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首日,1.21亿票房,空降成为单日票房冠军。而今,上映第10天,票房终于破了5亿,《邪不压正》一路高开低走,后劲不足。
但从整个暑期档来看,5.11亿的票房,《邪不压正》目前处于第二位。较《我不是药神》一骑绝尘逼近30亿大关相去甚远,略高于上映24天的《动物世界》5.02亿的成绩,如此看来,这个暑期档仍是《我不是药神》一片独大,《邪不压正》仍可称为2018暑期档热门影片之一。
社交媒体上,关于《邪不压正》的讨论很是微妙。有人说姜文嬉笑怒骂于轻描淡写间,将历史玩弄于手掌之上倒也成了文章。亦有人说,影片应改名为“天天跑酷之彭于晏找爸爸”,实在不知道要如何评论的时候,说一句“很姜文”总能缓解下尴尬。老炮姜文,爱的特别爱,不爱他的,你再逼他,也没什么用。
臧否暂且不论。至少,是一部别致的影片。
“要给人看非分的东西”
近来坐客《圆桌派》,茶过三巡,窦文涛问道,“你为什么要拍人屁股”,姜文答,“好看啊,我还拍彭于晏裸体呢”,三言五语,“电影是茶余饭后给人看的非分的东西,必须要非分才行”,姜文又说。
所以,你没法把姜文的电影等同于普通的叙事型电影。作为姜文民国三部曲的终章,《邪不压正》讲述了七七事变前夕,军阀、谋士、交际花、复仇者等各式各样的人,自我救赎的故事。日本人马上就要入侵了,这些或有钱有势、或身怀绝技的中国人,却仍在做一些无意义的事:复辟大梦、权力争夺、个人恩怨、打情骂俏、相互利用。
虽然取材于小说《侠隐》,又在历史的语境中讲故事,但姜文有意无意的影射历史又虚化史实。如梁启超被割错的肾、关巧红的原型施剑俏等。讲着流利京片子的美国人,一群中英文自由切换的中国人,留洋的华人妇产科大夫充满了男性荷尔蒙气息却有着天赐大恨,你大概很难在抗日战争前后的影视剧中看到这样风格作品,但是并不觉得违和。
有人说姜文浪漫,说他癫狂荒诞,黑色幽默,还有人说他天真、直男癌、恶趣味、自恋和膨胀……我倒觉得,姜文在嬉笑怒骂、东拼西凑、真真假假的民国传奇里,对国民性展开了犀利的批判。
窦文涛问“现在VR/AR各种技术,逐渐发展,电影会消失么”,姜文答“除非人们对现状都非常满意了,如果没达到这样,电影永远不会消失”。
电影精神分析学认为,电影本身就是在营造一个造梦空间,观众坐在黑暗中,进驻影片给营造的梦境里,继而发泄自己。
这么来看,如果做梦还不能非分一点,非要工工整整,我们的观影行为,还如何消解现实世界的沉重。
作者姜文
“什么样的片叫历史片?导演再怎么去拍历史,讲的都是导演自己”,姜文在接受许知远采访时说。他很少顺着采访者的话说下去,于是便有了“著名拆台艺术家”的“雅号”。
姜文大概是中国商业导演中为数不多的作者导演。随便打开社交媒体看一看,对《邪不压正》的评价永远逃不掉与此前影片的对比。从《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青春荷尔蒙,到《鬼子来了》、《让子弹飞》对历史的戏谑结构,如果你看过孟京辉的话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你会发现,《邪不压正》大概是《让子弹飞》与这部话剧的结合体。四分五裂年代里统治者的缺位,所有的人都容易在时代环境下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处于历史中,人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后人谈何解读,导演只好自说自话。
这么看来,商业电影的皮囊之下,姜文的电影其实很私人。所谓作者电影是说,导演本人的电影具备某种风格,并且这种风格一以贯之的存在于他几乎所有的作品之中,一般来讲,多是艺术片导演的作品。但商业化浪潮之下,太多的导演创作的影片沦为完完全全买方市场主导下的市场化产物,导演亦很难养出自己具备有辨识度的风格。从这一点看,姜文至少忠于自己。
“我还是个孩子呀”,《一步之遥》里,面对舒淇扮演的角色的求婚,姜文一脸无辜的说。你再看他的脸,褶子早已爬上额头。
这也大概是姜文自己,知天命之年,依然不改本色。迷恋着青春荷尔蒙,“彭于晏的身材比古希腊雕塑还要漂亮,我为什么不拍”,影片拍摄也很随性,一位参与拍摄的工作人员告诉媒体,“《邪不压正》的拍摄是完全没有剧本的,都是当天拿到几页纸或者姜文口述这场戏怎么拍”,再加上现场机位多,调度复杂,临时改词调整拍摄方案是家常便饭。
像字幕打出的,编剧/导演/表演/剪接:姜文,姜文掌控着整部作品,从形式到含义。
还怎么站着挣钱?
师爷:“要挣钱就是得跪着,那你是想站着,还是想挣钱啊?”
张麻子:“我是想站着,还把钱挣了!”
这是《让子弹飞》里的经典台词,姜文饰演剧中主角张麻子。此后,亦成了外界对姜文人设贴的一个标签。谈钱很俗的,但是真能站着把钱挣了,才是真本事。
娱乐圈本身就是个流量池,不管几线明星使尽浑身解数,都想搞的流量满天飞,姜文是个例外,他上综艺,不讨好媒体,甚至一眼不合就怼媒体,久而久之,姜文的难搞,在媒体圈早已秘而不宣,于是便有了在娱乐媒体圈风靡一时的那篇《如何正确地采访姜文》。
有了前作《一步之遥》的不温不火,时隔四年再携《邪不压正》归来,姜文似乎不那么呛了,甚至开始向民众释放“善意”。但是这种善意,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儿。
为了《邪不压正》的宣传,姜文一改往昔,他请来了王菲宣传,推出影片推广歌曲《偶遇》。虽说这是华语电影圈为票房造势的惯常招数,但对姜文导演作品来说还是首次。
紧接着,又请来了正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崔永元站台首映礼。首映礼第二天,冯小刚那篇著名的《十问崔永元》横空出世,再回看7月11日凌晨崔永元为《邪不压正》发的微博,热度是上来了,但说真的,我有点慌。
这种不适感,在他现身《创造101》决赛现场时,达到了高峰。在一片粉红色的布景与粉丝的尖叫声中,这个钢铁直男生硬的照读了手里的台本,只为预告一下新电影的首映时间。偶像养成的流量池中,他一副不相容的姿态,活像走错了片场。
第二天,便有大量的文娱文章在标题里写道,“骄傲如姜文,也在《创造101》的流量面前低了一次头”。
而一个月之前,在优酷世界杯的活动现场,这个一度让媒体头疼的“拆台表演艺术家”也开始顺水推舟。
主持人问,“姜导这次世界杯支持哪个球队”
姜文思忖片刻,说“支持优酷”。
然后是一朵友好的笑容,皆大欢喜。只是,一向以才华与性格为纲的姜文,开始在这个流量时代做营销,这样的趋势,总让人有种无力感。但至少有一点是在的,用鹦鹉史航塑造了一个“华北第一影评人”的角色,一生只认五个字儿,明怼影评人。(史航你的良心不会痛么,你也是个影评人啊)。
姜文大概是商业导演中,最晚向流量低头的一批导演吧。虽说谈钱很俗气,但能一直站着挣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