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过往的认知中,一家企业既然上市了,那么就要做大做强,几十亿市值的企业得奔百亿市值,百亿市值的企业得有千亿梦想…但是现在注册制之后,流动性分层的压力越来越大,也有些上市公司开始有不同思路…
“为啥一定要百亿市值?”
前段时间走访企业时,有两家上市公司让我印象深刻,不是因为公司优秀,而是因为有点“无奈”……
这两家公司,一家已经上市了12年,市值40亿左右;另一家上市了15年,市值60亿左右。基本算得上A股上市公司中的“老玩家”。15年,对于一家上市企业来说,至少经历了三轮小牛熊市的切换,谙熟资本市场的那些“游戏规则”。
但有意思的是,这两家公司目前的市值,与当年刚上市时相差无几,利润规模也跟上市时差不多。
更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位老板在我们探讨公司未来时,聊到深处,除了表示认同部分观点之外,老板还问了我一句直击灵魂的问题:
“你说我为啥一定要百亿市值?我们现在这样,不也挺好吗?”
他的观点也有他自己的立场,他说:“现在经济环境压力这么大,猫着不动至少还能保证稳续活着,相比那些瞎折腾最后黄了的公司,可能还靠谱点。只要别瞎折腾,公司至少能活30年(公司历史上3次再融资带来的现金是每年管理费用的20倍),我们就这样活着,不香吗?如果瞎搞几下,说不定过两年公司没了。估值低一点咋了?!有错吗?”
这位老板说的好像确实有道理,甚至说出了不少A股老板的心声(只不过大多数人不这么说)。
其实,有一大批公司都在选择“躺平”
注册制之后,A股正在快速出现一批这样的公司:业绩上不去但也死不掉;市值就在三五十亿徘徊,涨不上去但也跌不动了;没什么想象空间,没故事热点,没增长,甚至都没波动。业绩好的时候可能有小个把亿的净利润,差的时候也有个大几千万(基本上政府各种补贴搞一搞,投资收益搞一搞,业绩也就出来了)。
这样的公司有多少?一组数据让大家简单感觉一下:
截至2022年2月中旬,A股市值低于100亿的公司,有3178家;
这3178家市值100亿以内的公司中,上市时间超过十年的公司,有1363家;
这1363家上市超过十年的公司中,上市以来市值涨幅在2倍以内的,有785家。而这785家公司的市值加起来3.3万亿元,历史累计再融资(增发)4472亿元,发债4083亿元;
这785家市值涨幅2倍以内的公司中,净利润低于2亿的,有649家。
这些公司中,有不少公司的心路历程可能是这样的:刚上市时,可能也都曾经有过百亿市值或者成为新蓝筹股的梦想。在减持或增发的时候,也曾经放言要转型升级,可能连战略故事都想好了,甚至讲过好几个不同版本的故事,为了粘概念投几个小项目,号称要转型新能源或半导体、医美或*。甚至花个两三亿的真金白银并购个小公司,看上去一副要转型的局面。
再后来,随着减持增发结束,随着牛市的消退,转型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最后一个故事都没干成,刚刚雄起的市值又慢慢跌回去了,当初讲的故事大家也就慢慢忘了……
当后来他们又想出来讲故事,投资机构也懒得相信了。卖拐也是一个故事顶多卖两回,何况是卖股票……投资机构不听故事了,慢慢地,那些上市公司自己都懒得编故事了,最终不得已躺平。
仔细想想,回顾众多投资机构的调研经历,有多少这样的公司…
而这类上市公司的心态也特别厉害,一副看穿红尘的样子:别折腾了,折腾也成不了,成了也白折腾,原地躺平挺好,生意继续做没什么压力。牛市来了、流动性好的时候就减持一点,牛市不来也不减持。虽然流动性不好、估值不高,但总比没上市的强得多。虽然公司发展慢一点,但发展慢不是罪过,发展慢一点也不违规啊…
上市公司的长期追求,到底是什么?
