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大佬5问】DCM林欣禾:VC手里有钱吗?为什么不投了?补贴模式还玩得转吗?

林欣禾:现在投资机构手里是有钱的,2016年下半年,估值降到一定程度之后,投资热度会重新起来。相比2015年的估值快速上升,20 16年估值可能增长得不会那么快,不过投资的量没准下半年会很好。

  【编者按】2015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PE/VC行业剧变正在发生,2015年,大量资本涌入创投行业,资本市场在攀上了泡沫高峰随后迅速紧缩,而这些只是今年创投行业的一个缩影,中生代投资人自立门户,打破规则,大机构平台化,小机构专业化……方方面面的变化正在真真切切地发生。

  时值,#第十五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之际,投资界特别奉献——“大佬 5问”系列高端访谈,熊晓鸽徐小平陈浩林欣禾符绩勋等一众业界领军人物将解读当下的创业和投资市场。本期受访人物为DCM董事合伙人林欣禾

  

  从泡沫到估值回调

  【投资界】DCM今年投了多少个项目?

  林欣禾:我们通常投不多,五六个项目对我们来讲已经很多了,今年我们自己主导的项目有7个,主要在垂直电商、B2B中的SaaS软件、B2B交易平台三个细分领域。

  【投资界】2015年PE、VC行业来说还是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我们经常说PE、VC行业,3年一个小变化,5年一个大变化,您观察2015年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林欣禾:PE/VC市场从2013年底一直到2015年上半年比较热,机构的投资速度比较快,TMT公司估值快速上涨甚至产生泡沫。

  不仅仅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估值上涨,这个趋势是全球性的,Uber成立时间也很短,但是估值上涨飞快,有些小公司成立两三年,估值就已经超过10亿美元,20亿美元,一些创业公司甚至比很多上市公司的估值都要高很多。这给创业者和投资人形成了很多可对比的投资案例。

  【投资界】从创业项目成长来看,受Facebook等国外高科技公司快速成长的影响,我们的企业成长速度也在加快,包括融资的轮次,间隔期也缩短了,您觉得这是可持续的吗?

  林欣禾:不可持续的。美国那边也是成长过快了,现在放缓并且在回调,从一些事件上看,当前拐点正在发生,几个比较著名的公司都被打折了,19号,一家专门做移动支付的公司Square纽交所挂牌,按开盘价来算市值36亿美元,它上一轮融资估值是60亿美元,基本上砍了近一半。国内很多投资也参照了美国的估值,美国的估值回调可能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美元基金投资放缓 人民币基金也不是那么“勇敢”

  【投资界】今年的一个动向,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之间地位似乎在转换,您的看法是什么?

  林欣禾:很难说,现在大家的日子都有一点难过,中概股赴美上市的比例依然很小,渠道太窄了,于是很多人就想:要不回国算了,国内比较好上,不过,最近也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很多人民币基金,看好A股、新三板、创新板,募了一堆产品,由于想快进快出,因此这些基金年限都不长,不像美元基金一期十年。现在看起来A股上市的机会很少,创新板还没有日期,新三板退出难,三四年很快就过去了,所以现在他们也比较谨慎。

  【投资界】其实无论人民币基金多么火热,主管美元基金的GP们还是相对比较淡定。

  林欣禾:人民币基金比较火热,原因是政府金融政策比较宽松,对创业支持力度很大。很多热钱流进来,但是,热钱容易进,也很容易出。

  今年年初,拆VIE回A股非常热,而且很多VC的发言,全部回中国,现在VC没人再发言了,没有人再讲说一定要大幅度拆VIE。而且新三板挂牌了4000多家公司,也没有哪一家做的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公司,变成下一个苹果,所以我觉得有可能会往下走。2015年投资趋冷,美元基金投资放缓,人民币还没有下来,不过看来人民币也不是那么勇敢,如果再有几个月不太好,可能他们也会比较保守。

  另外,对于中概股公司要回A股,一些互联网公司要在国内上市,我觉得这中间的逻辑有点怪,诚然,A股和美股之间有P/E落差,但是这个落差不会持续存在,同一个上市主体在美国估值低的公司回到A股估值就应该高吗?中国股民比美国股民笨吗?

