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3,一级市场最火是AI

人工智能太大了,人工智能未来会颠覆一切的行业,投人工智能就要投所有的行业。

创投强,则产业兴。“2023武汉创新投资生态大会”于2023年11月3日在武汉举办。大会以“聚力投资生态·助推创新发展”为主题,引导财政资金、产业资本、社会资本、创新力量紧密协同,共话新发展,奋力谱写武汉科创篇章。

会上,一村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总经理于彤主持了《新形势下,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与突围》为主题的圆桌论坛,论坛嘉宾为:

曹宇飞   武创投 投资总监

冯    锐  武岳峰科创 合伙人

姬可鹏   凯联资本 董事总经理

焦   腾    明势资本 合伙人

罗传能   华工科技华工正源 公共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闫    足   中兴众投 总经理

张    敏  合力投资 管理合伙人

赵进强   瑞江投资 董事长

07

以下为对话实录,

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

于彤:非常荣幸主持本次论坛,这场论坛主题是新形势下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和突围。先请大家简短的进行自我介绍。

曹宇飞:我是来自本次大会的承办单位武创投,在公司主要负责市场化基金的股权直投,以及并购投资,还有资本招商的相关工作。武创投实际上是武汉市集合了各类市属创新投资的资源,整合成立的一个公司,成立的历程虽然不长,但是几家单位都有非常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传承,最早一家单位从1999年开始设立的,从创业投资,早期投资,后面逐步拓展到产业投资,最近我们开始做的并购投资,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历程和传承。

冯锐:我们是武岳峰做初创期、早中期硬科技投资的团队,投资的方向是泛半导体电子、先进制造、气候技术。我们投了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储能、氢能等产业链。我们偏好进行前瞻性布局,投资在两三年以后有潜力快速成长的硬科技产业。

我们有不错的原始创新协调能力,与几十位科学家有紧密的联系,例如十几位院士、十几位国千专家,以及几十位校长、院长、教授等科学家们。

我们很认真地思考在能源低碳化这个大趋势下,如何去做信息智能化的投资,也在思考如何在武汉设立这样一支投早投小投未来的天使类基金。

姬可鹏:凯联资本是一支时间比较悠久的基金,2002年成立,成立至今穿越了多个投资周期。过去8年时间我们主要聚焦在中国战略新兴行业,主要是高端制造行业和数字化,其中包括了像先进制造,新能源和汽车,半导体、医疗等这些行业。目前管理规模超150亿人民币。

我在产业里面工作了十几年的时间,然后开始做投资,经历了国内多个高端制造相关的产业发展和崛起,在凯联资本负责先进制造方向。

焦腾:明势资本今年是第九个年头,基金到目前为止总共投了接近200家科技创新企业。我们是一家双币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主要专注在四个赛道,以智能电动车为主线的新能源的投资——我们是理想汽车的独家天使,连投了七轮;小牛电动也是我们在最早期孵化,三年半就完成了上市。第二块是以机器人为主线的高端制造,这里面我们从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到协作机器人,包括最新的一些人形机器人,我们也布局了多家。第三块是以车载芯片为主线的半导体的投资。第四块是以人工智能为主线的软件科技的投资,今年大模型最火的一家——MiniMax,也是我们在早期孵化,一年时间就快速成长为一家超级独角兽,也成为国内首批获准上线的大模型公司。

罗传能:华工科技主要有三个大的业务板块:全智能业务,全联接业务,和全感知业务,我主要负责的是全联接板块(光联接+无线联接)研发工作,非常荣幸与各位大咖一起参加本次论坛讨论。

闫足:中兴众投是中兴通讯的一级全资子公司,也是中兴通讯目前唯一展业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重点关注通信产业链、半导体相关领域。希望发挥中兴的行业龙头带动作用,帮助投资的企业尽快达到行业一流水平。

张敏:合力投资主要专注在天使投资,成立了11年的时间,前后也是投了200多个项目,一般都是企业家或者是创业者第一张支票的开出人。我们专注在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大消费这一块。

