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不氪金、拼实惠,户外人越来越松弛了

从氪金才能玩户外,到现在买得越值越好,年轻人似乎正在重拾户外的本质。户外运动并不在于为其付出了多少金钱,以及各种大牌logo的点缀,而是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松弛,以及身边人陪伴所带来的美好。

工作日在格子间里加班加点,一到周末则摇身一变——穿着一身抗造的户外服,背上装备走在路上,去山间、溪旁,来一次忘记工作的户外之旅,似乎成了不少职场人周末“喘口气儿”的充电方式。

去年,后浪研究所曾发布过一篇《2023年轻人户外报告》,调查显示8成年轻人都喜欢进行户外运动。今年,这股户外的风愈演愈烈,也带动了户外消费市场的增长,据《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到2025年,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不同的是,这些年轻人喜欢的不只是精致露营、重装徒步,也有一部分年轻人爱上了说走就走的徒步,与装备“低配版”的露营。

他们不再烧钱玩户外,主动一个“能省则省”。

01、花小钱办大事,平替的风也吹到户外了

一次酣畅淋漓的户外出行前,少不了添置一批装备。但一看价格,一顶帐篷动辄几千上万块,一件冲锋衣也需要上千元,对于一部分年轻人来说,户外确实释放了生活压力,却也带来了经济压力。

25岁的崔瑞*次接触户外是在国外读大学的时候,2019年末,同学邀请她一起去旅游爬山。当时没有任何户外经验的她,也没做什么功课,只是根据自己的消费实力,在网上那些风比较大的户外品牌中,买了些好看的外套、速干衣、速干裤、登山鞋、爬山杖,全套的户外装备下来,少说得花了5000块。

崔瑞爬的山

但崔瑞只穿过两、三次,就赶上疫情,没什么再出门的机会,衣服也被压在箱底。直到毕业回国,打包行李时,她才找出这套装备,但因为行李额度不够,她在当地用不到一半的价格就把衣服打包卖了出去。

2021年,崔瑞回国进入了一家营销公司工作,尽管依旧有一颗想去户外的心,却因为工作强度大,薪资只能维持吃吃喝喝和房租,没有足够的盈余去支撑自己的户外梦想。

直到近两年,户外活动持续火热,身边朋友总叫崔瑞去周边爬山、徒步,崔瑞又燃起了户外的小火苗。她找朋友们推荐一些便宜又好穿的户外品牌,朋友们不约而同地给了同一个选项——迪卡侬。

中产接连捧红了Lululemon、始祖鸟和萨洛蒙,许多户外品牌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性价比*”迪卡侬便成为了一部分年轻人的选择。崔瑞拽上朋友去店里选购了一批新装备,穿着她们爬了江浙沪周边大大小小的山,回归了大自然的怀抱。

不过,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能省则省,尤其是他们发现,连迪卡侬也不是*选了,他们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寻找更令人心动的平价产品。近两年,崔瑞就观察到身边一些新入局的朋友开始添置外贸版的户外衣物了,他们会在网上挑选那些专门售卖原单的店铺,“看着和旗舰店卖的没什么差别,一问价格不到100块。”

这股平价消费的浪潮也吹到了露营中。

从2021年起,几乎每个周末,柴华都会带着老婆和女儿一起去露营。随着女儿的长大与露营经验的日益丰富,柴华对于露营设备也有了明确的需求, “实惠、实用”就行。

柴华*次露营带的装备

露营椅是在拼多多上用27块钱买的,天幕是用一个粉色的2米的钓鱼伞代替的,充气泵也是在一众800、1000块价格中,万里挑一用280块买回家的。

柴华的想法代表了现在的绝大部分露营的年轻人。于是肉眼可见的,在拼多多上搜索“露营设备”,就能看到60块钱的轻量化露营桌销量突破200万,50块的露营车销量突破100万,20块的卡式炉销量达到110万……

他们购买平价产品的热情也催生了一批露营平替好物博主。在网上随便一搜,就能看到有人教你用200元搞定全套露营装备,有人推荐大品牌的同源代工厂,也有人教你换一种说法就能省下一大笔买装备的钱——比如用“收纳置物箱”替换“露营周转箱”,用“外卖保温箱”替换“户外保温箱”……

为了在户外设备上省点钱,年轻人们可谓挖空了心思。

02、“都是为了解压去的,谁有那闲心攀比啊?”