  第一家拆VIE架构的公司回到A股,获得了成功,不能够代表所有回来的公司都可以复制这个成功。当前A股的P/E已经从100多倍的高点降低了很多。物以稀为贵,当回归的中概股数量达到30家、50家,这个稀缺效应就会濒临消失,A股和美股市值之间的价差也将随之被挤压,当国内P/E低于国外的时候,大家再一窝蜂回美股吗?投资的核心是看商业的价值,中国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需要区分好投资和投机。

  当前,国内的制度体系,还没有美国那么健全,美国对于科技类公司上市大概有30多年的经验,国内的科技股在A股上的其实没有多少,中国国内缺少高科技股的分析师,高科技股的法律不那么健全,将来互联网公司出问题,法院会怎么判,政府的监管部门怎么去判,这个东西都还没有出炉,所以我觉得短期内,可能到30家,就该饱和了。

  补贴作为一种“术” 已经玩不转了

  【投资界】2013年到2015年这一波大的浪潮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补贴,现在很多人说,以后创业者再这样玩,就玩不通了。

  林欣禾:我觉得刚开始做补贴时,它的逻辑是对的,用补贴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2013年补贴是对的,2014年很多人在做,效果就开始降低了,而现在补贴已经玩不转了,因为太多人在做了。

  我们VC投资也是一样,每年都有新的想法跟观点,2013年的观点就是补贴非常好,2015年的观点就是补贴非常差,2016年会有新的花样出来,具体是什么现在还看不到。

  现在VC比较保守,甚至悲观。因为过去投资的很多公司,是依靠补贴获得的高成长,抽掉补贴,再让他向用户收费,这是很难跨越的鸿沟。所以,现在很多VC在看项目的时候,很重视的一个问题是,没有补贴是不是真的可以赚钱。

  【投资界】前些年对于VC来说,看项目一个标准是用户量增长,未来是否会有一个调整,会更多关注盈利能力呢?

  林欣禾:关键还是高成长。没有利润的成长资本市场也都愿意接受,只要你变大,你随时要把利润打开,都可以打开。

  高成长是核心,不过要看你怎么样取得高成长,补贴这种方式,不是永远不好,现在大家都不补贴了,可能过一两年以后,又有新的概念出来,又开始搞补贴了。

  老大老二合并的真正原因

  【投资界】今年有一个现象,原来死对头们,现在都握手言和,成为一家了,我们做了一个盘点,已经超过了10家,合并的背后,投资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合并之后,VC就可以获利退出了吗?

  林欣禾:这要分情况来看,现在已经上市的公司,现有的股东退不出来的原因是没有人愿意接,这样一直耗下去,天天亏钱,年年亏钱。合并之后,不必靠补贴抢市场,最起码价格可以提高,利润可以更厚一点,估值也会升高,所以这时退出是很容易的。像去哪儿携程两家上市公司的合并,也很明显的造成了去哪儿估值上去了。

  已经上市的公司合并通常都是一个比较好的事情,还没有上市的公司,也不是不好,他可以等,等到合并之后的公司上市,就可以退出。

  【投资界】听起来,对于背后的资本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对于企业来说,之前打了那么多年,1+1能不能产生于大于2的整合效应?

  林欣禾:合并对企业有好有坏,但是内部必然有赢家和输家,比如滴滴和快的合并,滴滴做主。

  为什么以前合并做不来,其实合并的故事,不管快的、滴滴,还是58、赶集,都讲了好几年了,没有做起来还是大家都不认输,杨浩涌和姚劲波两个都不输,两个人都说凭什么你是做老大的,所以要斗一下。

  最后为什么要合并?其实是因为资本市场不可能再给钱让你去烧。最重要的是,老股东在烧钱,新股东则是观望的态度,“等到你烧到没钱的时候,你来求我,我的价格更低”,这对老股东来讲是一个伤害,所以老股东就保持态度:我不再支持你了,你想办法把公司做好,把亏损降低,或者变成盈利。这样才有机会招新股东进来,才可以退出。

  【投资界】所以说老大和老二合并,仅限于这些烧钱的,不盈利的这些公司,如果各自都有相对比较好的盈利能力,还像以前一样。

  林欣禾:在国内很多人还是创业出来的,不管怎么样,是自己的孩子,你说你要把它交给别人去,割着很心痛。除非价格极具吸引力。

  VC2.0只有1、2家可以进入一线机构行列

  【投资界】今年还有一个动向,很多新的机构诞生,很多中生代投资人自立门户,甚至明星都要加入这个行业当中来,对此您的观点是什么?

