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二手HR」产业链:一单抽成千元,599元收徒包教包会

在社交平台中,但凡提及到“二手HR”、“人力经纪人”、“私域人力规划师”等关键词,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所谓“知识付费”的陷阱。

“这个行业不好做”,在上海做人才服务的创业者李木感叹。

他所感慨的,是一个在社交平台中被称为“二手HR”的项目,这个项目的从业者在市场上也被称为“人力经纪人”或者“私域人力规划师”等。

不同于李木苦于创业难的感慨,另一位从业者则称,“这是一个不需要投资就能轻松赚钱的生意。”他将这个职位描述成一个中介,“你是中间人,对接上游的工厂、人力资源公司、劳务公司等,然后通过平台和自己私域渠道发出去,帮上游找到合适的员工。”

在和Tech星球的沟通中,他多次强调“谁都能做”、“有手机就行”,但又多次发问,“你有相关的渠道吗?”

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围绕这一项目的内容分享贴下面,一些用户留下了“求带”、“怎么做”等评论。

而在进入小红书中的一个“人力经纪人搭子”社群中后,Tech星球发现,连续一周一直有人进入群中,而且都在“求带”,但群里一人给出的回应则是,“不免费,你得有本金。”

李木称,尽管这个行业存在一定招聘“二手HR”的需求,但不能否认的是,乱象丛生之下,一些人正在把这个“职业”变成一条以收割为实的产业链。

01  蓝领市场,门槛低到谁都能做HR? 

根据领英此前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HR从业者职业发展报告》显示,在全部HR行业的从业者中,仅有19%的从业者在校时主修HR相关课程。

多位做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的从业者都向Tech星球表示,并非科班出身,他们有人曾经是程序员、有人是策划、也有人从事金融行业。

事实上,跨专业入行做HR并非个例,这在以招聘白领为主的市场,也被从业者们视为常态。而在蓝领市场,做HR的门槛被进一步降低。

社交平台上所言的“二手HR”项目,就是聚焦蓝领市场。“简单来说,就是给同城的企业输送不同工种的一线员工,比如餐饮、快递、工厂等”,一位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

Tech星球在多个蓝领招聘平台搜索“HR”岗位,其岗位展示中,极少会对具备人力资源经验做出要求,甚至有一些会将“宝妈可做”、“待业者可做”等写入招聘页面之中。

上述从业者向Tech星球透露,相比经验,他更关注有没有资源。“要么你能拿到上游的招聘需求,要么你能推荐下游的应聘者。”

可以说,“无门槛”是“二手HR”被一些求职者、创业者追捧的起点,而蓝领招聘市场的特性进一步推热了这个项目。

李木告诉Tech星球,白领招聘存在需求高、岗位少的特点,能通过公司直接在平台招聘的模式解决。但在蓝领招聘市场,需求分散,且招聘量更大,“这类的招聘职位集中在人力密集型行业,用工需求比较集中,需要批量交付。”

以一个大型电子厂为例,每天可能都有千人级别的面试和离职需求。李木表示,这样的招聘量单靠企业自身是很难完成的。

而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就催生出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外包公司、劳务公司。他们以蓝领人群为主,依托大批量招人的用人企业获利。

当这些公司将企业招聘需求进一步向下分解,那些拥有私域人才流量池的“中间人”就成为了关键的一环。

02  一单抽成高达千元,号称月入轻松过万

“你安排的员工只要不离职,你们当地的人力公司会一直给你返佣”,“蓝领类人群多,没有企业不要人,没有人不求职”,“上手快变现快,岗位多,返佣方式多,操作简单”,一位自称做了八年二手HR的从业者在加上咨询者的微信后,*时间发出了这几段话。

随后,又紧跟着发来一份文档,详细介绍了所谓“二手HR”的项目优势、项目介绍、返费方式、操作流程以及成功案例。

根据其介绍,返佣的方式分为多种,包括按工时、打卡类、日结、月结、就业安置、高端猎头等。他以打卡类为例解释,比如客服人员、安保人员、外卖员等都属于这一类。“打卡的意思是他们打卡满7天到10天后,你就能拿到返佣,佣金大概在700元至1200元左右,但只返佣一次。”

