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今年,投资人都在聊新文旅

文化科技(Cultech)已经成为推动文化转型升级、实现增长的重要动力。

2021年9月3日,由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办,携手清科创业、投资界承办的“第十届中国文化金融创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现场汇集文化领域的投资大咖与优秀企业家同台,直击热点话题,洞悉行业发展方向,捕捉产业变革机遇,发布行业榜单,共探文化产业繁荣之路。

会上,首正德盛资本副总经理代贝、深创投集团投资决策委员会专职委员刘纲中青旅红奇基金管理合伙人普丽霞及途睿资本合伙人王好围绕科技赋能新文旅进行了圆桌讨论,由时尚资本管理合伙人林卫卫主持。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整理:

林卫卫:各位参会的朋友好,各位嘉宾好!这一场是科技赋能新文旅的话题讨论,今天请到几位嘉宾,也是行业内的资深人士,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和讨论这一个论题。

开始之前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时尚资本的合伙人。之前曾在时尚传媒集团工作多年,后来与合作伙伴一起做了时尚资本,主要的方向在文化、文娱、及消费相关方向目前在演艺培训,网络新媒体,消费,直播,产品开发等领域都有所投资和布局。有幸今天来主持科技赋能新文旅这个论坛,与大家一起研讨相关问题和新思路

下面请各位嘉宾也介绍一下。

代贝:我叫代贝,我来自首正德盛资本,首正德盛是首创证券的私募子公司,主要是投科技类PE项目。文化产业是首创集团的培育产业,因此我们也会关注文化方向。我之前在亦庄国投母基金,这是国内比较大的母基金,文化产业是他们投资的方向之一,所以我本人对于文化消费还有教育,都是有过一些关注。

刘纲:大家好!我来自于深创投,是一个创投老兵,从事创业投资22年的时间,深创投集团前不久也刚刚过了22周年的成立日。

我在深创投工作了15年,主要关注TMT、科技、文创、消费领域投资。我们内部有一个员工业绩统计,13年间我做为投资经理参与的项目大概是78个,目前上市了16个,其中有一些是文化产业领域项目,今天非常有幸有机会和各位一起来探讨交流文旅产业领域的投资。

普丽霞:我是来自于中青旅红奇基金,是中青旅、IDG和红杉共同发起的旅游产业背景的基金。我们的投向还是线下的服务业和商业,我们会选择以场景为主要的经营依托的消费业态,举一个例子来说,第一大类投向就是旅游,旅游是重场景,重场景的旅游+消费,这是我们一个基本的投向。

这个投向上,目前为止我们大概投了五个公司,大家熟悉的有青城山都江堰、婺源篁岭,跟乡村振兴有关的我们也投了乡伴,城市文旅也是现在的一个发展的趋势,我们对城市文旅也比较关注,在轻场景+消费的模式下,我们投了一个社区类的亲子游乐园Minimars,目前发展得也不错。TO C端的投资就是场景+消费为主的。

我们觉得服务业的数字浪潮也是一股趋势,今天在讨论的旅游行业,也面临着数字化的改造,所以我们也会去看为文旅产业赋能的TO B公司,目前为止我们投了两家,马上有第三家,这两家第一个是帮助高星级酒店做直销的直客通;因为我们是服务业,特别关注客户的满意度和留存度,今年年初我们投了一个客户体验管理的TO B公司众言科技,这是我们的主要投向。

王好:我来自途睿资本,跟前面几位嘉宾比,途睿2016年才成立,是一家很年轻的公司,目前为止只投了两个项目,今年年底和明年初我们争取投第三个项目。途睿投资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特点,跟国内大多数的投资机构比较不一样,我们就是在旅游这个细分的垂直行业里面去做投资,基本上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是跟旅游行业相关的,而且主要以线下的资产,包括刚才场景为主。

第二,我们的项目基本上是做控股型的投资,也就是说我们基本上会做我们投资企业的大股东,或影响力的二股东。所以到目前为止,16年到现在我们投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基金刚成立的时候,2016年我们牵头主导收购了三亚的一个5A级景区,这个景区一年有200多万人的游客,4个亿的收入,大约9千万的净利润,去年报上市材料已经报上去,争取四季度能发出来,这是我们牵头做的控股收购。

