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专业性高、可替代性低、薪资中上、没有中年危机的职业?”一位网友在脉脉留言。
这一问题瞬间引起了众人的共鸣,每一位身处职场的打工人都或多或少听说过“中年危机”、“35岁之后,再找工作就难了”等论断,最近更因大厂裁员而心有戚戚。那么,哪些行业能够让大家更有安全感呢?除了走向宇宙的尽头——考公,很多人则想到了如今炙手可热的芯片行业。
随着我国国产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半导体行业人才匮乏现象也日渐凸显,高薪挖人成为行业常态。据中国半导体协会预测,2022年,中国芯片专业人才缺口将超过25万人,而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至30万人。
显然,芯片行业前景广阔,芯片人才更是未来可期。
一场芯片行业的人才争夺战
正热烈上演
“曾经冷门的芯片人终于赶上了好时候。”不止一位芯片行业从业者感叹。
现在一打开招聘网站,高薪的芯片岗位扑面而来。譬如,国内一家大型IT公司发布的一则芯片设计工程师的招聘信息为:要求5-10年工作经验,薪资待遇为30k-60k,15薪。
上下翻看下,同样开设类似岗位的公司,薪酬也十分诱人,大致在35k-85k之间。
薪水增加和高薪挖人,成为了芯片行业常态。“以前羞于谈论薪酬的我,终于可以大方地说我的工资了。”王笛表示。他本科毕业于普通院校的电子工程专业,刚入行的时候薪酬总包才9万。今年年初,王笛从上海一家芯片小厂跳槽去了业内颇有声量的独角兽企业,工资整体翻了10倍不止。
“选择真的大于努力。我身边的芯片从业人员这几年的薪资都翻了几倍,几乎没有低于一百万的。”王笛分享了身边的案例。他的同学或曾经同事也和他一样,薪酬总包从20+到50W+,再到70W+、100W+。
近期,字节高薪挖人的消息更是在芯片圈掀起阵阵涟漪。据猎头的消息,字节挖海思团队的人才基本上是三倍薪水,海思15级的人才到字节后职级猛增。除了专家、中层人才之外,字节更不惜重金挖了一些技术大牛,从高通及ARM公司挖了一些骨干级人才。比如负责字节跳动服务器芯片团队的主管就是之前高通资深芯片人士卢山,脉脉的消息称这样的大牛给出的薪资是一个不敢想象的数字。
芯片人才身价暴涨,已经成为了行业大势。据央视网报道称,目前半导体是我国着力发展的行业,而芯片行业人才薪资翻了3-5倍,这样也不难理解,为了更好的留住人才。更有微电子公司的董事长称,以前招一个人才,假设要40万,现在就要120万才能招聘到。
一位半导体领域的猎头表示,一般芯片行业招人,基本上没有预算上限,招聘经常是超预算。只要芯片人才愿意动,每个坑都可以出非常高的价格招人,薪资平均涨幅大概是50%。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芯片人才薪酬上涨与人才匮乏密切相关。《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在供给总量上仍显不足,到2022年,芯片专业人才缺口预计超20万人。
从具体职位来看,上游IC设计人才缺口*的主要关键职位:数字IC设计工程师、软件设计工程师、模拟IC设计工程师、固件设计工程师等高阶研发人才,其中,固件设计工程师,需求人数的年增幅较大,达68.6%。
中游IC制造及下游封测人才需求与往年相近,需求较多为生产制程、设备、作业员等相关人才。另外,中游IC制造对固件设计工程师的需求近来亦持续增加,2022年*季年增幅已达125.2%,晋升为IC制造业人才缺口前五大的职务之一。
当前国内芯片人才总量不足,半导体“抢人”风潮盛行。渐渐地,半导体人才市场也开始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薪就可以到五六十万,尤其是在几个大厂争夺的情况下,这种没有任何经验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薪资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市场规律,制约了整个芯片市场的平衡。”一位知名半导体投资人分析。
无泡沫不繁荣,人才市场也是如此。即便是芯片行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减少招聘名额,或者一些公司暂时锁岗。当对于行业从业人员来说,半导体行业依旧是一个朝阳行业,是大多数芯片人愿意奋斗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舞台。
芯片从业人员
会面临35岁危机吗?
