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正在消亡的浏览器,要靠AI大模型满血复活?

或许,未来的浏览器会变成什么样的产品还没有定数,国产浏览器和海外浏览器都在进行相同或者不相同的探索。说到底,不只是浏览器,我们大多数人和厂商对于 AI 的应用都需要一个适应和学习的过程。

我相信人都是聪明的,有些人也愿意分享更多数据。 这就要征询他们的同意,每一次都征询。就算他们厌倦了, 也得让他们来告诉你不必再问了。而且你要确切地告诉他们,你会怎样使用他们的数据。

2010 年,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华尔街日报》举办的 D8 大会(D: All Things Digital Conference)上说出了上面这段话。也是在 2010 年前后,苹果开始研究如何保护用户数据。

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苹果在广大用户心中已然树立起了很强的「隐私安全」认知。

但与此同时,广告商对苹果的抱怨,也早就见怪不怪了。从 iOS 14.5 上的「应用追踪透明度」到前不久 WWDC24 上宣布的 Safari「网页橡皮擦」,苹果一次又一次触动全球广告商敏感的神经。

毕竟老话也说了:「砸人饭碗,有如杀人父母。」

在 Safari 浏览器最新一轮的升级中,有一点可能是大部分广告商都乐见其成的升级,那就是苹果引入了一个新的广告追踪技术。

Safari 用户先别急,这并不意味着苹果就要牺牲用户隐私了。

Safari「隐私浏览 2.0」来了:隐私和广告效率可以兼得?

7 月 16 日,苹果在 WebKit(iOS/iPadOS 平台的默认浏览器内核)的博客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名为《隐私浏览 2.0》。

SCR-20240718-scef.png

图/苹果

其中,除了 Safari 的一系列新增隐私保护功能,苹果 WebKit 团队还重点提到了 Safari 中引入的一项新的广告追踪技术——Web AdAttributionKit(前身为 PCM,Private Click Measurement),并表示在 Safari 的「无痕模式」下也能进行有限度的工作。

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羊毛可以出在猪身上」,「免费+广告」的商业模式带来了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但随着互联网公司对广告效率的追求(本质是收入的追求),开始不断牺牲用户隐私。但在最近十年,大众开始越来越重视自己的「隐私安全」。

在找到更普世化、更友好的商业模式之前,我们还离不开广告,但加强「隐私保护」却是可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

根据苹果介绍,Web AdAttributionKit 就是广告商、网站和应用程序以保护隐私的方式实施广告归因和点击测量的一种方式。简单来说,这是一套替代 URL 跟踪参数以及 Cookie 跟踪的广告追踪方案。

苹果声称,Web AdAttributionKit 可以在确保用户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平衡」广告效率。另外,虽然在「无痕浏览」模式下的应用引发了不小争议,但苹果其实有说明 Web AdAttributionKit 下的广告归因仅限于单个标签页。

比如说,在一个标签中点击一个链接会继续追踪,但不会进行跨标签页的广告归因,同时如果将链接复制并粘贴到新标签页中,同样不会广告归因。

在网页浏览中,一般来说网站追踪用户的主要手段就是依赖 URL 后缀中的「追踪参数」,以及携带用户或设备 ID 的 Cookie。不过这两种手段已经跟不上现代网络的需求,尤其是在隐私安全上。

比如大量浏览器如 Safari、Firefox、Brave、Arc 都已经默认阻止 URL 追踪参数。同时各家也都在寻找和尝试替代 Cookie 的新方案,比如谷歌被「劝退」的 FLoC 以及后来推出的 Topics API。

SCR-20240718-sdnj.png

bv 号后的参数能够追踪到用户,图/ GitHub

这里就不介绍方案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的争议,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浏览器厂商在这个「用户隐私」越来越受重视的时代的尝试。

而与此同时,不只是苹果 Safari,也不只是隐私保护,网页浏览器这种伴随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 WWW 或 Web)出现的「古老」互联网产品,其实最近几年,还在持续的进步乃至进化。

浏览器的自我革新:从隐私保护到生成式 AI

2015 年 5 月的一天,原 Mozilla(旗下有 Firefox)CTO 布兰登·艾克(Brendan Eich)成立了一家名为 Brave Software 公司,并于次年 1 月推出了*版 Brave 浏览器,主打的就是「隐私安全」。

尽管在公司层面和产品层面,Brave 都遇到过一些争议和批评,但时至今日,Brave 可以说已经在浏览器核心用户群体建立了*的「隐私安全」认知,甚至超越非营利性质的 Firefox。

SCR-20240718-sfch.png

Brave 官网,图/ Brave

不仅是一出生就主打「隐私」的 Brave。过去十年,互联网面临广告客户和产品用户之间日益增长的冲突,广告客户鼓励收集和存储互联网用户更详细、私密的个人信息,以提供更有效的广告,但越来越多用户反感于个人信息的被收集。

浏览器厂商也都感知到了变化,从初创公司的 Vivaldi、Arc,到科技巨头的 Chrome、Edge,无一例外都在对外传达、对内跟进隐私保护技术和策略。

毫无疑问,隐私保护是过去十年浏览器发展的一条主线,甚至可以说最重要的。但除此之外,浏览器虽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作为「入口」的重要性大幅削弱,始终还是在改进性能表现,开拓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可能,比如发展 WebXR 等技术。

另外,全球的浏览器厂商也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探索「浏览器」的终点。

国产浏览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力重点都是手机端,从「UC 震惊部」开始就不断塞入各种各样的资讯流、短视频流。同时,浏览器通常还会集成各种功能,小说阅读、文件扫描、网盘甚至游戏,主打一个「乱锅炖」。

