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春日赏味地图:春天让你都吃了啥?

试想着在山涧树下,清风徐来的地方,围一炉橄榄碳,煮一壶茶,佐以春天赏赐的鲜美食材,人生的不如意,大抵也会随着清风飘远。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立春已过,惊蛰将至,不知不觉,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已经有了春意,国人的餐桌上也飘起了“春天的味道”。

中国人自古讲究“不时不食”,上千年的文明演化,润入四季,变成了夏至尝青梅,立秋吃鸭肉,冬季喝一碗羊肉汤,而在春天,则少不了吃野菜、品河鲜的生活主旨。

鲜掉眉毛的荠菜馄饨,脆嫩可口的春笋炒肉,汁鲜肉嫩的清蒸虾蛄……春季的时令食材,在各地人们的巧手里变化万千,幻化成不同的珍馐美味。

除了“吃春儿”,对很多人来说,呷一口春茶也是春天里不可或缺的一份期待。

跟着春风的步伐,从南到北,我们一起看看,春日的赏味地图。

01 一口吃下一个春天

阳春二月,北方的冰雪还没消融,南方人的餐桌上,已经有了绿色的痕迹。

清脆的芦蒿、尖尖的春笋、新鲜的马兰头、翠绿的荠菜……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野菜作为藏在大自然的珍馐美味正悄悄爬上南方人的餐桌。

在江南,荠菜也叫“报春菜”,在其他野菜还没有露头的初春,荠菜就探出了嫩芽。

吃荠菜的法子五花八门。

包春卷、包馄饨、包圆子(汤圆)、热炒、凉拌……对于荠菜的吃法,汪曾祺在《故乡的食物》中就作了有趣的描述:“荠菜焯过,碎切,和香干细丁同拌加姜米,浇以麻油酱醋,或用虾米,或不用,均可。这道菜常抟成宝塔形,临吃推倒,拌匀。拌荠菜总是受欢迎的,吃个新鲜。凡野菜,都有一种园种的蔬菜所缺少的清香。”

除了荠菜,马兰头也是春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时鲜。尤其是在江、浙、沪等地,人们喜欢吃马兰头。新鲜的马兰头在热水中一焯,挤干水分,再与香干、麻油拌在一起,只需一口,就能让人鲜掉眉毛。

笋也是江南人春天常吃的食物。在杭州人丫丫的记忆里,从小时候开始,每到春天浙江的家家户户就都开始吃笋。“浙江临安是中国竹子之乡,这里雷笋、春笋很多,我们生活在杭州也是近水楼台了。”

若说起笋的吃法,就不得不提腌笃鲜。腌笃鲜是吴江菜中*代表性的菜色之一,主要是春笋和咸肉、排骨、豆腐做的千张结等一起烧制,炖好后汤浓、肉烂、笋脆,鲜味浓厚。“小时候只是单觉得好吃,长大后才知道这就是家的味道。”丫丫说。

春天吃野菜不是南方人的专利。四五月份,北方的春意日益渐浓,北方人就接下了吃野菜的接力棒。

在北京,没有一种野菜会比香椿更受欢迎。“我们学校的家属院里种着几棵香椿树,每年的春季,香椿树发芽,住在院里的大爷大妈就拿着工具,采摘香椿。”在北京读书的雯雯说。

吃香椿是老北京的习俗,辽代已有北京右安门外开阳桥一带种植很多香椿,春天采食嫩芽的记载。明代还在为宫廷种植蔬菜的“官菜园”里设置暖棚,专为*种植香椿。清代还称春天采摘,食用香椿为“吃春”,有迎接春天之意。由此可见,老北京人吃香椿的习俗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

不仅食用历史长,老北京人烹饪香椿的方法也多,常见的吃法就有七八种。如香椿饼、香椿拌豆腐、腌香椿、香椿豆儿、吃馅儿等。其中以炸香椿鱼、香椿炒鸡蛋、腌香椿最为北京人所喜爱。

由南到北,中国人的春天,不只美在山间,还香在舌尖。

02 春季里的一碗鲜

春天,不仅是吃野菜的*时节,更是各类湖河海鲜正肥美鲜甜的时候。

每年到了三四月的开河时节,河中的鱼虾蟹螺肉质软嫩,味道鲜甜,*是这个季节里餐桌上独有的至味。

苏轼曾在惠崇的《春江晚景图》上题过两首诗,其中一首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鲜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首诗写得极有情趣,前两句是在描绘初春的景象:桃花隔着翠竹开放,鸭子在刚刚暖和起来的水面上游泳,春日的一派生机勃勃跃然纸上。而之后,苏轼画风一转,联想到春天还是吃河豚的季节。