在芯片行业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后,这个问题不免又一次被推上热搜榜。
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人大多会看过类似的新闻,某某大厂的裁员条件是“35岁以上的普通员工;45岁以上的基层领导”这些新闻仿佛告诉每位奋战在职场的打工人,人到中年将会被处处针对,职场发展举步维艰。
对比互联网行业的残酷,芯片行业对人才仿佛更为友善一些。“一个35岁的芯片工程师可能刚刚入门,怎么可能就面临淘汰呢。”有着5年工龄的芯片从业者表示。芯片行业从业人员不是吃青春饭的。芯片行业相对门槛要比其他互联网行业要高,专业必须是理工科,材料、通信等专业,很多芯片大厂的学历要求都是硕士起步。
而且培养一个芯片人才远远比大众想象的时间更久一些。很多高校会开设电子工程、集成电路相关的实践课,但与真实的芯片生产要求依旧存在较大差别。同时,更多芯片企业为技术保密、生产要求等问题,一般不愿意接受短期学生实践,即使接收也会出于保密考虑不能给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
因此,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进入到工作岗位后,需要大量的培训和长期的积淀,一般要经历4-5个芯片项目周期。通常,一个项目周期是半年到2年,如此算下来,培养一个成熟的芯片人才平均就得花上七、八年时间。
正因行业壁垒高,决定了芯片从业人员的可替代性低。“一般情况下,半导体公司的技术人员只要想继续呆下去,一般不会失业。”陈鹏分享了自己工作7年后的真实感受。
芯片行业相对稳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是一个重技术和经验的赛道,越老的技术人才越吃香。“35岁之前可能只流过个位数的芯片。市场需要有经验的人员,35到45岁还会比较吃香。”另一位工作10余年的芯片老兵表示,公司很多80后技术人员带领新人做项目都很有斗志,薪资也不会少。
芯片人才从业时间分布图
根据芯潮IC做的一个小型问卷调查,从事芯片行业10年以上的人数比重最多,比例达44.4%。更有网友分享身边的真实案例,无论是芯片行业还是软件设计行业,40-50岁的工程师依旧占大多数。
在这里,有着十年以上工作经验的IC工程师最为吃香。任何一家芯片公司开发设计一款芯片都要投入上亿资金,一旦项目出错将会损失几千万,有些初创公司可能就此濒临破产边缘。因此,任何一家芯片公司都不能没有工作十年以上的老工程师坐镇。
一些芯片从业者曾把集成电路的职业生涯比喻成修行,并列出九层境界:
由此,我们得以窥见每一个芯片人的职业发展路径,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第九境界,但每个人都在奋力拼搏的路上。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是职场人的“躺平”的安乐窝,芯片行业更是如此。一位芯片老兵的真实感受是:“其实真正的35岁危机,不是年龄焦虑,而是能力危机。所以想在芯片行业做好,就要有危机意识和专业上的不断精进。”
如何培养芯片人才?
行文至此,很多人更好奇的是:现在跳槽去芯片行业可以吗?
一位网友曾在脉脉上分享了自己转行的故事——该位网友是985高校的工学机械硕士,做了两年嵌入式开发后跳槽想进芯片行业。目前,他已经拿到了华为海思和紫光同芯的offer,正在纠结……
而刚刚跨专业进入芯片行业的黄山则显得更焦虑。他本科是211大学、硕士毕业985高校的天坑专业,是2022年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之前,黄山曾在芯片培训班学习过相关技能,现成功入职芯片验证岗位。“入职两个月后,我发现自己好多东西都不会,每天都在迷茫且焦虑。不知道要不要申请内部转行,还是继续跳槽去其他行业。”
或许还有不少人跃跃欲试,试图抓住芯片这波风口。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壁垒远比互联网等行业高很多,转行成功并持续做好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国家缺的是高端芯片人才,而不是为了高薪的投机分子。”有着10余年芯片设计经验的老兵直白地说道。
企业里的高级研发人才短缺会随着企业发展在几年之内得到解决。但国产芯片企业最终缺的人才是真正的创新型、研发型人才。芯片产业人才的稳定源头,高校、研究所能够创造出颠覆性新技术的人才。
2022年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发布相关通知,决定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门类代码为“14”)、“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科代码为“1401”)。此外,整个学科体系要根据产业情况进行细分调整,一级学科下设置更为垂直专业的二级学科,如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工程、集成电路技术与管理等,人才培养针对性更强。
同时,国内各大高校创办集成电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众多高校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创办集成电路学院,矢志解决“卡脖子”难题。当前国内已有多所院校建立集成电路学院,构建支撑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虽然高校培养人才为芯片行业储备了大量人才,但不能解决当下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有相关专家建议,高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就要面向企业需求加大对企业定制培养的力度,通过联合培养、双师制等方式,将源自于企业的研发生产任务作为学生的研究课题,锻炼学生适应产业环境和岗位职责的能力,毕业就能上手。
此外,在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指导下,头部高校和企业应各自发挥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的优势,肩负起对在职人员培训的任务,通过非学历教育,快速提升在职人员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打通相关行业工程人员的转轨通道。
不止如此,有感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有脱节,一些成功企业家开始投身教育,建造大学。去年,图片传感芯片龙头韦尔股份董事长虞仁荣决定在家乡宁波,建设一所理工科研究型大学。或许是有感于我国芯片领域技术落后、人才紧缺的现状,这位芯片大佬才下定决定源头入手,为国家芯片产业输送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这场芯片行业的突围赛中,人才是必须补上来的短板。任何一场投资都有风险,但人才这笔投资的收益一定远远超过风险。
结语
一位芯片投资人预判,这波芯片抢人的浪潮看似火热,却难以持续太久。“这种没有任何经验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薪资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市场规律,制约了整个芯片市场的平衡。”而中国芯片专业人才缺口预计超20万人,而弥补人才缺口的最终还是要落在教育上。
推进产教融合,加速产业底层人才快速成长。芯片是工业的“粮食”,芯片重要性堪比粮食,是我国目前最亟待突围的产业之一。而相对于芯片产业的制裁,核心人才的短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我国的芯片行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目前处于劣势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做好人才培养,国产芯片突围战争胜利的日子指日可待。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名字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