赵进强:瑞江投资是我2014年从美国回来,在武汉创立的,因为武汉叫江城Rivercity,我们投资主要的方向一个是硬科技,一个是生物科技。目前投了60个项目,在所有的资本市场都有IPO。我个人是黄冈人,从美国回到家乡,一直致力于家乡股权的投资,我们拥有参股型和控股型相结合的投资方式。对于控股型的投资,我们主要是把在中国没有的,而美国有的产业进行孵化,这是在两年前的一个尝试。目前控股拥有400号员工。

于彤:一村资本是一个投资平台,下设子GP在不同的行业领域里面进行布局。目前我们拥有半导体、芯片、医疗大健康,企业服务,人工智能还有双碳&智能制造多个领域。同时也会开展并购投资。

对于今天讨论的主题,电子信息产业这个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它非常大,涵盖的领域非常多,不光是硬件,还有软件;第二个是当下电子信息产业应该说也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处于消费电子周期在下滑的态势,但是另外一方面,像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这些的出现,对电子信息的产业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半导体硬件方面。

所以在此我就想请问一下各位,尤其是投资机构,想请你们谈一下你们基于电子信息产业的理解,和具体在电子信息产业里布局的一些细分赛道?

曹宇飞:接到这个主题之后,我也认真盘点一下我们公司这么多年发展的历程,以及投资的项目,我们大概有80%的资金投到这个产业里面。

我们投入资金量比较大的项目,一个是投资了国内的三大面板企业,包括京东方、华星和深天马,投资的资金大概是30亿左右。另外在光模块及激光产业,2020年通过组建总规模42个亿的并购基金,成功收购了华工科技,成为我们集团旗下重要的一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支柱企业。第三个方面就是通信领域,与中国信科集团紧密的合作,投资15亿元共同发起设立了中信科5G基金,重点投资项目信科移动在科创板上市,给我们创造了超过5个亿的浮盈收益,这个产业我们布局得非常广。

最近来看,我们关注的项目更多是偏于半导体产业,包括第三代的半导体,氮化硅、氮化镓,以及上游的硅片,以及更上游的设备,包括光刻、刻蚀、清洗设备和耗材等领域,我们看得都非常多。这个领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项目,所以不方便展开,但是确实我们在这一方面这两年投入力度非常大,就是在集成电路这个产业。 

冯锐:武岳峰布局电子信息产业有这些思考。我们团队不仅投电子信息行业,在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方面做了很多年的投资,2012年就投半导体、新材料,2016年又重点布局了新能源产业链。

展望电子信息产业未来机会投资,有三点思考。第一个是新能源带来的能源低碳化,天然产生信息智能化的投资机会。这主要是能源的生产从原来的化石能源,变成了现在的光伏、风能、氢能。生产能源所用的设备,或者是发电所需要的装置,本身就需要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产线进行生产制造,需要很多机器人及多种控制算法。电力传输和电能存储,需要大量精细的控制系统,电力传输因为需要建设能源互联网,所以整个管理又需要工业网络安全和工业数据安全做支撑。国家的双碳战略是一个持续几十年的大战略,因此这里面有很重要的机会。

因此我们在2019年1月份就提前布局了碳化硅芯片,那个时候大多数的投资人都不太相信汽车800V电压平台会发展得这么快,但是我们做了一个前瞻性的布局。

第二个就是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实体经济。去年二十大到今年两会,国家一直在强调数字经济必须要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我们认为数字经济落实在先进制造这样一个具体领域,实际上需要是AI与工业机器人结合,需要建造这么一个桥梁,把软件工程师与工艺工程师的鸿沟拉平。我本科学电子信息,后来又学计算机,我比较理解自动化控制人才与纯软件人才有天然的鸿沟。希望未来有一个类似中间件的技术能够把这两个方面打通,这样才能让AI在生产制造场景中能够复制。