第二个项目是我们基金百分之百的全资,在长江上收购了一个长江内河游轮公司,我们基金完全控股,完全运营。这个公司也处在一个快速发展期,这两年疫情对旅游行业,特别是游轮这个细分行业造成了一个细分的打击,这个公司有20多年的历史,服务了2、3百万的游客,具有很高的管理和运营水平。第二,在去年的疫情之后,2020年国庆我们有一艘全球最大的内河游轮实现首航,2万多吨,能装600人,在全世界的游轮行业引起了轰动。未来几年,疫情会过去,包括旅游行业和游轮还是处在一个长期较好的阶段。

林卫卫:今天的文博会是服贸会的一部分,服贸会今年的口号是数字开启未来。从去年开始,包括疫情到来以后,大家知道数字这个事情,或者科技这个事情是越来越重要了。数字经济从去年开始,大家一直在提,尤其是对于文化和旅游,因为疫情的影响比较大。

但是最近以来,会发现大家在困难当中,开始慢慢的找规律,想办法。我觉得很多文旅企业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气象和一些新的变化。上午刚刚看到了上半年的财报出来之后,很多旅游景区和行业就开始出现了收入的增长,甚至开始出现了扭亏为盈,有的项目年利润可以达到近亿元,在这种情况下是相当不错的,能够看到这个新气象出来。

下面有几个问题,开始做一些讨论。借着王总说的事情,我总结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可不可以讨论一下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文旅产业还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可以结合你的项目跟大家说一说。

王好:我们毕竟是专门投旅游行业的,我就开一个头。现在这个时间段,肯定是挑战,最大的挑战当然是疫情的挑战。因为疫情,包括中国疫情防控政策,我们还是在全世界是最严的,这个严应该来说是有道理的。前不久也有争论到底应不应该放松,至少在目前为止,我们在从严疫情防控政策下,我们是享受到了红利。随着这个红利慢慢的过去,逐渐对政策可能会逐渐调整。目前为止,疫情对人员的流动限制,肯定是一个最大的挑战。所以整个旅游产业,不管是前端的资源端,还是后面的渠道端,包括旅行社,整个数千万人的从业者,他的生产生活是受到影响的。包括游客,随着各个地方疫情不同的情况,跨省游这种长线的旅游基本上很难实施,基本上以周边游和城市游为主,这对产业来说从短期来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二,早在疫情之前,其实在旅游产业内部也有变化,就以我们三亚投的项目为例,其实我们就看到三亚在前面几年,不光是疫情期间,17、18年整个客群是在下降的,客源结构在变化。因为海南包括三亚,之前有很大一部分的客群是买房团,他去买房,顺带有时间去旅游,各个旅游景区因为这一部分而受益。随着海南整个房地产政策的调控,买房团去得少了之后,大家都受影响。但这个影响不是平均的,不是所有的旅游项目都受影响,有的受的影响的程度大一点,有的会轻一点。之后慢慢的恢复,包括疫情的恢复,有的恢复得很快,有的到现在也没有恢复过来。它其实提出的是在整个旅游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旅游产品的客群和消费习惯在变化,这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变化过程。即使疫情控制了之后,也要看有没有一个好的产品去迎接你的客群的变化,迎接整个人们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旅游升级特点的变化,这是一个最大的、长期的挑战。

林卫卫:现在来说因为疫情的影响,大家面临的挑战还是很巨大的,但是大家有新思路,要有新突破。

普总补充几句。

普丽霞:我在这个行业待了十几年了,疫情也是一个转折点,可以借这个机会好好的总结一下。疫情是阶段性的困难,挑战是我们必须要去解决的问题,长期的利好还是存在的。

我先说一下我认为的机遇,这两年虽然是说疫情比较严重,但是基本面还是没有变的,我们还是在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上,大家可以看全球的酒店前三有一家是中国的,全球OTA前TOP10有三家是中国的的,中国是一个很大的旅游消费市场,这个基本面是没有改变的。通过疫情也可以看到OTA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新的增长动力。主要的OTA为什么还在增长,支撑它增长的是下沉市场的增量,所以我觉得基本面没有变,我们面对消费的人群和消费的需求,还是一个长期向好的。

