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2022年,互联网没人惦记当第一

站在2022年的起点,互联网行业还会继续发生改变,更新迭代是互联网世界的永恒主题。迎接变化和挑战,是巨头们在2022年还要做的事情。

过去五年,中国互联网有两个重要的年份。一个是2018年,那是创业黄金时代结束的一年;另一个是2021年,互联网巨头集体遇挫。

12月31日给2021年的资本市场画上了句号。中国前十大上市互联网公司,名单相比2020年并无太大变化,但市值加起来蒸发了近8000亿美金。

数据来源 / 东方财富Choice

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

腾讯还是坐着头把交椅;排第二的阿里,从6000亿美金的体量坠落至3000亿美金;美团保住了前三,但市值被宁德时代超过;拼多多、小米掉出千亿美金阵营,不敌中石油;小鹏汽车首次进入前十;2021年上市的滴滴,则根本没有上榜。

互联网巨头们往日的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硬科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造车新势力逆势崛起。

人们曾发明了很多词汇,来形容中国互联网的格局。

从三分天下的BAT(百度、阿里、腾讯),到多家争雄的TABLE(百度、阿里、腾讯、小米、360),到迅速崛起的小巨头TMD(头条、美团、滴滴),再后来百度掉队、美团上位变成ATM(阿里、腾讯、美团),以及维持了很久的AT(阿里、腾讯)。

但是回顾2021年,我们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当下的格局。

在资本的裹挟下,几年前,巨头们的语境是竞争,是“尔要战,便战”,在2021年的反垄断和一系列监管之下,巨头们学会了低调和收敛。

大而不倒,已经成为过去式。只有遭遇了现实的毒打,巨头们才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

2021年对中国互联网的影响,会比很多人以为的要更为深刻和久远,这是游戏规则被改写的一年,也是互联网江湖铁王座陨落的一年。

01 有人跌倒,有人出局

传统的互联网格局正在瓦解。

有一些巨头在2021年摔了一跤,跌倒了,还没完全站起来,比如美团。

美团是前几年跑得最快,摔得也最疼的一个。从外卖骑手困在算法里,到商家联合控诉要求降佣金,到骑手社保问题难落地,这些问题就像三座大山,在2021年压得美团喘不过气来。

美团是阿里之后,第二家遭遇反垄断的互联网巨头。美团市值在2021年从最高的3400亿美元,跌至年底的1773亿美元。

2019年才艰难扭亏为盈的美团,整个2021年都在亏损,且金额越来越大,现在已经连亏四个季度。2021年10月,美团被监管部门处以34.42亿元罚款。

数据来源 / 美团财报

整改之后,美团的业务依然能打,资本市场依然有人看好。但三座大山跨不过,美团就无法安全着地。

同样在2021年跌倒的还有贝壳。贝壳曾被资本市场寄予厚望,2020年8月上市时,贝壳的市值超过了地产龙头股万科。2020年底,贝壳以729亿美元的市值,位列中国上市互联网公司第八位。

房地产行业在2021年迎来下行周期,以恒大为代表的一批房企暴雷,上万亿的债务让业内咋舌。在这样的背景下,跟房地产行业唇齿相依的贝壳,也难独善其身。

另外,贝壳创始人左晖在2021年去世,贝壳还在临近年底遭遇了浑水做空。贝壳曾是2020年前十大互联网公司,但2021年掉出了榜单。

不过,对于那些跌倒的巨头而言,只要活着,只要业务基本面没变,就还有爬起来的机会。

还有一些巨头在2021年跌下神坛,以各种不同的姿势。

最典型的是阿里。事实上从2014年开始,中国互联网就一直是AT格局,阿里和腾讯占据了最顶端,市值远远超过其他公司,二者此消彼长,咬得很紧。而且在很多时候,阿里的市值还要高于腾讯。

腾讯阿里历年市值对比

数据来源 / 东方财富Choice

但2021年的结束,意味着这一格局的瓦解。阿里的市值缩水至3220亿美元,跟腾讯之间差出来三个拼多多,这在过去这些年是从来没有过的。此外,蚂蚁集团上市失败,估值一缩再缩,员工期权加速贬值。

