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纪念科学家汤晓鸥:黑羊远去

福布斯称汤晓鸥为“中国人脸识别技术背后的面孔”,那一年他46岁,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一呼百应,影响力空前。

2010年,三位学者——尤舒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和杨立昆(Yann LeCun)——几乎同时开启了深度学习领域更深入的研究,“叩响了深度学习的大门”。(2018年三人凭借在深度学习领域的贡献摘得图灵奖。)

从2011年开始,中国AI学者汤晓鸥和他的学生们,通过一篇篇论文,一次次“按响门铃”,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作出贡献。

这是汤晓鸥对自己所成立的MMLab(港中文多媒体实验室)的描述。但如今,这位“一次次按响门铃”的人远去了。

12月16日,商汤科技发布讣告称,商汤科技创始人、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学系教授汤晓鸥因病去世,享年55岁。

汤晓鸥

商汤前员工Janet起初不敢相信。等到下午,证实的信息涌来,很多人在朋友圈发文悼念,Janet也还难以接受这一噩耗。

Janet在2021年加入商汤,汤晓鸥那时逐渐淡出了商汤的经营,但依旧会在公司全体性的活动上亮相。“对很多人而言,汤晓鸥依旧是商汤人心中的灯塔,是灵魂人物一样的存在。”她告诉36氪。

汤晓鸥是中国最为著名的人工智能科学家之一,他于2001年在港中文创办MMLab。20多年来,汤晓鸥培养了一大批AI人才,将中国计算机视觉研究带到全球*水平。

从前几年的人脸识别到如今的大模型,其背后都离不开这个实验室在深度学习等基础技术上做出的巨大贡献。

2014年,汤晓鸥带领团队成功实现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突破。同年,汤晓鸥在北京创办了人工智能公司商汤科技,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工业及日常生活中,也开启了*次人工智能的创业浪潮。

在商汤,汤晓鸥明确拒绝“狼性文化”,他提倡“黑羊文化”,这是让很多员工印象深刻的一点。“黑羊*是特立独行,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第二也要同时富有同情心、同理心。”一位早期商汤员工对36氪解释道。

商汤员工认为,汤晓鸥是科学家,也是谦谦君子,风趣、温暖、没有距离。商汤内部有一个惯例,年终奖赶在农历新年之前发。“据说这是汤老师定下来的,让大家有钱过年。”Janet说。

尽管已经离开商汤,Janet仍对汤晓鸥一年一度的脱口秀节目印象最深。那是商汤年会上的压轴项目。

参加年会的高管、员工们,都期待听汤晓鸥讲脱口秀。Janet回忆,“汤晓鸥是辽宁人,自带幽默细胞,不会让人有距离感。”

汤晓鸥讲脱口秀,不讲企业经营、公司管理,讲的是热点新闻或者B站弹幕,“和年轻人没有代沟。”他也会分享一些学术新突破。有一年年会,他分享自己喜欢的一首歌,让台下的猜歌名。

“他是一位很多姿多彩的人。”Janet评价道。

2

1968年,汤晓鸥出生在辽宁鞍山。他自幼便对图像着迷,1985年考入中科大,毕业后前往美国深造,获得罗切斯特大学硕士学位。

在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时,他曾经加入海底机器人实验室。在那儿,他亲眼目睹实验室协助发现海底沉船泰坦尼克号,从此对“人工智能”有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996年博士毕业后,28岁的汤晓鸥选择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当时他的学术兴趣已经放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对人脸识别算法尤其感兴趣。在他看来,这项技术的应用将会给日常生活带来直接的影响。

招募汤晓鸥的是港中文信息工程系,由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琨所创,重点方向是通信技术。千禧年左右,互联网技术兴起,“多媒体”跟如今的“AI”一样,是象征未来的潮流热词。而多媒体依赖的图像处理,则是信息工程系的一块短板。

于是,在后来2001年7月,汤晓鸥创办了港中文多媒体实验室(MMLab),主攻计算机视觉,特别是人脸识别技术。这个实验室正是商汤科技的前身。

对这位初来乍到的“青椒”来说,香港尚且陌生,学术氛围与大陆、美国都不太一样。除了缺少人脉,他感兴趣的CV技术,尚属前沿,不得不面临缺经费的窘境。实验室早期,能与他一块搞图像的老师,甚至只有一个博士后。

