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4落地150+场全国产业带招商活动,SHEIN助力传统产业带出海加速

今年以来SHEIN平台化业务频频发力,日前刚刚推出了“半托管”模式,这意味着SHEIN仍在进一步迭代其帮助第三方卖家出海的“平台多模式”

对传统产业带上的商家和品牌来说,2024无疑是加速突破转型、接轨国际市场的重要时点,越来越多产业带有意借助跨境电商的渠道和资源开辟国际化市场,抓住新市场带来的广阔机遇。

而跨境电商也都纷纷加码赋能和支持传统产业带转型与出海。6月6日,全球领先在线时尚与生活方式零售商SHEIN“希有引力”全国产业带赋能计划正在提速推进。仅在6月,SHEIN就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等制造业强省的13个城市、20多个重点产业带进行近20场招商及合作,涵盖家电、家装、服饰、百货、玩具、婴童、宠配等众多品类,预计2024年内SHEIN将在全国产业带举办多达150+场招商与赋能活动。

from clipboard

除了在产业聚集的强省重镇进行布局,SHEIN还会加强与众多特色产业带合作,将特色产业带的新品、优品培育为跨境“爆品”,并为不同产业带卖家配置了相应的系统性培训(包括新商快速成交方法论、品类行业趋势分析、四大成长工具礼包等)、7*24小时客服、买手帮扶、官方社群支持,还提供了丰富的海外市场营销活动,卖家产品甚至可获得一些新品流量扶持和时尚红人推荐。通过这一整套的供培训、教方法、给工具的措施,哪怕是出海零经验的产业带卖家,SHEIN的一体化招商+培养的支持与帮助都能让产业带商家系统性提升面向全球市场的综合能力。

传统产业带长出“国际范”

今年以来SHEIN平台化业务频频发力,日前刚刚推出了“半托管”模式,这意味着SHEIN仍在进一步迭代其帮助第三方卖家出海的“平台多模式”:无论是对于生产型企业、贸易型企业还是品牌卖家,均能结合自身情况在SHEIN提供的代运营赋能、自主运营和半托管等多种出海模式下选择出海,卖家以自身优势+平台各资源支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全球影响力,卖家与平台携手长远高质量发展。

国内产业带的形成,曾经得益于特定区域内的资源、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势,通过整合上游和下游资源构建起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随着产业链壮大和环环相扣,最终形成了在特定领域具备优势的产业带。来自行业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全国总计有超过1100个产业带,然而交易额超过100亿元的产业带只有50个,许多产业带具备生产制造方面的不俗实力,但在国际市场上的业务运营缺乏经验与积累,具备极大的开发空间。

在“跨境电商+产业带”的互相奔赴中,传统制造业与电商进一步融合和相互成就。借助例如SHEIN这样的跨境平台出海,产业带企业跳过了许多中间环节,得以直面海外150多个不同市场消费者。在SHEIN上,类型各异的产业带卖家均能根据自身所长适配到不同的出海模式。有些卖家希望主要专注提升产品力,将更多精力集中在打磨高质量产品上,其余事项借力跨境平台的赋能轻松上手;而另一些则把供应链建设和数字化转型视为机会,看中提升海外运营能力和品牌建设,需要平台指路;有些则是希望通过SHEIN平台的赋能尽快掌握柔性制造和“小单快反”的精髓。

江苏美妆产业带的工厂主于晓鸥开通SHEIN店铺的理由是“简单易上手”。于晓鸥说:我更多只需要专心把产品做好,海外运营和国际物流仓储都有SHEIN平台支援和协助。对于这位十余年来从事传统外贸的工厂主来说,看着电脑屏幕里的零售订单飙升是种难忘的体验,于晓鸥意识到通过跨境电商平台他就能自行实现产品畅销海外。

从月销售40万元到年销售额4000万元,山东老板秦立在SHEIN平台的销售额在一年时间内增长了近10倍。由于SHEIN平台上的出单量较大且店铺增长稳定性,秦立刚的生意做得很安心,正在冲击2024年销售8000万的“小目标”。诸如此类在SHEIN平台上产业带企业从“起跑”到“起飞”的故事还有很多。

SHEIN数字化“柔性制造”加持,产业带卖家升级换代开新篇

过去对于产业带卖家要出海而言,克服经验的局限、语言的障碍、营销策略的适应、流量的竞争以及物流成本的投入,每一个难题都需要依靠专业的团队和充裕的资金投入解决,现在有了跨境电商平台的协助赋能,事情变得简单起来。

