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语文市场有些热闹。
9月17日,立思辰大语文正式更名为“豆神大语文”,公司发展进入新的阶段;26日,学而思网校宣布,已*冠名浙江卫视《同一堂课》节目,未来将携手孙杨、惠英红等明星,共同打造全球华人共享的优质语文课堂。
对大语文的布局,巨头们纷纷加快了速度。
随着部编版教材的落地、高考改革实施和减负要求,一直不温不火的语文学科开始火了起来。
在新高考中,语文的难度加大,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有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时,全国高考语文卷阅读字数在5000字左右,到2018年已经接近一万字。同时,语文学科更加强调对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察。这种学科素养重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需要长期积累,无法在短期内提升。
子曰语文创始人兼CEO涂炬就曾表示,新高考改革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拔高,以及语文在升学考试中的权重提升,是近年来语文赛道火热的一大原因。
三大主学科中,火爆的奥数培训被叫停,少儿英语也早已成为一片红海,只有语文还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
立思辰的“决心”*。
立思辰董事长池燕明曾表示,“英语造就了新东方,数学造就了好未来,而大语文,未来将成就立思辰”。可见,立思辰的雄心壮志。
2018年,立思辰花费近12亿元收购大语文品牌中文未来100%的股权,正式布局大语文。7月,立思辰发布了全新的大语文课程体系。
为了支持大语文业务的发展,立思辰甚至在管理层方面也做了调整。今年6月,大语文负责人窦昕正式接棒立思辰总裁,由此标志着立思辰大语文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9月,旗下立思辰大语文正式更名为“豆神大语文”,由赵伯奇接任CEO。
据了解,立思辰大语文产品注重阅读理解和写作等应试能力,以文史学的普及为手段、以建国初期的文学课本为蓝本,帮助9—13岁的学生建立严整的东西方文学史体系,为学生提供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
在运营上,豆神大语文采用“线下+线上”的发展模式。
其线下教学网点以“大语文”课程为核心,现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拥有超过300个教学中心,并在海外建立了大语文分校。公司实行1+3扩展模式,即1个直营校加3个加盟校的模式,快速开展业务,借助当地加盟商的资源进入当地城市。其线上产品“诸葛学堂”以专题课程、特色课程为中小学生提供语文学科产品。
从财务表现上看,上半年大语文业务现金收款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98.12%,确认收入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04%。以现金收款计算,来自线下业务的收款超过77%。虽然大语文已是战略重点业务,但在立思辰整个教育业务中,目前收入占比*的依旧是智慧教育业务。
对于未来的规划,窦昕表示,目前立思辰以大语文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传播赛道整体布局,已经初步完成。下一阶段豆神大语文将逐步实现自己的“新五大梦想”——出版大语文系列丛书、出品大语文系列动漫影视剧、开发互动式全球文化体验馆、制作语文及文化类AI学习工具、制订语言文化知识评价体系。
在积极发展自有业务外,立思辰还设立了多支和大语文相关的基金,投资大语文产业上下游相关产品。但从公开披露的对外投资看,立思辰目前只投资了两家和语文相关的公司。
好未来的动作最为“频繁”。
2018年3月,学而思正式发布了大语文产品。学而思大语文以中文分级阅读体系为主,涉及人文游学、素质活动、素养微课等内容。此时,学而思大语文产品已经在15个城市上线。大语文新产品的核心理念侧重于激发兴趣,将趣味性充分融入语文课堂。课程形式上,则采用双师课堂的形式。
为了加快自己在大语文的布局,学而思采取的策略是不断和知名机构合作。
2018年7月,学而思大语文先是与《作家》杂志社及布拉格写作项目合作共同举办“少年文学家”活动;后又和喜马拉雅FM达成战略合作,表示要共同打造K12领域行业IP体系化“大语文音频产品”。
2018年11月,学而思大语文与北大中文系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大语文应用研究中心。未来,北大中文系将为中心提供教师联合培养、语文课题研究、教材讲义编写审定、深入北大的实践活动机会等多方面学术支持。12月,好未来正式成为全球孔子学院合作伙伴。
今年5月,学而思网校正式成立了“少年文学院”,并邀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和苏童共同开发写作大师课程。
虽然达成的合作很多,但学而思的实质动作其实很少。
通过投资完善业务布局,是好未来发展大语文的另一种方式。今年8月,好未来联合领投了语文素质教育品牌河小象2亿元B轮融资;另一家好未来投资的企业腾跃校长在线也在今年6月推出大语文双师品牌“方唐语文”。
目前看,学而思仍在做前期的探索和布局,并没有到深度投入的阶段。
新东方最“低调”。
自去年发布大语文产品后,新东方在大语文方面再没有新的动作。
2018年7月,新东方发布大语文产品。据了解,该课程从2016年开始筹划至2018年暑期正式落地部分校区,历时两年。
在理念上,大语文课程侧重于追根溯源,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逐步培养孩子“刨根问底”的学习品格。在课程方面,新东方大语文从文学(包含名著&名人)、写作、国学三个维度入手, 搭建起从输入到输出的思维训练闭环。
在课堂教学之外,新东方大语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打造了线上学习平台——掌上泡泡。掌上泡泡会为每一个学生定制成长报告,基于对学生历史成绩和每道题目的分析,报告从学科维度和运用能力等方面构建起对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
新东方的语文课程体系包括三部分。《博文精讲》重点落在扎实基础,《博文读写》重视提升能力,《新东方大语文》则针对于素养熏陶。
新东方对大语文的定位很明确,大语文负责人王菁菁曾表示,新东方大语文的定位是做公立学校的补充,具体表现为:
*,在大语文课程体系里,设置了比较成体系的国学课程。
第二,始终保持跟公立学校比较密切的联系。在内容甄选上会聘请最权威的小学语文专家把关,在内容选择上坚持一节课有一得。
目前看,新东方发布大语文产品更多是紧跟“风口”,满足学员的多元需求,大语文并没有成为布局重点。
相比已被充分开发的英语培训和以数学为代表的理科培训,语文培训的市场潜力还有待挖掘。但正如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刘章明此前表示,新政下大语文正处在风口,且未来五年会保持蓬勃发展:“这也是中国国力增强、未来传统文化复兴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虽然巨头已进入,但这个市场仍处于早期,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家长是否意识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最终有多少家长愿意为大语文付费,还有待市场验证。
此外,效果难外化,评价体系不完善。大语文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但对核心素养的评价很难标准化,提分的效果也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如何让家长相信,参加辅导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如何让家长愿意续费,这些问题需要机构详细的思考。
课程同质化也是一个问题。目前,各家产品相似度很大,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如何开发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也是一个挑战。
这个市场依旧处于早期阶段,K12巨头还未取得*的优势,新入场的玩家还有很多机会。