第三个机会是通信的泛在融合。今年9月底到10月份,国家加速推进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这个是国家主导的万亿大产业,这里面有很多技术,归根到底就是毫米波等通信核心技术的成熟和降成本。正如主持人提到的,消费电子可能还要在底部维持一段时间。作为投资人来说,相对确定的产业是要跟着国家方向走,跟着政策走。双碳产业是一个例子,卫星互联网也是,都是国家政策所导向的。投资人布局这些产业,从安全垫角度还是相对厚一些,也完全可以利用武汉在电子信息产业现有的优势。  

于彤:精确识别政策,跟着政策走,去找应用的方向。

姬可鹏:刚才各位都在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行业,底层技术包括半导体等基础硬件,然后涉及到云计算等平台,再往后就是各种各样的应用,这个应用本质上是对中国各个行业的赋能和升级。

前面这两个方向,在半导体和数据平台层面,凯联都有不少投资的项目和布局,这些很大程度上是自主可控和突破卡脖子的需求。除此以外我们还非常关心接下来的应用部分。前面大家讨论AIGC的时候,有嘉宾说关键是应用上面要有巨大的突破,现在不一定看得很清楚。整个电子信息行业除了自身是一个产业以外,更大的价值恰恰在于服务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把应用需求真的搞清楚,给客户创造真的价值,这个行业也能随之大发展起来。

数字化赋能产业升级的方向,在前面我们国内在包括连接上下游的产业链平台,也包括在工业物联网领域,都做了很多的尝试。这个行业要真正发展成巨大的行业,我觉得更大的价值还是在企业内部数字化方面,原因就是在企业内部数字化方面,刚性的需求还是要更强。

业界的企业都在做探索,我们所观察到的价值,主要是围绕着两种需求。第一个把它称为自适应的按需生产,这对工业企业来说,这个需求要能够根据订单的多少,以及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来非常高效进行调度和安排你的生产,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对于服务B端客户的企业,最有效的方法把企业彻底的数字化,从订单到交付,到生产,全打通,才能应付设计的变更和应付的交付。

还有一种更加面向未来的,就是个性化大规模的生产的需求,是要在一种人工干预尽可能的少,而是更多采用机器和软件,按照用户对于个性化的要求来组织他的生产和交付。满足这两种需求需要能够打通设计和制造的软件,需要包括新一代机器人和增材制造在内的装备,需要能够深入企业内运营的供应链平台。这些正是我们关注的细分领域。

除了在智能制造领域,电子元器件正在越来越多的成为产品和设备的一部分。例如新能源汽车在车身、座舱和驾驶智能化上使用不断迭代升级的电子元器件,这样就把整个电子信息的产业应用范围有非常大的拓宽。这个在我们看来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凯联在汽车主机厂领域投资了广汽埃安,产业链上游也一直在不断布局。除了汽车,产品和装备智能化在不少行业都在进行。要能够真正跟产业走得非常近,真正了解需求,才能看清楚未来的趋势。

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安全是个基础保障,所以信息安全我们也一直关注,也投资了领域内的企业。

于彤:主要是通过需求来发现里面的一些投资机会,尤其是您讲的企业数字化从点状到线状,一直到网状,去发现这样其中的机会。还有就是智能化过程里面的一些投资机会。

焦腾:我十多年前学的是电子信息和自动化,当时学了很多的方向,机器识别,神经网络,机器人车,每一块后来都成了创业和投资的方向。

明势资本在电子信息领域总共关注两大块的机会,第一块就是新能源汽车,或者我们叫智能电动车,应该讲中国已经连续14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今年最新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们就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明势很有幸在8年前,独家天使投资了理想,连续投了七轮直到IPO,现在理想已经成为国内造车新势力第一名,销售的车型都是均价超过了40万的国产豪华SUV。我们围绕着智能电动车的投资,也是以理想整车厂为基地,在整个上下游,包括后面布局的小牛电动也是一样的逻辑,这是第一波整车的机会。

第二波就是以三电、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第二波的机会,诞生了一系列的机会,我们在自动驾驶和激光雷达投了四家公司,已经有两家即将IPO。

