发展迅猛,激光器产品线快速扩充,行业应用实现大幅拓展,出海也实现突破,充分验证了光至领先的激光技术实力。光至公司和团队还很年轻,未来中国一定会出现全球性的激光器品牌商,未来也属于光至!

亿宸资本董事长马卫国先生表示,在光至科技CEO黄总及管理团队带领下,公司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业务拓展、规模化生产、管理规范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高功率MOPA激光器依然由进口品牌主导,国产替代需求强烈,光至科技高功率MOPA激光器在行业中已有较高知名度,在下游客户应用中取得了良好口碑。作为国产激光器领域的中坚力量,期待光至科技继续坚持研发创新,不断拓展下游应用,持续保持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投资界讯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相关机构

芯片半导体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