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泡沫迟早消退,投医疗要拥抱风险

通过更加专注来发现价值,通过构建自己独具特色的投后服务体系,做到提升价值,最后实现价值是自然而然的事。

2021年6月9日-10日,由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股转公司作为指导,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安市金融工作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清科创业承办的2021全球创投峰会在西安高新区举办。本届峰会以“聚力高质量发展,引领新作为”为主题,集聚全球创投智慧、分享行业观点与投资经验、展示西安产业硬实力,助力西安走出产业与资本互乘放大的高质量发展新道路。

会上,钛信资本合伙人侯旭亮、盈科资本合伙人施正政、碧桂园创投董事总经理孙梁浩、东方富海合伙人王培俊、约印医疗基金合伙人熊水柔、祥峰投资合伙人袁建伟、辰德资本董事总经理朱天骥围绕《防疫新常态突围与创新》进行了圆桌讨论,由弘晖资本董事总经理余同乐主持。

C:\\Users\\刘福娟\\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b96daa3848b18d2b47236b4f56cac07.png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编辑整理:

余同乐:首先,请大家先介绍一下自己。

侯旭亮:钛信资本成立于2015年底,虽然是一家比较年轻的投资机构,但核心创始团队都是来自国内一线投行的资深从业人员,投资阶段以中后期为主。公司的投资策略偏向“精品投资、重度投资”,不刻意追求基金规模和数量。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有2个项目完成上市退出,退出金额达20多亿,回报7倍左右,IRR在60%以上。医疗健康是我们一直非常重视的一个方向,投了华大智造、奥美医疗等在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很高兴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施正政:盈科资本有1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国内大型综合性资产管理公司,聚焦生物医药、核心科技、消费升级领域的投资。目前,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比重达到了60%,我们出手比较快,项目布局很多,体量比较大,去年有15家被投企业上市,在行业内名列前茅。我主要负责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包括创新药、疫苗、医疗器械、IVD、CXO、研究和医疗服务、大健康流通等。疫苗方面,我们投了康华生物,好多家创新药上市公司都有我们的身影,临床服务企业普瑞盛是我们控股企业,近日宣布完成融资的叮当快药,盈科资本也进行了布局。讲到投资,盈科资本的理念以发现和创造临床价值为主。当然还是要避免机会主义和跟风,应该沉下心来研究一下被投企业有没有创造临床价值。

孙梁浩:碧桂园创投是碧桂园集团的一级股权投资事业部,用自有资金投资,成立两年半,投资超100亿,目前,已经有18家独角兽企业,5个项目成功IPO。我主要负责大健康领域的投资,主要关注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创新药。

我们的投资阶段覆盖VC、PE到上市公司阶段,项目的单笔投资额从几千万到数亿元人民币不等,有的PE项目单笔会超过1亿美金。今年,我们团队也在投一些早期A轮甚至天使轮项目。因为我们想发现一些更具创新性的、走在前沿的优秀企业家跟他们同行,能陪伴他们后续的发展,持续投资。在投资上,我们更看中创新科技、自主研发和能够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企业,谢谢

王培俊:东方富海成立于2006年,管理资金规模250多亿。我们是少数几个管理三个国家基金的民营基金之一,现在东方富海医疗主要由我来负责,此前我们专注在创新药领域的投资,医疗器械也有所覆盖,医疗服务相对少一些。未来,我们还是坚持以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为主的投资策略。

熊水柔:成立伊始,我们就围绕医疗产业投资,从创新药、医疗器械到医疗服务,包括IVD、人工智能,投了大概30多家企业,投资阶段中早期为主。我们主要是投医疗和医药,投资阶段会相对更深,希望能够去创造更多价值。整个团队大都具备产业背景,希望跟企业家一起成长。我们发了4期的基金,第一个项目已经IPO,非常开心来到美丽古老的城市西安,谢谢。