在其展示的微信收入截图,从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与此同时,社交平台上多个宣传“二手HR”项目的内容贴子中,“一天耗时两三个小时,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实现月入过万”的标语刺激着求职者、创业者们的眼球。

但是,这些在李木看来,“*是美化了。”

在他看来,所谓的“二手HR”不过就是一些非法的劳务中介,他们不仅没有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相关资质,还无法提供真实可靠的工作机会。“这些劳务中介通过把人送到工厂且工人面试成功后从中抽成,所谓的抽成可能来自于工人工资的克扣。”

而一位曾经做过劳务中介的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很多人都是在找工厂工作的过程中开始从事这个职业的。“相比工厂,做劳务中介看上去更轻松。”起初是通过熟人开单,但随着周边资源的消耗,一部分中介就开始寻找下线,由此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二手HR。

与此同时,他表示,随着劳务中介群体的扩大和分层,中间的利润差价也被层层收割。“作为招聘链条上的底层,你拿到的抽成一定是*的。”另一位被二手HR项目吸引入局的从业者王苗则吐槽,只开过三单,每单的抽成也就200元。

Boss直聘、快手、抖音等招聘平台已经进入蓝领市场,取缔中介,让工人直接与工厂沟通成为了这些平台的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劳务公司的业务逐渐收窄,而在产业链下游的“二手HR们”也陷入了无单可开的状态。

当下李木的人力资源公司逐渐将业务重心转移到了代理记账、提供薪酬设计、福利管理等方向。而依旧不甘心的王苗则选择了为“招到人”而付费。

03  “599元,我亲自带你,包教包会”

当被问到“如何做二手HR”时,上述做了八年二手HR的从业者给出了这样的回复,“599元,我亲自带你,而且包教包会。”

在他发来一份详细的教学内容包括:对接当地人力公司话术方式方法,拿到几乎本地所有企业的岗位跟一手单返佣政策(纯线上);对接人力公司合作;本地化暴力引流本地求职者;送人话术,成单话术,对接话术。

“付费就带你,但不可能在我这里免费拿资源”,上述从业者在沟通中反复强调,他告诉Tech星球,这些资源都是自己多年的沉淀,方法和方式也是自己总结经验后得出的。

事实上,在社交平台中,但凡提及到“二手HR”、“人力经纪人”、“私域人力规划师”等关键词,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所谓“知识付费”的陷阱。

这个陷阱的目标人群是期待从“二手HR”项目中获利的人,而挖开这个陷阱的人群则是上一批从“二手HR”项目中失败的人。“一环扣一环,他们自导自演了一个‘杀猪盘’。”

为了获得更多的学员,这些所谓具备多年经验的从业者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持续宣传“二手HR”项目,以前辈的身份发布一些大同小异的经验帖,利用劝导、PUA的方式吸引到一些学员。

上述号称“包教包会”的从业者在和Tech星球的沟通中,就试图多次用PUA式的话术引起关注,类似“你连甲方都不知道,我怎么教你”、“你这种情况,我带你要费很多时间”、“你什么资源都没有,怎么做这个行业”......

王苗就是在小红书的一个人力资源群中被“招募”,出于开拓招聘渠道的目的,她交上了600元的学费。“被拉进了几个群,然后给了几个文档”,她向Tech星球吐槽。

而且据她回忆,在交学费之前,这些人会承诺“一次交费、终身服务。”但实际上,交费之后,却根本联系不到人。王苗告诉Tech星球,在她被拉入的几个群中,的确有一些人在发招聘的需求,但当自己联系对方时,对方却表示:这是在招人,不是发布招聘的任务。

与此同时,王苗发现在她陆续加入的几个群中,顶着不同头像的用户所发出的教学介绍资料基本一致,“大概率都是根据一套模板做的修改”,王苗表示。据她观察,她此前所在的小红书副业群中,每天都有几十个人加入,“我发过一次‘这是骗子’,但很快就被踢出了群。”

不过,在近一周Tech星球加入的几个群中,有些已经被平台标注上了“存在安全隐患,已被解散。”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Tech星球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