第二,旅游过去有一个最大的BUG,就是它的频次比较低,目前旅游的频次在提升,疫情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变化,就是旅游消费碎片化,现在很多消费都已经碎片化了。旅游消费的碎片化本身也是在提高旅游的消费频次。所以人群没有变,消费频次在提升,这对我们来说,一旦疫情过去之后,旅游还会是有一个比较大的恢复。

第三,还有一个明显的机遇,可能在十几年之前,中国旅游的发展是以景区为核心的,但是这两年我们明显感觉到城市旅游已经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一个新动力。城市旅游它的特点是什么?交通距离特别近,人群特别多,所以这个市场起来了之后,让一些新的产品,新的业态就有了更多创新的可能。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在看的时候,都说城市里的shoppingmall完全景区化,现在完全变成了城市一站式的休闲服务中心,有更多的消费业态和体验业态进去,给创业提供了很大的可能。从机遇来说,我们也是长期看好的,是有机会的。

最大的挑战是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旅游是最传统的服务业,消费人群已经年轻化,已经圈层化,消费迭代非常快,你要怎么去抓住这个变化。

第二个是消费的入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变成了视频类的网站。渠道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过去是传统的门店,后来变成了电商,现在变成了直播。传统的旅游行业本身这一套运营的体系要去重构和重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第二个挑战,旅游产品的创新,全球15年里,中国旅游和国内旅游复合增长速度都超过了15%,这是非常快速的,因为我们有大盘的流量,我们在产品运营方面做得不够精致,现在还要补这一课,最主要的是消费人群发生了变化,你要去做产品创新。

第三个是旅游商业模式创新,过去旅游商业模式是非常传统的,要么赚资源的钱,要么赚信息不对称的钱,这些模式不足以构建你的核心壁垒的,所以商业模式的创新,到今天为止还是要去想一想从客户角度来出发,来构建自己的产品。

第四,最核心的还是人才的挑战,这个行业的人才还没有职业化,就已经老化了,而且再加上疫情,让很多人都流失了,其实我们做投资也能看出来,在这个行业创业的人是非常少的,行业以外来这个人创业的人非常少。所以还是非常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才引入到这个行业,才能把这个行业振兴起来。

林卫卫:潜力还是巨大的,一个是来自于广阔的市场,第二个是来自于因需而发生的变化。谢谢普丽霞总。

刚才刘总说投资了70多个,16个上市了,帮我们讲一讲经验和教训。

刘纲:最近几年,文创领域的融资项目和投资人员大幅度减少,基本上,投文创的人都去投消费了,原来比较头部的文创基金,最近宣布融到大消费基金。我们看到的趋势是,有两种主要力量,导致文创领域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第一是疫情,第二其实是在疫情之前,已经开始对文化领域拨乱反正,从演员高收费,到税务风波,到最近的饭圈文化,文创领域一直都在进行大幅度的深度的调整。这些调整预示着文创领域过去的一些投资逻辑和规则,比如说流量的逻辑,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我把文化产业投资领域这个阶段的基本特点概括为大变局。当然还有一个新生代的原因,老一代的文化人包括导演、明星,由于年龄原因开始淡出,新生代的文创产业人群在崛起,以上这几个因素,导致今天文创产业实际上是处于大变局时期。

