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EA蒋晓冬:医疗行业关键在人才 戴“放大镜”寻找投资机会

自2009年开展新医改以来,至今已进入第四个年头,中国的医药体制进入了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民营资本进医院以及新36条的颁布都对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医疗健康行业日渐受到VC/PE机构的追捧。据清科数据库统计,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自2006年至2011年共披露478起VC/PE投资案例,共涉及金额83.99亿美元。从年度变化的趋势来看,2009年以来投资案例数与金额年年走高。与大多数全方位布局的风投不同,NEA一直重点关注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占比早已达40%,正所谓“规模为王”。

  2011年,尽管全球及中国市场环境都呈现出很多不确定性,但NEA全球合伙人、中国董事总经理蒋晓冬认为NEA业绩表现依旧不错。他介绍,NEA 2011年在中国共投资4000万美元,包括三个项目,一个是与北京大学/北京市肿瘤医院联合投资的肿瘤医院,另外两个都在TMT领域。

  退出方面,蒋晓冬透露,NEA去年实现了1.2亿美元的退出,都是通过并购。一个是通过上海医疗并购中信医药,另一个是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对NEA投资的一家手机支付公司作出战略投资。

  医疗行业发展关键在人才 密切关注医改节奏和脉络

  自2009年开展新医改以来,至今已进入第四个年头,中国的医药体制进入了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民营资本进医院以及新36条的颁布都对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

  新医改政策与NEA的投资策略与之密不可分。虽然一直专注医疗健康行业,但在细分领域里,NEA的投资方向是有先后之分的。蒋晓冬提到,与TMT领域不同,医疗健康行业是一个高度监管的行业,任何一个领域都离不开政策导向。

  据介绍,从2009年医改至今,国家政策引导的领域先后是医药、医疗、医保。“我们也是按照这个顺序走的,2008年先投资中信医药,这是一家医药企业,属于医药里的消费流通环节。之后投资了药厂、医疗器械。从2010年开始我们投资了医疗服务领域,这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和松动有关。而且,今年有提速的趋势。”蒋晓冬称。

  蒋晓冬认为,投资太早或太晚都不好。过去两年特别是2012年以来,国务院和卫生部的一些新政里面提出一些以前不存在的机会。“NEA一般会提前半年至一年做准备,不能提前太多,没有意义。”蒋晓冬称。

  蒋晓冬表示看好医药行业细分领域的发展,一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行业里会出现更多的新型医疗企业。这些医疗企业可能从某一个专科领域开始做起,能够聚集相关人才和团队;另外一方面,如果国家的支持政策保持不变,就会出现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甚至外资医院。

  然而,虽然有国家的引导,但对于社会资本或者民营机构来说,扶植专业性较强、较全面的医疗企业,依旧比较困难。蒋晓冬提到两方面仍需突破的地方,一个是管理层,政府不能“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卫生主管部门既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同时也是卫生医疗公立医院资产所有者的局面仍需改进。

  “另外一方面,就是人才管理机制。”蒋晓冬坦言,目前我国最优秀的医疗人才都集中在公立医院,无论是从医保的角度,还是从医疗机构设置的角度,中国的医生跟发达国家依旧存在本质区别。“我想去做一个心脏病医院,人才在哪里?要从公共医院里面挖人出来也是很困难的。”

  蒋晓冬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有其历史性原因。据介绍,第一批民营医疗机构都集中在医疗的“外围”,例如美容、整形,这只能算是结构相对单一、门槛较低的门诊部或诊所,想要发展成类似公立医院的大型机构还比较困难。

  行业监管趋近似大浪淘沙 倒逼企业加强自律

  随着2010年新药典的颁布、医保单一支付体系的形成、医药招标体系日趋严格,以及“毒胶囊”等安全事件的发生,这些因素都在不断倒逼相关企业提高规模、产品质量、运营能力。

  “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会淘汰相当一部分企业,也会涌现出一批新的龙头企业。”蒋晓冬介绍,不论是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医疗信息系统还是医疗服务,NEA在这些领域都有投入,他本人也比较看好。在他看来,不管未来出现多少细分领域,企业都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国家取消了外资在国内医疗机构持股比例不能超70%的限制,这给外资进入中国的医疗健康行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蒋晓冬认为与医疗器械不同,医药服务是很本地化的事情,所以外资想要进入也不会一帆风顺。“我知道很多人都对医药服务感兴趣,但是这是一个非常本地化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唯一的切入方法,或者至少是最好的切入方法,一定是很本土的团队合作。”蒋晓冬举例,美国团队也可以来中国开医院,但是会难很多。“不是说开麦当劳就能开医院,这不是一码事。” 

