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滴滴的2017年从裁员传闻开始,它会成为下一个凡客吗?

不管滴滴有多少不情愿,滴滴的发展显然已开始走下坡路,而滴滴的估值再也无法续写2016年的辉煌,甚至也很难拿到下一笔投资。滴滴正在为他的野蛮生长补课。好在滴滴在2016年融了大笔的钱,可以让他有更多试错的机会。

  2017年新年刚过就传出滴滴裁员,据传裁员人数在50%左右,然后就有网友计算了,与Uber中国合并前,滴滴员工数在6000左右,Uber中国有1000人左右,合并时会有一些人离职,比如Uber的高管,总体算下来,本次裁员人数在3000人左右。并且还有鼻子有眼的说,有些猎头公司已成立单独的项目组,专门消化从滴滴离职的员工。当然,提裁员显得不太好,所以此次调整,使用的是“优化”一词,优化公司结构。

  滴滴被传裁员已不是*次了,但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被传裁员,对滴滴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传闻出现当天,滴滴就公开回应了裁员,副总裁李敏表示,滴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已经三次“被裁员”,并称此事纯属无稽之谈。“合并优步后,到目前为止,滴滴的员工加起来是6800人,不知道内部员工说的8000多人的数是怎么冒出来的?还是说这莫名多出来的2000号人就是传说被裁的数目?”李敏如是说,他同时表示,“任何一家公司都会有正常的人员调整和员工离职。每个月也都会有员工因为绩效或者规范等原因离开滴滴,但都是少量的,滴滴的做法和一般互联网企业通行的做法没有什么两样。”

  不过坤鹏论倒觉得,不管裁员一事是否属实,滴滴现在遇到的问题确实非常严重。

  一、司机怨言很深

  平台*的特点是连接,比如淘宝连接的是买家和卖家,滴滴连接的是乘客和司机。一般情况下,不管平台怎么做总有人支持有人骂,就像淘宝,很多人觉得淘宝不好,但真当有人骂淘宝的时候也会有大量的网友跑出来支持淘宝,不管是真实用户也好是水军也罢,确实都有知道的。但滴滴不管是乘客还是司机,真正支持的人特别少。

  网上有司机抱怨滴滴没有诚信,在司机端和乘客端执行两套计价体系,特别是在高峰期更是如此,有司机反应,在2016年圣诞节期间,因为打车难,很多乘客都会加价打车,他接的一个乘客加价2.7倍,但他的APP显示只加价了1.2倍,并且这单还是强制分配给他的。还有司机反应,滴滴采取隐瞒式计费,比如早期滴滴的抽成公布的是25%+0.5元每单+1.77%,但是实际流水跟司机收益差距达35%左右。后期直接将乘端跟司机端分开计费。乘客端涨价,司机端车费一直在压缩!

  抱怨滴滴拼车的司机也很多。有司机反应,之前接拼车的单子,当时送乘客到目的地后乘客是在副驾位置完成付款的,但2单在乘客客户端分别是9.8元和32.7元。加起来42.5元,司机端里实际收到为19.8元,司机端里没有具体的里程记载,只有金额。中间的差价去哪了?拨通了滴滴的客服电话讯问中间差价怎么不见了?客服的回答是共同里程乘客平摊,一再坚持追问中间差价去哪了……最后客服自己被逼无奈只有承认是平台扣去了。

  当然,那种到了目的地以后拒绝付款的更是大有人在。

滴滴的2017年从裁员传闻开始 扭转局面难度不小

  二、乘客的安全不可忽视

  当然,对滴滴的抱怨并不只是司机,乘客遇到的问题会更严重的一些,比如下单的时候显示是京牌的车,但开过来的却是外地车牌的车,这种情况从网约车新政开始执行后就一直存在,虚假信息是很可怕的,这就像汽车套牌一样,不出问题你正常开车没啥毛病,但真出了事情,你找不到他人。

  坤鹏论了解了一下,网上有专门为不符合滴滴标准的司机提供虚假材料用于注册,只要你提供一个未在滴滴上注册过的手机号,就可以帮你完成整个注册流程,啥身份证、行驶证、驾驶证三证信息全部真实有效的,完全不是问题。

  在这些问题的处理上,目前包括官方在内也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滴滴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对那些通过注册审核后,司机在实际运营中因为某些原因更换车辆的问题,公司目前还很难杜绝。*的解决方案还是依靠用户投诉。但依靠用户投诉并不是*解决方案,首先用户缺少甄别的能力,对于外地车牌冒充本地车牌接活的还容易辨认一些,对于那些不符合平台标准却钻漏洞混进平台的司机,乘客是根本没有甄别能力的,而这种情况,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大事。2016年12月份南京某银行宋小姐下晚班回家,叫了一辆网约车,上车前宋小姐发现车牌号、车型跟打车软件登记的不相符,但还是坐了,结果被吴某持刀劫持,半路上被灌安眠药,损失3万多。

  当然,有网友会说,出租车也有这样的情况呀。确实有,不过出租车司机与出租车公司是强管理关系,真发生什么事情,很容易找到出租车司机,而网约车就不一样了,如果使用的都是虚假信息,怎么找到当事人将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

  三、新政下的滴滴

  有媒体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共有42座城市的网约车细则落地,另外还有140余城的网约车实施细则已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地网约车新政陆续出台,虽各别地区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有所松动,但像北京这种京人京牌的要求,仍然对滴滴有足够的杀伤力。回顾一下滴滴从征求意见稿到现在的做法,并没有在模式上有啥变化,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影响政策制定上,希望通过舆论、关系改变政策走向,最终发现,在自己引以为傲的一线城市里,仅“京人京牌”、“沪人沪牌“一项政策,就足以把滴滴一夜打回解放前。更何况想做网约车,司机还需要把自家车辆登记成营运车辆,多交不少钱的保险,这其实也会剔除一部分兼职网约车司机,对于他们而言,单就为多交的这些保险钱,可能得干两三个月才能挣回来,很不划算。

  而即使现在,滴滴在应对政策方面也没有太好的出路。

  网约车新政的执行,倒是给了竞争对手神州专车大量机会,2016年12月26日,北京网约车管理新政落地后的*周,神州专车COO李军携带相关资料,来到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向交通管理部门提交网约车经营资质申报材料。李军表示,北京网约车实施细则发布后,公司已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准备材料,并*时间提交了网约车平台资质申请。神州专车副总裁臧中堂称,新政鼓励 B2C市场发展,也为神州专车迎来机遇。目前,神州专车除北京、上海部分司机户籍不符合要求外,其他均符合细则规定。

  不管滴滴有多少不情愿,滴滴的发展显然已开始走下坡路,而滴滴的估值再也无法续写2016年的辉煌,甚至也很难拿到下一笔投资。滴滴正在为他的野蛮生长补课。好在滴滴在2016年融了大笔的钱,可以让他有更多试错的机会。否则,谁又能保证他不会成为下一个凡客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品途商业评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网约车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