拼多多的跌落则显得悄无声息。2020年底的时候,拼多多以2200亿美元市值,位列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跟第三位的美团只相差35亿美元。

2021年三季度财报发布后,人们突然发现,拼多多的增长也是会见顶的,用市梦率撑起来的高估值终要面临考验。当天晚上,拼多多股价跌去16%。从2021年初最高点至年底,拼多多市值跌去了70%,早已不够千亿美元。

段永平也在当年12月说,“一直没看懂它的商业模式。”在疯狂扩张的年代,拼多多是崛起最快的,但在泥沙俱下时,它也是跌得最惨的。

段永平雪球言论

至于百度,则在两年前就已掉队,先后被美团、拼多多、京东等反超,勉强留在了巨头前十名单中,但要再回前三,几乎是不可能了。

还有一些巨头,可以用“消亡”来形容。

有两家公司,在2021年的巨头榜单中彻底消失了,它们是好未来新东方。2020年底,在中国互联网公司市值榜中,好未来排在第12位,新东方排在18位。而从2017到2019的三年间,好未来一直位列前十。

“双减”之后,一个千亿市场轰然倒塌,巨头彻底消亡。2021年结束时,好未来和新东方的市值分别为25亿美元、35亿美元。

曾经霸气外露的滴滴,在美股上市后,现在的市值只有240亿美元,排在蔚来、小鹏、理想之后。很难想象,这是一家烧掉了大几百亿人民币的出行巨头。遭到安全审查后,滴滴APP至今尚未重新上架。

还有一些小巨头,比如爱奇艺,成立至今亏了十年。2021年偶像选秀节目宣告凉凉,超前点播被取消,短期内看不到盈利曙光,爱奇艺市值跌去84%。还有跨境互联网券商富途,在2021年被指“无照驾驶”,面临合规风险,另外,企业境外上市放缓,券商坐起了冷板凳。2021年它的市值从259亿美元跌至63亿美元。公司的基本面已经发生变化,高估值的海市蜃楼破灭了。

对于很多互联网巨头而言,2021年是价值重估、格局重塑的一年。跌倒、出局,很多东西再也回不去了。

02 有人崛起,有人低调

还是有公司在扩张,在往上爬。比如造车新势力。

2021年,蔚来、理想、小鹏的月交付量节节攀升,11月全部过万,12月再创纪录。

高速增长的业绩,带动股价上涨。2021年,理想的市值增长了27%,小鹏增长了31%,在中概股中独树一帜。蔚来坐稳了巨头市值前十的位置,小鹏首次上榜,理想排在第12位。

给这些车企配套电池的宁德时代,更是志得意满,在2021年成为创业板*万亿市值公司,被人们称为“宁王”。按市值计,这家电池厂商超过中国所有车企,超过京东拼多多,也超过了美团。

它们所处的新能源赛道,是当下最火热的赛道。

这一点从巨头们的业务布局也能看出来。市值前十大上市互联网公司中,有三家是亲自下场造车(小米、百度、蔚来),还有三家是大笔投资了造车公司(腾讯、阿里、美团)。

要有科技含量,杜绝资本无序扩张,这是摆在互联网巨头面前*的现实。

2021年下半年以来,习惯了平台玩法的互联网巨头们开始收缩。火热的社区团购大战降温了,小玩家出局,剩下的几个巨头休战,滴滴在三季度对橙心优选计提了208亿元的损失。

让商家苦不堪言的二选一停了,让小商小贩抵制的价格战停了,让家长鸡娃内卷的培训班也停了。巨头们也明白了,美股不再是*解,港股成为新的选择。2021年,随着百度赴港二次上市,BAT三巨头在港股会师成功。另外,大批中概股在港股二次或双重上市,如携程、B站、汽车之家、微博、小鹏、理想等。

互联网巨头更加重视宏观政策,同时,掌舵巨头的大佬们,变得更加低调。

3月,黄峥辞任拼多多董事长,由联合创始人、CEO陈磊接棒;5月,张一鸣卸任字节跳动CEO,联合创始人梁汝波接任;9月,京东宣布京东零售CEO徐雷升任京东集团总裁,成为名副其实的二把手。

