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家囤的白菜,供应了半个小区

或许生活中我们难以预知会遇到怎样的意外,但“未雨绸缪”囤些应急物品,也许有一天就能派上大用场。

只因为在下班的路上看到了排长龙做核酸的景象,熙园毫不犹豫的调转方向,飞奔到了家附近的沃尔玛,囤了整整两个购物车的果蔬。

“我十点半到的家门口,幸亏沃尔玛开到十一点。”熙园在朋友圈写道,“我承认我有些恐慌,当然也希望是虚惊一场。”

不止熙园,疫情反复之下,为防止居家隔离的突然造访,一家老小都开始化身“仓鼠人”,收藏着满天飞的“囤货指南”,并照着提到的物品一一下单往家里带成为一种常态。

“囤货”也随即成为了朋友圈出现频次最高的词汇之一。“囤积物资已经成为获取安全感的重要方式之一”更成为了不少网友的内心写照。亲朋好友之间的问候语也渐渐地从“核酸了吗”变成了“囤货了吗”。

“上个月初我对象买了40斤猫砂,我当时*反应是太多了,就全让他给退货了,现在我只能靠着楼群里‘化缘’。”小区封闭管理已有两周时长的胡佳佳,过去一直是一位秉持断舍离主义的年轻人,但如今其却对此“后悔莫及”。“昨天已经开始在规劝朋友了,啥都按着双倍预算囤。”

像胡佳佳这样从坚定的“断舍离主义者”变为“仓鼠人”的小伙伴不在少数。曾几何时,当“断舍离”成为流行于年轻人生活中一种极为值得被推崇的生活方式时,与其相悖的习惯“囤货”开始被无数人诟病。

作为一种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断舍离”所提倡的是一种不断自我整理的过程,直接的反应便是给生活做减法。在生活秩序正常的日子里,“断舍离”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在一些紧急情况下,能发挥极大作用的往往是一些不经意间的“囤货”。“囤”在觅食困难的环境和时间里,更是一项重要的求生手段,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本期小酒馆,我们和几位或多或少有着“囤货”习惯的小伙伴聊了聊囤货这件事儿。在“囤货”的过程中,除了给自己带来的满足和充实感外,还为自己带来了哪些安定和快乐。

他们当中,有人自驾出游遇上恶劣天气,好在出发前囤积了大量食品和炊具才得以过难关;有人囤了一年量酱油,原本还受家人嘲笑却意外成了楼里*的物资;有人遵循传统囤大白菜过冬,却意外靠着大白菜过上了“食无忧”的好日子;有人因鼻炎囤口罩却意外在“千金难求一罩”的疫情爆发前期成了家族“大红人”。

日常“囤货”却意外成为“紧俏品”当然值得欣喜,但还是要切记“囤货需适量”。

囤的酱油,也有“高光时刻”

曼达 | 30岁 白领

作为一名常年浪迹在羊毛群的“资深羊毛党”,“断舍离”与我无关,“囤货”才是我的日常。

当然作为一名家有小学生的职场女性,时间对我来说往往不够用,因此羊毛群里“0元薅”、“反薅”的羊毛活动大多与我无关,我参与的往往都是靠量取胜的优惠活动,像买三箱折合2.5元/盒的特仑苏牛奶、买6盒折合0.14元/粒的洗衣凝珠……即便如此,能够低于常购价囤上一两月的货,何乐而不为呢。

但我爱人一开始是挺不能理解我的行为的,对他来说囤货就是占用面积,需要的时候现买完全不误事。他坚持认为“十来万一平的房子,不是用来当储物间的”。因为他说得不无道理,我也从不反驳,只不过看到合适的活动依旧会下单。毕竟囤货带来的快乐除了是省钱和满足感外,还会有一些想象不到的幸福感。