第三波是车载芯片,车载模组,包括和光电相关新的器件。做车载通信的裕太微电子,2017年公司才成立,今年2月就成功登录科创板,开盘市值超过200亿。

第四块就是以电子信息,更走入深水区,以人工智能为主线的整个智能汽车的下半场。大的关键领域就是机器人,尤其是工业和协作机器人以外,我们重点关注的就是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深度结合的下一波大的机会,其实逻辑很简单,就是过去智能电动车大量的硬件,包括激光雷达,运动控制和自动驾驶的能力,都可以在机器人这个时代直接的复用,再加上大模型直接给机器人装上了大脑,我们认为会带来一波不会小于智能电动车一个更大的机会。     

于彤:明势资本第一个从汽车入手,然后来探讨从汽车应用的角度里面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机会。第二个就是机器人,刚好今天也看到了工信部也发布了人形机器人的指导意见,我们相信对投资机构来讲也都是有一些指导性的策略。

罗总不是做投资的,是在座论坛里面唯一一个产业方的代表,现在数据量都是成指数级的增加,所以这个就对光纤网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不管是容量,还是速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新的这种形势下,华工正源在光模块研发方面有哪些策略,有哪些方向,未来主要的研发方向是什么?

罗传能:华工正源在电子信息领域主要聚焦是在光电子信息。我们知道现在AI还是比较火,大模型AI往下的支撑逻辑是大数据的运力、算力和存力,我们做的主要业务就是在大数据的运算中,承担数据运力板块。

华工正源在光电子信息领域业务范围,首先是在5G的领域。我们做的5G通信光模块,在整个业界来讲,是TOP级的厂家,我们拿下了业界首个5G光模块的订单,同时也提前布局5.5G和6G 时代的光模块开发。在F5G领域,比如说光猫、OLT局端的光通信模块,我们都是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刚才提到了现在AI大数据的运算能力,是数据中心在承接,华工正源在数据中心应用领域,全系列400Gb/s光模块大批量发货,800Gb/s光模块在关键客户端也有重大突破、1.6Tb/s光模块技术已经自主可控,同时我们也是跟一些客户一起积极同步产品适配工作。

还有就是在长距的传输领域,长距离传输光模块主要是采用相干光调制技术,我们也是在今年3月份也发布了一款业界能够做到最高输出功率的400Gb/s相干光模块,它能够传输的距离达到接近500公里的距离,并且可以依靠波分技术,单根光纤中能够达到25.6Tb/s容量。

我们在上游的光电子信息的光电芯片领域,我们也在做硅光的芯片,硅光芯片领域是从2018年开始布局,到2021年左右就已经是把自己的硅光芯片直接上到产品中,陆陆续续到现在,有不少的硅光芯片产品已经实现产业化,使用到了光模块中。

总的来讲,我们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围绕光联接+无线联接,华工正源打造了整个全光网络的光通信模块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全套的产品和服务。

于彤:中兴众投是在座唯一一个CVC,CVC也分几类,有的是紧贴产业公司去进行投资,另外就是稍微可能把范围扩大一点,进行生态打造,我们也想请闫总谈一下中兴众投整个的投资策略,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布局是什么样的?

闫足: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参与者众多,市场集中度也相对较为分散,据《2022年电子信息企业竞争力指数报告及前百家企业名单》显示,2021年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营收合计为53805亿元;从营收规模来看,电子信息竞争力百强中有13家企业营收超过1000亿元。其中,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排名国内第九。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数智化转型大势所趋、碳中和大势所趋。

就投资而言,主要关注以下三领域:

(1)AI硬件基础设施,如人工智能发展需要的数据中心CPU、GPU、DPU及光通信芯片;

(2)半导体设备与材料,当前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率还非常低,而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占全球比重很高,因此半导体设备还有很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3)汽车芯片,2023年1-9月我国汽车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出口量,成为世界最大乘用车出口国,这给国产汽车芯片提供了沃土,汽车芯片国产化率将持续提升。

