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们要做一家什么样的VC

VC投资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数字化时代,怎么做投资?在本次论坛上,六位投资人围绕《投资机构的自我修炼》展开对话。

2020年10月12-15日,清科集团、投资界联合华发集团在珠海举办第二十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这是一场持续20年的行业之约,现场集结了1000名投资行业头部力量,解析政策趋势、聚焦投资策略、探索价值发现、前瞻市场未来。20年之际,可谓星光熠熠,群英云集。

会上,源码资本创始合伙人曹毅凯辉基金管理合伙人段兰春、渶策资本创始合伙人甘剑平软银中国资本管理合伙人华平、越秀产业基金总裁卢荣围绕“投资机构的自我修炼”主题展开对话,德同资本董事长、创始主管合伙人邵俊担任本场主持。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投资界(ID:pedaily2012)精编如下:

邵俊:在座的各位都是功力了不得的投资人,大家先简单做一个自我介绍,以及每个人说一个自己认为是代表性的行业事件,可以是你的标签,可以是你的辉煌战绩。 

这些年,VC圈那些印象深刻的事

曹毅:我是源码资本的曹毅,源码资本成立于2014年,到现在6年多时间,我们主要在信息科技推动商业变革这个方向上做投资,累计管理差不多200亿人民币的资金规模,投资了150多家公司。

六年时间,源码团队有近80人,投资团队有30人。在相同年份的基金里面,源码在“非投资”岗位上的投入也属于行业中比较多的。我认为投资应该不只是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还是价值创造的过程,两者之间相互助力。我想这也是更多的同行一起来花更多精力,去推动行业往更有价值,更加能跟创业进一步连接的事情。

邵俊:六年发展到80个人,的确在我们行业里面是很少见,而且你刚才说了很多不一定是直接做投资的,这也是反映了赋能也是越来越重要。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这一块的投入也越来越重要。

段兰春:我是凯辉基金的段兰春,凯辉是2007年成立,我们比较慢,到现在13年,一共管理300亿人民币左右的规模。从一开始坚持跨境国际化的做法,从法国开始,到目前为止在全球已经在中国、法国、德国、美国,包括在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都有我们当地本土的基金和本土的团队。

所以我们自己对凯辉的定位,是一个具有全球视角,并且能够调动全球产业圈的资源赋能我们的企业,更好去做国际化的发展和资源的对接。我们的投资人里面有20多家世界500强的战略合作伙伴,每一期基金都长期支持我们,也对我们的生态圈开放了他们所有的资源,这是在所有基金里面最独特的一点。

邵俊:凯辉基金,有中法基金这样的标签也是非常有特点的,现在中欧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你们的使命也越来越强。

甘剑平:我是渶策资本的甘剑平,渶策资本应该是在座中最年轻的一家投资机构。渶策是我和合伙人在去年7月1日创办的。虽然机构很年轻,但我个人从事VC行业差不多25年了,我也参加了第一届清科的投资者论坛。我们第一期美元基金3.52亿美元,专注于早期到成长期的互联网消费和智能科技的投资。

如果要说一件大事,我想就是今年5月1日,北京开始解封,大家可以去北京出差了,然后随着疫情逐渐好转,也可以去武汉了。从5月份开始,整个投资行业就热火朝天,似乎这个疫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大家又回到了看项目、抢项目、追项目的高强度节奏里,马不停蹄。现在大家都不出国了,但都处于非常亢奋的拼搏中,我觉得这样挺好,创造更多的价值,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回报。

华平:我是软银中国资本华平,我也是20年的老兵之一了,清科第一次开年会的时候,我们就参加了。我们机构是2000年创立的,也见证了整个行业20年的发展。回顾我们投资的轨迹,第一是围绕技术来投,第二是围绕中国的经济发展来投。

谈到20年来我们机构的代表性事件,我们第一期基金交出了非常漂亮的成绩单,其中包括投了阿里巴巴。软银中国2000年成立,当时我们所投资的第一批互联网企业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我们投资了阿里2000万美元,这对帮助阿里撑过互联网泡沫期、取得后续的成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后来我们和软银集团一起继续投资了淘宝。过去20年,我们非常幸运投出这家伟大企业。

卢荣:我是来自越秀产业基金的卢荣。越秀产业基金是越秀集团旗下的私募基金管理平台,成立于2011年,目前管理的规模超过了800亿人民币。今年代表性的事件,一是前一段时间在资管圈子里面刷屏的工银第一单股权投资,是跟越秀做的第一个基金,也是资管新政后银行理财子的第一笔股权投资的合作;二是越秀产业基金拿到了今年最大的一笔保险资金,我们和中国人保发起设立了人保越秀大湾区基金,100亿规模。

邵俊:我也介绍一下自己。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德同成立十周年的时候,荣获了清科年度最佳退出机构奖,只有我们一家机构拿到这个奖,那一年我去敲了七次钟,当时觉得蛮令人振奋的。如今随着注册制和资本市场的开放,我相信在座各位敲钟的频率越来越高,以后七次IPO可能连TOP 10都拿不到了。

现在竞争越来越加剧,作为每个投资机构,不管你是老兵,还是新品牌,我觉得如何找到自身的独特定位,做出自己的一个风格与品牌,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大家在激烈竞争态势下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发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牌?

