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两个行业,会把他们的客户叫做“使用者”,就是毒品行业和互联网公司。
这就是耶鲁大学教授,爱德华·塔夫特,对互联网公司真诚的评价。
我国28.5小时的周人均上网时长,相当于每周要在手机里来一次通宵加班。
但是哪怕这样,我们也只在世界上,排17位。
显然外国人在刷手机这件事上,要比我们更卷。
既然这么多人沉迷网络,想必也会有很多人把责任归咎于推荐算法。
但事情只有这么简单吗?推荐算法又真的能控制我们吗?而且,明明是白嫖视频,互联网公司又是怎么赚钱的呢?
算法如何“控制”我们?
把时间拨回90年代,那时候的网络就像青涩的校园,非常单纯。门户网站方兴未艾,丰富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这就是在2004年左右开始出现的web1.0和web2.0。
社交媒体和博客兴起,互联网变得更加多元,信息的上传和下载也成了家常便饭。
至于web3.0,则是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模式。不过,现在还没有实现,更多的是停留在概念上。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互联网生活,将有巨大想象空间。
所以不难发现,从web1.0到web3.0,变化*的就是信息量,变得越来越多。
信息量变多虽然是好事,可一旦过多,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的问题也会随之出现。
用户被信息海洋吞没,想找到有用的信息真就成了大海捞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推荐算法应运而生。
不过,回望整个过程,把推荐算法推向高潮的,还要属网飞在2006举办的算法比赛。
网飞当时,拿出了一百万美元奖金,来奖励*个能够将影片的推荐效果提升10%的团队。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历经三年,一百八十多个团队的较量,最终一支由各路专家组成的七人团队获得大奖。而这一事件,也让推荐算法,开启了新的篇章。
时至今日,推荐算法的核心技术基本分为3类。
简单来讲,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方法,就是利用“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原理,把相似用户的喜好,也推荐给你。
而基于内容的推荐方法:则是以用户自身特点为主要依据进行的推荐。这种方法,就需要采集大量信息(职业、年龄、性别、偏好、地域、收入 、 评论、收藏、 点赞、观看、浏览、点击、加购物车、购买等 ),才能构建专属的推荐算法模型。
至于混合推荐方法:则是权衡各推荐方法的利弊,通过一系列复杂操作(加权、切换、混杂、特征组合)扬长避短,进而提升整体推荐性能。
推荐算法确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场效率,用户和企业都应该很高兴。
在2021年,tiktok的推荐算法还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其母公司,字节跳动,更是在去年做到了年营收580亿美元,3700亿人民币。
每天挣10个亿,真是种奇妙的体验。
既然前有大厂带头,后面就会有小弟跟着吃肉,目前我国算法相关的公司大约有76000多个。这其中,有一半都是2021年至今成立的,都是看准了这块蛋糕。
算法这个赛道,可以说是越来越热,可作为用户,却好像并没有变得更开心,因为互联网的体验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算法带了更多更的问题。
算法带来的负面影响
1、注意力经济
要搞清楚为什么,就不得不提注意力经济——一个信息时代孕育出来的畸形产物。
它是1997年,由美国科学家迈克尔·戈德海伯(Michael H.Goldhaber)正式提出的。
在经济学里,稀缺的资源才会更有价值,而在信息过剩乃至泛滥的今天,信息早已不再是稀缺资源,反而正在获取信息的人,成了稀缺资源,我们的注意力,就成了信息时代最值钱的东西。
所以在这样的市场作用下,除了自媒体博主们为博眼球开始逐渐离谱。互联网企业则为了让我们更沉迷手机,逐渐疯狂。
为了赚钱,脸书在违规的*时期,平均12天就能爆出一个丑闻,看起来非常可“刑”。
2、人脑本身的问题
但哪怕是这样的公司,却依然身体倍棒,拼命数钱。其实也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厉害,而是我们有着先天的弱点。
人类经过200万年演化,大脑的体积足足增加了三倍。
但再看看计算机,从19世纪60年代至今,处理能力,可是增长了几万亿倍。
现在的互联网公司手握强大算法,对付人脑这套古董硬件,简直不要太轻松。
我们所有的弱点,都被屏幕另一头研究人员扒地一清二楚。所以对付我们,互联网公司就用上了最简单也最无赖的打法——“上瘾”。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个叫做“脑刺激奖励”的实验。
给小白鼠脑内植入电极,通过操作按钮的方式,刺激大脑调节多巴胺分泌,就能够让小鼠变得更快乐,当小鼠自己拥有控制权后,它在12小时内疯狂按压了7500多次,平均每分钟12次,最后忙的饭都不干了。