袁建伟:祥峰投资是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的风险投资基金,2008年就来到中国,累计管理100亿人民币。投资领域覆盖创新科技、新数字经济、医疗健康。祥峰投资也是中国最早投资创新药的基金之一,是微芯生物最早的投资人之一。在医疗健康领域,现在覆盖了生物制药、疫苗、手术机器人等多个创新行业。我们基金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特点:第一,在投资阶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投资人会亲自去做实验,去验证公司产品是不是真正的创新;第二,如果是投资创新公司的早期阶段,我们会和创始人一起去设计公司的产品线,去评估公司的产品,去帮助测算公司的融资规模。祥峰投资不光投,还以服务者的心态帮助中国的企业家创新。

朱天骥:我们是一家专注于投资技术的基金,不投服务、不投流通,较少关注单纯的模式替代,聚焦在生命科学与医疗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包括精准体外诊断、创新医疗器械以及新兴生物技术。由于有相对深厚的产业背景,整个基金做得比较垂直,投了大概60多个项目。投资阶段不是太敏感,可以从最早期孵化一个企业,陪伴企业到很后期。

余同乐:7位都是大健康领域的投资人,但各自特点不同,有专家型的、有从其他行业转型进入大健康领域的,大家所关注的细分领域和阶段都不同。弘晖资本于2014年创立,目前,管理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各三期。短短6年时间,我们投了90多个项目,20个IPO项目,千亿市值的项目也有5、6个。

第一个问题。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请各位谈一谈在这段时间里,大家看到的或者遇到的变化?也可以讲讲大家看到哪些领域有快速的发展?

朱天骥:不少投资人提到估值的问题,非常激进的估值体系是去年医疗投资热度的一个缩影。我们也经常思考,价格贵的背后因素到底是什么?产业里的哪些要素决定了项目的溢价?据我们观察,不少企业贵在了几种特质:一是大机会和长期确定性的溢价,如果细分领域里有长期确定性的机会,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趋势,会有非常多的资金涌入,但当然也会带来同质化的企业,而同质化竞争又使确定性的溢价更高;其次,龙头企业的溢价非常大,这种情况一直都有,而去年更加明显,体量差一倍可能价格差好几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创新的溢价开始被很大程度上体现。以前由于机构的风险控制,项目反而在价格上打了折扣。而过去一年中,投资人和创业者都非常勇敢,虽然很多创新的验证性工作刚刚露出苗头,但大家还是给予了很高的溢价,整体市场对创新充满乐观情绪。因此对我们来说,高估值可能不是最大的问题,如何用长期的价值分析来理解静态的价格是关键,我们仍然相信在目前的价格体系下,市场中还是有很多出色的标的。

袁建伟:说句玩笑话,我觉得疫情让大家看到口罩和呼吸机是最好的机会。但宏观来讲,疫情实际上是对我们过去15—20年整个医疗行业的一次检验。生物制药的基础生产设施:从抗体的制备、中和性抗体的研发到疫苗的生产,再到快速诊断试剂盒开发,这些产品技术含量并不是非常高,但这些产品能够快速开发,说明了我们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具备了基础,才让我们有这么好的应对。疫情之后确实出现了一些热点。宏基因组检测在疫情期间走进人们的视野,很多资本迅速在这一块形成了聚集。另外,核酸药物、核酸疫苗这些产品开发在国外存在很多年,这次疫情确实把这个机会推到了大众视野内,但投资行业是,当大家在一些领域形成共识的时候,这些领域马上会过热,从投资角度来说最佳的投资时机马上就会过去了。这次疫情让整个国家,包括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对医疗行业变得更加重视,投资机构接下来会做更加创新的医疗投资。

熊水柔:很庆幸,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阶段对投资人来说,包括企业家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原来认为创新不够有风险、国产替代有难度、政策不够开放,现在都不一样了。这次疫情极大的促进了整个政策的变化。疫情下,在很多领域,我们都有机会了。我们不但可以找到那些有创新的医疗器械企业,还可以找到完成进口替代甚至可以走向全球化的企业,包括呼吸机、创新药、人工智能。作为投资人来说,我们发现有这么多的好机会。从长线来说,疫情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但从短线来说带来了非常大的机会,特别是国产替代,进行全球化又会带来很大的机会,谢谢。

