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医药投资迎来最大“风口”,投资人论战:游戏越来越难玩,我们为什么还敢投?

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变革转型的阵痛中,人才汇聚越来越多,一些科学家和技术专家需要贴近资本,创业者对如何组织团队、如何与投资人沟通、如何融资和如何发展企业也有着强烈的咨询需求。

  “这是中国新药研发企业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在昆明举办的2018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生物制品学术研讨会(CBioPC)上,中国生物制药投资专委会主任、建信资本合伙人苑全红表示。

  中国新药研发始于2010年前后,由于政策利好,2015年起进入加速期,加上资本市场对新药研发企业的积极正面态度,导致了一大批新药研发企业崛起。2018年香港联交所的生物制药公司新规和上海科创板的试点出台,重点支持创新。可以说,资本市场的态度让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充满信心。

  然而,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变革转型的阵痛中,人才汇聚越来越多,一些科学家和技术专家需要贴近资本,创业者对如何组织团队、如何与投资人沟通、如何融资和如何发展企业也有着强烈的咨询需求。

  因此,在这样一个时点,年会首次设立生物制药投融资分会及投资专委会,创新型药企人员希望在这场碰撞中找到融资和是否奔赴香港上市的“答案”,投资人希望借此告诉行业,在港股市场“一地鸡毛”的正常现象里,医药投资并没有真正的寒冬,而是处于“冰雪消融”时,头部效应保持着高度的热情。

  原创药的春天到了,游戏却越来越难玩了?

  从今年大的环境看,资本市场确实出现了募资难、投资难的状况。但在医药投资人看来,资金层面的遇冷,并不代表医药行业进入融资寒冬,恰恰相反,这是一个机遇。

  资金大量涌入、专业人才回归、产业链完善、基础研究支持,在建信资本合伙人苑全红看来,创新环境极大优化,中国新药研发正进入历史最佳阶段。

  2017年之前,进口药在国内获批上市往往滞后5-10年。处于模仿创新阶段,采用“me-too”和“me-better”策略——国内企业跟随美国的研发路径,选择已上市或经临床验证、成药性强、开发风险较小的成熟靶点。国内同类产品通过价格优势抢占市场。

  2017年以来,美国新药获批再次提速。截止2018年10月底,批准新药数量已达到48个。另外,FDA四种特别批准途径加速了创新药的审批和上市。进口药几乎可以实现国外与国内同步上市。原始创新阶段,向“best-in-class”和“first-in-class”策略转型——紧跟美国研发步伐,研发设计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追踪全球生物医药的技术前沿,关注全新靶点。进口药大幅降价进医保,市场由药品的临床疗效决定。

  中国的创业环境与美国不太一样,中国需要一边踩刹车一边踩油门,这取决于政策的变化。

  元禾辰坤董事总经理张涵认为,无论是最近这几年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还是中美之间国际政治局面发生的最新动态,在短期内对于行业会构成挑战。但是长期来讲,在国家政策层面,政策方向一定会坚持的,无论是缓解医保费用的压力,还是提高民生福祉的水平。她称,“医疗健康行业的从业者天然都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家都不想看到中国神药被海外的势力卡住脖子这样的情况存在,所以大方向是好的。而对于那些传统上注重营销,但是轻视研发的企业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

  但在国投创新董事总经理吕大忠看来,一方面有鼓励创新的政策出台,一方面打击创新的政策也在出台,其实这里面是有矛盾的地方。他认为企业的盈利和医保控费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一些政策可能执行上会减缓一些,也会有一些小变化。另外,对于企业家和投资人来说,如果产品比较多是做“Me—too”、“Me—better”,那么盈利空间会变得越来越少。投资人应该多关注产品最为创新的企业,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抗风险能力、获利能力才会更高一些。

  建信资本合伙人苑全红也持相同观点。“降价和医保控费是永恒的主题,所有的国家都有这个问题,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国家也在讲要降价、要控费。中国的医药市场处方药今天是1万亿,这1万亿里面创新药占比不到20%,这2000亿中75%是被跨国公司占领,国产的总量不会超过500亿。我倒是不担心医保的控费,中国如果能够把结构调整做好,有了一致性评价以后,仿制药价格可能会下降,能否将仿制药的空间压缩,假设总量不变的话,中国国产创新药比例从5%到20%、到30%,有没有这个可能性。”

  通和毓承董事总经理倪琳坦言,在她和同行的讨论中,有一点非常确定——“Me—too”“Me—Better”越来越难做,大家要去和世界上其他做药的同行们站立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在中国,的确会有特殊的、系统性的、适合中国企业和市场的机会,但如果做First—Class,就要跟世界的同行们一起竞争。“不管怎么样,始终有一点,坚持去做你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如果你研究出来的药物是真正对老百姓,对于人民的生活是有帮助的,那肯定就是值得去做的。”倪琳认为,医药投资整体会进入比较冷静的阶段,这个游戏越来越难玩了,所以对专业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松禾资本业务合伙人杨瑾从临床出身,此前做了7年肿瘤科医生。她认为,从新药开发的角度看,所有的创新汇集到目标就是解决问题。“企业何时引进医学官很重要。比如说同时有三四个适应症,或者有好几个药,要选哪个先跑出来,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临床医生的高度参与,是有可能失误的,有可能在开发速度上跑在前面,在临床上发生错误了,可能市场就不是你的了。”在投前探讨阶段,杨瑾会给出建议,也会嫁接一些临床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级市场跳水,药企估值遭热议

