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疆最新的媒体交流会上,大疆高级战略总监兼新闻发言人张晓楠谈到大疆做行业级无人机的契机:
2013年,美国一处油气站着火,此时火点距离油罐很近,但远在火场外的消防人员担心火电会引发油罐爆炸,导致全部人员伤亡。这时,现场消防人员拿出了大疆无人机飞到上空,他们看到火点距离油罐还有一段安全距离,于是进场开始尝试救火。
2013年,DJI大疆推出精灵Phantom2 创新一体机,这让垂直起降多旋翼无人机从“玩具时代”走向一体式产品。这次,用户将精灵无人机用于火灾救援,大疆发现,无人机不仅可以是一款消费级航拍产品,它可以被应用于消防行业,防微杜渐,辅助快速决策,安全拯救被困人员。
尽管这两年,大疆并没有对外公布自己的营收情况。但据相关市场调研,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大疆市占已高达70%,成为了十足的行业龙头。但据 Frost & Sullivan 预测,从2019 年到2024年,预计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仅2倍,但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能够翻10倍。
基于无人机市场增长测算,36氪了解到,早在5年前,大疆在农业、行业及车载等多个领域都有提前的布局。在大疆内部,消费级、车载、行业无人机、农业无人机各为独立BU。
工业无人机市场增速
在打法上,行业客户与消费级无人机的大众市场自然不同。工业规格的产品比消费电子规格复杂,要满足规格标准,必须能够解决行业实际问题。大疆针对消防、警务、测绘等行业应用,需要贴近B端消费者,重新定义一台不同于消费级无人机的“新物种”。
工业无人机市场划分
大疆初期开拓了一些产品,也有点像摸着石头过河,后期摸到了工业级无人机必须走进一线。譬如,大疆行业应用的研发和一线员工,入职后都要去一线体验。负责应急管理行业的员工,每月进山里做无人机救援演习,体会救援工作流程。
事实上,很少为外界所知的是,在大疆发布消费级无人机新品同时,大疆的行业级无人机也形成了自己稳定的产品序列。从2017年开始接连发布包括经纬M200无人机、Mavic 2行业版,经纬 300RTK无人机、经纬M30、Mavic 3行业版等。
行业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则按照不同载重,形成了T40、T30、T25、T20、T10等产品序列和配套的软件系统。
36氪曾采访消费级无人机行业人士,其表示,大疆自精灵Phantom、Mavic系列后,消费级无人机再难变革式创新。行业级无人机更多是在已有需求之上,用技术去满足实际用户需求,稳重取胜。大疆正在将行业无人机做到更小的体积内,功能更多,更稳定、快速上手。
行业级无人机,大疆的下一个增长点
当无人机航测实现厘米级精准后,它渐渐深入行业。
今年东航“3.21”事件发生后,大疆应急联盟负责人张学良带着无人机去到现场。现场有人问,无人机可以做什么?事实上,张学良到现场后发现,飞机失事后需要测量散落的每片碎片,以还原事故现场,同时不可以破坏现场环境。由于碎片散落在山谷,人力用皮尺测量十分耗时间。
当天抵达后,天蒙蒙亮之时,他们飞起了无人机在现场进行数字影像采集。无人机拍摄现场照片后,运用“司空2”软件,测量点到点的距离、平方米、立方米,最后还原了每一片碎片所在的位置。
类似的实际行动早在2015年,当时震后的尼泊尔需要重建。这时大疆还未推出自己的行业无人机经纬M200(2017年发布),大疆总部的人员带着消费级无人机赶往灾区现场,为当地提供城市测绘图,协助灾后救援、人手调配以及灾后城市重建。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协同救援工作,2020年,大疆在内部发动有意向的代理商加入「大疆应急联盟组织」。现在,应急联盟组织已达40家、覆盖26个省份,每年参加100起应急救援事件。
在11月初,36氪跟随大疆行业应用团队及消防人员前往昆明北部山里,参与了一次紧急救援模拟行动。寻人时,消防人员使用了大疆经纬M30T无人机,这款无人机小巧便捷,可以随时出动。核心相机模块兼顾广角、变焦、热成像、激光测距等功能,同时搭载喊话器。
因此,救援时,飞手可以在高空拉近摄像头确定救援人员的坐标位置 。其次,若是夜间救援,热成像功能能够发挥它的*效用。当人体温度与周围环境有着强烈温差下,无人机识别救援目标更为精准。
