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特斯拉启动大规模召回,网友不买单:OTA也算召回?

在本次召回中,特斯拉并未提及与车辆刹车相关的任何功能,避免了外界将召回和此前的刹车失灵事件联系起来。

被车主投诉刹车失灵、离奇降速等安全问题之后,特斯拉终于召回了。

6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息称,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特斯拉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涉及国产Model 3、Model Y以及进口Model 3车型,共28万辆。

这对于特斯拉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要知道,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为14.8万辆,本次召回总量几乎相当于其去年在华销量的两倍。

此前,特斯拉面对车主投诉时表现得很“傲慢”,几乎没有正面承认过自己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甚至认为中国车主无理取闹。此次,特斯拉“妥协”,是为了保全销量终于“认怂”,还是意味着特斯拉车辆确实存在质量问题?

来源:特斯拉微博

1

召回与刹车失灵无关

特斯拉官方表示,本次召回是由于车辆主动巡航控制系统问题,易造成驾驶员在一些情形下误激活主动巡航功能,如果车辆当前速度低于设定速度,车辆会加速到设定速度。

虽然特斯拉官方承认产品存在主动巡航误开启的现象,但同时也提到这可能是驾驶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操作导致的。

有特斯拉车主向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表示,“要启动AP(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的话,就可能存在这个问题(主动巡航误开启),但是如果车主熟悉AP功能的逻辑,对驾驶的影响不是特别大。”

通常来说,正常的车辆开启自动巡航之后,巡航速度便是当前车辆的速度,如果要改变巡航速度,需要车主手动进行调节,目前绝大部分的汽车都是采用这样的设计逻辑。

特斯拉车辆配备Autopilot 自动辅助驾驶系统,开启自动巡航之后,系统会根据地图或摄像头信息自动判定当前路段的限速要求,如果车辆没达到限速会自动调整速度来符合限速要求,因此,有车主会遇到车辆突然加速的现象。

从官方召回的描述来看,特斯拉认为,部分车主可能并未意识到车辆会自动加速,继而导致车主判断车辆失控、并采取制动等进一步操作,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同济大学智能汽车HMI领域专家向未来汽车日报分析,“特斯拉的产品和功能设计风格都比较激进,因为它的长期目标是要实现L4级自动驾驶,所以很多功能的自动化程度很高,此次召回很难被定义为设计缺陷,但确实会增加驾驶者行车过程当中的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斯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特斯拉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主动巡航控制软件,用户无需到店即可完成软件升级;对于无法OTA召回的,则联系相关用户为车辆免费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召回中,特斯拉并未提及与车辆刹车相关的任何功能,避免了外界将召回和此前的刹车失灵事件联系起来。

2

云召回不算召回?

自从进入中国市场后,特斯拉在新能源领域的销量便一骑绝尘,即便遭遇维权风波,口碑持续下滑,但是销量却依旧维持高位。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5月,特斯拉在华销量为33463辆,环比增长近30%,同比增长则高达202%,其中Model 3出口量再次破万,达到11527辆。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向未来汽车日报表示,“特斯拉是按照订单顺序交付车辆的,通常周期为1-2个月,特斯拉5月销量上涨,主要来源于3月、4月的订单。”车主登上车顶维权等一系列安全事件是否会影响特斯拉的销量,还要看接下来几个月的数据。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媒体报道的关于特斯拉遭车主维权事件已经有数十起,的确对其口碑产生不小的影响。

或许,这也是特斯拉发起本次召回的一个原因。通常,召回对车企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特斯拉也曾在全球范围内发起过几次不同程度的车辆召回。

今年2月,因嵌入式多媒体存储卡eMMC故障,导致中控屏幕无法正常使用,特斯拉申请召回1.35万辆Model S和Model X;今年5月,针对刹车卡钳螺栓问题,特斯拉在美国召回了2018年12月至2021年3月间生产的部分Model 3车型。

或许,通过此次召回特斯拉渴望挽回一些口碑,可惜网友们似乎并不买单。

有网友在特斯拉车友群里吐槽,如果解决办法是“OTA的话,召回与否都一样”。“如果OTA也算召回,那蔚来、小鹏得天天召回。”

来源:特斯拉车主群

在召回公告中,显示“本次召回活动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也就是说,召回或许并非特斯拉初衷,而是迫于监管压力做出的决定。一位特斯拉车主表示,“这个隐患其实一直存在,但是为了鼓励大家使用AP官方也没改过。”

“这可能是特斯拉对中国市场态度转变的开始,舆论也许暂时伤不了特斯拉,但相关部门的压力可以,长期来看特斯拉还要指望中国市场。”一位业内人士认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未来汽车Daily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新能源汽车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