做VC,我这样找到自己的定位

曹毅:行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我2004年加入这一行,感觉越来越多的创新在这个行业中发生。原来可能还是“供不应求”,大家在挑选、做判断,现在不管是“看得到”、“看得清”、“投得进”、“退得出”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源码刚出生的年代已经有很多的老前辈做得非常好了,处在“仰攻”状态。我们必然需要去想怎么样去找到一个位置,于是我们选择这样一个目标——“做最具创业者精神的投资机构”。

创业者精神的内涵非常多,本身我们是一个创业者,就能够很好去理解创业者,不会去过多要求面面俱到,而是要抓大放小。对于“确定性”的要求不用这么高,因为创新还是会面临很多问题、挑战,所以能够更加尊重创业者,愿意去面对困难,愿意去面对挑战。不算小账,敢于创新,敢于投资难的、还没太多人关注的、奇怪的、非共识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看到投资机构或者投资行业还存在非常多的创新机会。投资行业的上半场总体来看“供大于求”。现在到了下半场,不管是头部机构分化,还是创业者的需求都越来越多,创业者对投资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是倒逼投资机构去做创新。泛泛来讲就是创业者精神,基于这个精神,不断围绕着创业者的需求去考虑问题,去做出能够真正创造出价值的创新。

邵俊:红杉的口号是叫做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源码的愿景是做最具创业者精神的投资者,也有自己的风格,非常有意义。甘总大家都非常熟悉,渶策的品牌才刚开始,您希望打造什么样的独特性和品牌呢?

甘剑平: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主要还是靠对一些项目或者对行业的认知和判断。至少从我的角度来说,要对某一个行业有特别的认知,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把这个行业研究清楚,我相信术业有专攻,所以我们还是比较专注于所谓TMT行业,但我们在关注科技驱动的互联网消费时,也非常关注新技术。

在这些细分行业里,我们对每一个新的领域做出大量的调研,可能是通过看一些研究报告,跟专家访谈,更重要的是跟这些行业里面的人去交流,去学习,我认为对一个细分行业全部看明白了、了解清楚了,才能够对未来三到五年做出一个大概的判断,然后争取把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公司,也都看一下。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比较深入的调研,了解细分领域,对未来做出一个希望是正确的判断,然后通过这样的判断,去争取投到好的项目和好的创业者,争取能够成为这个行业里面的特种兵,尽量不要浪费一颗子弹,尽量做到精准、瞄准,然后射击

邵俊:我听到关键词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专注、专注,再专注,可见竞争加剧之后,每个人的定位越来越是精确和精准,还有优势集中。段总有跨境的特点,在全球割裂和分割的情况下,您觉得自己和贵机构未来的风格会是什么样的呢?

段兰春:首先要把这个标签去掉,中法是我们在2007年刚刚开始的时候,是从中法两国起家,现在我们足迹遍布中国,欧洲、美国、东南亚,包括在拉美和非洲,所以我们现在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机构。好的企业家永远是稀缺的资产,这个行业的竞争一直都很激烈,同行们都在学习,而企业家也变得越来越聪明,所以现在竞争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或者是钱的竞争,而是竞争你的生态、资源的层面。我觉得一个投资机构其实也是一个企业,首先我们要有企业家的精神,能够更好地去理解企业家和陪伴他们,同时我们也要打造我们自己的生态,基于每个机构缘起的不同,都有它自己的文化和优势,围绕着文化和优势去把自己的护城河打强,打造出来。

对于凯辉来讲,我们是以跨境开始,过去十多年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全球的产业生态网络,全球有超过20家世界500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比如欧莱雅联合利华、达飞、达能、达索、开云集团、米其林、雅高等等,今年又增加了腾讯、建发等,这个产业投资人的名单在不断地增加,同时他们之间也有很多的互通和合作的机会。产业投资为我们带来的好处,一方面让我们对产业有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站在全球的视野,站在行业龙头老大的角度,他们对产业的认知,对产业变迁的认知,可以全面分享给我们。

