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的梦波一度几乎放弃了纸质书,用Kindle和手机阅读来看书。这样既利用了碎片化时间,又省下了不少买书的钱。但她很快发现,Kindle上购买一本电子书的价钱和纸质书差距不大,手机看书对眼睛不好,而且“纸质书里才有老灵魂”。
深圳的张帆在用了一段时间手机阅读之后感觉到,读书时很容易被打断,浏览式阅读也不容易留下印象,他还是回到了在纸质书上写写画画的日子。
市面上买书渠道众多却眼花缭乱,很多正版纸质书太贵,贪图便宜又容易遇到盗版,逛比价网、淘二手书,买书总是不能畅快淋漓。
事实上,纸质书依然是个很大的市场。有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成年人人均每年阅读4.7本纸质书,有11.6%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平价和正版书二者不可兼得,是用户*的痛点。
很多人发现,最近半年来,身边掀起了一股低价拼书潮,在拼多多的“多多读书月”里,4.9元、9.9元就能买到一本正版图书,梦波和张帆抱着半信半疑的心态开始拼书。
拿到的确实是前所未有的低价,书的质量也可靠,但他们疑惑的是,这些低价图书来自哪儿,其中的成本谁在承担?出版社为什么敢把书卖到这么便宜?这个看起来是“白给的果子”到底甜不甜?
01
电子化时代,谁还在买纸质书?
梦波今年大学毕业刚工作,她爱买纸质书,除了自己爱看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想支持出版社和作者。
“不能让纸质书断掉,这种阅读方式应该被坚持下来,如果将来没有纸质书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所以我会在书店、电商平台等各种渠道买书,希望可以多方支持他们。”梦波对深燃说。
她也会在地铁上碎片化阅读一些电子书,但容易眼睛疼,Kindle对眼睛好一点,但Kindle上也需要付费购书,很多电子书跟纸质书价钱一样。即使碎片化的内容再多,她还是觉得纸质书才有灵魂,有仪式感。
但买书的困扰非常多。*大问题就是价格。梦波发现:“不同渠道的书价格不同,这让我很头疼,每次买书要看京东、淘宝、当当,甚至当当网和当当的淘宝旗舰店价格还不一样,我之前用过一个比价网,一本书在哪几个平台是什么价格,哪个*。但上面也不一定有所有的书,每次想买到*的好书,非常难。”
最早她还会追逐电商平台的打折,后来她发现,这个过程中电商平台可能会“压榨”出版社,让出版社在各种打折活动中苦不堪言。
书店的书卖得贵,相对来说能保证一点利润,所以她有一阵子专们选择对出版社更友好的渠道买书。
最近,她发现“多多读书月”里的书达到了她的全部要求,正版、经典、平价、建立读书基金补贴出版社,梦波一口气买了十来本。
张帆在深圳工作,最近工作上要开发新业务,他急需购买一批对口的专业技能书籍,他在拼多多上的官方旗舰店上买了20来本书,花了353元。“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拼多多有那么多出版社的官旗,而且参与百亿补贴的也很多吧。”张帆得意地说。
“我更喜欢读纸质书,我觉得体验会好一些,也是一种怀旧,另外我觉得读纸质书能屏蔽电子设备的干扰,微信读书经常会被弹出的消息打断。我喜欢做笔记,我读完的书就是黑乎乎的一片,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我对内容的理解是更深刻的,电子书就感觉是浏览式的阅读,一刷就刷完了,最后感觉好像没剩下什么东西。”张帆说。
也有读者这样说:“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浅显阅读,缺乏对经典作品的深度阅读,不能构建稳固的知识逻辑框架与价值观体系,靠频繁点击所获取的那一点点阅读刺激很快就会过去”。
张帆总结,在拼多多百亿补贴、“多多读书月”栏目或标注“品牌”两个字的店铺买书,通常是有品质保障的。近年来,张帆已经在拼多多上买了60多本书了。
张帆的苦恼在于,现在阅读门槛变低了,导致内容太多且鱼龙混杂,读者在书籍的甄别筛选变得越来越难,他希望平台能邀请一些专家给大家开书单。
02
一本书只卖4块9,
为什么出版社敢这么干?
