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宁德时代「一哥」地位可能不稳:氢能万亿巨头正在路上

宁德时代的“一哥”地位由核心技术奠定,但场景扩展能力、生态构建能力所强化的“成本最优,赢家通吃”格局,才是撑起万亿市值的关键。

政策推动下,氢能产业站上风口。

作为目前已知最为清洁的能源,氢能具有“低碳、高热值、高转化率”等特性,被认为是*发展前景的“*能源”,将在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随着2021年9月首批三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正式落地,氢能产业踏入规模化发展的全新阶段。在2021年底,业内更是频繁传出消息,称氢能顶层设计文件有望在近期出台。

种种迹象让资本市场相信,跨入2022年,氢能将成为万亿新能源赛道的下一个爆发点,特别是伴随着示范城市群的推进,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极有可能跑出下一个宁德时代。

不过,现阶段行业尚存在核心技术缺失、资本支撑不到位、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氢能企业发展面临诸多关卡,展望2022,利好的政策和“热情”的资本是否真能助力扫除障碍,让行业迎来期待中的大爆发?

01 “风光”之后,氢能上

“双碳”目标带动下,新能源板块成为2021年资本市场焦点。

二级市场上,风电和光伏资产的价格,被一波波资金不断推高。新能源汽车也迎来“大展身手”的时刻,2021年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蔚小理”的成交量也迎来大幅上升。

如今,氢能产业也已站上风口。

产业火热,政策是关键要素。业界认为,作为理想的清洁能源,氢能将在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6年以来,国家层面已先后出台了包括《“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等多项战略规划和政策,推动氢能产业向前发展。

其中,由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五部委联合推进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项目,是整个产业逻辑发生改变的关键。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推广,涉及氢能产业链条上的“制、储、运、加、用”等各个环节。随着示范城市群的推进,相应落地场景和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加,行业逻辑也由政策带动逐渐转向市场驱动。

中央政策大力推动的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近期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氢能城市发展潜力排行榜》显示,我国已有30个省份、158个城市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提及氢能发展,有57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随着产业发展路径渐趋明朗,在一级市场,投资人迅速展开对氢能项目的“围猎”。

“最近几个月,我们前前后后接待了一百多家投资机构。”于2021年底完成超亿元融资的锋源氢能相关负责人向亿欧EquanlOcean指出,“与2020年相比,氢能赛道确实火热起来了”。

二级市场反应更为直接。伴随着各项利好氢能的产业政策出台,氢能概念股股价迎来一次次上扬。Wind数据显示,氢能指数(8841063)2021年累计涨幅近45%,是去年A股热门板块之一。相关概念股也持续走高,全柴动力(600218.SH)、美锦能源(000723.SZ)等个股一度涨停。

可观的行业前景也吸引了众多央企、国企布局。

“现在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的布局,也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成果。”在2021年7月16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谈话中表示。

除了央企国企相继进军之外,新能源巨头们也纷纷选择跨界造氢。

在氢能产业的重点发展板块——绿氢领域,多家风电光伏巨头已开展行动。2021年,隆基股份(601012.SH)和阳光电源(300274.SZ)前后脚进军绿氢最关键设备——电解槽,晶科科技(601778.SH)、协鑫能科(002015.SZ)、林洋能源(601222.SH)等也跑步进场。

02 资本犹疑,产业难题待解

市场看似火热,但行业一线工作的推进速度,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快。

“真正进入的资本,太少了。”峰源氢能相关负责人向亿欧EquanlOcean指出,“氢能产业的发展,无论是科研投入还是人才引进,都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目前市场看似热闹,但资本支撑还远远不够。”

氢能产业“缺钱”,一方面是因为氢能产业从“制取、储运”到“加氢、用氢”等各个环节都是“重本生意”,一般的资金量级,能起到的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则是国内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早期,资本不免犹疑、观望。

青域基金投资总监聂荣锋看来,“国内氢能产业链发展尚不成熟,现有的技术路线还不足以应对大规模量产,应用场景也有待进一步挖掘,综合来看,产业距离规模化建设还有一定时间。”

“无论是上游的制取、中游的储运还是下游的应用,整体上我们对氢能产业的投资还是持保守态度。”聂荣锋向亿欧EquanlOcean表示。

目前来看,我国氢能产业虽然有来自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但整个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面临“核心技术欠缺、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依赖进口、标准体系不成熟、产业链和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比如被称为氢燃料电池“八大件”的催化剂、扩散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双极板、电堆、空气压缩机和氢循环泵等,都面临关键技术“卡脖子”情况,这也是产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不成熟的氢能产业链和不完善的配套措施,也给开展氢能业务的企业平添诸多难处。

“燃料电池系统厂商不单单是做系统,从上游的采购到下游整车厂的应用市场开拓,甚至到加氢站建设、氢气供应等环节,都会主动去组织。”深圳市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秘书长张祎莹向亿欧EquanlOcean介绍道,“现阶段,很多项目的推进,主要靠下游做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和系统的公司去‘攒局’。”

此外,行业还处于“标准体系不完善,管理机制不明晰”的现状,“九龙治水”、“多点掣肘”的情况,也对产业链发展造成制约。

从核心技术、零部件到产业配套设施,再到管理机制,我们可以发现,氢能产业火热的背后,是诸多待解难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是新兴产业的基本发展规律,氢能产业的“量变”已经开始了吗?