同时去看很多的企业,比如在汽车出行,米其林派专人跟我们的企业家去对接,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帮助创业企业更好去成长,这是赋能的一种。在消费领域我们有开云、欧莱雅、联合利华、雅高等等,他们很多都跟我们的投资企业建立了互相合作,甚至联名的一些事情。

在现在的国际环境和形势下面,大家已经很清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供应链国家,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孤立是不现实的,世界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全世界的市场。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很多的企业会转而选择渗透到欧洲,或者是到拉美、东南亚、非洲,在这样一些地区里面,凯辉都有当地的本土团队,本土投资人的生态圈,去帮助这些企业落地。我认为大家生态圈的共享和互通有无,是把他们的资源绑定在一起,创造了一个更大的价值。现在的竞争不是单个个体的竞争,不是钱和钱的竞争,真的是一个平台的竞争、生态的竞争,竞争的加剧是在这里。

今年对这一点的体会更加深刻,两三年前清科年度论坛上,大家在讨论洗牌,到了今年,大家感受到上半年钱和项目的集中度,包括我们在好项目上遇到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变得一致了,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一方面要打造机构的实力,平台的实力,同时对个人的专业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

邵俊:华平的软银中国真的是老牌,老牌的品牌风格上是继续不变,还是要推陈出新?

华平:20年也是一个不短的时间,20年来我们看到了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最黄金的时代,见证了行业20年的起起伏伏,经历过酸甜苦辣、各种诱惑,其实我们软银中国几个核心的合伙人也在不同的阶段都有这种思考,到底想做出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最终我们的结论是,首先股权投资是一个长期的投资,一定要做我们自己团队有优势的事,第二,要做自己团队感兴趣、有激情的事,这样才能持续的做好。

最终我们形成了这样几个定位:第一,我们还是要投科技公司,这是我们团队的DNA。

第二,我们现在同时管理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作为双币基金,我们希望投一些有国际视野的公司。早期,我们作为美元基金把一些国外的模式和技术带到中国来,现在做人民币基金,我们力争把一些优秀中国科技公司推向国际。所以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的结合,是可以帮助这些被投企业迸发出更大的力量。

第三,希望做成一个不大也不小的机构。管理规模太小,没有竞争力;管理规模太大,管理和投资回报也会面临挑战。所以不大不小,打法精准,是适合我们的定位。每投一个公司,我们的团队都会花很大的精力帮创业公司成长。我们一直在不断优化我们的投资组合,而围绕科技创新与核心技术,是我们不变的投资主线。

邵俊:作为国资唯一的代表,卢荣总要给大家传递一个什么样的风格?

卢荣:任何企业谈定位,首先您肯定还是得分析自己的特点。越秀产业基金是越秀集团旗下的投资平台,越秀集团是广州市资产规模最大的一家国有企业,整个集团的总资产规模近7000亿。越秀产业基金的定位也得从国有平台的角度出发,同时,市场化和专业化也是越秀的基因,因此,越秀产业基金一直在探索着国有平台和市场化体制机制,和专业化管理团队之间的结合,致力于成为国资国企中最具效率的市场化企业,成为在市场化企业中,最值得政府和投资者信赖的国有平台。

第二,提到品牌定位,越秀集团是广州市政府在香港的窗口公司,天然就有横跨穗港两地的优势,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出台,越秀集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新的定位,就是“粤港澳大湾区领先的产业资本运营商”。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大湾区,我们的战略是重仓湾区和布局全国,这是我们必然的选择;第二个关键词是产业资本,越秀产业基金是产业出身,我们要跟在座的前辈相比,差异在于我们更懂产业,更懂得跟产业的融合。在这个品牌战略下,我们提出“三个扎根”:第一,扎根于越秀集团产融协同资源;第二,扎根于四万亿广州国资圈;第三,扎根于大湾区。

邵俊:要做国企中最有效率的,要做市场中最值得信赖的,你们要通杀,这两个结合起来,竞争力是非常厉害的。

德同资本成立到现在还不到20年,但是我在这个行业也20年了,昨天家宴我是晚到的,老倪说如果你早到,20年的事,要让你上去说一说。我们有走过了几个发展阶段,如何跟产业的结合,也是我们这几年的重点布局,过去几年我们分别跟将近十家上市公司有合作成立基金,包括我们跟广州日报的上市公司粤传媒公司,刚刚迁到今天开会的横琴,我们就是用脚投票来表示这里的政策也是不错的。

未来我认为尤其是注册制之后,IPO敲钟不一定能够赚大钱,以后已经过了行政审批下的上市的稀缺性,未来反而在注册制下,市场上的强者恒强,全社会的资金和资源都能向产业的龙头集聚。国外很多上市公司也没有流动性,这种事情可能我认为将来随着注册制市场化以后,也会发生,这种情况下,如果你不可能做老大,还不如和老大做整合和兼并,产业链上进行赋能,我觉得对VC来讲,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退出的方式。

但如果你能够投到成为龙头的,那就坚定不移地一直支持、提供长期的陪伴,我认为将来产业与投资的结合也是一种新的趋势,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新现象。

数字化时代,该怎么做投资?

