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核心观点
1、吉利搭上了回归A股的改革顺风车。
2、科创板能给具有科技潜力的企业提供更“触手可及”的融资机会。
3、部分新势力车企似乎远未能“够得着”科创板,但其上市前景并不悲观。
4、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均已开始“抢滩”科创板。
2007年,和港股“新婚”不久的吉利汽车信誓旦旦许下誓言:不可能回归A股!
如今,吉利也难逃“真香定律”,或将成为*家回归A股科创板的车企。
6月1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交易所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
“吉利股价一定会被炒上天。”亿欧科创主编常亮表示,A股股价一向比港股溢价更多,科创板股票一定可以卖得掉,且卖得很贵。
科创板成立于2018年11月5日,于2019年6月13日正式开板。截至2020年6月23日,已有115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其中有20家汽车相关企业。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程天琦
2020年3月27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更新了三大上市要求:行业、科创、市值与财务。三者与企业的研发投入、营业收入、净利润、经营现金流、市值、主营相关的发明专利密切相关,没有一定硬实力的企业是难以达标的。
在科创板上市的20家汽车业相关公司均为上游中小型企业,平均市值仅为127.9亿元。截至目前,还未有主机厂和核心零部件企业出现,吉利汽车或将成为*家“吃螃蟹”的汽车制造商。
吉利何以回归A股?
吉利搭上了回归A股的改革顺风车。
根据之前的要求,已经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红筹企业(注册地在境外,经营地在境内)若要登陆科创板,市值不得低于2000亿元。截至6月23日14时,吉利的总市值仅为1205亿港元(1100.3亿元人民币),与上市门槛相差甚远。
不久前的一次调整,为吉利带来转机。4月30日,证监会将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市值门槛降至200亿元人民币。但要求申请企业必须拥有自主研发、国际*的技术且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从2000亿元到200亿元,科创板的市值门槛直接打了一折,吉利顺理成章达到了标准。但一个新的疑问出现了:吉利的技术力、创新力、竞争力达到标准了么?
吉利豪越/吉利汽车官方
依靠“买买买”,吉利已经建立起多维能力。
2010年3月,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获得后者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在沃尔沃收购方面获益良多的吉利此后又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包括收购莲花汽车、太力飞行汽车、入股戴姆勒等。这一系列操作使其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又更进一步。
2019年,吉利控股集团研发投入超200亿元,占销售额的6%。在2019年申请且公布的发明专利企业榜单中,吉利以633个发明公开量位居车企第四位,也是前五名中*上榜的自主品牌车企。
在竞争力方面,吉利也有发言权。
2019年,吉利实现营收974亿元,净利润81.9亿元;全年销量达136.2万辆,连续3年摘得自主品牌销量桂冠,其体量足以与头部合资品牌“掰手腕”。
经过年初的疫情冲击,吉利很快重返正轨。其2020年1-5月累计销量超过40万辆,市场份额达6.7%,位居中国乘用车市场第四位。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程天琦
“吉利既是中国本土品牌龙头企业,又是充分国际化的企业。”吉利相关人士向亿欧汽车表示,公司拟回归科创板既有利于巩固和凸显自身独特优势和地位,也能更好地嫁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资源,助力公司未来长期发展。
“吉利作为活跃和创新型的民营整车企业回归科创板,意味着中国的资本市场更具国际化视野和吸引力,更能为中国具有国际化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起到资本助力作用。”凯联资本联合创始人李哂时认为,中国企业的未来机会在于创新能力和全球化能力。
科创板为何“真香”?
科创板让中国汽车业看到了新的机会。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单一汽车市场。但截至今日,合资品牌仍然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军。2020年前5个月,中国品牌销量仅占乘用车市场的37.1%,累计销量前五的厂商中仅吉利一家中国品牌。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车企实现超车的新赛道。但就当下而言,在特斯拉面前,中国车企“一个能打的都没有”。2020年前5个月,特斯拉Model 3在华累计销量达3.1万辆,排名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位,接近第二名与第三名的销量之和。
制表人/亿欧汽车商业分析员 程天琦
美国东部时间6月10日,特斯拉股价报收1025.05美元/股,以1900.15亿美元的市值成为全球市值*车企,并一直保持至今。
特斯拉股价飙升的动力来自科技创新。
早期,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硬件使用的是英伟达芯片,但其不甘受制于别人,最终自研推出算力更强的芯片。同时,特斯拉的软件功力日益增长,在最新发布的V10.2车机版本中,特斯拉已实现当下最全面的消费级自动驾驶。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相当于十几个科技初创企业的结合体。”
以特斯拉为鉴,中国汽车业亦需要走上“软硬”实力兼修的道路。科创板,为包括吉利在内的部分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特斯拉Model 3/特斯拉官方
科创板对于企业科技创新的硬性条件规定,不仅推动传统企业加速转型,还促使新型科技企业强化创新能力。此外,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有利于其科技属性和企业实力的认可,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同时,科创板能为具有科技潜力的企业提供更“触手可及”的融资机会。
“打通境内A股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吉利方面表示。
谁够得着“科创板”?
