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EA蒋晓冬: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管理 服务业工厂化

医疗、教育等行业都可纳入服务业,而工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服务业无外乎两种服务业,一种是特高附加值,比如软件外包、CRO等。这些尽管附加值比较高,但是不易于大量扩张,跟人的关系太大。另一种就是餐馆、理发店等等,尽管可以连锁,但是大多数都是一两个人、一两家店。这一种我认为就是可以工厂化的,这样对人的要求就不是很高,我们可以用体系用流程来重复。”蒋晓冬称。&nbsp;<br>

  近日,NEA董事总经理蒋晓冬接受了投资界独家采访,当被问及如何考察不同领域的项目时,蒋晓冬表示NEA不按技术来划分,他说:“我就一个思路就是怎么把服务业工厂化。”     

  目前NEA在中国的投资领域包括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成套装备、节能环保)、服务业(广义的服务业: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教育)、医疗健康等。

  蒋晓冬解释,医疗、教育等行业都可纳入服务业,而工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服务业无外乎两种服务业,一种是特高附加值,比如软件外包、CRO等。这些尽管附加值比较高,但是不易于大量扩张,跟人的关系太大。另一种就是餐馆、理发店等等,尽管可以连锁,但是大多数都是一两个人、一两家店。这一种我认为就是可以工厂化的,这样对人的要求就不是很高,我们可以用体系用流程来重复。”蒋晓冬称。

  对于被投资企业的管理,蒋晓冬称NEA比较积极的参与,他表示,“我们很少做那种不参与董事会,或不积极的投资人。”

  以下为采访实录:

  投资界:2009年末的时候NEA募集了25亿元美金的全球基金,会有多大比例投资在中国?

  蒋晓冬:在中国境内我们的目标是15%-20%,这是一个计划,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看。3-5亿吧我觉得,印度稍微少一点,但也差不多,10%-15%。

  投资界:NEA在中国和印度都有投资,对比这两个市场有没有什么改变?是否有印度投资向中国转移的趋势?

  蒋晓冬:好像没有听说。印度的市场规模比中国小,所以如果过去在印度做了过大规模筹资的话,可能会有所减少。我们在印度的投资没有那么大,过去5年投资了2亿美元。印度的市场竞争不像中国这么激烈,而且印度的一些成长期投资、Pre-IPO项目还是可以找到价格合适的。

  NEA这一期新的基金在中国和印度投资的比例差不多。

  投资界:NEA现在管理的和可投资的资金是多少?

  蒋晓冬:管理的基金总量是110亿,可投的资本量大概是40亿美金。

  投资界:投资界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募资数字较大,几乎到了2009年全年的募资总量。但是投资情况表现平平,对此您有什么看法么?

  蒋晓冬:中国就是要把这些钱投出去么,有的人投钱很忙,有的人融钱很忙,都有压力。

  投资界:在中国看项目的话有没有一些压力,比如估值较高、好项目少?

  蒋晓冬:我不觉得好项目越来越少,但是竞争激烈是有的。跟5年前比起来,现在中国的基金数量大量增加,做基金的人也很多。不同风格的都掺和到了一块。所以如果一个企业两三千万利润并有做到5000万利润,有两年之内上市的可能,就会很热。同时新募集的很多基金跟行业都没有什么关系,就是看能不能上市。所以有的企业一旦被人们认为能上市,就会遭到疯抢。

  投资界:国内市场来看很多外资机构都在募集人民币基金,NEA有没有这个计划呢?

  蒋晓冬:有这个可能,没有这个计划。因为我们主要考虑的是,我们基本都是做成长期投资,每个项目1000万-3000万,每年3-5个项目。像过去半年我们做了大概3个项目,大概5000多万美金吧。基本都是在自己熟悉的几个领域,不是说撒开网奔Pre-IPO。我们基本都是在自己的领域做的深一点,从产业链角度、上下游。

  投资界:一个案子的投资周期一般有多长时间?

  蒋晓冬:这个很难说,得视情况而定。

  尽管大家都想投Pre-IPO,但要做好五年以上的心理准备,总有各种情况发生,即使你认为它是Pre-IPO的。近一年的创业板情况比较好,但是接下来也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国就是这样的。

  很多事情中小板和主板若干年前已经走过了,比如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是不真的是高成长性的;股民花了这么高的价格买的股票,如果过一段时间发现业绩都不行了,那也不好。

  投资界:在中国比较关注的行业有哪些?

  蒋晓冬:主要是三个: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成套装备、节能环保)、服务业(广义的服务业: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教育,也是过去几年我们主要投资的领域)、医疗健康。医疗健康我们投了4个项目,一共是8000万美金。

  投资界:NEA医疗健康产业链上的布局会倾向于哪一块?

  蒋晓冬:都投,企业有未公布的。我们医药企业投的比较多一点,医药企业投资了做分销的,做制剂的、原料药的企业投了一家。医疗服务我们也投了一家,肿瘤的放射治疗和检测。所以基本上是产业链上从最接近患者的诊疗服务,到医药分销、到制剂、到医药中间体(药的原料)。

  投资界:现在很多机构都表示医药研发项目较难考核,在中国的发展也不是很健康。

  蒋晓冬:我们投的做药的是美国专利药的仿制和出口,不是原创药。我们在中国没有做过原创药。因为做原创药的困难我们也很清楚,在全球我们有70多家医药的上市公司,其中一半是做药的,新药研发在中国的挑战很大。

  投资界:中国是有专门的医药团队在考察项目,还是在全球都会有团队?

  蒋晓冬:没有专门的。美国我们医疗团队的同事会在个案上给我们一些帮助,但从做案子角度来讲,中国还没有细分到这个程度。

  在中国做这个就是看市场、看商业模式、看人。

  投资界:您会不会觉得在行业选择跨度比较大?