邵俊:第三个议题可能比较专业化一点,我们都讲现在是数字化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社会,以前VC和PE其实信息量是很少的,都要靠我们去挖掘的,现在数字化时代来临,好像数据砸过来非常多,这种数字化时代,大家认为做投资是比以前信息极大的丰富,是容易了,还是更难了?在这种数字化时代的环境里面,如何制定一个相应的投资策略,这个问题可能有一些技术含量,还是先请曹总分享一下。

曹毅:不管是信息技术还是广泛的技术都是双刃剑。信息技术确实给投资行业增加了一些噪音,怎么样去更好利用其好的地方,规避它不太好的地方,在信息时代去拥抱信息技术和它的变化,把它好的地方极大的发挥出来,同时去看到它存在的一些问题。

投资人每天都会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在决策的时候,非常重要能力是要去过滤噪音,抓主要矛盾。更大一些的配置是时间分配。创新在众多领域中都在发生,怎样分配时间非常关键,因为投资人投的是钱,付出的是自己的时间,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怎么去做配置,尤其在这个信息时代要特别谨慎,要非常有意识的不断提醒自己“聚焦”。很多各种各样的牵绊占据你的意识,把你的时间变得很碎片的事情,需要尽可能把它识别出来,尽可能做减法,这是信息时代做投资有挑战不容易的地方。

同时在这个信息时代对于投资的好处也非常多,因为信息的发达使得项目的来源,项目中获取信息的方式很多元。我们内部有一个不到十个人的小团队,我们叫IT数据部,专门用技术的方式获取内部、外部数据来帮助我们做判断,同时也通过数据帮助我们去发现一些机会,能够在“看得到”、“看得清”、“投得进”、“帮得上”、“退得出”方面有助力。在信息时代下应该用技术来武装自己同时也推动行业变得更加先进。我们属于金融服务业,应该让我们的服务业跟信息科技更加深度碰撞从而形成更多的创新。我们看到美国很多投资机构,包括一、二级市场都有首席数据官、首席技术官,有很大技术和数据团队,这也在一部分程度反映行业的趋势。总而言之,信息时代做投资,是更难了,同时也更简单了,就看怎么去用好这个信息技术,去规避它不好的地方,把它好的地方尽可能发挥出来,去拥抱变化,给我们带来机会。

段兰春:今年是我进入投资行业的第十年,从来没有觉得投资是一个简单的事情,特别是有了各种各样新的技术手段后,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对投资机构,对我们自身的决策高效和专业化分工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就像刚才曹毅总也提到了,其实看我们怎么去利用现在新的技术垄断。

从我们自身基金的层面,一方面我们自己也用很多的SaaS工具,也用RPA流程自动化的一些方法,有内部的工程师团队,在一些软件上面我们开发一些小的插件,让知识共享更有效率。另外通过用第三方的数据库服务,使得我们在信息截取和使用上更加地高效。在这个市场上当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时,一方面要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打造自己的专业认知能力。

无论如何从自身机构策略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始终是要围绕着对自身能力的一个深刻的认知,我们要知道自身团队的能力在哪里,作为管理层和合伙人,我们的能力在哪里,我们一直是要在自己的认知范围之内去做判断,去做事情,然后审时度势,不断的去跟上这个时代的脚步。

甘剑平:刚刚曹毅把好的不好的都说了,非常具体、非常平衡。

我就选择单方面来讲。从回报角度看,信息时代对VC/PE行业是不好的,因为这个行业大家所赚取的超额回报,就是靠信息不透明、靠大家对某些事情认知不够,或者总体市场的相对低效率而获取的。从金融学的角度,市场越有效率,你所能获得的超额回报就越少,所以在过去几年的二级市场,很多基金都没有跑赢大势,只不过与ETF,或者与指数基金的回报是差不多的,甚至低于这个指数基金,我们作为VC行业的人,肯定是希望超过这个指数基金。可当信息很透明,每个人都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都有很高的认知,那我们的回报肯定会越来越低。

邵俊:剑平每次都观点鲜明,我要追问一下,渶策怎么办?