在吉利这样的传统车企之外,造车新势力们心中也燃起了登陆科创板的小火苗。
“连续亏损16年的特斯拉依然能够长期在美股融资,中国科创板对于盈利的要求也可以适当放宽,”常亮表示,“造车是一项回报周期极长的产业,若不能够给造车新势力提供很好的融资渠道,中国也不会有特斯拉般强大的车企。”
4月29日,蔚来中国获合肥70亿元的投资,不仅脱离了资金短缺的困境,还摇身一变为“地方国企”。这70亿元并非那么好挣,双方在协议中明确指出:蔚来需在2025年前在中国二次上市。
“蔚来中国落地后将打开人民币融资渠道。”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在此前的财报会议上也表示,从蔚来中国角度而言,其当然具备在中国资本市场IPO的可能性。
蔚来中心/蔚来官方
对于连年亏损的蔚来而言,上市门槛较低的科创板几乎是*选择。
截至美东时间6月22日收盘,蔚来市值为87.11亿美元(约616.4亿元人民币),蔚来在市值方面已达到科创板上市门槛。同时,蔚来手头不乏黑科技,其换电技术是技术力、创新力的*体现。不过,蔚来的市场竞争力是否达标仍有待商榷。
2018年,蔚来销量还能与特斯拉中国基本持平。但到了2019年,前者销量仅为后者的一半。销量停滞不前使其亏损进一步扩大。蔚来2019年净亏损高达114.1亿元,截至2020年一季度,蔚来资产负债率达到142.7%,已然资不抵债。
所幸,情况已有所好转。2020年5月,蔚来交付新车3436辆,同比增长215.5%,打破了蔚来月度交付纪录。目前已交付超过4万台的蔚来,取得新势力*宝座。李斌表示,今年二季度蔚来有望实现首次季度盈利。
当然,蔚来并非*试图登陆科创板的新势力。
合众、云度、奇点、前途等造车新势力此前也均表达过登陆科创板的意愿。
合众汽车旗下哪吒U/合众汽车官方
分析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作为一个尚未盈利的群体,造车新势力通过上市募资缓解量产的资金压力,登陆美股或者科创板是造车新势力难以回避的抉择。”
部分新势力车企似乎远未能“够得着”科创板,但其上市前景并不悲观。
“除了生物医药类,还没有亏损的企业登陆过科创板。”常亮认为,亏损的造车新势力若要登陆科创板,需要等待有关方面开辟“绿色通道”。
李哂时认为,整车企业的成长不仅需要企业团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巨大的资本助力,“数百亿人民币只是个起点”。他相信,二级市场将为整车企业的成长提供支撑。
除了主机厂,不少汽车零部件厂商也对科创板“跃跃欲试”。
3月13日,均胜电子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拟对旗下智能车联业务运营主体宁波均胜普瑞智能车联有限公司和 Preh Car Connect GmbH重组后分拆上市。不出一个月,均胜电子子公司均普智能在3月31日确定IPO板块为科创板。
3月31日,孚能科技成功过会,或将成为科创板“动力电池*股”;6月1日,与丰田紧密合作的亿华通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注册稿),欲募资12亿元,主要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6月2日,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公司敏芯微确认将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均已开始“抢滩”科创板。
中国车企准备好了吗?
科创板既是美味的萝卜,也是严酷的大棒。
对于还未上市的企业来说,科创板上市门槛较低。但上市意味着需要定期对外披露公司的主营业务、财务状况等信息,并时刻接受外界监督,这并非一件易事。
蔚来有前车之鉴,其在纽交所募资数十亿美元,但因为在财报中透露巨额亏损,其股价一度逼近1美元的退市红线。
蔚来登陆纽交所/蔚来官方
另外,“板”如其名,科创板上市最重要的条件是“科技创新”。
企业在上市前,如果其科创属性不符合既定评价指标,但自认为短期内可以满足,可以提交至科创板咨询委判断。其最终上市后,若没能实现当初立下的“Flag”,则会面临退市风险。
此外,开板初期市场供求不平衡,加之新的交易机制需要适应,不排除出现短期炒作、涨跌幅较大的情形。
“登陆科创板只是一个起点。”李哂时认为,一家企业优秀与否,更多取决于企业创始团队和管理团队的正确发心和更大的格局、在企业经营中的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在机会来临时的把握能力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科创板更像火箭推进助力,企业发展最终要靠团队的长跑能力。”
科创板大门敞开,中国车企真的准备好了么?
21078起
融资事件
4358.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591家
企业
3213家
涉及机构
509起
上市事件
6.3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