更尴尬的是,汤晓鸥招不到好的学生。那些操着流利粤语的香港本土学生,通常在本科毕业后就去美国深造,很少留在香港读研。

汤晓鸥是个思路开阔的人。他把视野投向大陆,邀请中科大校友李学龙来港中文访问,后者正在中科大信息处理中心攻读博士,研究图像处理。

李学龙在MMLab待了半年,*次接触到了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促使他日后前去留学。从香港回去,李学龙将MMLab的见闻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学。许多中科大的学生开始对MMLab心存向往,希望前往香港读研。

优秀学生都追求去美国读书,因此汤晓鸥对MMLab的一个定位就是做这些学生的跳板,全力帮助他们申请全球*名校。几年下来,实验室建立起良好的口碑,汤晓鸥顺利解决了生源问题。

日后的商汤CEO徐立、联合创始人徐冰、研究院院长王晓刚、副院长林达华等多位重要成员均出自MMLab。无论是在申请学校、找教职还是找项目经费,汤晓鸥丝毫不吝于伸出援手,帮助这些年轻的后辈们。

对计算机领域里更多的AI研究员来说,MMLab是CV领域那一方重要的“巨人肩膀”。“因为MMLab受益良多,MMLab提供了很多封装得非常好的框架和文档,让学生也可以很容易上手视觉相关的任务和调优,省去了很多重复性工作。”一位年轻的AI研究员对36氪表示。

2003年,汤晓鸥的儿子在北京出生,他开始频繁往返于香港和北京两地。两年后,他接受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邀请,在新成立的视觉计算组担任组长。

汤晓鸥对微软亚洲研究院一直有很深的情怀,2016年他在一篇自述中,形容微软洲研究院和IBM及Google在中国的研究院比,从事基础研究而不是产品开发。这样独树一帜的地位,天下*。

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期间,汤晓鸥初为人父,手机里储存了许多儿子的照片,以便在繁忙工作间隙看一眼儿子。由于照片数量过多,他在寻找特定照片时越来越麻烦。如何更高效地给照片分类和定位,成为困扰他的问题。

汤晓鸥拉来几个学生,成立了一个名叫Photo Tagging的课题组。课题组研发了图片标记软件,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给相册进行智能分类,也发明出多图分割、实时图像检索、植入图片等多种技术。

尽管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技术的成熟度还尚欠火候。

直到2009年,汤晓鸥带着博士研究生何恺明,联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孙剑博士,凭借论文“基于暗原色的单一图像去雾技术”夺得全球*计算机视觉学术会议IEEE电脑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CVPR)该年度的“*论文奖”。这是该会议创办25年来亚洲学者首次获得的最高奖项。

五年后,2014年,人脸识别技术被推到聚光灯底下。先是1月,Facebook发布DeepFace算法,将计算机的人脸识别精度提升到前所未有的97.35%,与人类肉眼的97.53%相差无几。

仅过去两个月,汤晓鸥制造了更大的轰动。汤晓鸥团队发布GaussianFace人脸识别算法,将识别精度提升到了惊人的98.52%,成为全球*个超越人眼识别能力的人工智能算法。6月起,团队陆续发表DeepID系列算法,将识别精度提升至99.55%。

福布斯称汤晓鸥为“中国人脸识别技术背后的面孔”,那一年他46岁,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一呼百应,影响力*。

3

2014年,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看到汤晓鸥的研究成果,立刻飞去香港。在实验室,牛奎光看到了汤晓鸥团队做的十几个demo,聊天时得知,过去三年全球出现的深度学习论文共29篇,有14篇出自他面前的这个团队。

实验室大多数人埋头科研,对商界的动态几乎没有认知。负责接待牛奎光的人后来回忆,当时只以为他是一个关心前沿科技的投资人,过来参观而已。

汤晓鸥对创业有着敏锐的嗅觉。人脸识别精度曾是阻碍这项技术商业化落地的*障碍,如今这块天花板已被他打破,应用到日常生活只是时间问题。

牛奎光很快提出要投资的想法,并给出2亿美元的估值,汤晓鸥抓住了机会。2014年10月,汤晓鸥在北京正式创办商汤科技。

选择创业也与汤晓鸥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期间遇到的困惑有关。他曾在文章中写到:“在计算机研究领域有个矛盾,要想在实际产品中应用,一项技术必需简单实用,要想发表文章,这项技术又必需显得复杂深奥。要想既像Google那样做出实用产品,又像MIT那样在*会议发表文章,就要付出更多辛苦。”

