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7亿。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2月17日,2019年贺岁档(11月25-12月31日)票房已达到23.47亿。距离12月结束还有半个月,但相比2018年贺岁档的49.26亿元仍有不小距离。
所谓贺岁档,在其被概念化的过程中,业界对该档期的时间划分与跨度说法不一,甚至经常有人将贺岁档与春节档混为一谈。如今,随着内地电影市场各类档期的日益细化,国庆档、暑期档、春节档基于时间和档期的天然优势,逐渐成为业界以及公众提及最多的档期,曾经颇具祥和气息的贺岁档反而因爆款稀少而摘下光环。
放眼今年贺岁档,据灯塔数据显示,82部影片参与档期角逐。但与其说是角逐不如说只是单纯的上映,毕竟从市场表现来看,饶是有《两只老虎》、《南方车站的聚会》《吹哨人》等早在上映前夕就吸引了公众诸多目光的影片存在,但并无一部爆款出现。现实是,更多大体量作品都选择加入春节档豪华套餐,贺岁档虽乱花渐欲,但依旧是寂寞空庭。
在暑期档、国庆档奋起直追,春节档渐成霸主之际,一度风光无限的贺岁档为何爆款难觅?
国产、进口无一能打,
2019贺岁档或将沦为“无名之辈”
早在今年贺岁档来临前,业内对其抱有的期待并不低。
就2019年影市大盘而言,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6日20点37分29秒,中国内地电影迈过600亿门槛共耗时340天,比去年提前24天。
期间,从春节档《流浪地球》创下46.54亿票房,并打开国产科幻题材新大门,到暑期档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斩获49.75亿票房成绩,并代表内地角逐明年奥斯卡,再到“献礼三巨头”《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掀起国庆档票房狂潮,国庆档累积票房突破50亿并创档期纪录新高,以及《少年的你》突围而出成市场黑马,进口片与国产片呈冰火两重天之势的国内票房市场一路向前。
但到了年末,市场回归冷静,11月以来,除了《少年的你》表现不俗外,并无其他亮眼成绩。头部电影缺失,市场整体体量不比去年。贺岁档的到来,本应该是提振市场、大盘进行冲刺的好时机。
不妨将目光聚焦在贺岁档的市场表现。在行程过半的该档期内,既有《两只老虎》《南方车站的聚会》《吹哨人》《被光抓走的人》《误杀》这般国产片种子选手,也有《利刃出鞘》《星际探索》《勇敢者游戏2:再战*》《唐顿庄园》进口片入局者。但现实是除了上映5天的《误杀》热度与口碑尚可外,其他各梯队影片成绩均不理想。
接下来还将出现在贺岁档的影片,于12月20日上映的《叶问4:完结篇》,作为近10年来国内市场拥有较高认知度的动作IP,该系列虽曾被虚假排片等负面舆论所笼罩,但商业表现尚可,上一部《叶问3》票房达到7.7亿。时隔三年重归市场的《叶问4》是该系列的完结篇,尤其是该片这两天还出现了档期改档又提档的闪回操作,在公众市场的关注度并不算小,目前预售总票房为1434万。
与《叶问4》同一天上映的还有《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只有芸知道》与《半个喜剧》。当前作为全球知名*经典IP,与国内市场一向水土不服的《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预售总票房2230万;冯小刚导演的《只有芸知道》与此前的《芳华》相比,无论是从开机到杀青还是宣传阶段都低调了很多,当前预售总票房为1119万;由口碑之作《驴得水》原班人马历时三年打造的《半个喜剧》,当前预售总票房为715万。
月底上映的战争片《解放·终局营救》与动作片《特警队》,就目前的市场期待值来看并不算高,猫眼平台想看人数分别为3.1万人和1.5万人。而要说影市是否能给出意外惊喜,目前来看,抓住12月的尾巴上映的《宠爱》与《妙先生》或许可以一试。
由徐峥监制的电影《宠爱》,汇聚了于和伟、钟汉良、陈伟霆、吴磊、张子枫、杨子姗、郭麒麟、李兰迪等一众演员。该片由6段故事组成,以不同年龄段的人们与宠物之间发生的故事而展开,关照人与动物的相处,也映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演员阵容来看,该片可谓汇聚了不同年龄段的市场“流量”,粉丝向特征明显,当前想看人数为13.3万人。