功成名就之后,大佬们或真诚或假意退隐,有意逃离聚光灯。

整个2021年,公开发表犀利观点的大佬少了。前几年,大佬们乌镇夜宴,谈笑风生,已经成为历史。

被反垄断之后,王兴将自己的“后花园”——饭否账号设置为仅三个月可见。过去这些年,王兴在饭否上累计发布了2万多条动态,现在他开始控制自己的表达欲。

8月底美团发布二季度财报后,王兴在朋友圈而非饭否发布了一个动态,说美团这个名字里有两个字,“美”意味着“好”,“团”意味着“一起”、“共同”,所以“美”和“团”合起来就是“一起更好”,也就是说“共同富裕”本身就植根于美团的基因之中。

王兴朋友圈

在王兴这一番解释后,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也发了个朋友圈:“58同城,确实是来自:我们一起发,共同富裕。”然后他又补了一句:“主业也确实是为人民服务。”

真是*创新,且合乎规范的解释。

大佬们的话所传达出的信号其实很明显。这说明巨头们已经认清现实,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03  2022年,互联网江湖争什么?

过去十多年,称王称霸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目标。互联网行业是赢者通吃,马太效应明显,只有进入行业前三,甚至是成为*头部,往往才有继续存活的机会。

上涨的股价,膨胀的市值,意味着能更低成本在资本市场融资,获取更多弹药继续投入到竞争中,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提升行业排名,坐上铁王座。

不过,这是过去的故事了。

2022年的互联网江湖,铁王座不香了,共同富裕、互通互联,才是巨头们要考虑的事。

腾讯在2021年号称要拿出1000亿,其中500亿用于“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500亿用于“共同富裕专项计划”。而计划覆盖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乡村振兴、低收入人群增收、基层医疗体系完善、教育均衡发展等民生领域。

紧随腾讯之后,阿里也在2021年9月宣布,启动“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动”,将在2025年前累计投入1000亿,助力共同富裕。行动的方向包括五个方面:科技创新、经济发展、高质量就业、弱势群体关爱和共同富裕发展基金。

两大超级巨头都表态了,其他巨头们也得有所表示。拼多多设立了100亿元的农业科技专项,把重点放在了扶贫助农;京东开始给自己贴上“新型实体企业”的标签,淡化互联网平台色彩。

相信在未来,还会有更多巨头投入到共同富裕的浪潮中。

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巨头们过去热衷的城池之争、边界之战,好像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以电商争夺为例。电商业务的竞争和对抗,是过去这么多年腾讯和阿里之间一个长久的话题。电商曾一直是腾讯的软肋,却是阿里的大本营。为了对抗阿里,腾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自营电商,但效果平平,最后靠入股京东才扳回一局,后来又靠投资拼多多,形成了与阿里电商分庭抗礼的局面。

然而,2021年12月23日,腾讯突然宣布,将所持有的约4.6亿股京东股份作为中期股息派发给腾讯股东。派发完成后,腾讯对京东的持股占比将从17%降至2.3%,不再是*大股东。

腾讯“清仓式减持”的操作让业内震惊。“收兵了,休战了,不打了。”有人评论。

另外,9月以来,工信部要求互联网企业停止“屏蔽网址链接”行为,分阶段分步骤地实现互联互通。一直以来,微信和淘宝之间都不互通,二者分立割据。用户在微信不能顺畅地分享来自淘宝的商品信息,在淘宝里也无法使用微信支付。现在官方要求巨头之间打破藩篱,主动握手言和。

这个阶段,巨头中*还四处叫嚣,气势逼人的,应该就只有字节跳动了。“头腾大战”打了很多年,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束。

但无论如何,像过去那种声势浩大的两军对垒,短期内是不会出现了。竞争依然存在,不过火药味淡了很多,而且方式会更加低调。

2021年过去了,这是互联网行业艰难的一年。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悲观,即便是经历了寒冬,经历了波折,互联网的故事不会结束。

站在2022年的起点,互联网行业还会继续发生改变,更新迭代是互联网世界的永恒主题。迎接变化和挑战,是巨头们在2022年还要做的事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深燃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其它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