03 跨过“万辆”规模门槛

氢能产业的发展,需要大规模应用来推动学习曲线和规模效益的发生。业内观点认为,推进示范城市群将加快技术创新迭代,带动行业在规模化发展上实现突破,进而加速降低成本。

“人才争夺战、自动化设备增加、成本进一步下降。”在锋源氢能相关负责人看来,2022年,氢能产业将呈现出这几个主要特点。

首先,示范城市群所产生的市场需求,将带动产业加大人才和技术储备;同时,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厂商将配置更多自动化设备以增加产能;而在需求带动下,行业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也将迎来更大的成本下降空间。

当然,产业大规模商业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也意味着,对于已经入局和将要入局氢能产业的各类企业而言,发挥空间将是巨大的。

客观来看,目前我国氢能产业链尚不具备经济性,需要靠政府大规模补贴来推进发展。同时,由于产业链条环节较多,涉及到多项关键技术,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还会涉及多个行业,这考验着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资源调度能力。

“在氢能产业链上,如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环节,基于政府信任度和产业资源优势,国企央企尤其是能源端企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张祎莹介绍道,“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资源储备,国企央企具有更大优势。民营企业的优势则体现在技术实力和市场推动力方面,产业链下游的生产制造环节,如氢燃料电池系统、电堆、储氢设备等,会有较好切入布局机会。”

目前,交通运输是氢能产业规模化、市场化推进的关键领域,也是国内氢能最主要的终端应用场景之一。进入2022年,示范城市群带动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投放将有一个量级提升,这也给相关企业带来不小的机会。

据公安部汽车保有量数据,截至2021年6月,全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达493万辆,而氢燃料电池车总数还不足1万辆,这一数量级仅相当于电动汽车十年前的水平,但若以电动汽车发展至今的迅猛势头加以类比,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前景不能等闲视之。

随着北京、上海、广东三大示范城市群落地,氢燃料电池汽车将跨过以”万辆“为单位的量级门槛。同时,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内容,到2025年,氢燃料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左右,加氢站数量将达到1000座以上;到203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左右,加氢站数量将达到5000座以上。

与电动汽车行业不同的是,同样处于政策补贴期,氢能产业目前得到的补贴力度和补贴方式,都与前者有较大差异。

“按照4年期来计算,一个城市群从国家拿到的补贴并没有想象中多。尤其像广东城市群,有12个城市,4年均摊下来肯定不及产业预期。”张祎莹表示,“目前来看,氢能产业的政策更强调技术的自主性和发挥市场作用以推动规模化降本。”

除了政策补贴力度“不足”之外,过去几年电动化浪潮之下,以锂电池为主要动力的电动汽车已经相对普及,换言之,交通运输领域留给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空间可能没有想象中的大。

现阶段普遍认可的是“氢电并行”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匹配优势场景进行推进,而未来氢能更广阔的应用,还要关注能源、工业领域的深度脱碳需求。

04 写在最后

2021年,锂电板块景气度惊人,诸多个股股价创下历史新高,新能源和锂电池板块“一哥”宁德时代的市值更是一度突破1.6万亿元。

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车,虽然在规模、技术、产业链完善程度等各个方面,尚不能相提并论,但随着国家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大力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前景可期,跑出下一个或多个“宁德时代”,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机会增加的同时,企业也将迎来不可避免的挑战。

“进入2022年,行业竞争加剧,很多企业本身的问题会随之暴露。对于企业而言,有核心技术在手还远远不够,接下来要拼的是产业化速度。”张祎莹表示。

必须看到,虽然国内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但市场风口已来,竞争的逻辑正在改变。

随着核心技术国产化推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应用逐步深化,氢能科技公司都将步入降低成本、攻克量产并扩大经营服务范围的阶段。

历史不会重复,但是会押韵。宁德时代的“一哥”地位由核心技术奠定,但场景扩展能力、生态构建能力所强化的“成本*,赢家通吃”格局,才是撑起万亿市值的关键。

2022年氢能产业即将展开的“商业化淘汰赛”,势将决出下一个“宁德时代”。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上市企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总览

尚谷科技上海尚谷科技有限公司
Pre-A轮数千万人民币
2024-12-19
投资方: 腾信投资
NuonNuon Inc.
A轮1650万美元
2024-12-18
投资方: M12Uncork Capital红点投资Alumni VenturesEssence VCMantis VCRed Swan Ventures个人投资者
DatabricksDatabricks Inc.
待披露轮100亿美元
2024-12-18
投资方: Thrive CapitalAndreessen HorowitzDST Global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Insight PartnersWCM Investment Management安大略教师退休金计划ICONIQ GrowthMGXSands Capital威灵顿
Parafin FinanceParafin, Inc.
C轮1亿美元
2024-12-18
投资方: Notable Capital红点投资Thrive Capital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Ribbit Capital
DatabricksDatabricks Inc.
待披露轮100亿美元
2024-12-18
投资方: Thrive CapitalAndreessen HorowitzDST Global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Insight PartnersWCM Investment Management安大略教师退休金计划ICONIQ GrowthMGXSands Capital威灵顿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