去年SHEIN推出“希有引力”和“500城产业带计划”以从销售、市场、运营、物流等全方位的支持助力传统产业带快速出海。 从2021年至2024年3月,全国已有300+产业带卖家牵手SHEIN平台。SHEIN平台独特的点在于,基于自身庞大的全球销售网络、成熟的海外营销经验以及创新的供应链体系,SHEIN在自主品牌大获成功的基础上大力深化拓展平台模式,积极引入更多第三方卖家与品牌,共享数字时代的红利。而其自身擅长的柔性按需供应链模式在平台化之下也能将自身的一些经验赋能给服装行业以外的产业带卖家,数字化柔性供应的理念在卖家中间也得到了应用和普及。

广州服装产业带的王展鹏自认是转型跨境电商、研习SHEIN数字化柔性供应链的受益者,三年前他还是自认为对海外市场一窍不通,即便发现了有潜力的产品赛道,但海外消费者到底愿意为怎样的产品买单,这个难题一直困扰他使他很长一段时间摸不准生产方向。在SHEIN开店后,他也获得了打造跨境爆款的方法论“补给”,最近开发的一个新品单月就卖出了四五万件,单品月销售额近八十万美元。王展鹏也从一家工厂的工厂主变成了同时管理六家工厂的CEO,用数字化管理手段很好地统筹调度多个工厂的庞大产能,小工厂升级换代变成了现代化企业。

一天卖出上万顶帽子、日均开发新品50多款的义乌厂长许帆,从入驻SHEIN起坚定了工厂必须转型的信念:“一顶帽子一次做几万件不算什么,能短时间做出几万顶不同的帽子才是厉害”。SHEIN平台带来海量的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他们多样化的消费渴望刺激着许帆很想改造原有工厂的生产方式,并尝试打造了一座SHEIN式数字化“小单快反”的工厂:先是引进一批设备,更高效地在成品帽子上进行个性化绘制;再把原有员工拆分成作业小组,在SHEIN的供应链赋能支持下将数字化的管理方式融合到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库管理等环节。即使他的海外店铺粉丝容易“喜新厌旧”、市场流行元素变了又变,他始终能够通过SHEIN的动态趋势赋能进行高效开发和灵活生产,保持了很好的产品动销率,有的买家一次就能在他的店铺购买十几顶帽子。

在SHEIN,卖家既要销量又要品质品牌进阶

“终于出道了!”

在其他电商平台做“练习生”时间长达2年半、又来到SHEIN平台上开店8个月的90后玩具产业带卖家余志豪,感慨自己终于在跨境电商的赛道上出道了:入驻SHEIN头一个月销售额10万美元,第二个月50万美元。不断涌现的爆款给了他all in投入跨境电商的勇气:“10个产品至少7个能有不错的销量,7个产品里还会出大概3个爆款。”出海后余志豪的视野开阔了许多,觉得以前是认知局限了自己,现在放眼全球玩具市场都是商机。

“中国制造业未来一定要走提升附加值的道路,附加值来自设计、工艺、产品等创新,以及品牌力提升。”数字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胡麒牧表示。他还认为,跨境电商用数字化工具帮助产业带优化供应链,通过柔性小订单来解决生产均衡性问题,然后再通过对大量碎片化订单进行全链路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从而实现柔性标准化的生产和提质增效,赋能更多产业带新质生产力的打造和品牌出海。

为更好帮助传统产业带卖家适应海外市场与运营,SHEIN为卖家尤其是出海新手持续不断地补给着跨境方法论,并以全链路专人指导(快速入驻,快速出单,快速爆单)、市场趋势分析赋能、爆品打造攻略、营销活动推荐、供应链优化扶持等多项举措,助力卖家提升整体经营能力,“感觉跨境电商的学问还很多,每天都有新的东西要学,”一卖家表示。对SHEIN而言不只是招进来,而是如何充分挖掘卖家潜力并结合平台擅长的资源与能力帮助他们成长为更精通海外消费者需求、更了解国际商业规则、更敏锐洞察市场趋势,甚至堪为引领消费潮流、提升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自信的跨境CEO。SHEIN平台提供的多方位赋能与培养使这一初衷能得以实现。

义乌卖家周鹏宇工厂制作的饰品原是为欧洲的高级精品连锁店供货,而今他以自己的饰品品牌在SHEIN上零售,一年卖出3000多万元;

深圳卖家王宇出海后创立了自己的时尚电子品牌,开发出的多款“好看又时尚”的电子产品深受北美、东欧等地消费者青睐;

广州卖家陈柠每月卖出十万件小礼服,她的产品还获得了海外网友的强烈推荐,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得到了堪比Vera Wang等国际大牌才能获得的高赞关注,她的心里难掩骄傲……

立足产业源头,投身跨境机遇,小工厂也能变成现代化出海企业。一大批新兴跨境CEO正在传统产业带的土壤上茁壮成长。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