于彤:所以闫总这边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是AI相关的硬件,第二个是汽车相关的汽车芯片,第三个是半导体的设备和半导体的材料,大家如果有类似的投资机会,都和闫总进行交流。

张敏:拿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紧张得赶快去百度上学习了半天。作为投资者,我们很少内部按这种方式来分我们的投资行业,因为这是国家政策的大方向。我研究完了电子信息之后,我说这个东西太大了,可能天使投资者永远不会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自己的子方向,因为太宽广了,有点像我们经常说大消费,大消费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面装。

我们来把它细化一下,毕竟对财务投资者来说更关心的是退出,作为GP来说一定要考虑各个行业发展的轮流波动,所以我们会划得更细一些。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讨论电子信息产业,可能最接近的就是刚才提到了新能源,尤其是电动车,还有就是人工智能,所以我就这两点共享一下我们的发展思考。

我们和明势不一样,因为明势投了理想,明势根据新能源乘用车来做的生态布局。很多年前,我们看到了电动汽车将来的变化,所以把精力全放在功能车上,我们投了同程小卡的恒源,投了中国最大的驹马,也是德邦的天使投资人,对物流比较熟悉。另外一块是封闭环境的电动汽车,上海比较火爆的当红炸子鸡西井科技,还有警察用的警车酷哇,也是我们的天使项目。总体来说,在电动车领域,我们是围绕着功能车做的。延伸功能车的周边,就是充电桩配电和换电。

人工智能太大了,人工智能未来会颠覆一切的行业,投人工智能就要投所有的行业。凡是有经济活动,最后一定会被人工智能渗透。就像刚开始做互联网的时候,我就有一个认知,将来如果这个公司不提互联网,不会用互联网做生意,那就已经落后了。互联网如此,未来人工智能也是这样的。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主要专注在应用场景,像大模型板块,不管哪个方面对早期机构来说可能都投不起,所以我们专注在应用场景方向,我们把它叫“人工价值”。我们投的上海的库柏特科技,这些都是和电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有关的。现在的人工智能还没有达到真正的智能,能力分成很多块,比如说逻辑能力、推理能力,但每一个能力其实分开看只是实现了或者只能替代一部分,而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效率提高达到指数级前进的时候,这个也是会第一批产生的。

赵进强:我本人学电子信息专业,在美国做了相关的工作。整个电子信息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有2-3万亿人民币无处不在,从通信到控制到半导体到数字电路到新能源车等等,包罗万象。

我们的基金已经成立了九年,人民币基金是七年一个周期。我们基金的总部在武汉,在北京、上海、深圳都有分支机构。我自己也是中 美两边跑。过去八到九年,我们的投资逻辑就是投资卡脖子的技术做进口替代。进口替代的半导体项目,我们投了八到九个。对于国家从海外进口的半导体,企业来进行进口替代这是一个思路。

另外我们基金在武汉,武汉最厉害的就是光电和激光,这两块我们布局比较多,像中国第一的飞秒激光器厂家;光电芯片我们投资了出口德国、超过韩国技术的世界最先进的深紫外LED芯片厂家;我们还投了武汉的像32位MCU车载芯片,还有像国家光电实验室转化出来的miniLed芯片厂家。光电之外,我们在上海、珠海、深圳投了一些项目,比如物联网芯片,总部在上海,在武汉也有研发中心;深圳的单光子微光成像项目,被评为深圳未来企业领袖50强;还有像WIFI HALOW芯片,信号可以穿透三层墙,全球首款量产的芯片公司。

哪个地方卡中国脖子,我们就投哪里。以及光谷有优势的光电子和激光。另外一个方向就是我们投资了储能赛道。华中科技大学有一个做储能的天才博士,从欧洲回来,公司创建三四年,今年已经签了7-8亿订单。我们天使投进去,现在已经有10亿左右估值。在美国做工程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要有一两个天才的工程师,能够搭建起来整个工程技术的基础。其他的工程师就把这些天才的工程师搭建的基础实施出来。在中国我们就是找到方向之后,找到这样天才的工程师,然后投资他们产业化。

