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阿勒泰的李文秀,为什么是周依然?

在电视剧最初的创作阶段,李文秀这一角色就被敲定了一股要“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的精气神,她必须要经历这一切。

可能有不少人要感谢李娟那双美丽的眼睛。

如果没有李娟的眼睛,我们将无法留意到在世界上名为“阿勒泰”的角落,有戈壁、草原、森林、雪山与白云组成的广阔天地,和从大黄猫、骏马、鹅卵石身上流淌出来的生命力。

她的文字就像一阵自由的风,温柔却有力地拂过万物。

而在电视剧作《我的阿勒泰》中饰演李文秀的周依然,则是将原本只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风,化成了少女灵动的裙摆和一身的倔强与孤勇。而我们也得以透过她细腻明亮的眼眸,看见独属于阿勒泰的生存景观一帧一帧地立体起来——“那是萨依恒布拉克草原上膨胀的帐篷,是夏季牧场上喧嚣盛大的弹唱会,是入冬后瓷实的迢迢雪路”……

“在大雪围拥的安静中,我一遍又一遍翻看这些年的文字,感到非常温暖——我正是这样慢慢地写啊写啊,才成为此刻的自己。……文字里的那个‘我’,还是十八九岁的光景,贫穷、虚荣、敏感又热情。滋味无穷。”

*集开头,当旁白念出书中这段序言时,李文秀和周依然便融为了一体。

1、作为李文秀,闯入阿勒泰

“地广人稀,空气好新鲜。”这是阿勒泰给周依然留下的初印象。

她在《我的阿勒泰》中饰演的李文秀,高中没毕业但有一个文学梦,在城里打工却因为不顺利而不得不回老家,是开局平凡到近乎有些暗淡的女孩。

可惜“回到阿勒泰”也并不是那个让生活与命运即刻发生逆转的契机。贸然闯入陌生世界的李文秀,首先面对的是大自然的凶猛,以及因为语言和文化不相通而产生的误会与冲突。因为太年轻,她还来不及像妈妈张凤侠那般,在这片土地上修炼出生存智慧与豁达态度。

周依然还记得前期的几场戏是在白哈巴河边拍的,初来乍到,漫天的风沙便在那儿迎接他们。这是大自然替自己选择的暖色滤镜,有一种令人窒息的美丽——人置身其中,一张嘴便像嚼花生豆一样收获满口沙子。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周依然和一众演员也转场至那仁夏牧场,那是一片平时不对外开放,只有当地人会来放牧的秘境。有一场戏,周依然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躺在草地里,睡场好觉。她如今依然记得当人不再“居高临下”,而是将视角无限接近地表时,“天是蓝的,风是甜的,花开得特别嫩,草地上的羊就和自由的花儿一样美。你坐在那儿,时间都不重要了,一切归零,很宁静,很宁静。你甚至能感受到宇宙的能量,然后吸收它”……后来,这场戏也成了周依然*的一场戏。

曾经,年轻的李娟也总是在山野里拖着长长的步子慢吞吞地走,走着走着便随意找处平坦的草地一躺,让身子陷入大地。她不知道每天不睡觉还能干什么,因为眼前总能看见远方开阔的人生、耀眼的未来和激烈去爱的本能,但自己身上只有软弱与无力。

这是每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曾经历的生长痛。在电视剧最初的创作阶段,李文秀这一角色就被敲定了一股要“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的精气神,她必须要经历这一切。

或许一开始,她只是不小心一脚踩向了羊粪,又被从树上掉落的骷髅马头吓到,继而尖叫连连,不得不与阿勒泰发生了互动。但很快,你就能看到她莽撞地与这个世界磕碰,又于伤口处生长出一个新的李文秀来;看到她用纤细的胳膊在河里打捞起情绪崩溃的母亲,又机灵地用塑料袋替奶奶挡下了雨水。

她就像一株小草,主动地向下扎根,汲取生存与生活的力量。于是,阿勒泰那与梦境相重叠的广袤风景,也不再只映衬个体的渺小,而是将那些浮游、躁动的灵魂也一视同仁地接纳。

李文秀终于从在乌鲁木齐饭店里靠穿着民族服饰来假装新疆人的小服务员,成为夏牧场上所有人都知道的“小卖部的姑娘”,而周依然也成了阿勒泰风景的一部分。但她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不是李文秀被阿勒泰所接纳了,而是李文秀接纳了她所在的这个地方,接纳了自己。你怎么看这个世界,世界给你的反馈又是什么,其实都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

扮演李文秀的过程中,周依然也逐渐“松弛”下来。她常常与“妈妈”马伊琍展开独属于“吃货”间的真挚交流,也会与其他同龄演员打赌,谁敢触摸外干内软的,像炸冰激凌一样的牛、羊、马粪;甚至当被问到愿不愿意在阿勒泰定居生活,她也觉得是一件毋庸顾虑的事情。

2、作为演员,去爱,去生活,去受伤

从上学时起,周依然就很喜欢写东西。毕业后去背包旅行时,她也会带上一本牛皮封面的手账本,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把心情写或画下来。成为演员后,这样的习惯就演变成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她会在剧本里贴满各种便利贴,每一则笔记上都是人物心理活动被逐渐捋清的过程——李文秀在这个年龄时心里想的是什么?她为什么想当作家?从乌鲁木齐回到阿勒泰,她的想法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片场,这些思考又变成了抛向导演的更多问题和讨论——我这句话为什么这样讲?为什么我和妈妈是这种关系?为什么我和巴太是这样的?

周依然较真得导演都有些“烦”她了,但一旦开机,清晰的人物逻辑和行动线便将她指引向极其准确的表演。正因如此,导演滕丛丛也称她是“像水一样”的演员:“可塑性很强。她本身坐在那儿你可能看不出来鲜明的性格,但是你给她一个角色,就像给她一个容器,她就可以把自己浸入其中。”

在理解李文秀、成为李文秀的过程中,周依然找到了演员和写作者的共性:“我和李文秀都是观察者。” 

她们都尝试从自己的生活中跳脱出来,作为观察者去看这个世界,从内心每一个小小的点出发,去疑惑,去问为什么,去研究人与人、人与世界连接和相处的答案,最后再去表达。所以“去爱,去生活,去受伤”也构成了演员周依然的内核,“作为演员,我也需要去体验生活,才能够去感受到其中的滋味;只有去爱了,我才知道爱是什么感觉,受伤了我才知道哪里疼。我只有真的经历那个过程,真真切切有一种感官上的感受,才会有发自内心的顿悟”。

她重新回过头,去观察自己遇见过的角色:“三悦是一个勇敢的表达者,她在感受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了答案和解答,最后也跟自己的困惑、跟自己和解了;金丽娜是一个经历者,她没法从过去中跳脱出来,也就没法看明白自己正置身于悲剧之中,没法逃脱沼泽困境;李文秀则是一个观察者,一个记录者,一个感受者,所以她才能够梳理因果,找到解决办法。金丽娜就没有她那么幸运。”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英文名是To the Wonder,作为“爱、生活、受伤”这些动作的延伸,它为故事再添上了一些对理想主义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憧憬。这就像美丽的夏牧场,现实的土壤上也会开出轻盈的、充满喜剧色彩的花儿,而少女只需要大梦一场,揉揉惺忪的睡眼,“然后继续大步往前走就OK了”。

李文秀和周依然笃定的步伐,就在阿勒泰重合。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新周刊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文娱传媒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