买平价正版书已经成了一个刚性需求,而发展多年的互联网平台并没有很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多多读书月”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隙。但很多人一听“多多读书月”里一本书4块9,*反应可能是盗版书,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一个价签背后的逻辑。
“多多读书月”是拼多多发起的一项正版图书补贴计划,此前在4月全民读书月时已经进行过一轮,第二轮多多读书在8月24日已经开启。拼多多联合60多家权威出版社,在百亿补贴的基础上又拿出5000万元的读书基金,官方补贴覆盖超过200万本平价正版图书。
来自技术、运营、产品、客服、战略部、平台治理部及百亿补贴频道等部门的近百人,他们集结组成了“多多读书月”专项小组。
“多多读书月”项目负责人表示,进入“多多读书月”补贴的书目,需要至少达到三条要求:来自国内外权威奖项及优质榜单;来自权威出版社或图书出版公司在拼多多的官旗;作者为国内外优质创作者。
拼多多为什么要这么做?在战略上,拼多多有8.5亿用户,平台用拼团模式推广农产品,拿下了生鲜水果品类,用百亿补贴席卷了美妆、数码类目,扩品类是所有电商壮大过程中必经的步骤。
更何况,这些用户中有不少潜在图书消费者,拼多多有必要在扩充图书品类、强化平价正版属性等方面做出影响力,在满足了消费者的物质需求之外,补上精神食粮这一环。
再往上一个高度,从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8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家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推动知识普惠、全民阅读又是一项很好的公益行动,拼多多将知识普惠确认为长期战略,一举多得。
那么,出版社为什么加入图书拼团中来呢?
实际上,过去十多年,互联网的崛起让出版社的议价能力大大下降,拥有强大购买力的亚马逊、京东、当当等网络折扣商向传统出版社施加重压,出版社只能在少数畅销书上维持微薄利润,学术和教育类出版社在市场化大潮中举步维艰。出版社成本居高不下,自身又没有流量,再加上电子书的侵蚀,市场份额一再下降。
张帆曾代表公司跟深圳某出版社对接过工作,在接触过程中他发现,出版社线下有很多实体店都很传统,书卖不动,每年靠办几个大活动促销,还有部分公立学校的教材维持。
“我们曾经给他们提出过一些数字化解决方案,他们说早年是花了几千万请人做数字化系统,但实践起来很难,物流的系统、财务的系统、出入库信息、进销存等体系都需要更换,花了几千万都解决不了问题,也尝试过打造私域流量,把到店的人留存起来运营,但也没有专业的团队去做,最后都不了了之。”张帆告诉深燃。
向互联网转型无果,出版社也很头疼。内部互联网玩法欠缺,人才也稀缺,机制固化,张帆和同事们兴致勃勃地说要帮他们改造传统模式,后面发现遇到问题推不动。
拼多多的社交玩法解决了流量问题,百亿补贴和“多多读书月”的补贴,及流量资源的倾斜,既保证了出版社的利益,也降低了用户触达图书的门槛,出版社走出了恶性循环圈。
尤其是“多多读书月”的读书基金,是在百亿补贴的基础上再次补贴,所以一本书卖4.9元,出版社并不亏,相反,有助于出版社官旗在拼多多平台上的迅速成长,还开拓了渠道和用户群。
数据显示,“上海世纪出版官方旗舰店”在*季“多多读书月”入驻后,店铺关注数从4月开店之初的几百人到现在已经超过两万,截至目前,累计售出7万余单。支付买家数从最初的几十人,到现在每天数千人,销售金额比活动前增长率超过1000%。
“《浮生六记》在一个月时间里加印多次,销量达到了4万册。”“突飞猛涨的不仅是销售单量,也带动了其他品类的销量增长。”天地出版社表示。
以往转型难的出版社,如今纷纷摸索出了自己的路线。
“拼多多的底层逻辑是较多关注产品本身而非店铺,因此在产品维护方面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拼购模式既有优惠,还有提高用户参与度、娱乐性、粘性。同时,商家可转换思维,将用户本身作为免费的产品推广者,商家把节省下来的推广费用让利给消费者,产品本身的低价又可以带来更多的流量与曝光度,以此形成有效循环。”商务印书馆相关负责人指出。
而对于其他图书出版公司来说,拼多多重商品SKU轻店铺的做法,“很多时候让我们跨过传统的大店和小店、大牌和小牌的门槛,直接以产品力对决,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出热门爆款。”果麦文化方面表示。
03
纸质书进入平价时代?
