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被暂停的马拉松:线下停摆,云上跑马

跑步爱好者们早已按捺不住,没有一个春天,如今年这般,期待一场马拉松的到来。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跑步爱好者们早已按捺不住。

3月22日,2020成都双遗马拉松6公里健康跑在都江堰市青城山景区举办,参赛规模达1000人,这是疫情造成体育赛事暂停后的“*跑”。

紧接着,重庆在3月29日举办疫情期间的首场半程马拉松赛“踏春樱花跑”,39名跑友参与赛事。

全国范围内,已有部分城市宣布5月迎来赛事回归。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是否预示着,被按下暂停键的体育赛事即将迎来重启?

线下赛事:

重启条件不足,不能盲目办赛

以往,三、四月是马拉松赛事机构最忙碌的日子,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全国的体育产业受到波及,各项体育赛事基本停摆。

虽然成都、重庆在全国率先“复工”路跑,但对其他办赛城市来说,办赛的说服力并不大。

从办赛条件来看,此次活动举办地是从未发生过疫情的低风险区都江堰,赛道位于远离市区的青城山景区内,所有选手都是本地人,没有围观群众聚集。

基于安全有序的办赛环境,一些安全系数相对高的城市可以适当重启小型跑步活动,但对于多数大城市来说,在疫情期间达到相似的办赛条件并非易事。

有着多年马拉松赛事组织经验的刘旭东对亿欧表示,对一二线城市来说,人口密度大、交通流量高,协调难度大,筹备期长,组织一场活动所需的成本远高于三四线城市,办赛门槛相对较高。

此外,围绕马拉松赛事的上下游企业,能否在疫情期间实现有效供给也是一大问题。

一场赛事背后,联系着保险、运动饮料、能量食品、运动鞋服、智能装备、医疗救治等多个领域。疫情发生后,赛事上下游企业都受不同程度影响,复工复产节奏不同,能否在筹备期完成所需物资难以预估。

最重要的是,疫情暂未结束,疫情防控工作仍不可松懈。境外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仍有新增,个别省份亦有聚集性病例出现,国家卫健委提示,现阶段仍要做好防护,不扎堆少聚集。

3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文件,明确指出,为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给疫情带来的风险,今后一段时间内,马拉松大型体育赛事暂不恢复。中国田径协会也发文要求各赛事组委会、运营单位采用网络形式向当地群众推广并科学指导居家跑步锻炼活动。

有专家认为,在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走出户外强身健体,逐步回归正常生活是十分有必要的。

“但鼓励大家恢复跑步绝不是鼓励盲目办赛、参赛,我们不能忽略客观因素和现实环境。线下马拉松的重启,还需要再等待。”刘旭东说到。

“云跑马”上线:

加速平台升级,探索盈利新模式

线下遇阻,一批马拉松赛事在云端悄悄“上线”。

4月12日,武汉解封后的*个周末,也是武汉马拉松的原定举办日,为弥补跑者不能参赛的遗憾,武汉马拉松组委会推出“与汉同跑•武汉加油马拉松”线上活动;

运动品牌“Keep”同期推出“与汉同跑”马拉松线上赛,活动当天,全国69178人参与打卡;

同一天,石家庄马拉松春季赛线上开幕式在河北体育馆举行,开启连续三天的线上赛。

眼看线下赛事短期内无法恢复,这种打破空间和人数限制的“云跑马”,成为疫情期间办赛的*方式。

线上赛并非是由疫情催生出的新模式。早在2013年下半年,“线上马拉松”的概念就开始在中国出现:一是为了解决热门赛事报名人数多和赛事规模控制参赛名额之间的矛盾,二是为了鼓励更多非办赛城市人口参与到马拉松赛事中来。

2015年,“悦跑圈”正式率先推出线上马拉松的服务,“咕咚”、“我要运动”等跑步类APP紧跟其后,“线上马拉松”在2016-2017年达到热潮。

此次疫情造成的线下赛事停摆,给在线运动平台带来新的用户与流量,也加速着线上运动平台的升级改造。

4月18日,由新华网体育、“咕咚”联合国内60余家马拉松赛事机构和组委会发起的线上马拉松将迎来开赛。为迎接赛事,“咕咚”加速进行赛事优化、系统升级:线上赛将首次采用与线下赛事相同的赛制,所有跑者同时开跑,同时结束,完赛后能查看自己的运动数据分析和排名情况。此外,还特意开发了线上跑者专属号码布,举办线上马拉松博览会,让线上赛事充满竞技性和体验感。