后来,还把实验用在了人类身上,得到的结论也基本相同,互联网公司为了让我们成功上瘾,用了大量精力对用户进行AB测试。
A/B测试是为Web或App界面或流程制作两个(A/B)或多个(A/B/n)版本,在同一时间维度,分别让组成成分相同(相似)的访客群组(目标人群)随机的访问这些版本,收集各群组的用户体验数据和业务数据,最后分析、评估出*版本,正式采用。
简单说就是通过控制变量来测试某个单独的变化,对目标效果的影响,而推荐算法,就是通过不断地测试,输出你喜欢的内容,让多巴胺分泌更多。
类似的成瘾性设计还有很多,比如利用我们的好奇心,把视频呈现形式设计成没有底线的瀑布流。把屏幕底层的图片设计成一半,让你一直好奇接下来的内容。还有利用了人们需要社会认同的生存本能,设计的点赞和评论。
仔细看不难发现,现在很多关于内容消费的app,都是无数个成瘾要素的*合集,所以作为普通用户,想要不被软件吸引,变得越来越难。
3、广告逻辑
得到了我们的注意力,下一步就是拿它们赚钱。
你以为你只要坚持原则,一直白嫖,就不会有任何人能掏走你兜里的钱。
但你不知道的是,心理学家对广告都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就是只要让用户接触到广告,就足以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积极的态度。
何况通过算法推荐的广告都是你感兴趣的产品,即使你是铁板一块,面对数量级庞大的同类人群标签,也总会有人下单付费,这跟电信诈骗的逻辑是一样的。所以,没有产品是不好卖的,如果有,那只能说明广告推得还不够。
各个平台顶风作案收集我们的数据和标签,其目的也正在于此。
字节的广告营收占总收入75%以上,仅阿里一家公司,就豪气的投了180亿广告费。
而在国际市场上,谷歌2021年第四季度广告收入612亿美元,facebook也有326亿进账,一个季度就顶上字节一年。
算法加广告的组合,成了互联网公司的印钞机,整个流程中,平台赚了,商家也赚了,亏钱的只有我们用户,总要买一些原本并不需要的产品。
你以为自己每次都能全身而退,殊不知,就连你不爱花钱的行为,都可以被变成了标签。没准理财产品,就是你的归宿。
所以在这样的商业模式推动下,算法引发的问题,也正在往荒诞的方向发展,就比如nba球星欧文、欧神仙,曾公开宣称地球是平的;反口罩的人说口罩里有天线,还有像披萨门之类的搞笑组织。
因为他想看什么,就越会看到什么,然后越信越刷,越刷越信,最终变成了离谱观点的坚决拥护者。
随着这种极端信息的累积,还有可能催生出更严重的后果。
2017年,因为放任种族仇恨的言论在网上疯传,间接导致了缅甸七十万罗兴亚族穆斯林人遭到迫害,死伤过万。脸书遭到难民集体诉讼要求赔偿1500亿英镑。就连川建国同志上台,据说也有脸书的功劳。
时至今日,算法能做到的事,正在逐渐超乎想象,所以算法和人类究竟谁才是主角呢?
目前来看,这个问题虽然没有准确答案,但可以确信的是,当我们产生疑问的时候,算法就已经悄无声息成为主角了。
就像黑客帝国里的矩阵,当我们有一天都分不清自己身处的世界,是真还是是假的时候,我们又怎么可能醒来呢?
未来当无人驾驶、人工智能这些强算法催生的行业兴起之时,算法当家做主也将变得合理。
但最嘲讽的莫过于,连估算我们人类被取代的时间,都是计算机算出来的,想想这些,还真的有些无奈。
改变和技术的相处方式
1、辩证看待资本
所以以算法为代表的科技发展,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一味的指责资本贪得无厌,我们的生活好像也并不能变得更好,其实无论是科技的创新,还是算法的演变,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了满足人类需求而诞生的产物。
资本在这其中,顶多算是推波助澜,虽然有的时候,也会拿起科技这个趁手的镰刀来割韭菜,但也是因为资本的介入,才能集中金钱办大事,要不然科技的发展,也做不到今天这么迅猛。
2、法规
好在目前对于算法滥用的问题,正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欧盟在18年就推出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确定了居民对信息的知情权和处置权。
美国也下了大功夫,比如2020年生效的《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
这些条款都对互联网企业的违规行为设置了巨额的罚款标准,违规一次可能比吃老坛酸菜牛肉面还难受,我国在这个领域干的也不错,甚至还小优。
从17年开始,陆续出台了3部法规,奠定了网络安全的基石。
今年3月,更是把矛头直指算法,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管理规定。
效果怎么样先不谈,反正,当人们再看手机app的时候,已经可以找到推荐算法的开关和自己的标签。
算法这个大怪兽,好像也正在褪去可怕的外表。
3、跟科技共存
当科技发展到今天,技术本身其实并没有错,不过是越来越迎合我们的人性。
在未来,科技发展将会越来越快,周围的诱惑也将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依然把自己当成小白鼠,只是被动等待这种低级的快乐,我们的大脑也将会越来越懒惰,失去主动学习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到了那时候,再想走出技术编织的蛛网,将变得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