实际上,对于文创产业,投资界大部分人的观点是相对比较悲观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创板的出现,资本市场导向使得投硬科技上市更快了,相对风险变小了。所以,这些综合性的原因,导致我们的文创产业现在确实处于一个低潮时期,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文创产业长远怎么看?要分析产业趋势,就要分析趋势背后的动力是什么?我概括为几种力量,我们一分析,就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第一,首要的动力是大国崛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领导、公务人员、企业家、创业者都非常辛苦,非常勤奋,他们是中国经济增长、企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当然,在文创领域,我把它概括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振兴,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的迫切性,我们在疫情看得非常明显,尽管在习总书记领导下,我们应对新冠疫情措施非常到位,但是外国政客甚至是部分民众对我国的新冠疫情的透明的还是抱有怀疑甚至是诋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虽然中国经济增长了,硬科技也在发展,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外国人对我们还有偏见,什么时候全世界学生都到中国来留学,像看好莱坞大片一样看中国的大片,欣赏中国的时尚与奢侈品,那才是真正实现了大国的崛起。大国崛起,就一定要振兴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这也是我们各位要加倍努力的。

第二,以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基建浪潮的席卷,导致所有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在发生重大变化,这个变化也导致了企业的商业模式、竞争关键点、未来运作模式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概括来讲,我们把它叫做Cultech:文化科技,我认为文化科技已经成为推动文化转型升级、实现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三,消费升级,当然也包括文化消费升级。无论是从乡村,到城镇,到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文化消费的需求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正在被猛烈的激发出来,一个偏远普通小山村的青年与小姑娘,因为移动互联网,都能够融入到互联网文化消费中间,中产阶层、银发人群、单身人群、新生代,每个圈层都在迸发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

第四,创业的热潮,刚才普丽霞总说了我们这个领域的创业少一点,但是在座的诸位仍然是创业的动力,也是创业的坚守者。我相信文化领域的创业还会产生新的高潮,只是它会要慢一些。

第五,就是资本的力量,我刚才跟林总说,可以最后说一说北京证券交易所。我分析甚至是建议,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定位,一是要瞄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另外可以考虑大力支持文创与文旅企业上市。北京是我国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城市,我相信也期待有一批文旅企业未来会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资本市场的这种力量,会对创业的企业,对股权基金投资人,包括对文创基金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第六,  就是品牌的力量。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我们正在从制造大国逐步进入到品牌大国的这样一个状态,我们一定会出现在文创细分领域的强势品牌,文化领域也会出现专精特新——专业、精细、特色和新颖,核心本质是创新。因此我认为文旅产业的专精特新一定会出现文化类、文旅类的文化品牌、消费品牌。北京环球影城开业在即,最近到北京的机票订票增长了十倍,未来会不会有中国本土主题公园品牌?比如叫“东奇境主题公园”?我觉得肯定有!

第七,最后一个动力是海外新世界,中国的电影大片、中国的时尚品、中国的主题公园、中国的文化消费品牌一定会走向世界。

以上就是我对未来文旅产业发展的展望,供大家参考。

林卫卫:刘总给我们分析得很全面,尤其是关于未来期望的北交所,最后再讨论一下。

下面有请代总给我们总结。

代贝:几个大佬说了那么多,都非常全面,我从文化内容这个赛道,再简单分享两个观点。

我觉得机遇的核心还是在消费端,大家还是愿意去消费文化产业,这个是最重要的,比如说环球影城的票现在是一票难求。中国是最大的文旅客源国,有那么多的中产阶级群体,有那么多的高净值高端用户,一定是愿意为这个高端文化产品去付费。只要是市场在,就一定会有机会,哪怕现在是低谷。

挑战,从细分赛道来说,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中国IP原创和创意的内容,还有创新的能力,其实是不够的。现在全球的IP内容生产,比如说全球前十大IP生产商,我们基本上是进不去的。国内除了几个大的内容互联网平台之外,其他以中小企业居多。这种情况下,IP的原创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需要花力气去扶持的。文化产业要发展,最后还是发源于内容生产,首先要有内容,然后去发展各种文化消费的形式。

二是文化产业在符合政策导向上,也有一定挑战。最近国家对娱乐圈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整顿,就是文化生产确实是良莠不齐的,部分内容在导向上有些偏离。文化内容生产要把握出正确的导向,能够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