王培俊:第一个关键词是创新,随着海归回来之后,中国整个创新的力度是史无前例的。在医疗这方面,无论是药、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服务模式等各个领域当中都具有很多的创新,这次疫情对于创新起到加速催化的作用,比如说mRNA的疫苗,随着国外对于mRNA疫苗实际效果显现以后,大家对这个领域的认识开始重视了,基因治疗这个领域当中的创新像雨后春笋一样,我们也投了几家做基因治疗的公司;第二是压力,随着新冠疫情之后,其实医保支出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随之而来的就是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带量采购,这种压力对于每个处于竞争性细分行业的企业来说都是非常大的;第三是国际化,中国的疫苗出口也好,包括诊断试剂也好,除了口罩以外就是诊断试剂。因为疫情,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实际上是加速的。在未来的趋势当中,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三点,应该说会带来非常多的机会,而不是挑战。

孙梁浩:谈到疫情促进的具体行业发展,像刚才所说的疫苗研发及生产,医疗影像检测等等,这几个领域,疫情之后确实非常热,市场估值也给的很高。

经过这次疫情,我感知到很重要的一个趋势是大家对国产的信心更强烈了,国家、民族、科技自主的自信都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以前我们自己做不了的、比别人弱的行业,都开始受到更多关注,这些行业的创新也受到了各个层面的重视。

以前看医疗器械领域,大家看渠道比较多,现在更愿意去看一些创新的研发类企业,就觉得靠我们自己也能研发出尖端前沿的器械产品。

其次,这次疫情,更多的精英人才在回流。虽然以前也有人才回国,但一部分人是定居国外的。但经过这次疫情,我们直接接触到不少企业家彻底搬回国内,这也给这个行业的创新提供了很多优秀人才。基于疫情后国民自信心的提升及尖端人才回流等客观因素的观察,我们更坚定自主科技创新将是我们长期的投资主题,谢谢。

施正政:现场各位嘉宾把这一年的感受,机遇、挑战以及各方面最明星的风口赛道都回顾了。那我结合自己的医药研究背景,集中到疫情本身,讨论一下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做些什么。比如科学分析,现在中国面临的实际挑战还存在,怎么应对,投资人怎么助力。防疫这件事情分两方面,一是预防性的所有手段,当行政手段最有效,接着是疫苗。疫苗现在已经被证明能有效保护人群,在全球几家上市疫苗企业里,中国是第一梯队。我最近统计了一下有7支疫苗上市,有几种不同的防疫路线,灭活、腺病毒、蛋白充足。我觉得和国外主要是以MRN为代表的相比,我认为我们还是需要高保护率,要三期临床做出来的结果。最好能做出下一个疫苗90%以上的保护率,这样算的话中国需要群体免疫,需要70%以上的人群有抗体。这样的情况下,要90%群体的有抗体就需要70%、80%的人员愿意打疫苗。根据现在的情况估计,能做到临床三期的不多,大概保护率在50%—70%吧。我们知道100%的群体打疫苗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必须持续研发疫苗,努力研发出下一个疫苗能够达到90%的保护率,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看到国外的辉瑞和Modoerna的估值巨贵,如果国内的MRN效果等同,也会有好的估值,我希望这样的好产品能够在年底以前上市,在中国达到90%以上的保护率。另外我看到Novavax也是做重组蛋白的,但是它的目标保护率在90%以上,中国企业也有一家做重组疫苗,产品也上市了,我觉得要多关注一些保护率真正能够达到90%多的疫苗,无论如何,要支持做好三期实验,要有实验证据证明,预防方面就说这些。

治疗方面全世界几乎都没有神药能够解决治疗、杀灭病毒的问题,瑞德西韦最后也是无能为力的药,现在我看到创新药企业也做一些新药,我们也都欢迎,核苷类的治疗病毒本身,抗炎类的药物来治疗炎症风暴,各种想法我们都应该支持。

最后,我们要面对疫情高峰后常态化的问题。我觉得高峰已经下来了,继续需要大量的疫苗,这是它长期共存的问题。疫苗要和流感结合起来,推进加强对新冠的免疫,同时做其他呼吸道病毒常规的流感疫苗,这是一个方向。还有,这次疫情是一个挑战,全球的竞赛,推动我们在MRA这些更快更高效的方面尽快跟上去。一定程度上,这次泡沫对生物医药也有一定助推之处,推动聚集把大量的资金用来搞研发,可以有预备性的预防下一次突发事件,还有把真的具备创新基础的科研和产业化这些基础设施搞好。产业化很重要,现在生产也是个瓶颈。以上就是我的分享。