  兼并重组退出方式力压IPO 看好各行业开放趋势

  去年以来,中概股诚信危机一直未消散,让中国企业在美国资本市场遭遇了“上市冷退市热”的尴尬。与此相对应的是,并购案例大幅上升。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并购案例数达到89起,涉及并购金额15.48亿美元,案例数较上年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由于鲜有机构能够在医疗健康产业通过所投企业IPO来实现退出,有媒体把这种状态称之为VC/PE行业的“迷局”。而正如前文提到的,在2011年, NEA退出的方式也全部是通过并购,但蒋晓冬并不认为这是“迷局”。“整个医疗行业的退出都有一个特点,IPO是个重要的手段,但兼并重组在现阶段和IPO同样重要,甚至说兼并重组得到的回报比IPO更高。”

  此外,蒋晓冬认为,在大局势不可控的情况下,投资人应该更加关注微观层面里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目前的生存状态。凡事都有两面,经济下行在带来压力的同时,也给行业的机构性调整带来了机会。“我觉得可能是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最大的机会所在。”

  蒋晓冬表示,一方面,我国经济主要靠出口拉动,在海外市场不景气的状态下,低附加值的产业正好迎来了很好的改革机遇。另外一方面,正是由于出口受到了限制,占国家GDP70%以上的国家垄断性行业正在逐步向社会资本开放。“交通、电信、医疗、传媒、教育,甚至是旅游这些国家垄断行业,正在以不同的速度逐渐向社会资本开放,当然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总的趋势我认为是不可逆转的,这是进行二次创业的好机会。”他说。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新的服务行业正在凸显优势。“到2015年,中国劳动力会出现净负增长。社会老龄化以后,卖东西的人多了,买东西的人少了,青壮年少了,需要某种类型的服务的人会多。” 蒋晓冬指出,这些行业里面所出现的问题,对创业者来说都是非常好的创业机会。

  面对做空企业要学会绝地反击 中概股不存在过度包装

  与在美国资本市场遇冷相伴的,是计划冲击IPO的中概股不断被专业机构和媒体指出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另一方面,已上市的企业也不断遭到不同机构的“做空”。对于这两种情况,蒋晓冬都有自己的看法。

  谈及中概股过度包装,蒋晓冬认为,这是由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国外机构的投资人对中国不管是行业还是企业,还是商业环境状态,都不够了解,信息不对称很容易产生舆论,这是天然的,没办法。”同时他说到,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更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国内上市,这种阶段性的事情自然会消失。

  “而之所以不停的有做空机构涌现出来,肯定是利益驱使。” 在蒋晓冬看来,这不是道德层面的事,而是利益层面的事。这些机构就是靠做空来赚钱,关键是“我们自己的企业怎么应对”。这也算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真正被打垮的企业,都是自身的业绩存在问题。

  至于浑水、“匿名分析”等机构的做空行为,蒋晓冬提到了两种应对方式,第一种是绝地反击,例如展讯展讯科技由NEA等投资,在去年夏天遭遇了著名做空机构“浑水”的袭击,股价大跌34%。随后,展讯科技CEO李力游第一时间作出回应,通过回购股份及派息等手段挽回了投资人的信心。最后,浑水公司承认误解了展讯的财务报告内容。

  第二种,就是选择退市。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只有1家企业在美IPO,而退市的却多达19家。蒋晓冬提到,退市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同时需要寄望于我国国际版的开通,利用“对冲”的概念来缓解中概股与境外资本的矛盾,“境内的投资人会对国内的的企业比较了解,投资的信心也会上去”。蒋晓冬说。

  事先形成投资假设 戴着“放大镜”寻找投资机会

  投资企业不是一个海选过程,讲究的是方法,用蒋晓冬的话讲,“并不是看到的地方多,发光的就一定是金子”。在采访中蒋晓冬提到,他习惯以标准的眼光看问题,首先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好投资假设,然后带着“放大镜”去寻找合适的企业,也就是说,学会“聚焦”很重要。而最终投不投,也有两点标准,一是这个企业是否符合其“投资假设”,在细分领域里足够优秀,二是对方是否在寻求融资,“我们到底能不能够投进去。”蒋晓冬说,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不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国内,他一直都在这样做。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