  蒋晓冬:我们不按技术来划分。刚刚讲的那么多,很多人会觉得完全没有关系,但我觉得很有关系,我就一个思路棗怎么把服务业工厂化。

  比如我们投资的中新力合是做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传统的中小企业信贷在银行拿钱很难,除体制难,还有就是成本高。比如贷款给大型企业好考察,贷款给小企业,仅从财务报表上没法确认企业的性质,不愿贷款。所以尽管中国的中小企业占90%,但是拿到钱的非常少。

  我觉得其中的机会非常大,在于你怎样能用一种新的语言来描述中小企业的特征,来说明它的风险、回报在什么地方,怎么样设计一个批量复制的产品,像麦当劳一样。

  教育也可以工厂化,比如新东方批量生产了老师,也批量生产了教材。你的TOEFL考的高、GRE考的高就可以来当老师。有专业能力并且是榜样的力量。

  医疗也是可以工厂化的。医疗已经不像是50年前那种“望闻问切”了棗根据经验下方子。现在很多的重症通过仪器等都是可以准确的知道你的什么病了。一旦准确的知道你是什么病就好办了,就可以针对性的治疗,像生产线一样。有生产线的东西就是可以批量生产的。

  服务业无外乎两种服务业,一种是特高附加值,比如软件外包、CRO等。这些尽管附加值比较高,但是不易于大量扩张,跟人的关系太大。另一种就是餐馆、理发店等等,尽管可以连锁,但是大多数都是一两个人、一两家店。还有一种我认为就是可以工厂化的,这样对人的要求就不是很高。比如如果沃尔玛也要博士以上学历,那么它就不会开那么大了。这种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学历不用高,我们可以用体系用流程来重复。这个可能是在消费中多一点,但我觉得在很多其他领域都有这样的机会。

  投资界:您会不会担心这种工厂化会对企业的管理层和系统要求比较高?

  蒋晓冬:对。沃尔玛就是一个系统,沃尔玛每年管20亿美金采购的一年工资才5万美金,你觉得任何其它企业会做到这样么?不可能啊。因为有你没你就是这么回事儿。不存在搞不清价格体系的问题。我觉得服务业要做成规模,做大的话,还是得有体系。我觉得中国未来的一二十年服务业最有发展。服务业要做大,没有体系是不行的,服务业那么多人,你怎么管?不能用管高科技企业的方式管服务业,那不现实。

  投资界:NEA会比较多的参与公司的管理吗?

  蒋晓冬:对。因为我们投的案子不是很多,所以也有时间去跟进这个管理,这方面是比较积极的。我们很少做那种不参与董事会,或不积极的投资人。我自己有两个案子都是自己去当副董事长。

  投资界:上半年您说有两个医药业的案子,您能不能具体说一下?对于这个产业您比较看重哪一部分?

  蒋晓冬:我们看重整个医疗产业,不是某个部分。我们不会分的太细,会找全产业的机会。因为我们在美国做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是最大的,投了250多家,有70多家上市。

  这两家企业一个是浙江耐思康药业,是做医疗中间体的,这家企业状况不错,但是由于股东纠纷出现矛盾继而停产几个月,当地国资委托管,我们又重组了这个企业。说白了就是整体收购,恢复生产。现在每个月将近4000万元的收入。

  另外一个是海吉亚医疗。肿瘤现在是中国的第一杀手,每四个中国人中有一个死于肿瘤,而且恶性肿瘤无论从发病率还是人数,中国都很大。但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手段和投入严重不足,资源和地区也非常不均衡。

  有的整个村子都是某一种肿瘤。比如四川某地区的宫颈癌,发病率在人口的百分之几,非常的高。放射治疗作为肿瘤的三种手段(放疗、化疗、手术)之一,有重要地位。先进的诊疗手段、影像技术、放疗手段和手术比起来是微创。从前做手术把你的体腔打开常常就是为了看看肿瘤在哪儿,有多大。

  而且中国现在的癌症发现都是中晚期的。一年中国有200多万人死于癌症,肺癌第一、肝癌第二。胃癌食道癌、乳腺癌的发病率都很高。

  传统大型公立医院存在诊疗上的缺陷。不过正是因为问题很大才有改进的机会,就像因为二十多年前大家都住筒子楼才有今天的房地产。所以我们对这个长期看好。

  不过这个行业发展会比较慢,不会像互联网一样每年百分之几百的成长。但是你把质量做好,临床治疗是第一位的,长期也会建立一个强大的壁垒。

  这个不像牙科,都是性命攸关的东西。关键是要把东西做好,长远上是非常有价值的。

  投资界:这样项目的团队一般是什么样的?

  蒋晓冬:医生,中国大医院做过医生的人。找到即懂医疗又懂管理的人很难,在中国稀缺。我认为不懂医疗是不行的,一方面是没有专业背景、另一方面没做过医生的人和病人不会有感觉。现在的医院里只有医生没有懂管理的人,那也是不行的。所以两个东西都要有。

  投资界:VC是很少有达到控股的企业,NEA在奈斯康的项目上是如何考虑的?

  蒋晓冬:我们除了耐司康以外也没有做过控股。其实这个关键在于你和企业家的沟通和你个人的影响力,而不完全取决于股份,占股15%的人未必就没有25%的人影响力大。我觉得更多方面还是去影响他,让他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也就会更尊重你。

  投资界:您刚提到NEA主要投成长型的企业,但是这对外资会不会比较难?

  蒋晓冬:正因为我们比较关注产业链,所以在这几个产业方向上我们的资源会比较多一些。当然我们不会和所有人竞争所有的项目。就是说田忌赛马嘛,关键要看你在哪条跑道上。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