侯旭亮:大家说的比较全面,我结合我们被投企业的变化,做一些分享。首先,我们看到了中国优秀的医疗企业出海、走向全球化的机会,比如华大智造项目,主营业务是做基因测序仪,因为国内疫情爆发也开始做疫情检测防控相关的产品,后来随着海外疫情的爆发,它的产品也开始向海外拓展,带动公司整体业务收入有了一个爆发性的增长。当然并不是说当期的业绩对他的公司有多大的影响,毕竟疫情相关业务有一定的周期性,但很重要的一点,通过这次疫情它把自己的全球销售体系建立了起来,而且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品牌形象,这对于其主业后续的全球化拓展是非常有战略意义的;第二,这次疫情的破坏力其实是大大超出了大家的预期,未来各个国家都会把疫情防控能力的需求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疫情防控相关行业的产业链能力储备和核心环节的自主可控将会有非常大的机会,比如PCR检测的核心原材料、高端的医疗器械、国产的基因测序平台等领域国产化的进程都会大大的加速。

余同乐:大家谈到了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全球化发展等,我们自己也投了一些与疫情相关联的企业,包括迈瑞医疗、圣湘生物等。我们投的一家做创新药物的企业,也发现在新冠上治疗的可能性。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社会变故,也是大健康领域极大的挑战,我们看到了很多问题,也看到的很多希望。我在这里想请教各位,在你们投资大健康领域的企业或者赛道的时候,你们会着重关注哪些比较有特质的部分,给大家分享一下。

侯旭亮:以我们之前看过的肿瘤检测这个行业为例,我来做个说明吧。我们看的时候,当时这个行业比较热,资本过度投资导致行业竞争非常同质化。我们还是希望资本在医药行业上要坚持投资真正的有源头创新的企业、真正从临床需求出发来开发产品的企业、有企业家精神的创始人以及团队,要提高对行业投资项目筛选的门槛,否则这个行业里,行业前十名都能拿到融资,导致大家都亏损才能保持市场份额,对行业的良性发展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

施正政:我想从跨界话题讲起,好多事情是生物学本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外界因素侵入进来然后革命性的颠覆了我们。今天也谈到,现在的时代是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也要欢迎这种挑战。乔布斯颠覆了通讯、音乐、电影,马斯克在提脑机接口会颠覆我们的神经学,这些我们都非常期待。虽然没有具体的方案,但我想呼吁也欢迎这样的未来到来。我们的生物医药自己发展到现在是基因和细胞治疗阶段。下一个阶段是什么?我们自己要去研究,比如搞个未来实验室,我觉得未来实验室要有一批人组成,这批人可能是机械工程师、电子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和生物学家一起搞研究。我觉得未来我们每个器官都有可能会被改造、功能提高等。所以,我觉得未来会进入器官治疗的阶段,组织工程学已经被提出来了,以后器官学会更加日新月异。

孙梁浩:我们投的领域比较广。核心的关注点之一还是看人,我们平时会接触大量创业的科学家。科学家在专业技术内是非常牛的,很多在海外最顶级的企业当高管,或者本身就是首席科学家回来创业,有很好的学历背景,这其中怎么分辨谁会是好的创业者和未来的伟大企业家呢?

有些技术深厚的科学家未必是适合创业的,我们确实也遇到过具备非常厉害背景的科学家创业,但企业内部却矛盾重重。所以我们看人会更综合,不仅仅只看他的专业履历。我们会花很多时间跟创始人一起聊一起吃饭相处,包括跟企业的中高层做朋友,去发现他们其他方面的综合能力。从团队的角度,我们会选择跟志同道合的人同行。

