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方源资本吕明方:医疗产业20万亿成长空间,为何中国“快资本”赶不上“慢医疗”

现在有两种不同的专家预测:一种是到十三五期间,整个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整体规模在8万亿到10万亿。另外一个预测是,按照国家2030年的规划,预计可达到20万亿。

  4月8日,在“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首届年会”上,方源资本董事总经理吕明方以“整合、技术、资本”三大主题词,“冷热不均、机会重现”八字真言做了主题演讲分享,围绕2016年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当今行业中存在的短板进行了大揭秘。

  以下是吕明方演讲实录,经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编辑整理:

  2016年整个医疗产业的投资可以用“冷热不均、机会重现”八个字来形容。

  过去一年,医疗健康产业领域,从药品研发、制造、流通、零售到医疗服务等相关的细分产业都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

  一方面药品领域受到政策和监管层不确定、不明朗的影响,总体并不活跃,同时互联网医疗投资领域呈现快速降温的现象,估值大幅度下滑。

  另一方面以海归科学家为主体的新药早期研发公司,以及具有核心技术优势的细分领域医疗器件和精准医疗领域的相关新技术、新业务,成为VC的投资的主要热点。

  除此之外医疗服务和零售连锁药房,作为两大主力终端,日益受到投资者的重视。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估值提升过快,出现了一定的泡沫迹象。

  从产业的角度去看行业投资,由于投资行业新进入者大幅度的增加,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的竞争出现了日益激烈现象。当一个好的、有优势的标的发生的时候,相当多投资者进入,就造成估值被推高,而在此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泡沫。因此,行业整体的冷热,估值的高与低,成为过去一年整个产业投资中必须面对的一种关系。

  从未来的角度去看,现在有两种不同的专家预测:一种是到十三五期间,整个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整体规模将达8万亿到10万亿。另外一个预测是,按照国家2030年的规划,预计可达到20万亿。如果这个数字可以实现,对我们不管从产业和投资角度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成长空间。在这个情况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引导下,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首要任务,被第一次提到如此高的地位上,因此在这个产业里面会出现产业与投资互动更为波澜壮阔的场面。

  影响2017年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四大因素:

  对于产业本身而言,2017年是一个多变且不确定的一年。其中四个因素将会对行业继续发挥影响:

  第一、随着中国在全球角色和地位的变化,政治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

  第二、行业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

  第三、市场监管的不确定性影响。

  第四、行业自身、产业自身竞争因素的不确定性影响。

  尽管有四个因素在影响这个产业的走向,但2017年仍是一个充满机会与期待的一年,是一个行业加快整合和资本市场更加互动的一年,也是考验我们投资团队眼光和能力的一年。因此基于这样一个角度我今天要说三个关键词:“整合、技术、资本”。

  整合不大不、低效竞争的基本格局

  在供给侧的基本面下,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正进入前所未有的整合新阶段,药品、医疗器件的制造、流通和使用环节,以及医疗服务的相关环节,我个人认为我们仍处于一个不大不、低效竞争的基本格局。在未来3-5年内,这个基本格局一定会加快变局,变局的力量实际上是通过整合解决数量问题。

  因为,从整个医疗健康产业出发,药品是行业当中最大的一个领域,是医疗健康产业的主战场。根据数据分享,我们整体的医疗、医药工业的增长是高于全国工业增长的4.8%,但是到去年底为止,整个中国的药品生产企业仍然高达5065家;虽然去年有162家签批的证书被收回,但其实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制药企业。原因是:

  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制剂生产国(从制剂的数量来讲)。但是,我们的药品当中,97%是仿制药,药品的同质化非常严重,低水平重复,问题突出。

  最近发布的《过度重复药品公告》显示,有129个药品有高达100家的药厂在生产。中国到今天为止,没有一家进入全球竞争的前30强的药品制药企业,这个跟中国今天在全球其他的核心制造领域的情况完全不同。原因主要是受制于我们的药品质量,知识产权和我们本身的药企的规模。

  其次从器件来看,这个数量比药品更多,中国到去年底,医疗器件企业有14000家,对应的终端市场只有4000亿不到。也就是说,一家医疗企业平均的单产非常之低,达几千万的规模。

  大量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在低端市场竞争,你想全球的体外诊断行业领域里面,全球四大家占了全球市场的70%,中国今天体外诊断试剂的企业有超过300家,但是在10亿左右规模销售的也就在20家以内。这就是中国整个产业的现状。

  第三从中国的流通领域看,虽然2008年以后发生了很多行业整合的现象,中国已经有三家医药流通企业在分销领域里面超过了1000亿的规模。其中,国药是2464亿,上药是1086亿,华润医药是1322亿。这三家在流通领域里面超过了千亿,三家的行业集中度接近了30%,但跟全球发达国家来比,我们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第四从目前的零售药店分布来讲,我们45万家的零售药店,作为中国最主要的一个药品的终端,只占整体药品销售的20%,而这45万家零售药店当中,连锁化率非常低,总体是一个低水平的粗放经营;

  业界估计在5年内,会形成10家左右收入超过100亿规模的。

  就今天而言,只有一家是分布在国药控股企业,它的零售药品、药店的销售是超过了102亿,3500家门店。上药是51亿,1800家门店。华润是39亿的零售药店终端收入,739家药店。而三家医药类的零售药房的上市公司也就规模在60亿左右,1000多家门店。从全美的角度来讲,80%的药品是在零售终端发生,欧洲差不多接近。我讲这组数据的想法是想跟大家分享说,未来的3-5年,从产业角度去看,整合是一个必然的主题。