林卫卫:几位谈到了目前遇到的困难,但是也谈到了我国文旅产业市场机会巨大,有很多的发展机会。但是机会巨大,不代表很随意,不代表没有选择,不代表你不需要改变,才能抓住这个机会。原来很多改变可能都是一些新模式,新思想,新的主意的改变。

最近两年,大家知道很多行业的改变,包括文化产业,消费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改变,跟科技相关,跟数字相关,跟技术相关,或者是说这些改变是由技术来引导的,或者说这些改变是由技术来支持的。也跟我们今天的主题也很相关,就是科技赋能新文旅,创意引领新生活。

下面一个问题,我就想几位嘉宾聊一聊,大家都是投资行业的,如果说从投资文旅,或者更具体来说投资新文旅来说,从现在的形势开始出发,各位在这个领域里,可能的投资逻辑是什么,或者投资的方式,或者选择的方向,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问题先从代总开始。

代贝:我们关注的方向还是内容的生产,就是正向的文化内容生产。具体来说,一个是国潮文化方向,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怎么把把传统历史的元素,进一步的创新和创意,变成现在喜闻乐见的形式,变成大众喜欢的一种形式。另外就是比较典雅的现代文化,更加正能量的文化的生产。

具体跟科技相关的,我们关注一些数字内容的生产。现在所有内容的视频化都是一个趋势。如何通过科技,把好的内容,更快,更美,更精确的呈现出来,不管你是平台还是工具,只要把这些内容更好更快的呈现出来,我们都会去关注和鼓励。

刘纲:2016年的时候,我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党委书记侯书记的影视管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电影产业的管理与投资方向。我的观点是,在文化投资领域,尤其投资电影太难了,要有金刚钻,电影投资这里面的规律是什么,我们一直在研究。

按照业务确定性程度,文化投资版图:

第一投文化科技,2015年我们投了天工异彩,国内最大的电影特效制作,逻辑是电影科技稳定一点,但是没有那么强的爆发性,目前已经到了基金退出期,实际上我们是看好这个方向的。天工异彩最近在研究AI虚拟偶像、虚拟模特,这个偶像可以成长,可以从孩提到青春时代,而且不会有绯闻和污点。所以文化科技是我们首要关注的,科技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电影产业其实就是科技的发明导致的,在电影初期出现的很长的时间,很多电影制片方和导演都跑到美国西海岸好莱坞拍片子,因为在东部爱迪生公司拥有电影发明专利,所有拍电影的人都得给他交专利费,一些电影人不想交钱,跑到加州西海岸自己偷偷拍,后来好莱坞就发展起来了。

第二是投平台型的公司,比如说我们投资了酷狗音乐,和腾讯音乐合并上市了。

第三,大家希望投资能够工业化、标准化的公司。第一批上市的影视公司,都曾经追求过电影工业化,通过设立电影工作室,希望用一套流程把创造标准化,但是从2008年华谊兄弟在创业板上市开始,一批影视内容创作公司上市后,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都陷入到困境,有的被并购了,有的转型了。曾经有一段时间,上市公司转型拍电影成为一股风潮,做钢铁的、养猪的,全都投影视,现在大部分都凉凉了,原因是值得我们深思,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内容产业究竟怎么投,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也是一直在研究和总结这个方面的东西。内容产业具有政治性、艺术性与产业性多重属性,艺术性是高度主观性与个性化的,很难把握,政治性也具有主观性,最后是电影的产业性,即如何满足市场需求,也是很有挑战。我们一直希望内容产业是“工业化支撑+个性化内容创作”这样一个模式,目前我们的电影工业化离好莱坞等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所以电影投资还是很有挑战。但是我们是不是就放弃这个领域呢?我一直认为中国其实已经进入到全球化大片的初级时代,目前的电影市场前二十部票房影片都是二十亿元以上,最高的票房是六十亿元以上。我们发现,突然有一天中国电影已经进入了十亿元票房时代,电影投资很像VC投资,一个项目投一亿元,能挣五亿元,甚至能挣十几亿,几十亿,难道不值得投资吗?无非就是我们现在的本领还不够,还不能掌握内容投资的本领。这个本领一方面需要投资人努力,另一方面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中国的电影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形成电影工业化的模式与规则。