虞敏是从去年开始被朋友们带进露营坑的。

朋友们的露营经验已经很丰富了,设备也都搭配的非常专业。所以*次露营时,放眼望去,是好几个金字塔的帐篷,中间夹杂着一个公园帐篷,那是虞敏几年前随便买的。

虞敏和朋友们的帐篷

设备的不专业没有浇灭虞敏户外的热情。对于虞敏来说,露营是一次“朋友聊得来,孩子也能玩得尽兴”的活动,但为了补足自己的设备欠缺,虞敏还是找朋友推荐了一些产品。

一众推荐中,虞敏会根据“性价比排*,舒适度排第二,颜值排第三”的原则来进行筛选。

首先,虞敏会在不同平台进行横向对比,发现在拼多多上用券后,旗舰店产品的价格都能最实惠。其次,虞敏也会在拼多多上“甄选”出一些同源代工厂,从详情内容和图片信息,选出中意的产品,“它只是没有印相应牌子的logo,但是其实它的价格会便宜四、五百块钱,小的会便宜两、三百块钱,但其实东西的质量是一模一样的。”

尽管每次露营时,虞敏都会看到营友们拿出的一些高端设备,总有人围在周围好奇地观察询问,虞敏当然也感兴趣,但在她看来,“喜欢归喜欢,但买是另外一回事,你的消费水平可能接受不了那么贵的东西。”

而且从实用性出发,那些平价设备使用下来也还不错,至少80%是满意的,省下20%的瑕疵也可以忽略,“没有*的东西,你想象的东西和你收到的实物始终会有那么一点落差。”

同样在去年入坑户外的李欣,*次的户外装备就是在拼多多上添置的,不到300块,也没做任何功课,就是在平台上随便选了几件好看的、好搭的。她也没管功能性如何,“只要舒服、好看就行”。她穿着这套装备参加了几次徒步团,有两、三个穿着始祖鸟、凯乐石的团友们还夸她“这身搭配的好看”。

“大家都是为了解压去的,谁有那闲心攀比啊?”李欣说。

在这个过程中,她更享受的,是徒步过程中和团友的交流,以及沿途看到的美景。不管你的衣服上有没有小鸟、大象或是The North Face,不管你的帐篷是金字塔帐、屋脊帐,还是隧道帐,贴牌与否、价格高低,“户外运动的快乐不会因为你设备好坏减少。”

柴华也曾为了“虚荣心”买过一个牌子的天幕,以为“越贵的越好”,结果*次用的时候搭了半个小时,媳妇都跟他“急眼”了,自己都晒冒烟儿了天幕还没搭起来。最后还是旁边一个营友实在看不下去了,帮柴华搭完了。

后来,柴华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天幕产品。现在他用的是一个在拼多多上花了180块,一家三口都能用,且一秒钟就能搭起来的钓鱼伞。相较于那些天幕和1000块的钓鱼伞来说,好用又实惠。

“有便宜的何必买贵的?”柴华说,“其实没人会问你这个东西是你买的二手或者是啥,没人会问这样的话,因为露营本身就是大家玩的开心,享受生活。”

03、“拼实惠”的户外人,越来越松弛了

一切都在证明,年轻人的户外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改变。

在崔瑞看来,户外运动不分贵贱,“甚至你穿个卫衣、牛仔裤和板鞋,不花钱买设备也能玩”。她就有朋友白天穿着休闲服上班,晚上也穿着那身衣服爬山。

现在,崔瑞每次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平价好物推荐,都会把链接分享给同样玩户外的朋友,朋友要是买回家用了好用,崔瑞也会跟着添置回家。

当然,许多专业的玩家注重户外体验感,还是会添置那些昂贵、专业的户外产品。就像虞敏之前公司的许多同事,买的装备动辄上万块,“人家是专业的”,虞敏说,但自己和朋友们都是周末才有时间带孩子出来玩,大家用的都是比较平价的东西,每次人均花费也只要100块左右,“我们就纯粹是为了周末两天把孩子带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一年来,虞敏和朋友们保持着每周一见的频率,换着地儿露营。天热了,他们把目的地改成带水的线路,让孩子们可以玩水、骑滑板车,“大家又可以聚在一起吃饭、聊天、喝茶,晚上还会给小孩子放电影,小孩子也找到了周末的乐趣,不像以前只能带着孩子去公园转一圈,要么就是去商场,也没这么热闹。”

而对于柴华来说,露营*的意义是创造了独属于一家三口的小天地。

在过去,每次出门旅游,都是人挤人,尤其是在有了女儿后,“你带孩子,孩子再哭,你再给她喂奶,再换尿不湿,这个东西就不切合实际了。”而每次露营,柴华都能躲避在帐篷里,再用小彩旗在外面围成一个圈,“这一小块天地就属于你自己。”重要的是在户外,孩子也不再频繁地玩电子产品了,“一切都以孩子为主。”

柴华和家人们的露营小天地

柴华把自己的平价露营产品分享到社交媒体上,还有不少人都找柴华进行推荐,其中大多都是像他一样的年轻爸妈,也想用较低的成本带着孩子体验户外的乐趣。而当柴华发布一些产品价格时,这些爸妈还会在评论区“内卷”起来,说自己买的价格更便宜,后来柴华在评论区回复“我还推荐呢,原来我也买贵了。”

每月一次的徒步,成为了崔瑞最期待的时刻。徒步那一周的她,“走在上班路上都是轻飘飘的”,每天都在和朋友数着手指头倒数日子;李欣也在户外中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约着去打卡各种徒步路线。在路上吐槽工作,交换观点。

从氪金才能玩户外,到现在买得越值越好,年轻人似乎正在重拾户外的本质。户外运动并不在于为其付出了多少金钱,以及各种大牌logo的点缀,而是自然环境所带来的松弛,以及身边人陪伴所带来的美好。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后浪研究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休闲娱乐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