我们扎根在光谷,硅光芯片、光存储、光计算是我们接下来的投资方向。另外在人工智能,我觉得这是20年最大的机会。我们主要在大湾区这一块,投资很多人工智能的项目,如果年轻人有才华,建议你从事人工智能相关的行业。

于彤:一村资本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具体投资策略,一部分放在半导体芯片这个团队,另外一个部分是放在企业服务的团队。我们认为信息时代的一个基础设施主要是电子,到了人工智能这个时代,主要是光子芯片为主,所以我们投了像传感领域的激光雷达芯片企业,这个是我们自己投资的安瞳科技,同时我们也投了手机感测3D领域VCSEL头部企业纵慧芯光,共同进行了这一方面的投资,跟武岳峰。

另外就是我们也深度控股了一家化工正源差不多领域的做光芯片和光模块的公司(索而斯)。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发展潜能,我们也是紧紧抓住这一方面的机会,在800G的模块方面,进行了送样和测试。另外在企业服务领域,我们主要布局在大数据,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以及工业互联网等这方面的方向。下一步我们也打算在武汉成立一个数字方面的基金,将引入微盟总部落地在武昌区,和武汉共同开展这一方面的投资。

请曹总和赵总,聊一下在武汉电子信息产业未来的不具有哪些设想,曹总可以聊一下为了促进武汉信息产业的发展,未来在投资机构的吸引方面,有哪些方面的一些做法?

曹宇飞:在电子信息产业,我们一直是不遗余力在投入,把这个产业生态做好。在这个产业的投入都是以亿为单位来计算的,我们一直倾尽全力,但单靠武汉市本地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难得有这个机会跟投资界的大咖坐在一起,借这个机会诚挚邀请大家能够长期深入的关注武汉投资的市场,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

我们始终坚信在投资行业合作是远远大于竞争的,所以我们也会毫无保留的把项目资源都分享出来给大家,因为我们长期在武汉深耕,我们知道很多在水面以下的项目。大家更多看到一些明星级和浮在水面上的项目,我们在这里深耕了很多年,我们有一个庞大的项目库作为支撑。在这个领域有众多的中小企业的储备,不光只关注大型产业项目,实际上我们也非常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

我们的投资逻辑是抓大然后促小,抓大跟产业龙头进行深度绑定,通过产业龙头的资源优势,通过他们的资本运作能力,他们的产业孵化的优势,然后我们来跟他们共同合作,来培育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和产业链,来促进整个产业的创新发展。所以说在这个方面,我们也非常希望能够跟大家通过共同设立基金的方式,或者通过领投、跟投的方式,大家共同来参与这个产业的投资。

非常希望大家能深耕,不是出差来看一下,最好能够在这边驻一个点,派一个团队在这边长期深耕,跟我们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情况,这样才能真正把创投生态做起来。

赵进强:对于我自己来讲,我是湖北人,又是在这边上的大学,我是非常的致力于推进湖北和武汉创投行业的发展,核心的任务就是要募集更多的钱来解决我们科创这个大势所面临的困惑,怎么样能够把这些优秀的科创技术,无论是在光电子,在信息,还是在半导体装备,我们有那么多的院士,怎么样能把它产业化,这是我们接下来的天使母基金,在硬科技领域要重点解决的。

然后我们跟武汉基金合作的是生物医药基金,重点关注武汉医疗领域。武汉有同济医院和协和医院,这两块是我们重点布局的,我们大概会接下来两到三年,会真金白银砸五六个亿下去。对于投资回报,能够做一些对国家社会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价值的事情,回报率是多少就是多少,没有一个特别的强求。

于彤:我们相信在武汉这边有地方政府的大力的支持,有我们在座的各位投资机构非常努力,非常积极的运作,以及我们在座的各个产业方不懈努力。武汉的电子信息产业一定会有辉煌的明天。

这个论坛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参与。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AI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