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流行,跨境生意难做了。“不是在退货,就是在被退货的路上。”一位出口贸易创业者向铅笔道诉苦道。
他所在的公司以出口食品为主,已辐射欧美日韩等数十个国家,即便凭借老客户的订单也完全赚得盆满钵满。而今损失数亿,面临生死大考。为此,公司已经决定将发展目光转向国内,寻找新的增长点。
难做的,又何至于食品出口。一家跨境招聘公司的创始人向铅笔道透露,订单损失了70%:国内疫情严重时,企业没招聘需求,海外人才不敢进;全球疫情流行时,由于“限制入境”,海外人才不能进。
但令人欣慰的是,一些跨境进口电商公司却抓住了机遇,订单不减反增。
一位创始人告诉铅笔道,中小B端的客户数量增加了15%左右,中小B端的业务量也相比同期增加了50%,整体的业务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5%。尽管如此,这些公司还是受到了物流以及上游品牌供应商因素的影响。
……
国内疫情接近尾声的时候,海外疫情愈发严重。截至北京时间3月27日早5时37分,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52万,累计死亡超2.3万例。对于跨境创业者而言,这让原本近在眼前的拐点,又变得遥不可期。
然而,越是迷茫,越要抬头看路。一切失去的,终究会在合适的时机全部回来。
注:本文内容主要来自铅笔道记者采访和网络公开信息,论据难免偏颇,不存在刻意误导。
悲惨的出口贸易商:货有了,客户却不要了
复工后的刘民,每天都在盯着国外疫情动态与贸易政策。一旦出现任何变动,他都要马上思考一下是否会给公司带来新的打击。
“这种日子是之前没有过的,现在每天都处于担惊受怕中。”身为大连某家跨境贸易出口公司负责人的他讲道。
刘民所在的公司在之前凭借食品出口已辐射欧美日韩等数十个国家,即便凭借老客户的订单也完全赚得盆满钵满,但是受疫情影响,和很多原本稳定运营的跨境贸易商们一样,如今都正面临生死大考。
数据显示,我国出口近八年来首次出现1-2月累计贸易逆差。作为亲历者,刘民对其中的变化可是深有体会。国内疫情爆发时,首先出现出来的问题便是自家公司复工延迟,订单难以按时交付。
海外客户的订单原计划2月要收货,如果他们公司1月底还没发出去货的话,按照正常物流计算,就会形成违约。客户虽然对国内的疫情表示理解,但公司违约同时也会影响到客户对其下游客户的违约,延迟发货或将使企业面临违约赔偿等连环问题。
但是在刘民口中,这些还只是小问题,更大的影响还在后面。1月底,一家与刘民合作了多年的美国客户明确表示要取消订单,对方甚至宣称不敢再接收来自中国的任何商品。从这开始,刘民公司每天都会接收到大量海外取消订单的消息。用他的话讲,“订单不是已经取消,就是在取消的路上。”
问题还没有结束。2月复工后,由于考虑到公司已经向客户延迟交付了,所以公司就让员工加班加点生产与调度货物。
“这个月的情况是,货物有了,客户却不要了。”刘民无奈,由于疫情影响和国际航线调减,前期先后有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停收我国发出的邮件、包裹及货物。
对于客户的临时变卦,刘民也只能表示理解。全球疫情爆发后,不少欧美国家已“封城”“封国”,经济也因疫情蔓延承压,这些都是从中国采购的大国,在疫情影响下,它们也开始商店关门,工厂停工,经济停摆。除了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外,基本所有行业都受到了巨大影响,取消订单的情况还在加剧。
一方面,货物被拒收、订单被取消;另一方面,物流问题也成了压在外贸企业头上的一座沉重的大山。
刘民所在企业主营冻品生鲜、水产品,因此所面对的问题尤为突出。疫情影响下,国际物流也受到影响,海运费用大幅提高,出口货物面临损失不说,隔离14天后产品品质出现的问题,对企业的成本风险和信誉冲击更是雪上加霜。
此外,港口排队时间比以前长,外国客户因为疫情,会要求刘民公司出具各种承诺书,货物出口时效性明显降低,预测时效可能会延长7-10天。刘民还表示,在货物运输成本提高的同时,船只因疫情而减少运力,可以运输的船只运输费用出现上涨,进一步增加了成本支出。
