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近日,新一代商业卫星公司「钧天航宇」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银杏谷资本领投,潍坊政府基金航动空天跟投。融资金额将用于关键产品的研发、研发设备和环境的购置与搭建,研发队伍的补充。
中国商业航天起步于2015年,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驱动下,近年来已有多家国企和民营公司陆续推出星座计划,并且已有验证星或首发星发射。
钧天航宇创始人常正勇注意到,相比较国外以SpaceX为首等一批走在行业前列的玩家,目前国内的商业卫星产业发展还存在的几大痛点:一些民营商业航天公司的卫星结构基本还是在仿照体制内的构造,核心技术以及研制模式的创新还远远不够;其次还有一些公司通过牺牲卫星的可靠性或性能来换取成本优势,持续利用性较低,容易产生太空垃圾,另外还有概念型玩家,缺少实际布局。
这就导致在竞争格局中,国内商用卫星首先在性价比方面缺乏竞争优势,就单位重量价格而言,国内商用卫星约为SpaceX旗下StarLink卫星的7倍以上。“一个核心痛点在于,如何做出和StarLink卫星性能差不多,甚至超越StarLink卫星的高性价比低成本卫星。”常正勇表示。
目前我国商用卫星主流研制架构为弱总体叠加若干分系统,每个分系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电热小系统,好处是在制造环节中出现了质量问题能够迅速查找和定位问题完成质量归零,但这也制约了卫星重量、体积、功耗等的下调空间,进而成本也难以降下去。
钧天航宇通过采用一体化设计的体系架构,让卫星拥有一个强大的大脑。由卫星主板叠加将卫星的分系统部件逐步转变成的多功能结构件,然后再加电源和有效载荷,构成整星。这有赖于通过先进的电子网络信息技术,对卫星力流、热流、信息流和能源流等维度进行系统梳理与整合,减少设备数量降低成本。
其中关键一步——将分系统单机结构件化实现大幅降本的背后,依靠的是标准化模块化方式。将卫星系统划分为多单元功能模块,尽量将技术上的升级和功能的增加限制在单元模块中,功能升级在局部完成,不对整个系统大变动。且机械接口、电气接口、热接口多模块兼容,根据任务需求便能实现硬件快速配置与动态监测。
具体来看,以卫星总体计算机芯片为例,一体化构造下,整个卫星相当于一块主板,钧天航宇采用阵列式芯片进行可靠性备份。相较主流结构中芯片一备一备份,这种方式能够实现一备三乃至一备四,有效解决单粒子翻转等在轨异常问题,采用工业级芯片就能够满足需求,取代高价的宇航级芯片。
除此之外,钧天航宇在算力处理能力、自动化测试等维度亦进行下一代拓展。在卫星部件、防护、生产、发射等方面共同降低成本,创造竞争优势。
目前,钧天航宇已开始承接商业卫星研制和核心技术应用扩展项目,已落实多型多星订单,为商业卫星运营方提供整星产品,且保证卫星基本在轨交付工作。未来,钧天航宇计划发挥标准化模块化卫星的技术优势,在研制卫星平台核心模块,承接商业卫星订单的同时,拓展卫星应用领域、以及发展在轨延寿服务和太空垃圾清理等业务,打造国内卫星制造标杆。
团队方面,钧天航宇团队核心成员大部分出身卫星研制单位,涵盖清华、北航、哈工大、北理工、南航等院校硕博士高层次人才,技术开发及卫星研制经验丰富,且对卫星大系统、整星到卫星应用全产业链有深入了解。
创始人常正勇长期供职于我国顶级的卫星研制单位核心部门,参与多型卫星论证及背景型号管理,组织推动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卫星互联网、在轨服务与维护、载人航天、深空探测、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新型航天系统的研究论证与设计实施工作,作为规划和实施方案执笔人支撑国家发改委完成首批航天领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项目的实施。联合创始人兼CTO张雅彬长期供职于我国顶级的卫星研制单位,曾参与我国空间站方案设计、初样研制和空间实验室的全程研制,曾在商业航天公司任职卫星及星座系统总师,参与国家互联网工程宽带试验星研制,负责商业低轨物联网卫星系统研制,以及某型低轨高密度卫星星座系统应用规划的数字孪生平台论证。
银杏谷资本表示,我们长期关注从卫星设计、制造到发射运用等整个商业航天产业链,并在各个链条环节也有布局相关公司。钧天航宇在卫星设计研发、制造等各环节汇聚了不同背景的顶尖人才,且通过颠覆传统的卫星设计架构,真正做到大幅降本,同时还能保证卫星的在轨高可靠运行。相信钧天航宇团队可以在“航天强国”的新篇章里崭露头角,助力推动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进程和商业航天产业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