我认为,从另外一个角度,文化产业的低谷又是一件好事,社会对电影产业的反思、整顿、调整与洗牌,有利于正本清源,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艺术,能够反映人性光辉的艺术,一定是有市场的。电影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变局后将会迎来大发展。

林卫卫:包括在文化和文旅方面,开发产品和运营还是要有用户思维,到伦理方面是游客思维。文化是一个内容,旅游是一个产业,这两个是分不开的。今天我们讲科技赋能新文旅,并不是把它割裂开来,真正做到根上还是文旅,科技是属于赋能的一个角度。

得年轻人得天下,如果能更多的从年轻人的思维角度,喜好角度去考虑产品的开发,可能会使自己的产品,或者自己的景区,会有很好的客源,决有经济的受益。

普总在文旅行业一个操盘手,也是投资人,如果以后在投资新文旅,您的投资逻辑或者角度会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普丽霞:因为我们的基金是17年成立的,其实从17、18年开始,整个旅游行业的速度已经在放慢,自从我们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思索。这个行业会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目前为止看还得不是特别清楚。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旅游行业必须要实现一个行业的迭代和升级,过去旧有的传统模式在新的情况下,是难以为继了。

第一,我们看新人群和新产品,第一我们要看重点人群,对于文旅来说,2-12岁儿童和家庭,永远都是我们重点客户群,所以围绕这个人群做新产品,我们非常有兴趣。第二个是新人群,Z世代的人群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非常强。我们在看的今年沉浸式的艺术、精致露营,都是Z世代的人撑起的。

数字化目前已经是企业的基础设施,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数字化的产品。做数字化产品做得最好的应该是日本的Teamlab,他们在上海也做了一个数字化的无界美术馆,互动体验都非常非常好。所以这种数字化的产品还是蛮多的,我们也还是挺关注的。

第二个方向,我们比较关注新的场景,如果从旅游说,传统的旅游可能关注的是旅游的场景,过去无非就是两个,第一个就是以中长线游为核心的旅游,我们投的青城山,还有都江堰,还有投的以资源为核心的,比如说婺源篁岭。

还有就是基于场景+消费,在这个场景上再去叠加住宿或者餐饮等其他的文创形态。这是传统产品,如果在传统的产品下,我们觉得周边游这个新的业态,新的产品还是会不断的出现。周边游这个行业过去是以住宿为核心,民宿这个产品已经到了迭代的阶段,所以才出了精致露营。所以周边游这个市场我们还是很看好的,还是有产品的创新。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城市的途径来说,城市是一个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城市里面,我们投了亲子乐园,其他还有婚礼堂,最著名的融资超过一个亿的超级文和友,也是一个场景+消费。在城市目前我们比较看好的多人社交,就是场景+多人社交。

城市的消费都要围绕着体验来做,过去把东西摆到那里卖就行了,现在要在场景下去卖。所以我们在场景方面还是有一些经验和积累。酒店相对来说天花板比较低,所以我们看新的商业时候,你对用户的引流和洞察怎么样,你去收他们每一轮消费的钱,你忽视了怎么把这么大的运营量给运转起来。这是很大的客户运营,怎么把客户运营的价值挖掘起来,也是新模式的一个重点。

国外这两年旅游的融资一直在进行,今年二季度的时候有一个项目拿到了融资,就是做穆斯林人口出游的,人群已经做到了很垂类的。我们多在统一OTA去做预测,老少结合的平台,大家的体验都一样,其实他是没有理由的。所以我们看三方面,新的场景,新的人群,新的商业模行。

林卫卫:今年我正好去了两个相对应的文化景区。一个是五月份去了海南的“冯小刚公社”,很出名的一个景点但人流量已经是稀稀落落的,我想大概与景区只有建筑没有其他亮点有很大关系。另一个是七月份去了西安的大唐不夜城,除了建筑设施,其灯光秀,水幕秀,众多的网红线上种草等等都给改景区源源不断地带来尤其是年轻游客的客流量。并且了解到该地已经开始应用大数据方式了解游客的喜好并相应做出调整,也大幅度地提高了游客的体验感,从而使名气更广泛得以传播。