这些公司上A股这么多年,公司融了这么多钱,股东减持也不少,他们给资本市场创造的价值到底是什么?通过上市融来了20年的现金流,账上现金比较充裕,但基本都是存银行吃利息,上市后市值整体走势基本呈N个M型的走势,就是“MMMMMM”型。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公司已经处在无效的资源配置状态,增量资金不流入它、机构不买它、分析师不关注他、中介机构都懒得去找他……甚至人才也不会流入它,我们可以脑补一下,躺平的公司能留下来的人,主要也是想躺平的员工,想折腾事情的人估计早走了。
更有意思的是,投资机构也懒得看这些公司了。为什么?因为公司都去路演过,这些公司到底什么风格、讲过哪些故事、每一轮故事怎么讲的、最后怎么找借口的,大家都很熟悉了。资历比较久的研究员对这些公司如数家珍,甚至每个老板什么风格,到底能不能做事,其实都很清楚。
其中一家公司,董秘去基金约路演。投资机构直接说:要不您别过来了,公司还是那些管理层,还是那个股东结构,还是那点业务,还是那些业绩,我们已经很了解了,基本面我们看年报就可以,交流要不算了吧。
值得深思的是:这样的公司,有错吗?难道不增长、少分红、没想象力没未来,在A股就没有呼吸权了?这些公司至少还保证了稳续经营,比那些瞎折腾的公司还是靠谱的吧?
这种“躺平”,确实是性价比比较高的选择,与其搞得很累去追求百亿市值,不如就这么着了。做了几十年的生意,只要不发生重大环境变化,稳住业绩还是容易的,干脆也不追求高增长了。对公司来说冲向100亿市值难度很大,意味着至少要三个亿的净利润,而且只有利润没有现金流的生意估值也上不去,真要拿三个亿现金流回来又很难。
可能公司也不是不想转型,而是真的能力不够。慢慢地就不想瞎折腾了,很注重规避风险,甚至出现躺平心态。因为现在机会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大,可能并非不想改变,而是确实改变不了。因为改变和转型不仅要心态、要意愿,更多还需要能力、心力、资源甚至时机。
甚至这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最后又反过来向我致命一问:“我增长少一点,慢一点,但是我追求基业常青,追求百年企业,不行吗?”
(我感觉自己都要被说服了…)
躺平之后的进一步推演
我觉得这些躺平公司会变成未来A股生态中的一个特定群体,这类群体如果再往下发展,会变成什么?
如果我们拉长周期展开逻辑推演,有一个短期不重要但长期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再往后看十年,中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可能这些公司每年一个亿的利润都不一定支撑得住。现在利润不够可以卖点资产或者靠投资,但是再过十年,随着产业结构进一步变化,这些被动防御的公司其实很难守住现有局面。因为总有一些更有企图心的同行业竞争对手,说不定会抢占它的市场。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些公司再过十年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大股东也不减持,到最后公司不行了直接退市,流动性越来越差。
另一种情况,大股东不定期减持,减持到变成一个普通股东,公司变成无实控人状态,未来管理团队接班,靠选举制、靠治理机制来治理公司。大股东就作为一个纯股东,把管理权完全交给团队,谁弄得好就给谁股权,弄不好也没办法,反正大股东已经套现了大量现金。
未来A股一定会出现一堆这样的公司,其实美股也有一批这样的公司:市值十年没增长,没有实控人,甚至没有人愿意把它弄起来,也弄不起来。投资人也比较理性,只要能稳定分红就继续支持管理层,如果分红都不行了就把你卖掉。像黑莓、雅虎……都是曾经千亿市值的明星公司,现在已经变成无实控人、投资者和管理层达成默契的平庸公司。
机构对这些公司已经没有期待,这些公司对市场也没有期待,知道投资机构不太可能会买自己,于是和散户一起躺平。我认为A股有不少公司是类似的心态。
大家都在说A股天天发新股融资抽血,但如果哪天A股没有新鲜血液了,都是这些躺平公司,还真的挺头疼的。市场上机构就真的只能去买那些大公司了,意味着板间分化效应会更明显。
按此逻辑推演,长期看A股未来大概会分成这么几类公司:
*,千亿的蓝筹股;
第二,大几百亿的次蓝筹、准蓝筹;
第三,仍在折腾而且还有心力折腾的上市公司;
第四,选择躺平逐渐失去资本市场关注的公司;
看似A股上市公司未来可能会达到5000家、7000家甚至1万家,但是拆开结构来看,除了极少数优秀蓝筹股之外,更多公司的上市是无效的。对投资机构来说,这个市场上真正可以买的公司,可能只有不到1000家。
短期看,注册制对这些公司好像没有造成什么直接压力。但是从某个意义上说,注册制其实是在把这些躺平公司,慢慢从资本市场上真正给淘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