“云跑马”在网上火热进行的同时,也有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盈利难题。

一般的线上马拉松,分为免费报名(获得虚拟电子奖牌)和付费报名(定制实体奖牌或周边),平台主要收益来自付费报名,这种盈利模式带来的收益相对有限。

与线下相比,线上赛事缺少政府资金支持和赞助商支持。资深体育专家张庆认为,未来的马拉松会慢慢吸引赞助商参与,疫情带来的热潮正是一个契机,比如2020石家庄马拉松春季赛就有君乐宝冠名。

平台也在不断探索其他盈利方式,如开设线上训练营、品牌联名鞋服、广告等,随着未来线上和线下的连接愈来愈紧密,赛事方如何把线上和线下进行有机融合,探索出新的盈利模式,仍值得期待。

受损的“马拉松经济”:

影响将会持续,降低未来风险是关键

2018年印发的《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800人以上规模)达到1900场,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

但戛然而止的赛事,让追逐马拉松脚步奔跑的城市和产业链都不得不慢下来。

以变化明显的河南为例,该省拥有国内*链接两座古都的郑开国际马拉松赛,迄今已连续举办十三年,参赛人次累计达40万人次,为郑州和开封两座城市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近年来,由郑开马拉松释放的红利正在诱惑赛事不断向下延伸。

“河南马拉松赛事近两年增长很快,除了已有的赛事外,今年也有多个地级市举办首届马拉松的计划。”曾参与河南省内多场赛事组织的祝健介绍到,目前很多城市赛事主要由地方政府为主导,在当地进行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以体育为媒介,吸引外来人口,推广城市名片。

河南省社科院科研处副处长杨兰桥,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马拉松早已不是单一的体育项目,它与背后相关产业融合所催生的马拉松经济,对城市的购物、住宿、餐饮等跟旅游相关的领域带来直接的经济增长,且如果马拉松举办得好,还会成为该城市的品牌,形成累加效应,为城市带来更大贡献。这是吸引各大城市热衷举办马拉松赛事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受疫情影响,河南以及全国多个城市的首届马拉松计划被迫搁置,当地政府现在只能观望等待,至于是否会面临取消,目前还没有明确结果。

围绕马拉松赛事的产业链,也受到不小冲击。对于赛事运营公司来说,赛事停摆意味着招商引资、赛事运营、商业开发、业务拓展等多个层面几乎全部停掉,不仅赚不到钱,还要处理如报名费退还等细节问题。

对体育用品制造业来说,由消费、服务、进出口领域的影响正在蔓延到体育用品制造业,出现订单量、库存量的减少。疫情发生后,李宁、安踏、特步等体育用品品牌曾遭遇股价集体下跌,若赛事不能及时开办,将会对更多体育用品零售业造成影响。

“虽然各行各业都在逐步复工复产,但对体育行业来说,受损仍会持续一段时间。”祝健认为,对于当下的整个行业来说,如何冷静地理清疫情过后的马拉松市场供需关系、怎样更好地提高行业价值、降低未来风险的影响才是关键。

写在最后

马拉松下半年的走向还是未知,但每个人深知,没有如此多数量的比赛,跑步不会成为社会热潮,体育行业也不会发展的如此迅猛。

从1981年北京马拉松,到1987年大连马拉松、杭州马拉松,1996年上海马拉松,在2000年之前,中国马拉松赛事只有四场,即使全参加,一年最多不过四次而已,现如今每年上千场的赛事,是这些年来,无数跑友和体育从业者们共同跑出的成绩。

疫情阴霾暂未完全散去,于跑友而言,需要借助一场赛事重拾信心,对城市来说,需要一场马拉松唤醒活力。

没有一个春天,如今年这般,期待一场马拉松的到来。


致谢:

感谢体育行业从业者刘旭东、祝健在写作过程中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及案例。

参考资料:

1.《艾媒报告 | 2019年中国马拉松产业研究与用户分析报告》,艾媒网

2.《体育专栏 |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影响》,体育BANK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体育运动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