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十大城市争夺战,谁是中国机器人高地?

我国机器人产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制造业产业集聚区。

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研发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中国对人形机器人的研究也开展了有30多年

最近和一些行业中的朋友聊天时,有位朋友开玩笑说,“区块链、元宇宙、大模型,就连智能音箱都火过那么几年,今年轮也轮到人形机器人再火一把了。”

实际上,无论是在全球范围内来看,还是就国内而言,人形机器人也经历过几波研究狂热。

全球范围内来看,早稻田大学的WABOT、波士顿动力的PetmanAtlas、本田的ASIMO,以及这两年马斯克的Optimus都曾为人形机器人破壁,引领过人形机器人的潮流。

中国对人形机器人的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到2000年日本本田公司推出新一代ASIMO人形机器人时,国内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迎来了*波高潮。

这时,人形机器人在国内主要是由几个理工类*高校成立的机器人研究所立项开发,例如北理工的汇童、浙大的悟空,都是在这期间立项研发。

大概是在2015年后,国内开始出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团队,北京的钢铁侠科技、深圳的优必选科技在这期间开始立项研发人形机器人,国内最高规格的机器人大会——WRC同样始于这一年。

过去20年里,中国机器人产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生长期,当2023年人形机器人尝试进入产业化阶段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及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一定的产业格局。

那么,哪些城市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高地?

01          

1700亿中国机器人产业版图

在机器人产业中,工业机器人无疑是成熟度最高、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类机器人。而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制造业体系,每年都有着可观的工业机器人装机量。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为53.1万台,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比超过50%。

这已经是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连续第9年位居世界榜首

与此同时,中国还有另一个得到广泛应用的机器人门类——服务机器人。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机器人产量为353万台,而2022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全年产量更是达到了645.8万台

毫无疑问,虽然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仍有不少坎坷,但它已经成了撑起2022年中国机器人行业1700亿营收的一个主力军。

中国拥有如此庞大的机器人产量和市场,置身其中的相关机器人企业更是多达数十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就有273家。

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年人形机器人大潮袭来时,国内一时间能迅速涌现出数十款人形机器人产品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在机器人整机制造领域,诸如家庭清洁、商用清洁、餐饮配送、酒店配送、医疗康养、腔镜手术等细分市场,国内在近些年已经逐渐培养出了不少明星企业,甚至独角兽企业。

例如家庭清洁领域的科沃斯、石头、追觅、云鲸,餐饮配送领域的擎朗、普渡,以及酒店配送领域的云迹、九号。

在刚刚前不久发布的《中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中,中国电子学会将机器人分为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四大类。

中国电子学会陈英秘书长指出,我国机器人产业应用场景显著扩展,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

此外,他还强调,我国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实际上,无论是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机器人这“三大件”,还是传感器、执行器,国内也已经涌现出了诸如绿的谐波、汇川、埃斯顿、奥比中光在内的一批机器人核心零部件领域的中坚力量。

这些机器人整机厂商和供应链企业在国内的集聚地,如今也长出了几个特色鲜明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02           

10大城市争夺机器人产业高地

中国电子学会根据我国机器人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上市公司分布,对中国机器人产业集群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我国机器人产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制造业产业集聚区。

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依旧是当下机器人产业重镇,长三角、珠三角凭借制造业优势,也培养起了一批机器人产业链城市集群。

《报告》中数据显示,北京、深圳、上海、东莞、杭州、天津、苏州、佛山、广州、青岛是目前国内机器人优质企业集聚地中TOP 10的城市。

具体来看,《报告》中根据国内机器人TOP 10城市的特点,分别为这些城市明确了产业发展方向:

北京聚焦智能机器人产业,深圳聚焦服务机器人产业,上海聚焦工业机器人产业;

东莞聚焦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杭州聚焦机器人集成应用;

天津聚焦特种机器人产业,苏州汇聚国内知名机器人企业(品牌培育)佛山聚焦机器人产业链中下游

广州聚焦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青岛聚焦机器人+向纵深拓展

不难看出,目前中国机器人TOP 10城市中,有一些地方城市特色鲜明,例如北京的智能机器人产业,深圳的服务机器人产业,上海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以及东莞、佛山、广州的核心零部件优势和鲜明特色。

但也有一些城市或因其它产业优势比较突出,或因在机器人领域的核心优势还未完全显现,暂时还未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城市大都已经印发了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尤其是在今年年初国家16部委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前后,深圳在2022年6月印发了《深圳市培育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上海在今年3月印发了《上海市智能机器人标杆企业与应用场景推荐目录》,北京在今年6月印发了《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我们看到,在北京印发机器人产业行动方案后,今年8月又印发了《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这一《措施》不仅强调了要设立100亿基金支持团队创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标准制定,还在机器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甚至企业融资上市方面给了不小的扶持力度。

对于中国机器人产业而言,这无疑是一波利好,尤其是对于有上市打算的机器人企业。

而这样的产业环境也将再次推动国内机器人产业独角兽企业的快速培育和长成,加速国内机器人产业链形成更强的集聚效应。

不过,无论是机器人产业高地之争,还是机器人企业上市之旅,必将会是又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和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消费产品不同的是,产业特性更强的机器人,会跑出更多细分赛道独角兽,也会根据各地优势产业,形成个性鲜明的、提供配套服务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锌产业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AI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