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海底捞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将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周期最长不超过两年。
据海底捞表示,此次关停门店不裁员,将妥善安置涉及门店的员工及管理层。同时,海底捞宣布开展“啄木鸟”计划,由其执行董事兼副首席执行官杨利娟负责,持续关注经营业绩不佳门店,重建并强化部分职能部门,收缩业务扩张,期望进一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
公告还表示,在“啄木鸟”计划取得成效、公司经营状况全面改善前,公司将适时收缩集团的业务扩张计划,平均翻台率未达到4次/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设新的分店。
而在海底捞官方微博上,也同期发布的一封“信件”中,明确表示“部分门店经营未达预期主要源于2019年开始的快速扩张策略”。
信件中,海底捞提及了因快速扩张造成经营未达预期的几个表现:
部分新开门店选址不合理、内部组织架构变革让各级管理人员“无法理解且疲于奔命”、优秀店经理数量不足、过度相信“连住利益”的KPI指标,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分别新增门店数308家、544家、299家,截至2021年6月31日,全球门店总数达1597家。
在更多业内人士看来,海底捞的高速扩张使其栽到了“坑”里。
从2018年起,海底捞的翻台率就呈持续走低的态势。2018年-2020年,海底捞的翻台率分别为5.0、4.8、3.5次/日。而也更多影响了海底捞在资本市场的表现。
为了尽可能地扩大覆盖范围,两年的时间内,海底捞的门店数增长近3倍,再从中报数据看,尽管海底捞的总营收达到200.94亿元、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但净利润仅为9650万,与2019年上半年的9.11亿元相比,相差甚远。
也因为市场对于海底捞业绩表现的开看衰,今年2月,海底捞股价上升至85.8港元每股的历史高点,此后便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回调,市值蒸发近3000亿港元。
而海底捞内部对这样的业绩表现也不甚满意。在2021中报发布后,海底捞将原本的区域统筹教练模式改为大、小区管理模式,并更新了管理层,使其更加年轻化。
更早前,海底捞首席战略官周兆呈曾对36氪表示,“我们不能、也没有办法左右股票市场,只能扎扎实实地把顾客服务好,把员工照顾好,这是根本。”
且彼时周兆呈也强调,海底捞会在未来减缓开店速度,让翻台率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
从公告与其发布信件看,海底捞的内部改革还在持续,且其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反思良多。而在此前,海底捞刚经历了“毛肚缩水”的事件,尽管海底捞对此事回应称,“为操作失误”、“解冻后导致水分蒸发”。
显然,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想要更好的占领消费者心智、挽回失地,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截至11月5日收盘,海底捞股价上涨5.46%至21.050港元每股,总市值1149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