不过也有「异类」。夸克最早从 UC 团队孵化的时候,就干脆回归了浏览器的本质——网页浏览,没有乱七八糟的信息流,也没有与网页浏览无关的功能。甚至,夸克的首页设计也影响了大部分国产浏览器的「清爽设计」模式。

尽管随着产品定位的变化和更新,夸克其实也变得繁杂,但还是没有直接塞给用户一堆「信息垃圾」。

1501d66013a92772d54a60b9190c6136.jpg

夸克的首页,图/夸克

夸克的变化,也是浏览器的变化。

小雷作为很早的夸克用户,还记得夸克功能不断增多、安装包体积不断变大的时候被很多老用户批评「初心不在」。但夸克团队一度解释过原因,大概的意思的不变不行,纯粹的浏览器吸引不了、也留不住 App 时代的用户,无法在国内市场生存下去。

与此相对的是,海外的主流浏览器普遍更「眉清目秀」,除了推崇更简洁的设计,也没有太多「网页浏览」之外的功能。就算 Chrome 在前几年也塞了首页资讯流,但相对高得多的第三方内容质量(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以及相对较少的广告,都让它更像一个与 RSS 相对的文章推荐系统。

但同时,不只夸克在思考如何重新设计浏览器,海外的一众初创公司也在思考,区别可能还是海外更侧重 PC 上。

相比前面的 Brave 强调隐私和新的浏览器商业模式,由创始人谭咏文与富田龙起离开 Opera 浏览器另起炉灶开发的 Vivaldi,则在某种程度上和夸克想到了一块。

SCR-20240718-sgez.png

图/ Vivaldi

除了给浏览器增加基于本地的邮箱管理、笔记、截图等功能,Vivaldi 还对浏览器的书签系统进行了改良,将书签和「快拨」(类似浏览器首页的快捷方式)联合在一起,还有网页平行浏览(一个窗口两个网页)以及大量细节上的改变。

另外,在移动端海外还出现了将桌面插件系统引入的变化,从最早只有个人开发者和小公司的「定制浏览器」,到现在 Safari 和 Firefox 都已经实现插件对移动端的官方支持。

不过在小雷看来,过去两年浏览器领域最让人惊喜的一款产品非 Arc 不可。

坦白讲,Arc 的设计很多都能在其他浏览器或者插件中见到,比如 Vivaldi 的网页平行浏览,比如垂直标签页,又比如分区系统。当然,Arc 还有此前没有或者不为人知的设计,比如 Arc 没有首页,书签被定义为「固定标签」,以及从第三方软件打开时的独立窗口。

SCR-20240718-shgr.png

Arc,图/雷科技

然而,作为一个常年在 Firefox 和 Chromium 系浏览器间切换的用户,小雷确实认为放在 Arc 的一整套设计下,上述的这类设计都显得更加合理、更加舒服。

而 ChatGPT 的到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断 Arc 的原计划,但实际也催生了一场更加彻底的浏览器革新,从 Arc 到夸克。

AI+浏览器,浏览 Web 世界的*形态?

今天,是个浏览器都在加入生成式 AI 功能,主流浏览器中微软 Edge 大概是最早的一个,相比之下 Chrome 就显得比较迟钝了,直到今年年初才引入生成式 AI。而大部分的主流浏览器都在 Edge 与 Chrome 之间开始了生成式 AI 的引入。

桌面端普遍的做法其实都是将 AI 聊天机器人加入侧边栏,除了网页摘要、基于网页内容的问答,可能还有改写、帮我写等功能,比如 Edge、Chrome。

移动端的标准答案则是 AI 搜索,比如 360 AI 浏览器和夸克,都是默认 AI 搜索,来简化用户在手机上查找信息的流程。

同时,以 360 AI 浏览器和夸克为代表,国产 AI 浏览器还倾向于加入更多的功能,覆盖更多的使用场景,比如长文档的摘要总结、视频总结、AI 生成文章甚至课件等。

但在小雷有限的体验和认知中,生成式 AI 改变*的浏览器可能还是 Arc。除了移动端直接推倒重来,5 个月前,The Browser Company 还宣布了 Arc 浏览器的「第二幕」,也是属于 AI 的一幕。

在 Arc 的桌面端,生成式 AI 没有侧边栏,但会在搜索结果页「提前总结」链接后的网页内容,也能在内容页随时向 AI 提问相关问题,还能在搜索框中让 AI 直接打开你需要的文章链接(Instant Links),绕开搜索界面。

打个比方,你想看小米 14 Ultra 的评测可以直接输入「小米 14 Ultra 评测」,按下 shift+enter,AI 会自动找到并打开相关的评测文章。

SCR-20240718-shry.png

Instant Links 功能,图/雷科技

而在移动端,重新推出的 Arc Search 更是大刀阔斧砍掉大量设计,基本除了无首页设计和基本的标签页功能,就是搜索。Arc Search 的做法,是将传统搜索与 AI 搜索(Browser for Me)并列,AI 只满足用户的「问与答」,传统搜索方式兜底。

在产品定位,Arc Search 主要还是一个「问完即走」的 Arc Browser 配套应用。

浏览器不会死,但一定会变

只要 Web 不死,浏览器就一定不会消亡。但用户需求在变,技术也在也变,所以浏览器的演变是不可避免的。

或许,未来的浏览器会变成什么样的产品还没有定数,国产浏览器和海外浏览器都在进行相同或者不相同的探索。说到底,不只是浏览器,我们大多数人和厂商对于 AI 的应用都需要一个适应和学习的过程。

但基本可以肯定,隐私和 AI 会是浏览器未来的两大主线,前者让用户更放心地上网,后者让用户在这个信息纷杂的时代,更轻松地从大模型、从互联网获取需要的信息。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雷科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AI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