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今日,中国最大肿瘤医疗公司IPO:市值超140亿港元

创立11年,海吉亚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肿瘤民营医疗集团,经营十家以肿瘤科为核心的医院网络。

今日,又一家明星医疗企业登陆港股IPO。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6月29日,海吉亚医疗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吉亚”)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6078。发行价18.50港元,今日开盘价22.8港元,截止发稿前大涨30%,市值超140亿港元。

创立11年,海吉亚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肿瘤民营医疗集团,经营十家以肿瘤科为核心的医院网络。

而海吉亚IPO背后,离不开一众投资机构支持。一级市场的四轮融资中,不仅包括华平投资、博裕资本中信资本、长岭资本、华盖资本、中银粤财等VC/PE, 还有药明康德这样的产业投资者,基石投资者中也浮现高瓴资本奥博资本、南方基金、清池资本、正心谷创新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身影。

“中国最大肿瘤医疗集团”炼成记:

放疗业务起家,如今经营10家医院

海吉亚的诞生要追溯到11年前。

2009年11月,海吉亚医疗创始人朱义文收购了伽玛星科技。这家公司是立体定向放疗设备的制造商和知识产权拥有人,其主营产品“陀螺刀”曾闻名业内。

彼时,朱义文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5医院做全职医师,专注放疗治疗超二十年。从业经历告诉他,救治一些重症的肿瘤患者或类似神经系统引起疾病,医生需要设备加以帮助。于是,深陷债务危机的伽玛星科技进入朱义文的视野,正是笃定肿瘤这条赛道的前景,他决定出手

此后两年,因与医院合作提供放疗中心服务,伽玛星科技发展不断提速。在放疗领域拔得头筹后,朱义文开始琢磨起民营肿瘤医院的生意——通过自建+并购的方式,建立起庞大的医院网络。这也是海吉亚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布局。

根据招股书,海吉亚医疗旗下经营或管理10家以肿瘤科为核心的医院,遍布中国六省的七个城市。其中7家为自有医院、3家托管医院。此外,还向15家医院合作伙伴就其放疗中心提供服务。

7家自有医院中,单县海吉亚医院、重庆海吉亚医院和菏泽海吉亚医院为其自建医院,其余4家医院均为收购而来,包括龙岩市博爱医院、苏州沧浪医院、安丘海吉亚医院和成武海吉亚医院。2019年,海吉亚还创办了两家新医院——聊城、德州海吉亚医院,不过尚未动工。

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19年放疗相关服务产生的收入,及旗下医院及合作伙伴的放疗中心截至2019年12月31日所装置的放疗设备数目计,海吉亚医疗是中国最大的肿瘤医疗集团

一家闷声赚钱的公司:

去年营收10亿,净利润增长88%

与其他民营肿瘤医院不同,从标的选址来看,海吉亚的布局大多在国内非一线城市,比如山东菏泽、安丘、德州、聊城,福建龙岩等地。这主要着眼于我国非一线城市的癌症发病人数和放疗的低渗透率,以及巨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招股书,中国癌症病发宗数由2015年约400万人升至2019年约440万人,预期2025年将增加至约510万人。其中,三线及其他城市占中国癌症病发宗数最大比例。而海吉亚另辟蹊径,选择从三四线城市突围,从营收层面看卓有成效。

2017-2019年,海吉亚营收分别为5.96亿元、7.66亿元和10.8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9%。经调整,净利润由2017年的4800万元增至2019年的1.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8%。2018年成为海吉亚扭亏为盈的关键一年

事实上,中国肿瘤医院产生的肿瘤医疗服务总收入由2015年的2314亿元增至2019年的人民币371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5%。如此来看,海吉亚超过了平均水准。

海吉亚营收主要来自于医院、第三方放疗和医院托管三大业务。其中,医院业务是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2019年该部分营收分别增长37.1%、49.7%,且收入占比逐年增加,2019年占总营收的87%。