这不,最近小区封闭管理好几天,时不时楼群就有人寻求有没富余的某某物品。有位热心业主索性搬来一张小桌,放上一张手工画的海报,摆上了家里一点富余物品,“爱心互助加油站”就这样开始运转了。不一会就有好几户“物资捐赠者”将小桌给摆满了。既可以捐物,也可以自拿和互换,反正初衷都是为了互帮互助。

无意间我看到楼群发的图片里看到有业主放了一包粉丝,当时就想煮个粉丝给家人换换口味,便叫我爱人拿一些家里的东西去换包粉丝。原本我爱人是觉得算了,家里也没啥富余的物品,粉丝不吃也无所谓。但对家里存货一清二楚的我,拎着爱人就走进了厨房,打开储物柜看到那一箱整整齐齐码着的6大瓶酱油时,我爱人眼睛都亮了,默默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原本以为这事就告一段落了,没想到的是,我家换出的酱油竟成了欢迎物资,领了酱油的邻居还特意在楼群里发来了感谢,再后来还有业主拿着空瓶去分酱油。

节选曼达转发的聊天记录,曼达供图

后来看群里的业主对话,发现调味品特别受欢迎,不少邻居想要酱油、醋和辣酱,可能就是大家都没想到调味品也有“断供”的那一天。而自此之后,我爱人对我囤货的态度,也是一百八十度大反转,“下次有活动还可以继续留意。”

囤的大白菜:让我过上了“零食不断”的隔离生活

奇奇|23岁 公司实习职员

东北人有多么热爱囤菜?每逢冬天来临之前,一车车的大白菜就会被拉到路边,人们或是拿着编织袋,或是骑着电动车,一袋一袋往家里搬。这样的情形之所以在东北上演,是因为曾经的东北,每逢冬天就会呈现蔬菜较为稀缺的状态。而物美价廉又富含丰富维生素的大白菜,就成了最适合东北人吃的“过冬菜”。

但现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菜市场和超市中,各色绿叶蔬菜品种丰富,囤菜的东北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都觉得囤菜多麻烦,现吃现买也更新鲜。

我们一家三口和爷爷奶奶共同居住,对于老人们来说,囤菜是刻在他们骨子里的基因,所以无论我么劝说,每年还是要乖乖地帮爷爷奶奶买白菜。

我们家住在一层,当时买房子的时候,就是看中了一层附赠的门前小院。刚开始的几年,妈妈在小院里栽满了花儿,爸爸也为小院搭建了休闲区,有了这个漂亮的小院,我们经常会在院子里乘凉玩耍,或邀请各自的朋友来赏花喝茶。

但自从两年前将爷爷奶奶接过来,小院就开始大变样,除了一小块地儿还保留了一些花儿外,其余地方都被爷爷奶奶种上了西红柿、黄瓜和其他蔬菜。爸爸搭的休闲区也顺其被改造成了囤白菜的地方。

尽管对于爷爷的改造工程,家里人多数表示不乐意,但为了让老人们适应这边的生活并且有事做,我们也都没有说什么。直到今年受疫情影响,小区突然被封,我才感受到东北人囤菜的智慧,和“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真谛。业主群里大家对突如其来的封闭管理感到措手不及,而我看着家里厨房和阳台上满满登登的米面粮油,还有一院子的蔬菜瓜果,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安全感。

为了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物业很快协调了几个距离较近的菜店,但24元6个西红柿的价格还是劝退了一些人。年轻人大都会用手机抢菜,但独居老人们就犯了难。小区里有老人想跟我们买大白菜的,我们直接就送了。隔三差五,也会有邻居隔着小院的栅栏跟爷爷奶奶要把葱或者要根黄瓜。尽管我们说了不用交换,但还是架不住邻居们直接把东西“扔”到院子里,腊肠、牛奶、薯片、巧克力……在吃的方面,可以说我的生活完全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

