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陈玮:我的PE观》(五):PE募资从就差钱到不差钱

PE的募资是实务性非常强的活儿。LP和GP既要互相找到对方,还要建立起很好的信任关系。从LP的情况看,国内的LP以民间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为主,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虽然是高端的LP。

  即日起,清科投资界将独家连载东方富海投资董事长陈玮的作品《我的PE观》,敬请关注。

  前文回顾:第二部分PE退出渠道:忘掉创业板,忘掉IPO

  第三部分PE募资:从“就差钱”到“不差钱”

  PE的募资是实务性非常强的活儿。LP和GP既要互相找到对方,还要建立起很好的信任关系。从LP的情况看,国内的LP以民间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为主,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虽然是高端的LP,但投资对象有限。最近的一个趋势是有一些FOF型的商业性复合基金在快速发展,他们将弥补国内机构投资者相对稀少的缺口。从GP的情况看,最近这两年越来越多的GP在利用现在好的行情募资,而一些基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如何从LP那里募到钱,完成从“就差钱”到“不差钱”的转变,对GP而言,最重要的还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出自己的业绩。而环境的逐步改善,尤其是LP逐步接受委托专业GP管理资金的理念,对PE募资也有重要的帮助。

  LP与GP的距离美

  由于LP参与投资管理的热情很高,本土GP大多是“妻管严”。然而,二者的亲密接触常常会产生负面效应,近几年成立的多家PE均由于LP与GP的投资理念产生分歧而散伙。

  PE界流行着这么一个段子。一位知名的外资风险投资家准备募集人民币基金,他按自己在国外募资的惯例告诉中国投资人:“你们投资后不能参与管理,平时也不能过问,每年我会给你们一份报告。”结果想投资的人走了一半,他对剩下的一半说:“你们的投资要到八九年后才能有回报。”于是剩下的人也不见了。

  段子难免有演绎的成分,却真切反映了当前中国投资者的两个特点:第一,他们不愿意做自己无法参与的事情;第二,喜欢赚快钱,很少有人愿意等待9年才收获。这也为国内PE的运作带来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GP都是“妻管严”

  一次,我见到一个PE界的老朋友,他一见面就问:“我们的‘老婆’(即LP,因为是‘老婆’拼音的缩写,因此业界戏称LP为‘老婆’)从投资决策到管理费使用什么都管,你的‘老婆’怎么样?”他的这种抱怨,其实道出了许多人民币PE的GP们共同的苦衷。

  在中国,PE治理结构中的一大特色就是,LP参与投资管理的热情很高,GP大多都是“妻管严”:一方面要去找项目,作好投资;另一方面要顾及到LP的观点,“她”的脸色一变,GP的日子就不好受了。成熟市场的PE投资人主要是养老金或保险基金,作为LP,它们只投资不管理,也没有权力过问GP的投资运作。而目前国内的社保基金刚刚开始投资PE,本土PE管理团队拿到这种具有远见长钱的机会还不多,其投资人大多还是普通的商业企业或个人,他们的资金以来源于股市或房地产的居多,作为短钱,往往喜欢快进快出。LP想快,PE就肯定盯着Pre-IPO,拼资源、价格、抢项目成为它们的主要工作。

  从组织形式看,国内PE大多采用公司制,谁出钱多谁就是老板,老板才是最后拍板的人。至于在中国刚刚出现不久的有限合伙制PE,这种源自西方的洋玩意儿没来之前大家都望眼欲穿,来了之后又争论不断。除了有限合伙制企业能否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外,GP具有PE投资决策管理权这种制度安排也让众多LP难以接受。“出钱的人不能管事,这怎么可能?”因此,一年多来,国内的有限合伙制PE成立了不少,但LP和GP的角色定位并不十分清晰,LP大多具有GP化的倾向。做GP的怎样才能让LP放心,成了一个非常具有本土特色的问题。

 

  异化的管理决策模式

  “老婆”是内当家的,手中掌握着钱柜的钥匙,“她们”的态度往往会影响PE的决策模式。目前,以有限合伙制形式成立的PE机构在决策模式上千奇百怪,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鲜有LP按国际惯例不参与投资决策和管理的。

  大致来看,LP参与PE管理的模式有三种:一是LP方人士在投资决策委员会中占一定比例,委员会实行投票制;二是LP自己设立一个专家咨询委员会来监督GP的投资,如果专家咨询委员会反对,投资可以被否决;最滑稽的是第三种,全部的LP和GP都派员进入投资决策委员会,每次开会都成了“劝降会”或“双边谈判”,GP一方要想方设法说服LP方。

  我们还见到过这样的有限合伙PE:投资委员会中除GP外,还包括两个LP推荐的代表。这两个代表感到决策压力很大,责任心也强,因此在投票前他们自己也要组织一些“专家”对项目进行论证,结果经常形成两套班子同期进行项目调查、论证的有趣现象。项目企业的董事长今天刚接受了GP的审慎调查,明天又要接待LP团队的重新调查,往往哭笑不得。还有一家PE由于LP和GP在投资委员会上的意见经常不统一,结果只好把基金冷冻起来:暂时不投资!

  LP与GP的中国式关系,不仅催生了各种异化的PE管理决策模式,包括GP按投资量提取管理费,甚至先不要管理费,等项目成功后再将收益分成,或是GP和LP一起作决策投资,GP只作为顾问机构找项目,最后由LP来决定投资等;同时也“便宜”了一部分只“认钱”的项目企业,它们很容易看到这种热钱的功利性,在融资时也借势狠“宰”PE。

  我们碰到过两家不错的企业,已被中介机构调教成了融资专家。它们竟然采用类似于招标的方式选择投资机构,邀请了几十家PE举牌竞标,结果价格高得让许多投资机构望而却步,一些被认为缺乏专业服务经验的“莽汉”却成了最终的胜利者。这种投资往往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IPO上,一旦IPO失败或证券市场出现问题,投资的风险就会出现。

  在中国,LP会和GP产生分歧,从LP一方看,内在原因是多数LP没觉得投资是多么专业的事情,他们往往用做实业的眼光来看待资本运作,喜欢投资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从GP一方看,则在于本土PE刚开始发展,规模还不大,能拿到投资人的钱还很不容易,在LP投资意愿的影响下,本土GP很有点有奶便是娘的味道,只要给钱,什么条件都可以谈。为了迎合LP的口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自己生存的需要,GP们都选择LP看得懂、容易通过的项目,可通过性成了GP考虑的主要问题。LP的钱决定了PE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因此投资向后成为趋势。目前市场上八成以上的PE,特别是一些新成立的PE,都把视线瞄准了快上市的项目,在Pre-IPO阶段即开展竞争,忽略了PE是“投资+服务”的本质,放弃了PE的基本规则,变成了钱的附属。

  作者简介:

  陈玮:2007年创办东方富海,现任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投资协会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任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会长、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总裁。

  2002年、2003年“中国创业投资十佳基金管理人”,2005年“中国杰出风险投资家”、“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风险投资家”、“2008中国金融十大风云人物”,2009年、2010年“最具发现力创业投资家”,2008年、2009年、2010年福布斯“中国最佳创业投资人”。

  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荷兰尼津洛德大学工商管理项目访问学者。厦门大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兰州商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EMBA及总裁班授课教授。

  东方富海目前管理东方富海一、二、三期股权基金,同时管理皖江物流产业基金和杨凌现代农业生物基金,累计管理资本规模近80亿元人民币。目前,东方富海投资项目近90个,已有11个项目成功上市或退出。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机构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