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强震”。
自动驾驶卡车货运明星公司Embark,公告官宣彻底倒闭关停——
它是自动驾驶卡车明星公司和赛道最早起跑的先行者,一度和图森未来并称双雄,2021年借壳登陆美股,市值最高52亿美元(360亿人民币)。
然而其创始人刚刚遣散了员工:
资本背弃了我们…无法筹集资金…十分抱歉…
Embark倒下,是*家官宣倒闭清盘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更是*家倒闭的自动驾驶上市公司。
2023年自动驾驶的洗牌,Embark或许只是个开始。
“资本背弃了我们”
Embark Trucks走到倒闭的结局,创始人Alex Rodrigues在遣散信中给出了处理结果:
70%的员工直接解雇,剩下30%(约100人)处理公司关停流程。工资补偿到今年6月,医疗等福利支付到8月;持有股份的员工会获得相应补偿。安置团队将帮助被裁员工联系新的工作机会。为外籍员工支付两次移民咨询费用。
Embark倒闭,管理层的遣散政策至少看上去比较人性化,补偿方案也挺大方。这可能表明Embark账上还剩一些现金,并非山穷水尽,更像是主动关停业务。
根据去年3季度Embark的财报,彼时账上还剩1.9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但此时公司季度营收仅为230万美元左右,净亏损高达3500万美元。
严酷的是:Embark几乎挣不到钱。而且按照这样的亏损速度,最快到今年2季度之后公司将难以为继,不得不走到破产重组、抵押负债的局面。与其这样,倒不如留好遣散费,体面收场。
没人愿意出手解围吗?
创始人Alex Rodrigues直言:
去年对于自动卡车行业来说十分艰难,资本已经抛弃了尚未形成盈利能力(pre-revenue)的公司。无论是现有业务突破、新业务拓展,还是出售公司,都没有实质进展。
直观翻译就是没有投资人愿意继续投钱,也没有大公司愿意收购接盘——即使现在Embark市值仅剩900万美元,与*时的52亿美元相比几乎清零。
Embark就这样成了*家倒闭的自动驾驶卡车公司(莱万多夫斯基创办的Otto后来并入了Uber),在整个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史上,它也是*家倒闭的上市公司。
而Embark曾经也有过高光时刻。2016年创办时明确专注自动驾驶卡车,是这个新兴赛道的先行者之一,也是这个领域内的明星玩家,吸引融资总共超过7亿美元…
眼见他起高楼
大约7年前,两位20出头的年轻小伙Alex Rodrigues和Brandon Moak,合资创建了Embark,并很快成为了ChatGPT之父Sam治下的YC孵化器——Y Combinator,获得种子轮投资和孵化加速。
一开始,他们对Embark的定位是:大学园区内自动驾驶车辆。
但不久之后,经过YC的孵化和“开阔眼界”,Embark就瞄准了一个更大的市场:自动驾驶卡车,专注于干线物流。
截至2019年,这家公司已有 13 台自动驾驶半挂卡车,员工超过 70 人,并已运营洛杉矶到亚利桑那的长途运输线路。
2019年,Embark获得包括由Maven Ventures牵头的200万美元种子资金,由DCVC牵头的1500万美元首轮融资,由红杉资本牵头的3000万美元首轮融资,以及由Tiger Global牵头的7000万美元首轮融资。
账上靠融资得到的现金已经上亿美元——但Embark此时尚未有实质商业进展,运营落地方面远远落后于图森未来。
2021年6月,Embark实现借壳上市,并改名为Embark Technology Inc,二级市场直接为Embark融到了超过6亿美元现金。
当时Embark估值52亿美元,当时以为是更大的开始,但没想到已经达到了*。
更恐怖的是,仅仅1年半左右,这笔钱就烧光了,Embark迅速走到难以为继的地步。
自动驾驶洗牌:唯量产落地商用可为继
创始人认为Embark失败,是因为被资本抛弃,但却回避了为何资本会抛弃他们。
一年半烧光四五亿美金,Embark的商业落地进展却几乎为零。
Embark公布过一些关键目标,比如计划2024年实现大规模自动驾驶商业化的目标。其主要业务模式,是与北美本土商用车制造商合作,在传统卡车基础上进行改装加装自动驾驶套件,然后将产品卖给物流商。
而在业务生态上,Embark希望做一个Tier 2,只卖自动驾驶套件,不持有车辆产权,通过订阅付费方式产生营收。
为此,Embark推出了所谓通用型自动驾驶接口,据说能低成本复用在不同卡车车型上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官方透露和美国四大商用车制造商的主要产品都能适配,而且也在洽谈。
但实际落地进展和规模进展上,Embark的项目更多是象征性的、展示性的,提供数量较少的车辆给客户,跑中短途比较简单的路线。另外就是一些前瞻性的、验证性的技术合作。
比如Embark给北美货运公司Knight-Swif打造的自动驾驶货运卡车,承运洛杉矶至凤凰城的路线,但迄今为止只交付了1辆。
而这仅有1辆车,也是Embark做自动驾驶7年以来*的交付。
总之呈现的结果,Embark倒在了难以交付和落地上,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闭环始终没有完成。
这种结果,有可能是和主机厂合作不顺,也有可能是先前远远低估了“后装”自动驾驶卡车在可靠性,适配流程以及合规层面的难度。
当然,也有可能是Embark团队对于汽车工程、机械制造领域并不专业。
但Embark之死,和之前被福特、大众放弃的明星乘用L4级自动驾驶独角兽Argo一样,核心还是交不了货。
这种交货直接反映的是技术能力到产品商用上的综合能力。
无论是Robotaxi级L4自动驾驶能力,还是量产车上降维使用的自动驾驶,抑或自己造车,还是寻求一个稳定的主机厂合作,都需要建立一整套自动驾驶量产方法论,形成一个完整的、可控的量产流程。
很可惜Embark走得是企图“一招鲜吃遍天”的路线,技术层面迟迟取得不了突破,量产层面自然也无法掌控主机厂的节奏。
最后资金链难以为继。自动驾驶持续的研发投入和短期无法有造血能力之间,商业公司的现金流只有断链。
这个警钟,为所有自动驾驶公司而鸣。
无论是Argo还是Embark,不管是乘用车赛道,还是商用车赛道,他们的倒闭倒下,不是这个行业缺乏钱途前景。
恰恰相反,是整个自动驾驶赛道和行业,到了见真章、真刀实枪检验真本事的时候——市场已经不相信Demo,也不相信更加宏大的愿景故事。
有多少辆车?能怎样落地?有没有人买单?这个生意和账本能算的过来吗?
成为了检验自动驾驶最直接也最客观的标准。技术的强与弱,声势的大与小,最后都归于量产、落地和商用。
所以Argo还是Embark,只是这种验货时刻倒下的个例而已。
在历经一个技术研发周期的洗礼后,检验自动驾驶公司的试金石,有且只有营收盈利了。
“现在没有投资人愿意听公司讲BP了,更倾向于单独约谈下游场景方客户,了解公司真正的量产盈利前景。”
上述言论,就是智能车参考从自动驾驶玩家和投资人那里得到了真实反馈。
自动驾驶来到了一个新阶段,可能是八仙过海,可能是鱼跃龙门,也可能是赛道黄金时代前夜最冷峻的洗牌之夜。
下一个倒下的又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