  从医药服务来讲,药品是主要的使用环节。中国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是,非营利的公立医院是我们医疗服务的主体,国家是主要的医保支出。这两个特征决定了我们今天整个从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看,中国的医疗卫生机构从数量上看,很惊人,99万个医疗卫生机构。但是这其中,医院2850家,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占了99万家医疗机构当中的93万家。

  大家看到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情况是,医疗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在三甲医院(2800个)当中,只有10%不到三级医院,而三甲医院只在2175家当中占了776家。所以,民营医院的机构数量快速上升,整个中国一年,70亿人次的门诊量,公立医院占到接近90%,从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角度来看,目前不大不强,低效竞争这样一个基本格局,要解决的主要方式就是加快行业整合。

  技术创新的驱动力来源

  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创新,如果我们过去以规模为主首要竞争力指标,未来3-5年出现一个最重大的变化,就是新一代创新的驱动力来源于新的技术。未来判断这个产业的主要特征将从数量规模转向技术能力,技术正在快速的重构着产业的价值链和实现方式。

  大家从事相关产业的观察,深刻的体会,一方面是,研发产出率持续的下滑,创新药的单位成本快速上升,二期临床的失败率超过了所有在研新药的2/3。

  另外一方面是,依赖技术进步的中小型生物医药技术公司快速崛起;所以,从产业的角度看,当然很多新技术在快速的发生,并且很多我们今天不认识的新技术在发生,但是我个人的观察,未来有三个技术是会成为改变产业格局的重要力量。一个是数据技术,第二个是机器智能。我们通常讲人工智能,其实本质上是机器智能。第三个是新兴生物技术。

  英特尔有一个观点,数据是人工智能时代的石油。实际上数据已经是现代社会不可抗争的一个竞争货币,马云在刚刚结束的深圳IT年会上说,未来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是很有前瞻的。现在数据存储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存储成本大幅度下降,已经令数据的积累前所未有的增加。有统计说,最近5年生成的数据占据了人类数据库的90%,但是在数据快速增加的同时,应用是明显滞后的。

  一周前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类基金组计划的历史性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沃森博士,一周前就在北大、清华,昨天是在深圳,实际上他就是最早提出,他是发明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并且最早提出了人工基因组的计划。其实,科学家已经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已经为4300种基因疾病找到了相应的治病基因,这个是非常伟大的技术进步,智能诊断和精准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基因测序、基因编辑、基因药物是等新兴生物技术,在肿瘤疾病、遗传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药物开发临床应用上以及机器智能在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和相关机械的开发应用,都会给我们带来今天难以估计的投资和产业变化。

  4月6号,美国的FDA正式批准了由23andMe自主研发的针对10种疾病的个人基因组检测服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有价值的事件,是真正对消费应用上的基因检测。这十种疾病包括了阿兹海默症一些免疫性的疾病,所以,这个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刚才讲到每年就医的人次超过70亿人次,但是同一个疾病的个体特征、患病的病史细节,实际上是类而不同的,在这个背景下,未来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将会重大的影响整个产业。

  资本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的助推器

  如果说,“整合”解决数量问题,“技术”解决质量问题,而资本是提高整个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助推器。从几个维度来看,中国今天有230家医药上市公司,正在IPO排队的超过60家,即使这个加起来也就300家如果10年前医药上市公司就这个数,只占到整体上市公司的3%左右,而如今大概占到整体,深圳跟上海上市公司的7%左右。但是,它的市值规模非常低,仍旧没有达到这个产值应该有的高度。如果在未来5-10年,中国医疗产业的上市公司可以达到中国资本市场总市值的10%-15%,这个产业开始出现影响。        

  所以,我们目前医药类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重量的占比跟这个产业是不相适宜的,而具体到一家医药上市公司,其收入规模、盈利规模、市值规模,也与产业的容量是不相适宜的。

  据了解国内医药类上市公司大概在100亿到200亿市值规模,而美股上市公司中,讲得出大名的这些上市公司,它的市值规模在1000亿美元到3000亿美元,这就是今天中国医药类产业同样是在资本推动下跟发达国家的差距。

  首先,在未来,中国能不能产生出一批千亿市值的公司,3000亿的市值的,跟国外第一阶段是一个货币的差异,而要使规模上能趋近,这背后其实是依赖于整合和技术创新带来的。

  其次,随着专注于医疗领域投资的各类投资机构数量快速的增加,综合类的VC、PE的投资机构也开始更多的关注医疗健康产业;如果我们去跟100家VC、PE谈,几乎没有一家不说他关注医疗健康产业。

  从去年来看,专业投资医疗健康产业的投资机构,已经超过了262家,是5年以前的2倍。所以,这一支力量也就是我们今天H50想聚集的力量。虽然,H50只有未来会不超过50家主要代表性的VC、PE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构,但是整体市场来看,这支力量是资本力量的当中的一个重要力量,不管是投资于早期的VC机构还是成长型的PE机构,都会显著的推动这个产业。

  第三,从并购市场看,资本对于并购活动当中的助推力量是会加快行业整合,加快技术的进步。

  第四,从分销领域的实践来看,如果没有资本的力量,不会有今天中国医药流通企业里面的三大家,如果没有并购,今天中国的医药健康产业的成长是一个很困难的话题。所以,加快资本对并购的推动,包括中国今天医疗健康产业要走出去、国际化,也要依赖于并购的推动。

  最后,“三个主题词、八个字”总结就是用整合去解决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不大不强、低效竞争格局,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提升我们医疗健康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最终利用资本的助推器使得这个产业可以健康成长,医疗产业本身需要更健康的成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未来是定波澜壮阔,前景可观。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机构

医疗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