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5亿元打水漂,西门子暂停这一业务

据了解,西门子叫停CorPath在心脏病领域的应用,此前并没有先兆。

北京时间5月11日,西门子在季度财报沟通会上宣布消息:将结束旗下血管介入机器人Corindus用于心脏病PCI手术。至于停止原因,西门子高管表示:Corindus机器人用于心脏病手术并没有达到预期,未来将该手术机器人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而神经介入领域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商业化。此前,该产品被调整为“研发型项目”。

2019年,西门子以11亿美元现金收购介入机器人公司Corindus;该公司的CorPath是商业化颇为成熟的血管介入机器人。据36氪采访了解,CorPath GRX机器人系统售价为65万美元;在欧美市场上,一次性手术盒售价约670美元(约合4000元人民币)。原定在中国的系统定价超过800-900万元人民币,手术盒可能定价上万元。

本次暂停Corindus的心脏病业务,将使得西门子损失3.62亿美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同时,在国内医疗器械投资圈引起众多讨论,有投资人直言“带头的阿甘不跑了,后面跟着的人怎么办”。

既往,外企巨头是创新医疗器械和原研药物推广的“排头兵”,承担着院端学术推广、教育市场、跑物价等工作。早在2021年初,西门子CorPath就在海南博鳌开展了机器人辅助下的冠脉支架手术。作为“带头大哥”,西门子此次停止CorPath在心脏病领域的业务,对国内血管介入机器人企业的融资和业务发展,也将带来一定冲击。

目前国内布局血管介入机器人的公司有多家,典型如微创医疗机器人与法国Robocath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爱博医疗、易度医疗、唯迈医疗、睿心医疗、歌锐科技等,且其中多家将成熟度最高的冠心病及心脏PCI手术当做*应用场景。

为什么突然叫停?

据了解,西门子叫停CorPath在心脏病领域的应用,此前并没有先兆。但事件发生后,对于其采取这一举动的原因,多位业内人士发表了自己看法,血管介入机器人领域的从业者们普遍认为:主要是CorPath的产品力存在缺陷,血管介入机器人赛道依然是好赛道。

一家血管介入机器人企业的CTO林锐在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西门子的产品之所以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核心在于CorPath没有持续更新迭代、更深入地满足临床医生的需求。CorPath GRX在2017年获得了美国FDA和欧洲CE的批准上市,2019年被西门子收购,“之后只是把CorPath当做一个产品线,没有在技术和产品上持续地投入迭代。”

爱博医疗联合创始人任文永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西门子收购CorPath后,没有持续投入 产品研发,匆忙拿着本不太行的产品开始搞市场,高层发现短期内太影响财务报表,就决定停一停,继续做研发,把产品做好。

作为血管介入机器人的先驱,CorPath能够实现术中导管、导丝、球囊、支架的基本放置操作,但林锐认为其在以下3方面没有满足医生需求:*是对复杂术式的支持,比如在应对冠脉分叉病变、多支病变、特别是CTO(慢性闭塞性病变)时,往往需要多个导丝器械协同和更复杂的操作,但CorPath只能实现单一导丝、单一器械的操作,面对复杂术式,会显得捉襟见肘。

第二,缺乏力反馈。医生在使用手术机器人操作时,通过对导丝、导管的力反馈,能够了解使用怎样的动作、力度,以更敏感地把控操作。但西门子的产品并不具备力反馈功能。

第三,CorPath在软件层面不够智能、丰富。对于血管介入手术而言,手术的实施很重要,手术治疗的决策更加重要,比如在哪里放置支架、直径多长的支架应放置几个等。在手术规划和导航方面,西门子的产品缺少智能软件支持,使得血管介入机器人的潜力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

任文永则从“可拓展性”的角度表达了观点,“西门子拿证的在售产品只能做PCI,只解决手术全流程中的某个环节(放支架),连导管都无法实现机器人辅助递送,且在产品架构上无法拓展为全流程手术的可能,所以转成研发项目也可以理解。”

真假临床需求

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三个:冠脉PCI手术、神经介入手术、外周血管介入手术。CorPath此次关停心脏病业务,业内对血管介入机器人用于冠脉PCI手术的刚需程度,也有了不同的声音。

医疗器械投资人张均认为当前PCI手术已经下沉至二级医院,手术术式相当成熟,通常医生做得也非常熟练,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手术机器人的必要性就有待商榷,“像达芬奇的腔镜手术机器人,Mako的关节手术机器人,解决的是一般医生完成不了的问题。”

上海某三甲军队医院胸心外科医生王聪也持有相同的观点,认为血管介入机器人用于PCI手术的性价比不高。首先,血管介入机器人主要用于穿刺之后,沿着血管到达靶位置,穿刺这一步还是医生做的,机器人不太控制好风险。机器人主要就行走这一步,而现在导丝到达靶位置这一步,医生都可以很熟练,快的医生几秒钟就能够到达,用机器人有点“杀鸡用牛刀”。

