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鹏汽车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报。
报告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10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85.3亿元人民币增长18.4%,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81.1亿元人民币增长24.5%。
小鹏汽车的净亏损为18.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8.9亿元人民币收窄大约53.49%,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12.8亿元人民币扩大了40.71%。
具体到业务层面上,小鹏汽车在第三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46,533辆,同比增长16.3%,1-9月份的累计交付量为122,478辆,相较于去年累计同期增长了44.03%。
在业绩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走过两年的利空期,我相信小鹏即将进入到全新的正循环阶段。我们也相信在2025年的四季度,(小鹏汽车)还会开始进入到发展更快速的顺风期,加速成长,并且走向盈利。”
1、订单积压,小鹏汽车开启双班生产
今年三季度,小鹏汽车两款全新车型小鹏MONA M03和小鹏P7+先后上市。其中,小鹏P7+首发搭载了小鹏自研的AI天玑5.4.0、AI鹰眼智驾方案等。
其中小鹏MONA M03上市后,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小鹏P7+上市小鹏P7+公布售价后,服务器出现了拥挤,小鹏官方称,流量是MONA上市时候的20倍,12分钟内大定订单量突破10,000台,3小时内订单量达到31,528台。
交付成为了小鹏汽车需要面临的*挑战:一方面,两款车型订单量激增,交付周期出现延长,确保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的交付量将会是小鹏需要面对的难题。
在业绩会上,何小鹏称,目前小鹏计划扩大产能,M03和P7+都已经开启了双班的生产模式。预计12月交付量达1万台以上,双班生产模式下,预计第四季度交付量创新高。
另一方面,国家对于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即将在2024年12月底结束,包括M03和P7+这两款车型的交付都已经排到明年一、二月份,失去补贴后小鹏新车型能否保证价格上的竞争力,将会是第二大难题。
小鹏高层在业绩会上表示,小鹏P7+和M03产品竞争力要超过友商,因此无论政府补贴持续与否,这都不会对小鹏的订单量带来特别严重的影响。此外,两款车型积压至明年*季度的订单将会成为2025年*季度的增长基础。
报告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第三季度海外销量环比增长70%,占公司销量的15%。海外销售网络方面,其目前已拓展至30多个国家和超过110家门店。
在业绩会上,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对此认为海外市场对小鹏将会是一个非常强劲的机遇。“与中国市场相比,海外市场的电气化进程仍处于早期阶段。但明年海外市场对公司销售额的贡献将与今年相似。”
2、明年将推四款新车,实现盈亏平衡
根据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小鹏汽车当季度在研发上面投入了人民币1.63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1.31亿元增长了25.1%,较2024年第二季度的1.47亿元增长了11.3%。
小鹏汽车在业绩报中提出,研发经费削减仍然存在非常多的空间,预计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将该项支出降低至20亿元人民币,全年的研发支出应该会低于65亿元人民币。
何小鹏在业绩会上称,小鹏汽车在成本的控制和能力的提高方面有7到8个维度的大方向,其中包括合并零部件能力,与供应商共研改善成本空间,以及电子物料的集约化统筹规划等。“目前我们仍然保持这一观点,小鹏汽车会在明年(2025年)年底实现营收平衡。”
据了解,何小鹏在本次业绩会上还透露了接下来的2025年,将会推出四款车型,其中一款会是增程式车型,并且预计将会在每个季度分散发布。
何小鹏表示:”随着AI智能化渗透率的非线性增长,我们计划在未来1到5年内加速推出具备强AI能力和自动驾驶能力的新车,包括超级电动版本的新特性以及多个车型的改款。”
在今年广州车展上,新消费日报记者观察到,随着竞争的加剧、技术快速迭代,智能驾驶早已从高端市场下探至中低端主流市场。
对此,何小鹏在业绩会上回应称,“端到端大模型”会导致的智驾门槛的提高,因为它需要更多的钱、更多的算力、更多的数据去实现。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这些都是新的门槛。同时,全域自研的广度提升将导致智能驾驶能力的变化,智驾之间的差距会放大。
何小鹏补充道,未来三到五年,智能驾驶将进一步影响客户体验,使头部车企获得更强的规模化效应。随着AI驱动从“小脑”到“大脑”再到整车,一级供应商将无法承担全域AI工作,这将导致一级供应商行业在未来三到四年内发生快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