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万亿市场下的商业航天:未来大家有可能乘火箭出行,商业航天现在不做,以后绝对晚了!

在11月8日的“2017全球硬科技产业化高峰论坛”上,翎客航天联合创始人CTO胡振宇、零壹空间CEO舒畅、九天微星创始人谢涛、仪研究院创始人兼CEO杨峰做了主题为《万亿市场下的商业航天》的圆桌讨论。

  11月7-8日,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邀请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领导,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相关领域院士专家、科技企业领袖、知名投资人等约800余人参会。本次大会以“硬科技改变世界,硬科技发展西安”为主题,大会由开幕式、主论坛、分论坛及多场系列活动组成。

  在11月8日的“2017全球硬科技产业化高峰论坛”上,翎客航天联合创始人CTO胡振宇、零壹空间CEO舒畅、九天微星创始人谢涛、仪研究院创始人兼CEO杨峰做了主题为《万亿市场下的商业航天》的圆桌讨论。

  常彬:商业航天对大家来说应该不陌生,随着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商业航天的市场中来,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暴光率,大家在逐渐关注这个市场。在座的各位嘉宾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

  胡振宇:我叫胡振宇,公司是翎客航天,是国内最早的航天领域的民营创业公司,从2014年开始创业,我们的主要的技术方向是可重复发射的运载火箭。

  舒畅:我是零壹空间的舒畅,是2015年成立的火箭公司,也是响应国家军民融合的号召,为公司和客户提供发射服务,火箭能把他们的卫星送到指定的轨道,这是我们的主要业务,我们的产品在今年完成首飞。

  谢涛:我是九天微星的谢涛,我们这几家公司都是在2015年左右成立,2015年是商业航空的元年,我们做卫星应用,主要做的航天的教育,让商业航天可持续发展,公司有90人的团队,主要是中科院、海归团队,公司掌握了小卫星的设计、核心的研发技术。

  杨峰:我们是天仪研究院,一家商业公司,2016年1月成立,主要用微小机为全世界的科学家、科研院所、商业公司提供科研实验、技术验证的服务,我们已经发射了两个卫星,下个月还要发射两个。

  常彬:舒总和谢总是上下游关系,谢总和杨总中间也有上下游公司,从发射公司,到卫星制造公司,到后期的运营服务公司,都有不同的业务体现。万亿市场有多大、大在哪里?这个市场体现在那些方面?

  谢涛:去年高盛做了一个报告,推出新的太空产业,万亿级,主要在三个方面,新家园、新市场、新技术

  新家园是说人类大航海时代把所有新大陆发现的差不多,下一步进入星际大战的时代,可能要去星际航行,这个想象空间非常大。第二个新市场,美国三家公司加起来有三万颗卫星实现太空互联网,谷歌有这样的愿景,让全世界的人接入互联网,包括未来让物联网接入,都是解决基站没有覆盖的地方,这个空间也是非常巨大的市场。还有新技术,很多技术把现有的成本降低,以前太空旅行,大概一个人要花3500万美金,全世界不到十个人能花得起这个钱,但是如果降低成本,很多人可以去,这样算起来有数万亿的产业空间,需要在座的各位继续开发。

  杨峰:数万亿都不足以描述,前两天霍金也来讲星际旅行未来的事情,说这些事情跟看科幻片一样,但是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看似科幻的东西,越来越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果你现在不去做,绝对晚了,中国这个行业2015年左右开始发展,美国和欧洲在2000年初有大量的公司已经开始,我们并没有在干科幻的事情,我们并没有干早于时代的事情。

  常彬:你们几个是上下游公司,如果把蛋糕切开,整个产业大体系下,哪一块是最大的市场?