其次,对于医生“吃”射线问题,发展多年,大家防护已经形成习惯,做的很好。所以机器人没有太大必要,让医保和患者为此付费的逻辑也不是很通畅。

但是睿心医疗联合创始人兼CTO马骏认为上述观点有待商榷。他认为应该从更加系统的层面去剖析临床需求,如果医生一天要做十几台手术,且其中包含复杂术式,需要全程着铅衣、在X光辐射下连续手术,那么身体疲劳和精神集中度的下降,可能会给手术质量带来风险。而有了手术机器人的辅助,医生可在导管室外免受辐射,能更加专注地进行手术,且对导丝导管等器械的控制也更加精准、稳定。

另外,国内各级医院有成千上万名医生,医生水平存在参差,通过手术机器人能够缩小不同术者的水平差距,提高冠脉PCI手术的下限,让整体手术水平有所提升。“目前,睿心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正在多中心临床试验中。”

除了临床痛点的探讨外,“经济账”也是行业内探讨的一个重点。西门子CorPath在国内的定价可能超过800-900万元人民币,成本颇高;而2022年国家医保局流出的“针对手术机器人、3D打印等辅助操作价格及相关政策”征求意见稿中,指出:

以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为基础,手术机器人只具备、发挥导航定位功能的,每例手术加收比例最高不超过40%,按每次2000元封顶;手术机器人在医务人员支配下完成或参与完成部分手术操作的,加收比例不超过80%;手术机器人在医务人员支配下完成或参与完成全部手术操作的,可适当放宽加收比例。

若以2000元/例手术封顶计算,那么对于系统价格近千万的CorPath而言,医院引进后要收回成本,周期将拉得很长。对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冠脉PCI手术中,血管介入机器人具有治疗部分的功效,而非仅仅是导航,所以收费标准应像达芬奇腔镜手术机器人一样,远超2000元/例。

“现在很多省市的DRGs对于PCI手术的价格治疗总包,大概是5万元人民币。现在冠脉支架的价格已降低到千元以内,但是通常提到的IVUS、OCT等价格仍然上万元,对于血管介入机器人而言,我认为一例手术的价格在5000-10000元之间,对患者和医院来讲是可以广泛接受的。”上述业内人士对36氪讲道。

神经介入或是血管介入机器人未来方向

西门子关停CorPath心脏病业务后,将其转为研发项目,继续开发其在神经介入领域的应用。

医疗器械投资人张均认为,相比于将血管介入机器人用于标准、成熟的冠脉介入PCI手术,他更看好机器人在神经介入术中的应用。因为脑部血管复杂,植入弹簧圈或密网支架等耗材时,可用血管介入机器人进行辅助,定位更加精准;另外神经介入手术的标准化程度比较低,医生学习曲线长,低级别医院现阶段尚不具备开展神经介入手术的条件,应用血管介入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开展手术。

“我认为血管介入机器人的主战场还应该在神内(科),外周(介入)可以铺一铺,但因为外周很少做植入,遇到粥样硬化血栓等,一般用抽吸、消融、球囊等,很少放支架,所以应用场景相对有限,”张均对36氪表示。

对此,林锐也认为神经血管是血管介入机器人未来的临床应用方向,但是他所在的企业还是坚定地将冠脉PCI手术作为血管介入机器人临床应用的首站。

林锐分析道,现阶段,神经介入的手术量和血管介入还远不是一个数量级。PCI手术每年有150万例,在未来两年可能增长到200万例;而神经介入仅30万例,且涉及大量非标准化术式。另外,正是因为神经血管介入手术复杂,用到的支架类型多样,且神经血管较细、脆,给神经血管介入机器人的研发带来很大的挑战。

他也提及当前一些开发神经血管介入机器人的友商,仍集中在神经血管的造影层面,还没有达到治疗这一步。“正是因为术式非标、数据特别地多元,所以 很难做到对多种术式的支持,现阶段只能做到造影,而造影对整个治疗的价值相对有限。神经介入的痛点确实存在,但当前技术水平还难以完全解决上述临床痛点。”

加上神经介入手术量相对较小,每种治疗术式可能仅几万例,相当于是小而差异化显著的细分市场。而冠脉PCI手术标准化程度高,通用性强,血管介入机器人可以很好地发挥功用和商业价值。“可以说,神经血管介入机器人还处于很早期,临床和商业价值潜力还需要去验证。”

冠脉支架集采后的2021、2022年,国内血管介入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多家企业如爱博、奥鹏、唯迈等都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此次西门子停止CorPath心脏病业务后,对于技术跟随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冲击,各家的技术是否具备“可拓展性”,除了能在相对简单的冠脉手术中验证能力外,能否拓展用于神经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也将影响着资本市场投资人的“投票”。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林锐 、张均、王聪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先进制造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