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上海市政府指导、支付宝和蚂蚁集团主办的金融科技大会——“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开幕。
在外滩大会主论坛馆的会场外,一家名为inclusion的咖啡馆正在接待四方来客,而两位穿着灰色工作围裙,正在冲泡咖啡,手法娴熟的小哥有点面熟。仔细一看,他们是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和上海市副市长吴清。
他们为来宾冲泡的咖啡,是一杯数字咖啡——咖啡豆产自非洲卢旺达,通过eWTP的数字贸易平台来到中国。
在数字贸易中,企业无论多小,都可以参与到全球贸易中;数字化的贸易平台降低了交易成本,非洲咖啡农每卖出一包咖啡可以多赚4美元;咖啡用区块链溯源保证品质;咖啡馆还是千万服务业小微的代表。
“这杯数字咖啡既体现普惠又包含创新的内涵”,井贤栋表示,这正是金融科技的内涵。
一直以来,上海都是金融中心,以“金融科技”为主题的“外滩大会”使之有了新内涵。
上海距离全球*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多远
1843年,上海成为开放的通商口岸。
在原有的商贸基础上,近代一些著名的工业集团随之出现。例如江南制造局是今天江南造船集团的前身,是*家从事武器、炮舰、军火等重工业生产的工厂。近代中国的轻工业,如棉纺织业、面粉业、火柴业等,也率先在上海形成了相应的行业和规模。
实业的兴盛,为金融服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开启了上海近代意义的金融业。
此外,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通进上海,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为外汇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1933年,全国29家外商银行中,有27家在上海设有分行;
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形成了包括货币市场、证券市场、金银市场、外汇市场、内汇市场在内的较为完备的金融市场,成为中国乃至整个远东、亚洲*的金融中心。
1933年上海的银行资产总额为33亿元,占全国银行资产总值的89%;1935年全国的164家银行中,有58家将总行设立在上海,占比35%,存款量占全国一半。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家对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有了更高的战略定位。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党的十四大召开后,国家明确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定位日益明确。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务院发文提出“2020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
随后该目标在2019年1月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得到了升级—— “到2020年,上海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上海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金融改革创新的先行区,金融市场体系完备、中外金融机构集聚,是金融发展环境最友好的城市之一。
但距离最*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还有一段路要走。
今年3月,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公布,上海名列第四,与*的纽约差29分,与排名第二的伦敦差2分,和排名第三的东京差1分。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院长傅蔚冈认为,金融的开放性是上海还比较欠缺的地方。“目前上海还没有形成世界级的外汇市场和投融资市场,只有吸引到国外投资机构、投资者的参与,才能离国际金融中心更近一步。”
而金融科技,给了上海弯道超车的机会。
“未来的金融中心一定是科技中心。以科技激发传统金融,是上海超越老牌国际金融中心的一把钥匙。”井贤栋表示。
事实上,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第四名是上海的历史*成绩,在2007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首次发布时,上海与*名的伦敦差距为193分。
而自GFCI 25开始,报告就金融科技设置专门章节,上海的排名反超新加坡和香港,就是因为在“金融科技”一项中异军突起,连续三期排名前三。
“科技是金融的底盘,金融创新也一定是科技创新驱动的,未来的金融中心一定是科技中心。”
上海金融科技异军突起
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那么,上海弯道超车的能力积累到了哪一步?
今年初,上海市发布《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上海将通过大力培育金融科技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引进高端金融科技人才引进等一系列措施,在五年内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
在科技企业培育上,上海打造了张江、紫竹、临港等一批科技创新园区,吸引了支付宝、建信金科、金融壹账通等一批重要的金融科技企业落沪。
早在2008年,支付宝就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并与上海各个政府服务部门合作,使得上海成为全国*实现公共事业互联网缴费的城市,也让市民*次感受到“一次都不用跑”的便利。
2015年,支付宝正式迁入上海,2019年总部搬入陆家嘴。并在几年间先后开通“在线法律服务援助”、“互联网结婚登记预约”、全国首创预约挂号、线上自助报税等。截至目前,上海公共服务相关部门在支付宝端开通的服务达上百项。
完善的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吸引科技企业聚集的因素之一。
在这方面,上海也走在前列。2019年3月30日,全球*行政区域5G网络在上海建成并开始试用,上海成为全国*中国移动5G试用城市。5G的推广和应用,将推动智能支付、智能客服、智能营销、智能投顾、智能投研等金融科技应用场景的体验升级。
在人才引进上,上海也不遗余力。
对科技公司的高管和核心骨干在居住证办理、人才公寓申请等方面给予便利。对注册在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金融科技企业,经相关部门推荐后,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机构,其紧缺急需人才符合条件的可直接落户,其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部分给予补贴。
而金融科技中心最根本的立足点,还是在新技术。“金融科技中心一定是立足于新技术。”井贤栋表示。
他认为,如果在上海周围用一个半径画个圆,和世界上其它大城市比,以上海为中心的这个区域一定是技术创新应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就拿打车这件事来说,欧洲很多地方还只是收现金,在美国可以用信用卡,但是在中国,手机支付成为最普遍的选择。不能小看这一点点区别,其实通过打车就能把新技术活跃的全球热力图给画出来了。”
金融科技贯穿起“长三角一体化”
除了对外承担金融科技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使命,对内上海也需要承担起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使命。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区域格局发生了战略性的变化。
以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已经转变为“以经济带为轴线,以城市群为支点”的经济带协同发展战略和城市群协同发展战略。
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及“十三五”规划要求建设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19个城市群。
2018年1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公布,提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携手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同年11月,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今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强调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要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而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必然离不开与上海的联动。这其中金融科技就是*的贯穿。
此次“外滩大会”活动,就起到了这样的贯穿作用。
“金融科技中心一定是个生态,需要很多的参与主体,是持牌金融机构、大的科技企业、独角兽等多方机构全方位参与的过程,在产品、形态和服务上也是丰富且多样化的,而此次外滩大会就把这个生态聚集到了一起,把金融科技的生态建设提升了一个量级。同时也起到了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的作用。”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峰认为。
“但长三角一体化不仅仅是上海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其他城市、区域给上海提供金融科技丰富的应用土壤。”傅蔚冈对亿欧表示,“就像四通一达的总部都在上海,是因为江浙地区有很多中小工厂,滋生出大量的邮寄需求。”
长三角地区拥有的海量中小微企业,也是金融科技应用的丰富土壤。运用金融和科技的力量使这些毛细血管活跃起来,也就是通过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会推动普惠金融,激发整个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力。
上海发展为金融科技中心,以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辐射长三角周边城市,而长三角区域城市也通过提供金融科技的应用土壤,与上海形成联动,构建长三角经济持续发展的健康闭环。
结语
外滩是上海最初的轮廓线,百年间见证了上海的每一步发展。
此次“外滩大会”将成为上海又一个*大会,进一步在全球打响上海金融科技中心的城市品牌,输出中国金融科技的实践经验和影响力。
外滩也将再一次见证上海成为金融科技中心,进而成为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