有人开玩笑表示,“商汤”是指“从商了的汤教授”。那时教授“下海”创业仍是一个新鲜事,人们带着好奇,甚至有些看热闹的心态去打量这家从象牙塔出来的初创公司。

几年后,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学习汤晓鸥的路径,选择走出实验室,在创业公司中得到更多机会与资金支持,从而将科研成果更快地落地。这时,人们才意识到汤晓鸥的前瞻性。

有汤晓鸥这块招牌,商汤吸纳了许多科学家和教授。

CEO徐立不厌其烦地讲述汤晓鸥招募自己的故事。“汤老师说,我们现在不够有power,我们要形成影响力,做更多更大的事情。”徐立被汤晓鸥“改变世界”的远景打动,立刻去了。

汤晓鸥的实验室也是商汤最重要的人才库,不少学生一路追随汤晓鸥,从实验室来到公司,去做汤晓鸥口中的“伟大的事”。目前,科研团队的占比超过整个公司人数的三分之二,其中包括40位教授,255位博士和博士后,以及近36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豪华程度在整个AI届都难有匹敌。

也许是教授出身的缘故,汤晓鸥谈吐风趣,喜欢和学生、同事待在一起,吃饭、爬山,甚至讲段子。在公司内部,每隔一段时间,核心员工会坐一起阅读学术论文。因此外界的印象里,商汤始终保持着一种研究院气质。

从计算机视觉技术出发,商汤成立之初就拿下了小米、华为、美图秀秀以及FaceU、Snow等客户。

商汤有过春风得意的时光。成立后,商汤一共经历了12轮融资,累计总融资金额达52亿美元。2021年12月30日,商汤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资本市场的亮眼表现,也让商汤科技与依图科技、云从科技、旷视科技一起,并称为“AI四小龙”。

4

2021 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Janet*次见到汤晓鸥本人。

那是商汤大模型*次公开亮相,汤晓鸥来为商汤站台。在商汤的展位,他耐心地给普通员工讲解大模型。

汤晓鸥在大模型领域有一系列的投入。2020年7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由汤晓鸥担任实验室主任。2022年9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OpenXLab浦源”人工智能开源开放体系。

2023年,汤晓鸥团队陆续发布“风乌”大模型、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以及与央视合作研发的“央视听媒体大模型”。

近距离接触汤晓鸥,Janet感觉他“特别接地气”,和员工商量如何摆放展品,效果会更好,“展台的动线他也会亲自走一遍”。

汤晓鸥最近一次在大型活动上公开亮相,则是2023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站在台上,汤晓鸥谈论着过去十年中自己的三个学生:王晓刚、何恺明、林达华——都是如今AI领域里有着鼎鼎大名的人物。汤晓鸥细数了他们对深度学习的原创贡献,并感谢了上海这座城市,以及他合作的一众老师和学生们。

结尾处,他身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电影《老师好》的一句台词:“我不是在*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见了你们才有了这段*的时光。”

“这句话非常优美,富有诗意,也发自我的内心,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是一边听着于谦老师的相声,一边想:‘机器怎么可能超过这样有趣的灵魂?我不信。’”汤晓鸥说。

一位投身AI创业的商汤前员工Joey告诉36氪:“汤老师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领路人,也是我进入AI行业的领路人。”

Joey认为,汤晓鸥关心研究,也擅长深入浅出,经常用一些段子切入主题,让很多人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不止停留在晦涩的专业词汇和论文层面。

汤晓鸥也惦记着年轻人的人工智能教育。2018年,他给高中生写过一本教材《人工智能基础》。Joey说,商汤后来涉猎教育也是受汤晓鸥的影响。

今天,当噩耗传来,几乎整个中国AI圈都在悼念他们的汤老师。

商汤CEO徐立在朋友圈向这位老师告别:

徐立朋友圈

昆仑万维2050全球研究院院长颜水成在朋友圈深情悼念:

颜水成朋友圈

曾于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资深研究员,如今的HiDream.ai创始人梅涛,在朋友圈中表示:

梅涛朋友圈

前商汤CEO办公室战略团队成员,也曾是MiniMax的联合创始人宋亚宸,在朋友圈中表示:

宋亚宸朋友圈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