吃河豚是长江下游地区的习惯,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被列为美味珍品的必吃榜。到了宋代,吃河豚成风,还有了“不吃河豚、焉知鱼味?吃了河豚,百味皆无”的说法,人们当然也知道河豚有毒素,因此衍生出了一套讲究的吃法。

北宋*贪吃鬼苏轼就把吃法写在了诗里:蒌蒿满地芦芽短。这印证了当时的吃法: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

在寻常人家的餐桌上,虽然河豚这样的食材并不常见,但是其他鱼蟹虾螺可是不少。

说到鲜,笋为蔬食之必需,虾为荤食之必需。虽然河虾一年四季都有,但春季虾肉的口感*,营养也丰富,是餐桌上常见的春季美味。

“每到四五月份的时候,无锡人的餐桌上就少不了虾,虽然刚上市的时候比较贵,可能要一百元一斤,但是一年也就这个时候虾最肥美,所以每家每户都会买,然后自己在家烹饪。”无锡人杨潇说。

吃河鲜,安徽人也是内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春天正是鳜鱼肥美的季节,因而也被称为“春令时鲜”。

鳜鱼本是家常鱼鲜,一年四季都有的吃。但在三月,肉质细嫩肥美且少刺的鳜鱼能独占春令时鲜榜首。

鳜鱼头衔虽高,但做法却很接地气。撒上葱姜丝,淋上豉油,入锅蒸十分钟左右,怎样的山珍海味都比不上这一盘春之鲜活。

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有着绵长海岸线的福建,春天自然是要吃海鲜。

进入春季,又肥又大又多膏的虾蛄在福建大量上市,白灼一大盆,什么都不蘸就能鲜掉眉毛,等到了4月,到了丁香鱼最肥美的时节。丁香鱼可炸、可炒,味道正如《连江县志》记载的那样:洁白如雪,鲜嫩可口。

由河到海,春季不只有花的清香,还有国人碗里的鲜味。

03 品一口春茶

对于爱茶人而言,无春茶,不春天。品一杯春茶,让春天的味道在口腔里萦绕,是他们在春日必备的仪式。

在我国,茶有春茶、夏茶和秋茶之分,其中,春茶最为受欢迎。

从10月下旬秋茶结束到来年的3月初春茶开始,我国大部分茶区的茶树经过了大约长达一百多天的休养生息之后,即通常所说的“秋收冬藏”。“茶树裹了一个冬天的营养,就是为了春天可以招展,所以把所有能量都聚集在刚刚抽芽的芽苞里,可茶树的这套生存逻辑,被爱喝茶的人摸透了,所以春茶大抵就是鲜香无华的。”资深茶人胡先生说。

香气悠长也是人们追捧春茶的主要原因。刚刚告别隆冬的早春,气温不高,香气物质保存环境很好,所以春茶的香气是其他季节的茶无法比较的。

陆羽在《茶经》中写道:“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间。”也就是说,每年三月份到五月份,是茶树采摘*的时期。

中国茶叶产地繁多,不过要是论春茶,还是尤以北纬30度附近的春茶为*,这里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条件都比较适宜茶树的种植。

在这条黄金产茶带上,有浙江的西湖龙井、江苏的洞庭碧螺春、安徽的六安瓜片,再往西,还有湖北的恩施雨露和四川峨眉山上的竹叶青……

3月中旬至清明节前,是江南地区绿茶的*采摘期。这段时期,春意盛浓,西湖龙井、碧螺春、安吉白茶鲜嫩肥美,整个江南茶区呈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明前茶在一年中质量*、最适合制成绿茶、也最受老饕的青睐。”胡先生说。不过,明前茶的价格也最为昂贵,但是对于真正的爱茶之人来说,这不足以成为他们错过品尝“春的滋味”的理由。

到了三月下旬,安徽地区的优质春茶也到了适宜采摘的时节。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与气候条件,让黄山成为名副其实的名茶圣地,诞生了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屯溪绿茶等多种品种。

江南地区有许多的好茶藏在深山和历史之中,它们散发的茶香曾浸泡了无数个岁月,让整个春季都飘荡着悠悠茶香。

春日短暂,而人间初始的样貌最是难得。探春,不如出门采青,惜春,不如举箸吃喝。那滋味,正如汪曾祺在散文中写的那样: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实际上,除了吃春儿,中国人还喜欢踏春。

试想着在山涧树下,清风徐来的地方,围一炉橄榄碳,煮一壶茶,佐以春天赏赐的鲜美食材,人生的不如意,大抵也会随着清风飘远。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时代周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餐饮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