王培俊:我有几个观点,第一看临床是否有未被满足的需求,现在的疾病有1万多种,但真正能够有药物治疗的可能只有2000种左右,很多临床上存在未被满足的需求,现在整个医学也是从临床治疗方面向康复医学、再生医学、预防医学转变,所以这个转变过程当中催生出很多基于未满足的需求所带来的机遇;第二,在技术上有比较大的突破,mRNA基因治疗,乃至以后的干细胞方面的治疗技术,在未来5—10年内会有重大的突破;第三,被投企业项目产业化的过程是否属于风险可控,其中核心变量包括团队的市场能力、研发能力,以及国家药监局对相关注册方面的关注,这个产业化的进程是否风险可控,主要聚焦在这三个方面。

熊水柔:首先思考一个问题,核心是什么?核心是技术、团队、渠道。我们要有心理拷问,因为我们知道不同阶段、不同领域是不一样的,它能成长成百亿级的企业还是十亿级的企业很快被人并购,也是不一样的,以退为进的思考也是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谢谢。

袁建伟:刚才大家讨论了投资的几个要素,包括赛道、团队、估值,我觉得探讨的维度其实都差不多。我换个角度,分享我的两个观点:第一,我们怎么去判断所谓的创新。从医疗健康领域来讲,在中国诞生真正全球创新的时机点还没有来到,真正的创新我们现在应该去看高校,但高校现在正处于创新机制过渡的阶段,所以说它的创新要和市场对接还需要至少5年的时间才能够成熟。

现在比较理想的创新是“半创新”,某种程度上就是去看有哪些平台,在美国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可能,然后把这种平台经过改进后落地在中国。我们在做一次行业研究时,偶然发现美国在某领域非常有经验的技术创始人现在在做咨询顾问,几次交流后,我们目前在帮他一起去孵化一个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帮他考虑如何针对中国国情进行产品线设置、设立激励机制、规划融资规模、搭建团队。所以看到这样的创新机会,我们不只是作为一个重要股东去投资,而是以服务者的心态去协助孵化。在这样的过程中跟他交流,你可以看到他人性当中作为创业者闪光的东西,他的专业性,在讨论利益如何分配的过程当中去看他的心态,我们是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的因素的;第二对于少有的非常有创新性的东西,我们是非常谨慎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基于实验数据进行判断。我们会用自己准备的样本测试,去观察他们做实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到团队怎么合作,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考虑是否充分,trouble shooting的能力,这些过程比结果还要重要,这是怎么看待一些创新企业的投资方法论。

朱天骥:第一,我觉得要尊重常识和基本商业逻辑,比如需求端要么非常刚性,要么很庞大;支付端要明确;要有实质性壁垒;产业有相对健全的上下游,产品链条没有卡脖子的环节;勤恳、高效,有远见的团队。很多投资上的失误不是对技术判断错了,而是业务常识没有坚守;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非常关注短期不清晰,有混乱度,但中长期特别确定的东西。一个基金要运转十年甚至更长,过度纠结于一两年周期的变化会带来很多困惑。医疗领域的投资还是有很多时候是长期确定性很强的趋势,我们会格外注意这些长期正确的机会,也相信这里面会诞生巨大的机会。

余同乐:我们其实都是做投资的,我们去找好的项目、团队,给他们资金、帮助,让他们更快成长,作为投资人获得更好的回报,这是我们做的事情。接下来每人一句话,对于大健康行业投资的未来,大家说一句期许的话吧。

侯旭亮:未来,中国大健康行业的想象空间是不可限量的。未来,大健康行业将会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行业。

施正政:未来在未来,欢迎新的政策。我们大健康关注个人的生活质量,现在也有投资布局,比如疫苗这些赛道。希望大家活的更快乐,关注提升人口年轻化。

孙梁浩:未来,希望在全球最顶级的医疗器械、医疗药品等领域,能够看到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身影。

王培俊:通过更加专注来发现价值,通过构建自己独具特色的投后服务体系,做到提升价值,最后实现价值是自然而然的事。

熊水柔:老龄化社会已经转化为老龄社会,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去解决好中国的老龄问题。

袁建伟:泡沫迟早消退,我们要拥抱风险,坚定投资核心创新能力。

朱天骥:辰德是对中国医疗充满热情的乐观投资者。希望创业者更加勇敢和有创造力,有更大的激情和抱负,也希望资金能够更长期、更理性。这个行业才刚刚开始!

余同乐:这个行业刚开始,这个行业是一个积德造福的行业,希望大家能够长期关注,谢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医疗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