  林欣禾:我觉得每五六年就会出来一些人。之所以2013年到2015年投资比较热,也是因为最近几年的上市公司都非常成功,比如说我们投资了唯品会、58、途牛,上市后,市值一下子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阿里巴巴上市给很多人创造了大量财富。加上新三板的扩容,让很多以前很难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都有机会进入资本市场。这些都让人们认识到投资互联网是很赚钱的。而且,当前股市和地产都不是当前理想的投资领域,而把钱交给PE/VC成了最优选择。

  资本充裕时,年轻、并且有募资能力的投资人就开始自己出来单干。

  【投资界】您觉得对以往10、20年所沉淀带来的这个行业,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影响吗?

  林欣禾:不会的。你可以看到,IDG应该是2000年左右出来的,红杉这批比较大的VC,也都是2005年、2006年诞生的。五年一代,每一代都会出来一两个比较强的VC,因为他们抓住了某一个趋势,就上去了。

  2013年到2015年诞生的这批新基金,必然有一些是活不下来的,可能做两三支基金,泡沫过了,他们就不见了。不过会有一两家扎得很稳,并且进入一线机构的行列。

  对于老基金来说,保持长青并不容易。为什么说做百年老店非常难?因为整个行业要创新,要颠覆。百年老店自我更新、代际传承一定要做好,PE/VC也是一样。红杉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已经传了两三代,依然做得很好。不过通常很少有基金可以做得这么好,通常大部分的基金,那一代出名的人,成功以后,那一代的人离开了,下一代就可能青黄不接。

  综观整个行业的发展,有时扩大很快,有时则稍缓一点,扩大的时候,还会有新投资机构诞生,行业放缓的时候势必一些旧的基金会被淘汰。不过整体来看,这个行业的基金量应该会增长。

  【投资界】这些新的投资机构,最开始募资规模都比较小,但是他们找一个点去切入进去,更加专业化。

  林欣禾:专业化是应该的,因为一旦盘子变大了之后,竞争很激烈,如果大家都做同样的东西,那就很容易把价格炒上去,对大家都不好,亏钱的生意是维持不下去的。所以更垂直,更专业,减少正面竞争,增加合作,对谁都好。

  一直以来,DCM都是聚焦行业,做得深、看得细,因此,我们选项目命中率就比较高,而创业者也比较喜欢跟我们合作。

  “底”在2016年年中

  【投资界】2015年的上半年非常热,下半年可以感觉到一丝凉意,VC行业有大年和小年之分,您觉得15年是一个大年,还是小年,2016年呢?

  林欣禾:因为现在投资机构手里是有钱的,2016年下半年,估值降到一定程度之后,投资热度会重新起来。相比2015年的估值快速上升,20 16年估值可能增长得不会那么快,不过投资的量没准下半年会很好。

  【投资界】你觉得这段时间是一个创业的好时机吗?

  林欣禾:如果你尚未启动,只是想要创业,建议你稍微缓一缓,因为现在投资的温度比较低,而最容易启动的时候,是估值稍微高的时候,投资者比较愿意冒险,愿意把第一笔钱先给你。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还倒不如在原本的公司好好干一阵,等到市场回暖的时候再出来干。

  【投资界】那对于现在已经启动的这些创业公司来讲,对他们的融资节奏,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林欣禾:如果你已经有公司了,现在融资越多越好,要知道你拿到了钱,你的竞争对手就可能拿不到钱,所以,可以融就尽量融,不要考虑估值。


——————————————

     大佬访谈仅露冰山一角,想听更多权威见解?吴尚志沈南鹏徐小平阎焱赵令欢等投资圈顶尖大佬齐亮相“2015投资界年会”,创投圈年终盛宴邀你现场论道!


      如果你想参加或知道更多=>热线:400-600-9460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