甘剑平:继续学习、研究、专注,希望能够在某一个细分行业,比别人稍微知道得多一点点,快一点点,投资的速度和效率高一点点,回报也稍微能高一点点。

华平:我补充一点,我觉得要做的深一点。软银中国主要投科技型公司,不光是TMT,还有硬科技的公司。信息时代的到来,提高了我们研究判断技术的效率。但技术本身不仅仅是产品,也是靠人做出来的。所以投技术型的公司,还要想帮助团队怎么样来延伸,怎么样来拓展。我们针对信息化的时代做出了调整,第一,反应快;第二,决策快;第三,对企业助力要快。

要做到这几点,需要专业化的团队。虽然技术是新的,但是我们有专注专长的投资团队,我们逐步建立起了TMT、医疗、AI、汽车等等专业化的投资团队。除此外,我们逐渐走向产业化,和很多产业的龙头合作,一起把技术公司发扬光大。许多技术型公司需要一个很长的爬坡阶段,和产业基金结合,或者和产业龙头老大结合起来,都能加速公司的发展。

卢荣:未来的十年是投资机构新一轮的排位赛,在未来十年的排位赛当中,数字化的能力将成为各个投资机构取胜的关键。

如何打造一个数据驱动的投资管理公司,将成为大家未来PK的主战场。这个数据驱动体现在方方面面,从融资端来看,如何利用数字化营销,精准触达你的目标客户群体;从投资端来看,如何通过数据去发现机会,筛选机会,甚至辅助我们来做一些投资决策。我认为数字化将持续影响我们的方方面面。身处信息化时代,有些东西可能让你更容易,但是有一些东西可以让你的门槛越来越高了。从LP的角度来讲,会更多关注GP机构化的能力,这意味着对于GP数据能力的要求也会更高。

邵俊:信息化的确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在二级市场上,我觉得信息化更多是好事,包括智能投顾。这到底跟一级市场能不能结合,我总感觉我们每天都在投资那些最新科技、AI和大数据的公司,我们内部的流程感觉还是在原始的,基本上就是手工记账的阶段,难道真的是像甘总说的,本来就是赚信息不透明的差距。

德同这两年也是用信息化来武装自己,我们选择了一个切入点是在退出端,主要是在份额转让,合伙人自己投了一千多万了,我们在成都成立了一家公司,叫做交子金融服务公司,是跟电子科技大学区块链实验室一起合作的,用了区块链的技术,把你的投资组合从投的第一天,到最后用二级市场份额转让,融资和评级全部要记录下来。另外加了AI,把外部各种爬虫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全部加在一起,现在S fund给一个专业的LP,给几个礼拜,要做一个尽调,要判断一个估值,我觉得是挺难,如果你有这一套系统,等于是有出身的记录,不可篡改,是不是会把这个事情促进一下?我们跟中国七家四板企业用了我们的系统,地方股权交易中心没有什么事,我们说能不能把自己发展成一个二级份额的转让,作为你们的一个业务,给你一套系统,现在已经有七家在试用了,也就是我们对信息化来武装自己的一个尝试。在座的各位永远有兴趣,永远免费使用。

VC修炼手册:

与创业者在一起,保持年轻的心

邵俊:我们在信息化复杂多变的环境里面,如何来提升自己,修炼自己,你们有什么样的修炼秘籍?

曹毅:跟创业者多待在一块,跟创业者学习,创业者会给你很多的能量,会让你相信这个世界是非线性的,会让你相信这个世界上好的东西有巨大的价值,好的创业者是非常稀缺的。即使创业失败也很正常,你要去接受这样的现实。如果跟创业者在一起,做投资也会更有乐趣,当你迷茫的时候,跟创业者待在一起,这可能是最好的一个修炼秘籍。

段兰春:我觉得把我们对企业家的要求,套在投资人自己身上也是适用的。我之前总结过六个词,就是明己、利他、坚持、真诚、感恩、信任。

甘剑平:我希望在每一个行业,跟最专业的人交流,向他们学习,然后希望能够在这个行业里面投到最顶级的领军企业。

华平:首先是自我学习;第二,和同行、和创业者和各行各业的技术老大等等多交流,进行各种思想智慧的碰撞,汲取每一位高人的智慧。

卢荣:两句话,一是通过我们机构化的能力提升,来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二是通过数字化战略,来驱动整个公司募投管退各项业务的发展。

邵俊: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心,自媒体给我贴标签,说李佳琦背后的男人,问我怎么会发现李佳琦,现在一定要跟年轻人玩在一起,这是最重要的,这表示我们永远不老,也希望各位都有永远年轻的心。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资讯

相关机构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