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台湾创投公会林坤铭:PE对产业的帮助相对微小

台湾创业投资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林坤铭在参加第四届全球PE北京论坛时表示,中国内地的PE成长迅速、赚钱容易。但从另一个角度说,“PE对整个产业的帮助,对整个国家整个产业的升值,贡献不是说没有,只是相对来说微小,更应该是政府政策上支持的。”

   

 

  投资界2月26日消息,台湾创业投资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林坤铭在参加第四届全球PE北京论坛时表示,中国内地的PE成长迅速、赚钱容易。但从另一个角度说,“PE对整个产业的帮助,对整个国家整个产业的升值,贡献不是说没有,只是相对来说微小,更应该是政府政策上支持的。”

  以下为其发言实录:

  我是台湾创投公会理事长,对于今天的题目,大家看到的差不多,退出就那几样,我不想再多讲。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第一,退出的地方可以考虑的。不可否认在整个国内这一边,在整个市盈率给的比较高。大家逐渐把投资作为一个光明的运动,能够在国内上市,这是趋势所趋。现在排队的那么多家,每年上百多家,甚至还要排个五年,八年,都要考虑到。你八年以后的市盈率有多高?我们回到美国去,纳斯达克对中资、国企的门几乎是关的。包括日本、台湾、香港这几个地区里面,我想台湾是可以考虑的地方。台湾两岸的环境,过去的互动,再加上交流,国内很多企业与台湾是息息相关,互动密切,甚至很多国内的企业都采用了大部分台湾的人才。在这几个地区,我提到美国、欧洲、新加坡、日本、香港等等,第一个考虑退出越快越好,你要等个五年八年是不是要等?可以考虑其他的门。美国纳斯达克的门90%都是关的,所以大家可以到台湾。台湾的主板相当于国内的主板,台湾的贵美中心相当于美国的纳斯达克,加上很多高科技的公司还没有获利,或者生物科技的公司花五年八年的公司才能上市。台湾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叫做新贵股票,简单的一般的公司还没有申请上市的话,经过两年会计师CP认证,觉得你的财务报表具有可信度,就可以到场外的地方交易买卖。我想很多创业者,过去都是很多大的企业在上市,老牌企业,这块勿庸置疑它不需要。现在很多高科技的公司,他公司一个产品想去认证,需要一年或者时间更长,没办法认证以前,怎么样让你的公司融资呢?或者让公司知名度打开,台湾有一个新贵股票就可以做。2006年1月中关村有了新三板,自2006年就有102家挂牌,涵盖软件、生物制药文化传媒等等。

  VC和PE整个结构不太一样,大陆谈VC和PE,大陆的PE成长迅速,而且赚钱很容易。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看,PE对整个产业的帮助,对整个国家整个产业的升值,贡献不是说没有,只是相对来说微小,更应该是政府政策上支持的。台湾人口2300万,与北京差不了多少。台湾面积只比海南岛大一点点,是北京的两倍,常常与一些领导做报告的时候讲,台湾有没有资源?没有,没有矿产、没有石油,但是台湾过去十几年当中,台湾IT五产业是全国仅次于美国、日本,第三位。这几年大陆急追,甚至超过台湾,但是里面大的品牌和大的厂商还不是台湾过来的吗?在这里面,我要借这个机会谈一下,大家都想创业,创业以后如何让它的产业迅速IPO又是一段漫长的。在台湾几万人,几十万人想要创业,我看大陆几百万人,竞争激烈可想而知。

  在台湾统计资料,一般公司成立5年内还活下来只剩下5成,能活下来7年,剩下不到2成,这是一个很严酷的事实。早上我们看了很多数字,去年投资的案子总共600多亿,400多个案子,再加上一些VC,总共1400个案子。今天熊晓鸽讲的国内4000家PE,是不是其中一半或者2/3每年做不了一个?这表示什么?资金大家在投,全世界都在投,美国、欧洲的资金进来,中国本地资金进来,可能追逐有限的案子,好案子越来越小,所有做VC和PE的人卷起袖子来,准备要做生根,你今年投的十个案子,要分开退出,我不认为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一直在谈台湾与大陆产业的对接,台湾有很多ICT,在谈到IBM、戴尔等等,销售渠道是他们的,规矩是他们定的,苹果,规矩是他们定的,标准、游戏规则是欧美定的,台湾办不了,玩不了,我们每年交给欧美权利金是几百亿美金,我一直跟大陆谈两岸应该结合起来,共定产业标准。我们应该定一些属于两岸,然后可以在全世界划定的标准,如何让这些投进来长大。台湾还有很多好的产品,像台湾在历史文化这一块,台湾比大陆做的更快,台湾还有很多好的东西可以带进来,台湾还有好多产品,但是它没有市场,到欧美去不容易,但是到大陆来卡的是审批和整个市场渠道。两岸可以结合资源,我们的PE、VC从中间去钓鱼。

  80年前,90年前的美国市场同样有这种,或者在二级市场用A吃B,B吃C都是一样,这是制度问题。每个公司上市前肯定包装到最好,包装不到最好肯定上不去,每个老板都会挑最好的上市时机。至于投资者怎么判断,这都是另外一个问题。这是资本市场里面都会发生的一个事件。台湾的监管部门一直在讲,我们审那么严有什么用?也是有一种脑力激荡。一方面投资者水平高了,他自己会判断,他自己知道不应该盲目追逐一些股票,我很难回答你,这是一个客观现实。

  这个事情我记得刚才稍微提到用基金衔接,这个基金要解散的时候,这个基金已经不想继续存在了,它要去处理,常常里面因为GP的缘故要把整个清掉,有一种是个案去处理,一个公司一个公司去处理。另外一种与其他的GP谈,以目前实际上的估值很低的价格卖掉,台湾、日本都有类似的这种。谢谢!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