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市场要成熟,要依赖四个重要的市场环境
廖梓君留意到业内都在谈并购基金,其实一个并购基金要能够成立,是这个市场有非常强劲的被并购和并购的行为。但是并购市场要成熟,要依赖四个重要的市场环境:第一,产权的明晰,非常方便的过户、交易;第二,股东文化的尊重;第三,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操守;第四,并购的环节发生过程里面,丰富的金融工具可以使用。这四点在目前的中国金融环境下都不具备,所以中国的并购案例只能是按照个案来说。
君盛投资必须要做案例,因为必须要培养队伍,他们认为可能三年、五年后并购的大潮就来了,那时候需要有经验、有团队、有成功案例,所以今天做这个事情。君盛投资和别的机构强强联合,是培养团队做自己的案例,并不靠现在并购的规模要能做多少,我觉得一年能做一个、两个已经蛮不错了。
PE二级市场的转让其实三个层面
PE二级市场的转让其实三个层面:第一,LP自己个人或者单个公司在一支基金里面份额的转让;第二,这家基金持有某一家项目公司的股份比例转让给另外一个基金;第三,整个这支基金快要到期了,旗下投的所有资产,可能有的已经转让,有的快要上市,有的正在并购,整体基金打包,转给一个在经手的基金。所以应该是这三类,我觉得要分门别类的说。
这三类里面,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转让,都涉及到冯总谈到的信息对称的问题。由于私募股权投资里面,私募本身都是个案的,没有一个标准的估值,所有成交的案例都是建立在比较信任、管理人比较熟悉被投资企业,或者熟悉基金投资的组合整体的运营状况,这样交易才能够产生。因此,我个人觉得要跨过这么多的信息不对称的壁垒和障碍实现交易,有肯定是会有,但是能够成气候,或者有的机构不知道水深水浅的说要搞一个二级市场专门接盘这些基金的投资,他脚下的路如果真的走起来是会相当困难的,可能成交的案例连养活团队的费用都不够。
"屌丝经济"时代,六七十年代出生是一种劣势
现在不管是往早期做VC还是往后面做并购,尤其是往早期做VC,廖梓君想起马化腾的一句话,"其实创新就是革自己的命"。原来团队的惯性慢慢变成惰性。廖梓君称在信息产业、移动互联网的卷席之下,他们更愿意招80年以后的投资经理,他们在团队发展方向和人品方面做了把控,但是本身对行业的把控比较相信年轻新进的投资经理的判断。他们后面投的企业,比如信息技术这方面,可能更多是在消费和移动互联网接壤的领域里面,这就是现在说的"屌丝经济",60年代、70年代出生人已经是劣势了。如果要转型的话,新的团队、新的思维都要匹配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