过去几年来,互联网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国民消费一再升级,咖啡价格能降到10元以下,商品普惠已经深入消费者。事实上,精神消费更需要互联网平台的推动。拓宽年龄跨度,扩大地域覆盖范围,让正版好书更易得到,让知识无界限流动,人人需要知识普惠。
过去6年来,拼多多之所以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离不开下沉市场用户的触网和消费。而知识普惠在这些领域同样是洼地,在激发村镇市场阅读潜力方面,拼多多有着独特的优势。
商务印书馆相关负责人认为:“阅读并非阳春白雪,知识不只深奥晦涩,也可以亲切有趣。村镇阅读市场的开拓分为两步:一、让一个对书籍完全不感兴趣的人在平台受到打动购买*本书;二、让一个偶然买了一本书的人真诚地读一本书,从而养成爱购书、爱读书的习惯,并从中获益。”
如今,拼多多上的平价正版书从3-6岁的幼儿启蒙到7-10岁的儿童文学,到更大年龄的科普百科。以往阅读机会少的用户可以购买平价畅销书,宝妈可以低价买到给小孩的绘本、故事书,资深书友可以选择小众或专业书籍。
《2020多多阅读报告》显示,去年有超过4亿人次的读者通过拼多多购买图书,其中来自农村地区的图书购买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80%。
甚至,图书拼团还革新了图书的销售方式,激发了C2M这样的反向定制需求。
比如天地出版社在拼多多上线的《浮生六记》,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销量达到了四万册,累计销售了十万件以上。“我们作为直接供货商以*的价格给顾客提供商品,中间经过多次不停的加印,也算是具备了去库存、去中间商、以量定产的特点,使得各方价值*化,我认为这可以被视作图书界的C2M模式雏形。”天地出版社负责人指出。
拼多多项目组也在考虑,未来,或许会开发一个图书销售新模式,根据消费者需求,推出平价正版书籍的“拼多多专线”定制,以C2M模式帮助出版社打造品牌爆品书籍。
不过,也有读者给此次图书补贴活动提出了建议。梦波希望平台补贴的图书多样化一点,目前平台上以畅销书为主,专业细分领域图书不足,另外,有的图书版本有待筛选,经典的图书*提供最权威的出版社和编译者的版本。
另外,她提到,“多多读书月”抓住社会热点事件推出相关经典图书的做法非常“互联网”,值得推广,但*能就着热点进一步延伸到经典作品的全系列。比如,肖战演话剧《如梦之梦》带火了赖声川剧作集里的这一部,平台仅补贴了这一本;疫情期间“方舱读书哥”火了,他读的是《理想国M》系列里的《政治秩序的起源》,而后他收到了原作者福山寄的亲笔签名书,事件引发了舆论热议,拼多多上也补贴的是这一本书。
“但事实上,赖声川的整个系列作品都很经典,这些书的侧面拼在一起是赖声川的画像,这是很有仪式感的一个封装,《理想国》全系列写得也非常深刻,希望平台能补贴全套书籍,让读者借着出圈了的一本书了解到整个系列,这也是推动知识普惠的方式之一。”梦波补充道。
在知识普惠这条路上,除了平台、读者,出版社也在努力。
浙江文艺出版社就表示要把更多读物铺到离读者更近的地方,如社区图书馆、乡村书屋等。互联网公司掘金下沉市场,也开启了阅读的下沉时代。
读书能穿越山海,读书能下笔如神,鸿沟需要填平,知识应该普惠。
就像王蒙曾经说的:“得书之意趣,得思之妙悟,也得生之厚朴,得运之强健,得命之皮实,逢事化吉,遇惑呈祥,紧紧与时俱进,拥抱时代,拥抱书与读书的勃勃大好生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