  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华领医药信达生物在香港上市后,股价均下跌,这让同样奔赴香港的创新型药企心里没底,站在资本市场的十字路口,有些企业在彷徨。这种情绪也传导到一级市场,创新药企的估值过高等问题成了行业困惑。

  对于估值这一问题,市场上通行的是什么估值方法,以及大家看估值的时候会看什么问题,中信里昂证券董事总经理周祖禹给出分析。

  第一, DCF估值法。

  “DCF就是说任何一个案子,我们跟所有的只要去做基石的投资者都会非常详细的过DCF的关键假设,当然大家会上DCF的差异空间会比较大,我觉得不仅仅是得一个数字的问题,其实整个过程,让你通过这个过程对公司业务理解,包括公司管理团队自己本身把业务讲清楚,是一个很好过程的洗礼。首先要看产品的适应症,要看产品的成功率,要看未来这个产品出来以后,在这个适应症里面的市场份额,怎么样获取市场份额,价格影响,影响我们价格的因素能不能抗衡市场的变化、销售的变化、成本的变化,新的产品、平台的协同效应都会更清晰的把这个投资故事讲清楚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能把很多关键的参数、关键的因素、关键的优势给投资者、市场讲清楚,估值不是抉择性的认可,最后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

  第二,Step—Up

  2015年到2018年,2015年的Step—Up最高,2016年、2017年最低。这个首先取决于当今的市场,也取决于你在一级市场的估值。2015年为什么Step—Up那么高,其实没有那么高的意识。2018年市场波动比较大,其实差异比较多,我们很难统计方差。

  到底投资者关心估值的时候会关心哪些核心问题?一是产品。产品以及产品的管线,是不是有很好的布局。投资者觉得你的产品并没有布局逻辑的话,投资者会问为什么做这个产品,产品怎么来的。二是团队和核心成员,有没有做创新药的经验。第三,有没有跟大药厂的合作,这个并不是必须的,但是有的话会加分。

  那么,A股和港股到底怎么选?几个要点:第一、A股目前上不了,现在有新的科创板,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第二、港股估值相对合理,上市时间比较明确,A股不知道批文什么时候拿到,上市之后的融资相对比较市场化。另外我们募集的钱是外币,上市之后要跟国外通过股票去做并购的话比较容易,A股审核比较难了。

  创新药企如何才能融资成功?

  在投资人看来,无论大环境如何,创新型药企要先保障能够活下来,如何步步为营、顺利融资至关重要。

  正在进行B轮融资的岸迈生物CEO吴辰冰分享了初创企业在早期融资的经验,“A轮以前应当要注意业务布局,分散企业风险,提高企业成功的可能性,而B轮融资则要考虑自己产品的优势。作为初创公司来说,第一个产品开发什么样的品种就非常重要,一方面必须要有创新点,产品一定要有差异性,不可能跟在别人后面去做,在这个当中还有哪些机会探索,特别是针对重大临床需求有没有探索的空间。这是伴随融资过程中要思考的。”

  天津开发区企业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董事长宇学峰则提到,融资也需要创新的思维,要看一下每个企业可能走的路子都不一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融资也需要有橙黄新思维,根据每个企业的特点来推动融资工作,除了考虑股权融资外,可以利用多种手段来融资以满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傅道田是抗体领域的“老将”,2012年他踏上回国之旅,现任丽珠集团副总裁、丽珠单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我的经历比较特殊一点,因为我自己很少去融资,但是我接触了好多投资者。”他认为,第一,从投资者的角度,他们希望看到亮点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早期的公司。如果一个企业无论从产品的研发线上还是核心竞争力上都不能保障的话,投资者是非常犹豫的。第二、投资者还是希望寻找一个比较聚焦的企业,真正把一个产品产业化,这个过程非常漫长,需要不同的技术资源、不同的人才,你也可以说这些东西我都可以做,都可以学着做,但实际上是不可以的。

  在企业如何融资的讨论中,中山康方项目或许可以现身说法。中山康方是一家抗体新药平台型研发企业,成立短短五年间已建立起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丰富产品线。

  2015年融资8000万,建信资本作为早期投资人投资A轮,当时公司研发方向明确——聚焦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在研项目10余个,7个项目进入工艺开发阶段,有望1-2年申报IND。

  2015年12月,在建信投资4个月后,公司即以2亿美金的价格将一项抗体新药项目转让给了美国默沙东公司,默沙东获得康方生物在肿瘤免疫治疗单克隆抗体药物AK—107全球独家开发和销售权,此举开创了国内企业向国际制药巨头进行技术输出的先河。而康方生物和默沙东共同合作开发创新抗体药的模式,也是中国新药与跨国医药巨头合作的大胆尝试。

  2017年B轮融资3亿,3个项目启动临床I期,在研管线进一步丰富。2018年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在研产品29个,近10个进入临床阶段,2个核心产品已进入临床II/III期。生产能力同步提升,已启动两个新药生产基地建设。目前,中山康方已经计划2019年启动香港上市。

  在中山康方董事长夏瑜看来,初创企业要获得投资人的认可,千万不要一味地说我有这个idea,投资人就应该投,要在自己养活自己的前提下获得投资人的认可。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机构

游戏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