王好:跟大家分享一下途睿的投资逻辑,一开始讲到途睿是做一个控股型收购的,做并购的基金,我们基金体量不是特别大,第二,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在投资逻辑上我们在做减法。因为旅游相对来说是一个传统的行业,科技赋能新文旅,不断会有产品的迭代,会有新的方向出来,但行业根本的投资逻辑还是相对固定的。我们有两个大的投资逻辑方向,基本上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是以这两个方向自下而上梳理去发现项目和决策,很少有自下而上看到某个项目,然后来讨论判断这个项目的好坏。

第一个逻辑方向是跟着中国旅游消费升级(出境我们以前也在看,这两年因为疫情基本没看了)国内旅游消费升级,从观光旅游发展到休闲度假。我们看欧美过去200年度假式旅游的发展方向,无外乎就是几个产品:游轮、海岛和酒店。 从游轮来说,游轮不管是内河游轮还是海洋游轮,是度假主要的产品,海轮是高度资本密集型,一艘海轮的投资量级就是十亿美金,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边界,但河轮的投资并购在我们能力范围内。

从海岛来说,中国唯一能做海岛度假的就是三亚,我们持续看好未来十年海南作为贸易港的发展,常住人口从800万会至少到1500万,甚至2000万,旅游人口也会翻一番。所以我们围绕三亚持续的去布局产品,现在控制了一个5A景区,未来会持续收购其他的成熟景区景点。

收购成熟项目的好处是,旅游资产投资有一个很长的成长周期,你做一个新的景区,这个时间成本是很高的。第二,早年做新景区的成本比较低,那时候土地、环评都没有那么严,现在要跟资本市场对接,老的项目需要去补土地等合规手续,但相对来说成本比较低。现在从新做的旅游项目,从征地开始就要符合法律法规。

第二个逻辑方向是抓哪些目标客户人群来做投资决策。从人群来看,我们主要抓了两部分的人群,第一是老人,第二个是孩子(亲子家庭)。老年客群是和游轮、海岛高度契合在一起的。全球的河轮和海轮,70%以上客群是50岁以上的人群。我们看未来十年,整个中国60后和75前,一共是2.7亿人,60年的人今年61岁了,进入到退休阶段,75前的人今年46岁了,政府和国企到了50岁之后,慢慢往二线走,没有事业上打拼,特别的冲劲。这些客群进入到了消费群体。60后为主的人群,有几个特点,第一有钱,有时间,第二,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第三,就是有消费理念,愿意为好的产品和服务买单。这跟40后、50后完全不同,40后、50后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不舍得花钱。60后对旅游度假经济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驱动力。

第二个人群就是孩子。我们正在看一个连锁主题公园的项目。主题公园的核心客群是小孩,亲子家庭,并且跟所在区域城市及周边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密切相关。亲子客群对应的主要产品,包括周边游、主题公园,动物园和海洋世界,这一块我们也是投入精力看。

对于年轻的消费群体,特别女性的消费群体是有很大的消费场景。对于我们来说,难度是在于场景比较散、不集中、没有变现的抓手。举个例子,长江游轮的出发点在重庆,我基本上每周都在重庆。重庆有一个网红景点洪崖洞,因为抖音火起来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的女网红去打卡,每天晚上那个地方堵得水泄不通。但拍完照就走了,除了打卡之外,给当地消费,不管是政府还是洪崖洞景区的运营方,没有产生直接经济贡献。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我投了一个项目,收益怎么实现很重要,所以相对来说对应老人和孩子这两个客群的产品比较直观。年轻消费群体怎么去流量变现我们不太好抓,这是我们还在学习探索的一个过程。

林卫卫:这两天的超级热点,就是北交所,在北京,有没有可能北京的企业,尤其是文旅企业,做一点什么事,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我们做一些什么样的改变和创新,能够促进我们的企业能够在北交所上市。也请会议主办方,能不能通过某种方式,也向北京市的各级领导有一些反映。