也因为有了更多时间,我还跟爷爷奶奶学起了种菜。听说还有几天我们小区就要解封了,春暖花开正是播种的季节,也许再过几个月我就能吃上自己亲手种的菜了。

鼻炎囤的口罩:在“一罩难求”时救我一命

白白丨会计 25岁

我是一名鼻炎患者,每年一到春天换季时就疯狂打喷嚏流鼻涕,所以囤口罩就成了每年的惯例。但没想到,就是我“欲除之而后快”,每年折磨得我鼻红神恹的鼻炎,竟然让我在疫情爆发之初、“一罩难求”时免于没有口罩的艰难,甚至成了家族的“红人”。

那是2019年冬天,家里其实还有零星几个口罩。有一天我和男友出门逛街,经过一家药店时,男友想到我的鼻炎就提议再买一点备在家里。当时口罩非常普通,不需要预约也不需要抢购,我们大概买了四包一次性口罩,一包10个,隐约记得价格是10元一包另。外还买了三包N95口罩,一包3个,印象中是15元一包。这样算来,疫情爆发之前,我家大概有50个口罩。

后来,我买的这些口罩就安静地躺在家用药箱里,等待第二年春天我鼻炎发作时启用。期间我妈妈因为上山跑步觉得山上湿气重,偶尔也会用。其它时候,口罩的存在感不是很强。

直到2020年1月,疫情爆发,并且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肯定存在人传人的现象,戴口罩可以预防。一时间,口罩成了紧俏物,且不说一次性口罩从1元/个涨到6元/个、8元/个,N95口罩从5元/个涨到20元/个、30元/个的价格飞涨。*的问题是根本买不到,到处去问,药店说没有、网上没有货,我们家能联系上的厂家都说没货。

此时,我因鼻炎囤的口罩就发挥了极大用处。当时用得也非常省,只有出门买菜的人才能戴,其他人都不能动。现在回想起来,*笑又酸楚的是,那时候我们去奶奶家拜年时带了家里一半多的口罩,然后分给了叔叔伯伯,每户也就能分到1个N95口罩和几个一次性口罩。我带的口罩甚至被笑称为走亲访友的“硬通货”、“*伴手礼”。

就这样,我囤的口罩勉强支撑着我们一家,以及我们的亲戚度过了疫情之初“一罩难求”的时候。直到后来口罩供应逐步恢复,先是政府投放,再是市场走向正常。不过到现在我还是会在家里备上50个口罩的存量。

也许生活的一切都是环环相扣的,虽然鼻炎折磨得我难以忍受,但它却也让我免去了一场“口罩危机”。这样一想,对于生活的一些小麻烦,也没有那么多抱怨。

偶然囤的猫粮,救了我的宝贝

贝尔 | 29岁 宠物医院运营经理

因为自己养了两只布偶,所以对宠物有着莫名的喜爱。于是在今年春节之前跳槽时,我在几家机会中,选择去上海某家宠物医院机构做运营经理。

平常,我完全没有囤货习惯,甚至到了连厕所用纸都需要临时下单外卖的那种程度。但因为新员工入职,公司奖励了员工福利,跟我们合作的宠物用品品牌可享全场七折。刚好二月份的时候我家猫粮快吃完了,我就用员工福利买了一堆猫咪零食、猫砂、猫粮,还有很多可可爱爱的小饰品。快递到家的时候,我男朋友还嘲笑我一反常态,说我完全是为了薅公司的羊毛才囤货的。

二月底,我跟我男朋友因为一些原因分手了。因为猫咪是两个人一起买的,所以,当时是打算一个人领走一只。不过考虑到忽然分开,它们可能会焦虑,于是两只猫咪就都暂时放在了我这里。

应该是3月7日左右,我住的小区开始封锁管理。最开始的时候,是封锁了小区,但大家还是可以下楼的,我还经常拴着两只小猫下楼跑步、晒太阳。后来管控升级,变成了居家,我跟两只猫咪也就过上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

因为平时工作经常996,我自己家基本没有开过火,家里厨房用具和油盐酱醋还都是最开始搬进来的时候置办的。而我自己也没有提前囤任何蔬菜或者干粮,家里只有一袋米和一包挂面。所以在刚开始封锁小区的时候,我非常担心自己的温饱怎么解决。