  舒畅:这个万亿市场,分为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比较合适。事实上全球的航天市场本身就是3300亿美金,就是两万亿,航天市场就是国际化的市场,台湾的卫星、马来西亚的卫星都是通过一个东西发射,这样一个市场就是两万亿级的,存量市场是客观存在的。

  其实我们做的都是增量市场,因为以前,我国家航天基本是举国体制,没有商业化,因此我们创业呢做的是增量市场。我们也研究了美国的一些公司,用火箭运载技术实现人类从A点到B点快速的运输,这样一个过程,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从北京飞到上海,或者从西安飞到上海,这将是一个怎么样的市场,我们零壹空间近期做的事情,为他们的公司提供服务,更远期的将来,就是我们这个火箭公司应该关注把火箭变成一个大众可以感受到接触到的工具,像飞机一样。火箭出行,今天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也许十年、20年以后会实现,我很荣幸的告诉大家,明年我们公司会让大家看到几百公里的运输,比如三百公里的运输,可以在三分钟之内实现,这个明年我们下半年应该有这样一次任务,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20年以后,这个肯定是一个新增的万亿的市场,这是我的观点。

  常彬:产业对现在来说有哪些困扰有哪些障碍?

  胡振宇:航天产业过去四年发生巨大的良性改变,2014年只有深圳有专项的航空航天产业的引导的政策和资金,2015年有李彦宏的两会提案,2016年底有国务院提案,鼓励民营资本参与航空航天的建设。不断的强化商业化,航天管理也是频次越来越高,越来越深入,跟各家民营单位有深入的对接,包括这个东西太火,这个东西发射以后,看那里会不会有一系列问题,至少我们现在场上坐的商业公司,这些事情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而是已经解决的问题。

  比如谢总和杨总的卫星已经打入空间轨道,我们做火箭的公司,民营公司可以参与涉密的体系,民营公司在对接还有实验研发,有非常大的空间,可以给我们自由灵活做一系列的探索,我们从去年的6月份到现在,我们做的火箭的低空飞行实验飞到200多次,我创业之前,还是爱好者,想发一名火箭,找不到门路,这就是非常大的改善。

  常彬:发射火箭卫星安全不安全?作为民营公司,尤其做商业航天这么高大上的事情,招人好找吗?

  舒畅:现在我们团队100人,明年计划150人,这不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事实。火箭安全不安全?我先给大家一个概念,无人机之所以管控难,因为它是一个C端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买一个无人机,随便飞,但是火箭是不行,每次飞行之前,要向军方严格的报备,这么多年这个体制是成熟的,火箭的商业运营远比无人机管控成熟,这是非常重要的观点。

  说困难的问题,我本人其实原来做投资出身的,下了很大决心干这个事情,当年基本上都分析了一遍,按照投资人的逻辑,今天看来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资本,发火箭五个亿,如果你不是特别有实力或者没有办法融资到这么多钱,做火箭很难,而且火箭的工程师也很贵。第二个困难,政策,但是我认为政策的困难并不是说无法解决。中国迄今为止没有民营公司真正的把运载火箭造出来,具备发射的条件。吃螃蟹可能会扎到手,这个事情需要航天行业内的兄弟单位一起夯一下,不是说有什么政策障碍。

  谢涛:政策法规越来越完善,这是一个新鲜事物,刚开始出来,很多情况,比如民营的企业做企业发卫星,以前的程序里面没有,现在政府很开放,国家在特别是军民融合大的背景下,我们很多企业参与到政府现在的,政府法规把我们商业公司拉进去,你们要什么政策,国家主动出击扶持这一块。美国NASA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政策这一块非常成熟,并且越来越好的环境。

  第二个刚才说到火箭卫星的安全不安全,我们发射卫星提前有一套程序的,有国内的发射许可,都是报备过的,并且我们主要做商业应用。你不发其实别人也发了,中国发,也是为国家去占据资源,对国家来讲,安全是很高,总比国外的卫星发上去占在轨道上强。

  第三个关于困难,为什么叫硬科技,都是很硬的东西,不像互联网的行业,写代码就行了,我们需要的时间周期和发火箭上去,成本门槛比较高,我们也讨论,是不是从业者太少,还是门槛比较高,还有干这些事情的人都是挺有情怀的,虽然做这个事情不是因为容易,而是因为确实不容易,中国也得有人干这些事情,这帮人都是挺棒的。

  舒畅:给大家一个概念,航天这一块,全球没有领先的概念,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我们中国不发展,十年之后天上飞的全是美国人的卫星和火箭。

  谢涛:外太空法,谁先抢占就是谁的。我们做这个事情是为了中国人,不是为我们自己人做这个事情。

  常彬:现在对信息包括数据的使用上,政策有没有限制?