代贝:我们是券商系的,我们以前投文化产业,确实有苦难,文化企业除了几个大平台之外,其他小的公司比较多,很多收入就是几千万,想上国内创业板规模是差很远的,虽然想去投文化产业,因为投PE阶段,很难找到特别合适的标的。文化产业成长本来就慢。

昨天北交所的消息出来,我们还是看到了希望,以前我们觉得门槛是3、5个亿的收入,才能去上市,现在北交所设立,有技术能力和内容生产能力,产业链有持续稳定收入的专精特新文化企业,哪怕规模小一些,是不是也可以去尝试,把北京的优势文化产业大力扶持一批好的企业。北交所让我们看到文化科技中小企业资本化的希望,看到资本化去支持的方向,我觉得对文化产业应该是一个利好消息。我们也愿意去支持好的文化企业去实现资本化,整个产业也能得到升级。

刘纲:关于北京证券交易所,我认为,首先它是双循环全新发展格局中的资本引擎的一个新动力。其次,北交所的定位可以考虑专精特新,重点支持相对体量比较小的中小企业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北交所是以新三板精选层为基础平移过来的,同时下面还有创新层、基础层,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小企业融资上市生态。三是我们可以期待着北交所在金融创新方面,是否可以推出金融板,尤其是私募股权基金的份额交易,其实全国都在尝试。同时曾经还有一些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是不是可以在私募基金管理人上市、私募基金份额交易等金融创新领域做一些尝试。总之,北交所是中小企业融资及创投基金行业的重大利好,企业上市好,投资退出好,中小企业融资就好,中国经济最重要的细胞中小企业就会具有活力。北交所已经构成了中国资本市场三足鼎立的重要一极,我们衷心希望北京证券交易所能够走出和上海,和深圳不同的创新发展的道路。谢谢!

普丽霞:文旅这个行业需要持续资金的投入,迪士尼的经营理念有一句话叫永远在建的迪士尼,你需要不断的迭代和更新,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

为什么很多基金不愿意看文旅行业,无非就是觉得这个行业稍微长得慢一点,退出也是非常难的。文旅企业相对来说是属于资本市场不是很热门的特定领域,北交所昨天的新闻出来了,后续我们还是看看它的定位是什么样的,当然我们是非常希望这一块能够解决一些中国的服务业,或者非标,比如说文化和旅游都是非标的服务业,可能这个成长的周期和培育的周期比较长,但是需要持续的这种资金投入的行业,还是需要去支持它和扶持它的,还是希望北交所在这些方面,能够有一些创新。

王好:我说两句,因为北交所在北京,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政治中心,也是历史名城。但是北京的旅游相对来说比较传统,比较老。从旅游目的地角度来划分,北京算是终极目的地,一般游客第一次北京会来安排三晚四天或者四晚五天的时间,一天故宫,一天长城,一天颐和园和圆明园,现在有一天会留给环球影城。但问题来了,当你第二次和第三次带着你的孩子和家人来的时候,你怎么安排你的时间呢?当然还有国博,还有古北水镇,还有798,还有首钢文创园、香山等等旅游项目,但这些会相对第一梯队的故宫长城等弱一些,北京的旅游线路相对来说比较老和传统,有吸引力的新景区冒出来不多,年轻活力不够。

另外北京的晚上缺乏标志性的产品,上海迪士尼有焰火秀和灯光秀,重庆、上海和广州有两江游,黄埔江夜游,珠江夜游。北京夜晚的标志性旅游项目是缺乏的,这是北京的短板。故宫、国博,包括首旅、中青旅这些大机构在北京标志性夜游产品有很多文章可做的。

从北交所来说,交易所有两个功能,一个是资金的融通,一个是流动性。以前旅游企业在这两个方面是有痛点的,比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门票不能上市,比如大部分旅游企业的规模和增长速度,达不到上市的要求。所以希望北交所在这两点上,不管在资金融通,还是在促进企业上市,实现股权的流动性上面能够有一些突破。

   林卫卫:今天这一场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