刘民估算,相较往年,公司的订单量减少了至少30%,带来的损失都是以亿为单位,且后续的影响还在不断扩大。
取消订单、削减数量、延迟付款、压低价格,这些以前在不同阶段发生的危机,现在都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暴发,让刘民这样的从事外贸生意的商家们,一下子被打到了谷底。
面对全球疫情的发展趋势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刘民的公司试图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据刘民分析,现在国内疫情基本控制住了,百废待兴,或许是一个好机会。
“幸运的”进口电商:小B客户业务量增长50%
相比之下,跨境进口电商们的境况要好得多:疫情期间,国内用户普遍网购需求爆发。但尴尬的是,物流、存货方面又陷入僵局。
行云全球汇就是一家主要给各种类型的渠道商提供代发服务的跨境进口B2B企业。从商品供应来说,这家公司在海外都是直接与品牌方和一线渠道建立合作供应关系,在国内则会对接国内的渠道商,如拼多多、京东国际、聚美优品、考拉海购等。
在我国疫情爆发期间,跨境电商平台们大多是“不打烊”的状态,订单持续上升中。各家还推出了各种促销活动,用户的消费热情甚至超过“双11”“双12”等促销节时期。
但是,一个尴尬的局面此时出现了。
“疫情爆发后,订单很多,但是我们却无法将货发出去,因为国内、国际物流都无法满足需求,这也会对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感产生影响。”行云全球汇联合创始人陈华介绍。
除了物流,很多电商平台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存货不足。在货源方面,陈华表示,行云全球汇为了以防万一,早就进行了备货计划,以保货源储备充足,所以在全球疫情爆发后,尚未受到供应端的影响。
就如业内人的看法一样,陈华也认为疫情为跨境电商行业带来的“机”大于“危”。无论是从国家层面、从企业层面,还是从消费者层面,跨境电商都面临发展机遇。
“国家层面,连续两年举办进博会,而且无论是招商还是减税,都能够看到国家的态度。”从企业来说,陈华表示,行业内的企业在疫情期间并没有受很大影响,反而是有一些爆发性的增长。
他以行云为例,疫情期间中小B端的客户数量增加了15%左右,中小B端的业务量也相比同期增加了50%,然后整体的业务量同期增加15%。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段时间,消费者对于进口的商品、对有品质的商品的需求是没有减弱的,而且会有一定的扩大。”陈华表示。
疫情期间,包括代购、旅游等方式在内的线下采买无法进行,所以部分需求就不得不导流到跨境电商上,在这个过程中也加固了消费者的一个消费习惯。
不过,在全球疫情愈发严重的时期,对跨境电商来说,寻找新供应商已迫在眉睫。
“我们已经在加大上游品牌的接触力度,以及在整个全球寻源的采购布局方面,公司都在调整。”陈华说道,公司也在不断洽谈,希望获得更多国外品牌直接授权,这样可以更有效率,提高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和时效性。
然而,与品牌供应商直接交接,合作难度徒增。
有的跨境电商负责人表示,国外品牌商对量和账期的要求比较严苛,一般会拟定30-50天为一个账期,这本来是下游分销商承担,而公司直接跟品牌商合作,公司就要自己承担。并且,对于现金流的压力也瞬间猛增,中小企业正在面临生死大考。
陈华认为,疫情对企业最关键的影响是现金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应过度追求规模扩张,而应同时关注企业的现金流的正常运转,越困难的时刻越考验企业的底线。“另外,我们深刻感受到上下游产业链协同的重要性,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上游品牌的密切合作,并优化与升级商品供应体系。”
从跨境电商行业的走势看,供应链、服务在疫情下都会有一个调整和升级,优质的企业、服务商都会沉淀下来,基础生态会更扎实。
跨境服务商:订单跌70%
