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苹果的 AI,不和 AI 公司成竞品

苹果正在塑造的,并不是一个尽可能覆盖更多功能的大模型,而一个横跨自家数据,软件,硬件的智能助理系统。

正如最初的曝光那样,2024 年苹果 WWDC 全场的关注重点,是苹果 AI。

但此 AI,并非我们所熟悉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而是苹果的自创名“Apple Intelligence”。

名字不太一样,但其实事情还是那么个事情。

和最初曝光重合的,是 ChatGTP 接入了苹果的 AI,但大多数中国科技从业者都在关注的那件事:苹果在中国的 AI 合作方,在 WWDC 的现场并没有任何展示。

有一些传闻之前说,苹果在中国地区的合作方,会是百度。

不过,按照苹果的 AI 布局机制,很多人之前所担心的,中国地区 AI 合作方能力弱,耽误苹果 AI 体验这事儿,大概率是不会出现的。

因为即便强如 ChatGPT,在苹果的 AI 世界里,也只能当个“备胎”。

苹果正在塑造的,并不是一个尽可能覆盖更多功能的大模型,而一个横跨自家数据,软件,硬件的智能助理系统。

01、别担心,百度耽误不了苹果

大多数 AI 公司的产品,都在追求一个事儿:让 AI 干尽可能多的事情。

但苹果的 AI “Apple Intelligence”,归根结底就为了一个目标:让 AI 尽可能更懂你要做什么。

整套系统的运行逻辑,大概是这样的:

简单来说,苹果的 Apple Intelligence 是一个大部分时间运行在本地芯片(所以需要 M系列芯片或者 A17 Pro ),少部分时间运行在云端的私人助理。这个私人助理,可以调取在你 iPhone 中的所有 app 的所有数据,来快速响应你的需求。

简单的需求,苹果的 Apple Intelligence 自己就处理了。

比如,帮你回个英文邮件,同时为了语气不那么生硬,把邮件改写得更加口语化一些。

比如,你让 Siri,给你看看你的微信聊天记录里,还有没有关于下周的工作安排,忘记加到你的备忘录和日记里了。

除了这种日常需求,如果你需要更加复杂的知识体系,Apple Intelligence 发现自己满足不了了,就会问你,要不要接入 GTP,来获得更丰富的答案。

同时,因为需求是Apple Intelligence帮你总结的,所以接入 GPT 时的问题描述,会更加准确,或者说是更符合“AI 想要的语言体系”,更加有助于获得答案。

所以在这样的机制下,即便是在中国市场换了合作方,大概率,大部分的 AI 功能,普通消费者也可以用,不受任何影响。

甚至,苹果还表示,GPT 是很好的大模型,但同时自己还保持对其他大模型开放且积极的态度,再结合 WWDC 现场,OpenAI 的 Altman 虽然来了现场,但发布会的视频中连出现都没出现的微妙状态,基本可以理解:市面上这些成功的 AI 大模型,只配给苹果的 AI 做图书馆和知识库。再强的 AI 公司,在苹果面前,也只是个特定领域的技术供应商。

很合理,你也可以仔细琢磨琢磨,ChatGPT 已经火了这么久,这个大模型所提供的能力真的是你每天必需的吗?其实对于所有人来说,一个足够优秀的人工智能助手,理论上就该像钢铁侠的 Jarvis,像一个熟悉你所有事情的私人管家,可以在各种琐碎的日常事情中,*时间提高你的信息处理效率,优化你的时间安排。

好像看起来,从功能上,就那么回事儿,但实际上目前确实也只有苹果有这个能力,从系统层就用上 UI,而不是把很多 AI 的 app 装到手机里,并且因为几乎所有的运算和数据都在本地,既可以保证隐私,又能保证比在线 AI 工具更快的响应速度。

只不过,如果单纯看目前所展示的功能,苹果所提供的系统级 AI,在功能上,无非也就还是处理和理解下文字,生成些简单图片,真正的系统表现,还得等年底英文版上线,再做体验。

倒是,苹果这看似“慌张”入局AI,实际上还是给大量正在做“AI手机”的厂商一点全新的启发,人们不一定期望能用 AI 在手机上真的做多少事儿,解决多少问题,大多数时候,能帮上忙,解决些繁琐但简单的事情就好,而且,*就像 Apple Intelligence 这样,可以跨 app 来收集数据,更高效解决问题。

02、发力 AI,一场 5 年前埋下的布局

苹果的 AI,*的优势,是系统内不同 app 的信息拉通,有趣的是,这个叫 App Intent 的东西,是一场持续超过 5 年的布局。

在发布 iOS 13 时,苹果对外展示了 App Intent,它允许开发者在Siri快捷指令中使用特定的意图(Intents)来与应用程序交互。App Intents使得Siri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应用程序的功能,并使用户能够通过语音命令来执行这些功能。

而当开发者给自己的 App 接入 App Intent,就可以把自己的 app 接入 Shortcut 功能。

在过去几年,Shortcut 这一类似编程自动化的 app,一直是很多硬核 iOS 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定制自己 iPhone 的一些特定自动化体验的工具。

当 App Intent 的底座搭好,苹果系统接入 Apple Intelligence,更加聪明的 Siri 就可以成为真正的智能助手,直接给用户提供 AI 自动化功能,比如,自动筛选更重要的通知,推送到比较靠前的屏幕位置上。

而当明白苹果的布局逻辑,就能明白苹果的一些看似迷惑的动作是为了什么?

举个最直接的例子,全新的 iOS 18,*次,在 iOS 历史上,可以随意放置 app 的位置,不用按照从上到下的机械顺序排列。

如果按照常规看法,舆论肯定会说,苹果不懂民意,落后且傲慢,直到 2024 年才开始抄 android。

实际上,iOS 上 app 排布方式的改变,其实来源于苹果对于 AI 时代的交互预测。

苹果会希望,你的 iPhone 屏幕上,更多的,是类似于小组件的小窗,通过 AI,显示你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排列满整个屏幕的app按钮,还需要多次点击,才能到用户想要的位置。

简单解释,苹果希望你 iPhone 屏幕上排列的,是“任意门”,可以直接通过 ai 把你连接到你想去的位置,而不是一间间房间的门钥匙。

但正如每一年的 WWDC,苹果更新的一些功能,都会“捏死”一些开发者的致富经,基于苹果 AI 的逻辑,更直接的信息展示,会让很多 app 赖以生存的,想要尽可能留住用户使用时间的手段失效,app 使用时间的减少,也会直接影响到不少 app 的营收模式。

或者说得更残酷些,苹果杀死了一些希望靠 AI,突出单个 app 功能的开发者。

不过这对普通用户,铁定不是什么坏事儿,AI 会离生活更近,不用特定为了干什么再去费劲查找和学习找到特定的 AI 助手,先把最基础的工作交给苹果。

03、苹果交卷,得分未知

不到两个小时的 WWDC 大会,苹果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快速介绍自家 6 个 OS 后,留了超过 40 分钟的时间,给 AI。

看起来,苹果的 AI 方法论,确实独特,且方便普通人使用。但实际表现,仍然是未知的。

Apple Intelligence 究竟能收集多细的数据,在不联网的情况下处理多复杂的指令,究竟有多聪明,这些,都要等待年底的英文版本上线。

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苹果,Apple Intelligence 的发布,在这家公司的历史上,是一次不亚于 iPhone *次亮相,Vision Pro 首秀一样的重要节点。

能不能成,不好说,但模式创新,确实是拉满了。

并且,大概率比目前市面上所有的 AI 手机,都值得期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AI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