幸好,我们小区送菜非常及时,经常会送一些白菜、萝卜、鸡蛋上门。平常靠外卖为生的我也只好自力更生,自己下厨“糊弄”自己。

相比之下,我家两只小猫的日子就比我舒爽多了。囤起来的猫粮够它们吃半年,一起买来的化毛膏也正好赶上了换毛季节派上用场。每天还有一堆零食“伺候”着。

现在,公司全部改为线上办公,我每天开会、吃饭、铲屎、喂猫、拿着瑜伽垫做运动。这次误打误撞的囤货让我感到庆幸,也让我感觉到宠物没有选择主人的权利也没有自我照顾的能力,真的需要我们更认真地对待和保护。

囤来的卫生用品,成了“硬通货”

魏莱| 31岁 大厂打工人

我个人一直有囤生活用品的习惯,尤其是像卫生纸、抽纸和女孩子需要的卫生用品。

之所以有这个习惯,是因为小的时候发生的一件“糗事”。初中到高中这几年,可能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我的身体激素有些紊乱,导致月经不调。会经常有好几月不来月经,或者忽然来月经又迟迟不走的情况。

记得有一次,我排队上厕所的时候月经忽然来了,我是个超级社恐的人,平时和同学都很少聊闲篇,但当时我只能红着脸向旁边排队的同学求助。结果后面的同学是个自来熟的热心肠,她自己没带,却提高嗓门替我问身后排队的女生。不一会,整个卫生间的女生都在叽叽喳喳地说,“谁有卫生巾借前面那个女生一下!”

那次“社死”经历之后,我就养成了随身携带卫生巾的习惯。工作之后,自己单独出来居住,也自然养成了多买卫生纸和卫生巾的习惯。我的好闺蜜来我家住,看着我卫生间里堆成“山”的卫生用品,总会笑话我说,“怎么?你是怕人家工厂停产嘛?”

不过没人想到的是,有一天我的卫生用品,居然会成为“硬通货”。

我住在闵行的一个小区,我们小区在三月初的时候有一位保洁阿姨确诊了,当天我就接到了紧急通知要求我赶紧回家隔离。因为事发突然,又不清楚隔离的时间要维持多久,业主群里就自发的开始了以物换物的互帮互助行动。你家的洋葱换我家的韭菜、你家的酱油换我家的食盐之类的。

有一天,我在业主群里看到一条留言,是一个女生非常不好意思的说自己需要卫生巾。因为有过同样的经历,我非常理解对方的心情,就私信她说我有。

隔天,我装了两包卫生巾,顺手塞了点卫生纸放到她的家门口。对方非要给我转账,我觉得实在没几块钱就没有收。结果第二天起来,看到她给我发微信,说自己做了牛肉包子,放到了我门口一屉。我打开门,握着还温热的包子,觉得卫生巾换包子的事情实在是既温暖又好笑。

如今,隔离已经超过了二十天,业主群里越来越多人卫生纸和厨房用纸告急,我看着我的“库存“秉承着能帮就帮的原则,也收到了各种各样的物品交换,蔬菜、化妆水、矿泉水....

小小的癖好能在特殊时期帮上大家的忙,我觉得也是一种幸运吧。

暴风雪中四天三夜:水、米面和炊具救了性命

楚楚 | 24岁 留学生

4小时手机无信号、与外界彻底失联,四天三夜被困在暴风雪中流浪……我无论如何都未曾想到,去年圣诞的这趟美国北部之旅,会成为至今24年的生命中经历过的最惊心动魄的时刻。

去年8月,我来到了美国东北部的罗德岛读研究生,这也是我*次来北美。新到一个地方,总是对这里充满了好奇,再加上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儿,我和另外两位女生、一位男生,在寒假期间一起踏上了加州北部追寻极光的旅程。