跨境第三方服务商,有人成功破圈,有人内外交困。
比如跨境支付。因受海外疫情影响,一方面国内出口订单急剧减少,跨境支付流水受到冲击,有的跨境支付企业公开表示,交易额至少减少了40%。但另一方面,线上化的金融服务,一定程度上满足疫情下的支付需求。
极简汇率是一家提供外汇金融创新服务的互联网平台,无论是汇率信息服务,还是线上跨境汇款服务,都是纯粹的互联网服务。
“因为我们一直努力做线上的跨境金融柜台,疫情又逼得大家摆脱对线下场景的依赖,所以服务刚好能匹配上需求。”极简汇率创始人方向明表示。
据他表示,极简汇率旗下的跨境汇款品牌“极简速汇”已经在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地面向海外华人开放个人小额侨汇功能,帮助当地华人把收入更方便快捷地汇回给国内亲属;另外还有留学汇款功能,可以帮助留学生向海外 3000 所院校进行教育缴费,可以覆盖学费、保证金、保险、房租等多个场景。
在方向明看来,疫情为极简汇率带来更多的是机遇。
比如说极简汇率面向海外华人的小额侨汇服务。在国外,其实人们更习惯线下网点,但这次疫情期间,海外华人不方便去银行,就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线上方式。用户有了好的体验之后,就容易培养成消费习惯。
“再比如我们的留学汇款服务,可以帮助赴德国留学生支付保证金,但疫情期间德意志银行2月份就宣布关闭了*的柜台业务,留学生就自然会选择我们的线上服务。”方向明介绍。
和跨境支付相比,跨境人才招聘就没那么幸运了。
一个该领域的项目创始人田立(化名),近期经深感焦虑。田立所创立的项目主要业务是帮助国内的企业去招聘外籍人才。按照他的规划,2020年应该是一个高速增长的一年,但是因为疫情,年度发展计划被全部打乱了。
在疫情爆发初期,对于国内的客户而言,因为疫情导致一些企业减少了招聘需求,压缩预算,延迟招聘。“更致命的是,海外人才进口端出现问题,这些人看到中国疫情爆发后,也直接表示不愿意来了。”
即使已经办了签证要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隔离。所以用田立的话来讲,就相当于做电商的物流断了。
因为疫情,其项目在国内的订单损失了70%。在此形势下,田立开始寻找自救方式。他自嘲道,“一切都是被逼的,因为要挣钱、要吃饭,所以就不得不进行一些转型。”
一方面,公司在国内做了客户结构化调整。田立决定把主要客户类型从第三产业转向*、第二产业,以及一些科技类公司,因为这些公司可以进行远程工作。
另一方面,公司也在开发国外市场。田立发现,在海外,无论是东南亚还是中亚的一些比较富裕的国家,他们对于西方人才的需求,与中国有一些相似性,所以他决定在保证企业人才供给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再增加一些国外业务的比重。据他透露,业务转型后已经迅速在这些地区实现了订单上面的猛增。
疫情期间,田立感受最深的是,真假信息各种传播,这也对公司的业务产生极大困扰。“国内疫情爆发的时候,在海外传的都特别严重,包括妖魔化中国的信息也很多,因此很多候选人直接选择不来了,或者借此为要挟想要涨工资。”
其公司的工作人员需要一一去给海外候选人进行解答,提供正确的一个引导。好不容易等到国内疫情稳定下来了,田立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海外疫情开始大面积爆发,人才输送端的国家出现了问题。这些海外人才来不了了,只好决定在国内进行人才的挖掘。
而今,海外疫情的流行,让局势又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是转机。“因为海外疫情越来越严重,现在有一些海外人员被困在所在国家过不来,但是他从心里面非常想过来,所以说这也成为了对我们业务进展的转机。”
另一方面,国家已经限制持有中国签证的外国人入境,又把需求阻断了。原本近在眼前的拐点,今又变得遥不可期。
12464起
融资事件
5984.33亿元
融资总金额
7710家
企业
2453家
涉及机构
693起
上市事件
8.39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