2017年,大疆发布了行业应用无人机经纬M200系列,正式进入行业级无人机市场。一位消防内部人士在这次内部分享会上表示,2018年寿光水灾后,他们将无人机二维图上传到了内部系统,自此成为了消防应用。未来,消防还会增加救援需求,粗略测算,平均下来每个消防支队至少100架无人机,这个数字今年还会翻倍。
无人机行业发展路径
这位消防内部人士表示,未来无人化作战装备在救援现场未来是可以实现的。但从装备端提出了三点需求:*,高空长续航大重载,需要电机、动力的稳定;第二,任务自动化,机场平台化 ;第三,集群蜂群化,这会利于slam技术,从而自主飞行。
除了应急救援,地理测绘是行业无人机另一大应用点。大疆行业应用测绘产品高级解决方案工程师邓凯强介绍,使用大疆无人机对嘉峪关拍了1万张照片后,3d模型能够还原实地环境。在大疆举办的赛事“古建筑文物保护”中,一位参赛选手使用精灵4,在2天的飞行时间内,完成了对3000公里苍岭古道的测绘。
在测绘行业中,大疆行业应用市场部李雨舒向36氪介绍,机械快门、rtk(一种空间定位技术)是行业级客户的核心技术需求。过往,测绘人员作业使用的S800 Metric 100负载单反相机,还需要在地面布设像控点(一种测绘定位方式),才能够精准拍摄。现在,无人机内置机械快门能够实现快速拍摄不虚影,达到精准抓拍;而rtk网络则可以精准定位,省去在路面建设基站的费力工作。从而帮助测绘工作者,在千张、万张照片的基础上,在软件端进行3d建模,完成一次“简单”的测绘工作。
不仅是保护文物、测量冰川,无人机还参与到了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建设中国的3D google地图),4台无人机在1个月时间建立了东莞(2400平方公里)的实景模型。
不仅是消防、地理测绘,行业无人机还覆盖了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多个应用领域。无人机航测代替人工建模,“工业无人机+无人机场”取代人工作业或将成为未来趋势。
需求刺激供给,工业级无人机未来市场增速较快。结合中信证券和Frost & Sullivan 的预测,当前在工业无人机的下游应用领域中,农林植保、测绘与地理信息、 巡检所占比例最高。2019 年农林植保、测绘与地理信息、 巡检市场规模分别达到 47、34、29 亿元。到 2024 年,有望实现 319、449、122、256、198亿元的市场规模。
大疆无人机的平民化梦想
大疆在2019年进入测绘行业后,剑指航测平民化。
邓凯强表示,首先是价格实现平民化,过往无人机测绘和航测工作动辄上百万元,现在一台无人机成本几万到十几万不等;其次是技术平民化,以往航测工作者要做大量的培训,用一周时间学习软件及无人机飞行操作。但现在,无人机小型化、简单易用、上手快;最后是应用平民化,除了传统的测绘单位会用到,建筑、林业、水利、交通、应急救援等场景都可以到测绘的技术和成果。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院长候志群向36氪介绍,此前的测绘行业多使用直升机、或者抛投式固定翼无人机及垂直起降无人机,但这些产品价格高昂且使用不方便。多旋翼飞行器不挑起降低点,是相比其他飞行器机型最独特的竞争优势。
技术、产品、商业、创新之间,大疆如何平衡和考量?
相比垂直起降,大疆迟迟没有推出固定翼的无人机机型,这也与企业定位相关。大疆产品经理Sam向36氪解释,“大疆不是没有这种技术能力,但对场地的要求决定它成本高、使用难度大、非常小众。在达到易用性前,难以形成规模。”这与大疆的发展逻辑背道而驰。
Sam表示,对于很多产品形态,大疆内部技术都有探索和尝试。但大疆将技术产品化前,内部会设置很多“门槛”,“我们会经过层层考量,去思考产品能否真正带给客户利益,能否变革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大疆今年推出了无人值守机场,但这个项目10年前在大疆内部就有预研及工程样机。在推出无人值守机场产品化项目之前,大疆行业团队调研发现,有的旗舰级无人机场重一吨,但卖100多万,还需要配一个维护员工。“这实际上失去了无人值守机场本身的意义。实用、划算才是无人机场的产品趋势。”
大疆希望无人机场可以6个月内免维护,配合完善的功能和业务流,每天提供关键数据,甚至用户忽略机场的存在。谨慎的推出产品,也代表着,大疆已经认可自己是一家成熟的商业公司。
Sam向36氪补充道,大疆工业级无人机产品发展有两个核心纲领,一是让无人机广泛应用,产生普遍的社会价值;二是产品易用且稳定。具体到产品策略上,一是提供像电动螺丝刀一样的简便、可靠、易获得的生产力工具,二是在重复性劳动的场景最终实现无人值守。
(本文中Sam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