  杨峰:我们做的事情其实是为我们国家的政策、未来整个航天整个行业,在全世界争取我们的地盘,争取我们的发展,不仅仅是运维这一端,我们在制造申请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问题。

  比如去年1月份我们成立的时候很快拿到天使轮的投资,我们投资人最担心不是你把卫星能不能造出来,而是卫星能不能发上去,我告诉它们不用担心。

  刚才你提到招人的问题上,现在对我们来说招人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可以说现在提九天微星、零壹空间、天仪研究院、零壹空间,在航天内招人不存在问题,特别今年从部门总装师,招了一个副总师,招了一个机关的处长,专业到我们公司,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高兴,对我来说也非常高兴,从政策来说,一切都不是问题。反而我特别愁,我没有小胡这么年轻,有魅力,没有两位做资本的,对宣传做的非常好,我一直非常愁的是资本,我特别怕跟投资人聊天。

  常彬:前两天我听了一个新闻,咱们科技集团,传统的体制我们都知道,在你们这个领域里面,老的体制有变化,听说准备把低纬度发射的成本降低到5000美金块钱以下。这个事情听一下大家的意见。

  舒畅:都是非常好的,我们公司大部分人,包括我本人从航天科技出来的,我们一直在私下维持非常好的关系,怎么把成本降下来是我们这个行业共同的目标,事实上就是说,我们在这一块,跟体制内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推进的机制,比如说我们这边,从降成本的角度,首先第一步在机制上的优势要发挥出来,这一点是它很难同步做,第二点是国际上大的主流方向,把发动机的一次性使用,因为火箭发动机跟飞机不一样,以前是一次性使用,变成多次使用,这样成本可以降低很多,包括体制内的公司包括我们都做这方面的探索,这个事情实际是一致的,谁先能能够把成本降到五千美元,在国际上非常有竞争力,这个价格是大卫星的价格,你打一个普通的价格就是这个价格,小卫星不可能降到这么低,有没有可能,我们现在评估的,我们成本在一万美元左右。

  因此我们刚刚开始,一切刚刚开始,这个事情很有可能,至于行业的老大哥能不能降下来,我们非常期待,只有这样整个卫星产业才能蓬勃发展,在座各位对这个领域感兴趣,才可能把资本人才投入到这个领域,我觉得我很期待,我们共同努力实现这个事情,并不遥远。

  常彬:舒总是抱着欢迎态度。

  谢涛:搞卫星的希望这一天的到来越快越好,我也是希望我们商业航天能更快达到这个目标,这样卫星发射成本,现在研制成本降低很多,对卫星的运营企业来讲,成本有大幅度降低,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成本降低,发射的卫星多了,整个市场盘子大了。

  胡振宇:如果实现这个价格,证明这个成本的降低有可能,如果这个行业内有人真的把成本降到这个量级,是这个行业新的机遇。随着火箭的发射门槛降,从早期飞机没有量产,现在满天飞,让整个市场进入更大的量级,如果能降低,对行业,对行业参与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良性的促进。

  杨峰:这个消息出来之后,我非常高兴,这样市场会更大,同时我希望除了卫星之外,除了火箭之外,测控把成本降下来,我原来听说过一个数据,一轨一万。整个行业现在在朝着非常正确的路在走,降成本非常对。

  常彬:刚才大家聊了很多,也提到了我们航天老大哥参与低成本发射领域带来的对大家的影响,时间有限,最后请各位业内的企业家,给咱们航天人,给咱们航天企业做一个简短的寄语。

  杨峰:我用我们天仪研究院的愿景做这个寄语,我们的愿景是让航天触手可及,希望航天对大家以后来说不是高大上和高冷的行业,而是一个触手可及的行业。

  谢涛:我希望加入这个队伍的人越来越多,然后形成一个商业航天的生态,大家在这个里面能够,各个商业,从发射卫星测控等等,这一系列的都能完善起来,让我们整个从业者,得到一个非常好的互补。

  舒畅:没有什么是打沉一把火箭解决不了的事情。

  胡振宇: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站在国家、世界、整个人类文明的层面去想发展,而不是找对立面,这是这个行业的必经之路。

  常彬:我代表普通的普罗大众。做一个简单的寄语,希望有一天我们每个人天上都有自己的卫星,希望有一天让我们的航天科技产业,进入世界的一流梯队,谢谢大家。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先进制造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