与《宠爱》共同抓住月尾的,还有改编自不思凡(《大护法》)同名原创短片,由李凌霄执导、彩条屋影业(《哪吒之魔童降世》)出品的动画电影《妙先生》。
细数下来,12月总计有近70部电影轮番登场,题材类型十分多元,但类型的繁荣能都转化为票房市场的光荣,甚至超越去年同期表现,目前来看并不容乐观。
从港味、冯味到无味,
贺岁档的“现实主义消亡史”
贺岁档,这三个字的出现似乎总能和热闹与精彩等,气氛、表现均上佳的形容词挂上钩。
最初,“贺岁档”的概念来源于香港,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彼时,每逢岁末,为烘托过年的热闹氛围,香港都将推出明星云集、气氛祥和愉悦、剧情并不复杂且以大团圆结局为主的喜剧电影。
《红番区》《家有喜事》《东成西就》《喜剧*》《功夫》……诸多贺岁片诞生其中,成龙、周星驰等人更是档期内的座上客。在那些逝去的时代里,贺岁档还是个令人无比期待且激动的档期,在贺岁档观影更是携带强烈仪式感的行为。
内地市场,贺岁档的身影最早始于1997年。
“1997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个导演在中国拍了一部贺岁片,神话般地传遍座座城市,奇迹般堆起了票房的金山……”导演冯小刚曾在自传《我把青春献给你》如此记录自己的成绩。他所说的那部传遍座座城市、堆起了票房金山的贺岁片名为《甲方乙方》。
从美术助理入行的冯小刚,在1997年拍了中国内地市场*部贺岁片《甲方乙方》,该片当时以400万的成本置换了3000多万的票房,不仅令冯小刚一炮而红,也吹响了之后二十多年来中国“贺岁档”大战的号角。
很长一段时间,冯小刚和葛优二人都与贺岁档密不可分。《甲方乙方》之后,其又在1998年和1999年连续推出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两部贺岁片,同样的京味喜剧、同样的主演葛优,以及同样表现强势的票房吸金力。抓住贺岁档机遇的冯小刚,一路驰骋。
之后,从《大腕》《手机》《天下无贼》到《集结号》《非诚勿扰》《私人订制》,再到今年的《只有芸知道》,不变的是冯小刚与贺岁档的粘性,变化的是逐渐成型的贺岁档以及已走过20多年风雨历程的该档期境遇。
如今,再谈及贺岁档,光芒似乎早已被其他档期所掩盖。
放眼内地影片票房总榜,斩获56.85亿的《战狼》、斩获49.75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斩获46.56亿的《流浪地球》分别出自暑期档与春节档。紧随其后的《复仇者联盟4》《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美人鱼》《我不是药神》《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也多以春节档、国庆档、暑期档为主。
显然,随着内地影市的飞速发展,本包含在贺岁档中*潜力的春节档早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集中了全年最多的头部影片,也诞生了最多的票房神话。而贺岁档,仿若只剩一个符号。
“贺岁档”因何而式微?或者说,“贺岁档”因何而被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等档期所替代?
最为关键的原因,自然是市场的成熟。贺岁档用了20多年的时间稳固自身的地位,往年的市场,因国产片数量或质量的不甚乐观,只能集中于一个档期小而尖的发展,但随着影市的日渐成熟,市场如若想要拥有良性长久的发展,必然不能仅仅依靠一个档期。平衡、共同、甚至全面发展才是良药。
洼地被填平,高地不再凸显,档期间的差距自然缩小。而春节档的暴风式成长又是显而易见且可被理解的,以往包含在贺岁档内的春节档,正值新春佳节,在仪式感、人口红利和时间跨度等纬度的优势必然能取代贺岁档。
可以看到的是,如今被影片密集扎堆的春节档,跟当年的贺岁档如出一辙。而步入“衰退期”的贺岁档,却早已不再是曾经那个众星捧月的*选择。
10759起
融资事件
1376.66亿元
融资总金额
6530家
企业
1888家
涉及机构
185起
上市事件
1.21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