就在我们一路北上的时候,风雪渐渐大了起来,高速走进了人迹罕至的区域。雪太大,铲雪铲不过来,周围所有的通路几乎都被封掉了。我们的车也就堵在了入口处,7个小时的时间都在原地打转。周围没有旅馆,4个人硬是把小轿车住成了房车。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能“活着”走出大雪而没被“饿死”,需要特别感谢出发前去沃尔玛疯狂购入的超匹配食品,很多零食、一箱水,还有肉、菜、泡面等。

事实上,如果按照正常的出行规划,我们是完全不需要买这么多食物的,但当时大家都觉得,毕竟人在外面,万一路上不方便补充食物,岂不是很麻烦,多囤点有备无患。

除了囤了很多食物,我们在出发前还自备了炊具。记得当时实在是被困在雪地里动不了了,我们自己带着锅和煤气灶,为了吃到热乎的食物,就开了车门在暴风雪里点灶煮鱼煮肉。三文鱼和米饭一起炒,还有泡面和白菜一起煮。讲真,说不上好吃,但那时候,对于我们而言,填饱了肚子,尤其是还有个温暖的巢,哪怕挤爆了,也很满足。

这次极寒气候的来临,让我意识到自备炊具是多么明智的选择。而当初之所以备着炊具,原本是打算在沿路找不到餐厅的时候,也能吃上点好吃的,改善下伙食。而极寒来临之后,它们却变成了增加热量、暖身子必备的神器。

后来,车子终于能够在平地上挪动些步子了。但我们又面临了另一个问题——车子马上没油了。不幸中的万幸,我们坚持开到了加油站旁边,但加油站在坡上,雪又太厚,车子根本爬不上去。这时候,其中一位同行的伙伴便找到好心人借了油桶,到加油站接了一桶油,手动加到了油箱。那一刻,我意识到,囤油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还有下次,汽油我也得备上。

最终,在水、米、面、炊具的应急支撑和汽油的及时补给之下,我们翻山越岭,总算是到了旧金山。尽管这次经历至今让我心有余悸,但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去冒险的。

毕竟,青春也就这么几年,但前提是,我一定会备上双份的物料。

后备箱囤的水,堵车派上大用场

张琪 | 30岁 财经编辑

作为“家有小孩”的已婚人士,假期一家人自驾游已成惯例,我也习惯在车的后备箱里放一两箱水,以备不时之需。

对于我的坚持,家里人却非常反对。他们觉得后备箱放水耗油事小,不通风的环境里,水白天被暴晒晚上又变凉,再喝下去很不健康。老公总是边埋怨边把水搬走,但我听归听,还是会悄悄再补上一箱。

没想到我这个无心的“囤水”习惯,会有一天派上大用场。

前年国庆节,我们全家连同另外两家人一起出去玩。回北京当天,我们三家人一大早就出发,却还是没逃过一个“堵”字。一路在高速上堵堵停停,有时一堵就是两三个小时。

车堵在高速上,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堵车“长龙”,大人虽然可以忍,但孩子到了饭点就要吃饭,根本等不了。先不说高速路上没吃没喝,即使我们三家人车上备着自嗨锅、自热饭,没有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三家近十口人,水的消耗量很大,虽然我们在出发前添置了一些饮用水,但并没想到会堵那么长时间,买的水很快就喝完了。

正发愁的时候,我想起后备箱里还有之前备的一箱水,就赶紧拎了出来。一箱水不仅能喝,还能热自嗨锅、自热饭,别提多管用了。就这样,我们三家人靠着这一箱水,回京堵了7个多小时没挨饿、没挨渴,等到天黑终于抵达北京时,一箱水也被“消灭”得干干净净。

从那次堵车后,家里人再也不反对我在后备箱里备水了。现在我们家后备箱,长期备有一箱水,就是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以备急用。

或许生活中我们难以预知会遇到怎样的意外,但“未雨绸缪”囤些应急物品,也许有一天就能派上大用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燃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大消费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