收购而来的医院为海吉亚的业务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以苏州沧浪医院和龙岩市博爱医院的表现最为明显。2017年,两家医院的收入合计占总收入39.3%,而同时期的单县海吉亚医院贡献了34.8%的营收;2019年,两家医院合计占比36.4%,单县海吉亚医院占比26.1%。这意味着,两家医院贡献了总营收的近一半。

不过,相比于医院业务,第三方放疗业务和医院托管业务的毛利率更为可观。放疗业务由2017年的61.6%增长至2019年的64.6%,医院托管业务2019年毛利高达69%。

近20家知名VC/PE入局:

华平为最大机构股东,高瓴领衔基石投资

一路走来,在海吉亚业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离不开VC/PE机构的扶持。

海吉亚曾在一级市场融资4轮,不仅吸引华平投资、博裕资本、中信资本、长岭资本、华盖资本、中银粤财等VC/PE,还有药明康德这样的产业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海吉亚上市还引入9名机构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1.43亿美元(约11.08亿港元)股份,由高瓴资本领衔,还浮现奥博资本、Tiger Pacific、南方基金、清池资本、锐智资本、HBC、正心谷创新资本、东方资产多家机构的身影。

根据招股书,IPO后,华平投资持股13.79%为最大机构股东,博裕资本、中信资本分别持股6.2%、4.14%位列第二、三大股东。

2015年最早投资海吉亚的华平不仅是海吉亚最大的股东,更是最重要的战略合作者。事实上,华平一直看好肿瘤医疗服务,尤其是放疗服务领域。

华平投资合伙人方敏对投资界回忆,“2014年,我们有幸认识了海吉亚的创始人朱总,朱总和他的创业团队非常优秀,发展思路非常清晰。彼时海吉亚以合作放疗中心为主要业务,医院业务还刚起步,仅有2家规模较小的医院。合作放疗中心模式由于轻资产、快速扩张的特点,当时在行业内被认为是不错的商业模式。”

但方敏坦言,在华平投资团队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后发现,虽然放疗中心模式非常不错,也有利于公司迅速扩张到新的区域,但是由于其业务受限于所合作医院,而无法形成品牌和客户资源的积累。“于是,我们与朱总及管理团队反复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海吉亚将在合作放疗中心业务的基础上,以自建和收购的方式,以有着巨大、未被满足需求的非一线城市为主要扩张区域,把建立肿瘤专科连锁医院集团作为发展方向。”

当时,看好海吉亚的投资机构众多、竞争激烈,海吉亚首轮只选择“牵手”华平。而在华平投资后,也在多个方面给予海吉亚支持。华平投资帮助海吉亚医疗打开了国际化管理视角,并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本市场经验,为海吉亚医疗历次融资以及上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过去5年中,华平投资协助海吉亚医疗成功完成了近5亿美金的融资。

此外,海吉亚医疗也是清科母基金所投子基金——华盖资本投资项目。2017年6月,海吉亚曾获得华盖资本参与的B+轮投资

华盖资本医疗基金主管合伙人曾志强对投资界表示,“我们与海吉亚是2017年初就投资融事项正式接触的,当时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团队在行业深耕很多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运营与管理经验,也建立了成体系、标准化的医院管控及异地复制扩张能力,单个医院科室业务管理尤其精细化,单个医院的净利润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而令曾志强尤为讶异的是,投资团队当时详细尽调了几个下属的新建医院,发现基本上开业9个月左右即实现了盈亏平衡,这个能力在国内医疗服务行业是非常罕见的。

中银粤财基金也对投资界表示,“我们于2017年通过行业研究和机构资源主动挖掘了海吉亚医疗项目,作为我司医疗服务领域投资的重要布局,海吉亚是肿瘤相关医疗服务领域的龙头标的,具备较强的经营能力和远大的发展远景。基于中国各层次医疗服务的巨大供给缺口,海吉亚这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将享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经过团队努力争取,最终成功把握了本次投资机会。”

11年栉风沐雨,在高壁垒的民营肿瘤医院市场,海吉亚脱颖而出。而伴随海吉亚IPO,背后追随多年的VC/PE也在账面上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回报。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微信原文评论区联系授权。违规转载必究责。】

相关企业

医疗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